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163部分

民间偏方大全-第163部分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栋功效;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胸脘协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西医药治疗 儿科 
消化类 
西医药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科性呕吐应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予抗感染,颅脑病变者给予相应治疗。消化功能紊乱者,可给予胃肠动力药或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吗叮啉0.3mg/kg/次,每日3—4次口服;思密达每次1/3—1袋,每日3次,口服。服药困难者可用吗叮啉栓塞肛。 
香砂枳术丸 儿科 消化类 '摄生秘剖'
枳实白术木香砂仁。
主治:不食,吃后不消化,胸脘胀。 小儿呕吐的食疗有: 儿科 消化类 白芝麻。煎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和胃。 小儿厌食的偏方 儿科 消化类 
大黄干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7 小儿厌食的偏方2 儿科 消化类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8 呕吐方二 儿科 消化类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小儿厌食的偏方3 儿科 消化类 淮曲散
药物:淮山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
来源:湖南中医1988 厌食方一 儿科 消化类 
神曲10-15克,粳米适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人粳米,一同煮为稀粥。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呕吐方一 儿科 消化类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佝偻病方二 儿科 神经类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小儿腹泻偏方3 儿科 消化类 黄瓜治暑热泄泻
药物:黄瓜5条,蜂蜜100克。
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蜂蜜再加热至开锅即成。食用。 佝偻病方一 儿科 神经类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
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大黄甘草散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佝偻病方四 儿科 神经类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治消化不良方 儿科 消化类 方法:鸡内金方
配方:鸡内金若干
用法:将鸡内金晒干,捣碎,研末过筛,饭前一小时服3克,每日2次
主治:消化不良,积聚腹胀等症
功效:消极化滞治咳嗽方 呕吐方三 儿科 消化类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厌食方三 儿科 消化类 
锅焦(炒黄)、莲肉各120克。将莲肉去心,蒸熟后,干燥,与锅焦共为细面,每次3—5匙,加白糖,开水调匀温服,日3次。本方常食可增加食欲。 佝偻病方三 
儿科 神经类 
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1 儿科 泌尿类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3枚
用法:上药放入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当水饮用。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2例,均收显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2 儿科 泌尿类 大黄粉
药物:大黄适量
用法:将大黄烘干研末备用。
用时取10克,加少量酒调成糊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0例,痊愈28例,有效2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 呕吐方七 儿科 消化类 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胃热呢逆,呕吐诸症。 
小儿腹泻偏方4 儿科 消化类 嫩高粱霉治小儿腹泻
药物:嫩高粱霉4…5个。
用法:在高粱吐穗时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用水洗净吃。 小儿腹泻偏方2 儿科 消化类 山药粉治婴儿腹泻
用料:山药粉15克。
制法:山药粉加开水120毫升,温火煮成100毫升。
用法:每日三次,一日吃完。 呕吐方六 儿科 消化类 
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煮片刻即可。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肥儿饼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厌食方五 儿科 消化类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小儿腹泻的偏方1 儿科 消化类 青苹果治小儿腹泻
用料:青苹果1个。
制法:将苹果放在火中靠熟。
用法:每日吃1个。 山楂汤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山楂片20克,大枣10枚,鸡内金2个,白糖少许。
用法:山楂大枣烤焦呈黑黄状,加鸡内金、白糖煮水,温服,每天2…3次,连服2天。 厌食方二 儿科 消化类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量红糖,其味更美。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佝偻病方五 儿科 神经类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
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止吐解酒 内科 消化类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白豆蔻性味辛温,具有化湿健胃,温中止呕,行气宽满的功效。取白豆蔻10~12克水煎饮服,可除醉酒引起的呕吐。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佝偻病方八 儿科 神经类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呕吐方五 儿科 消化类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
【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
【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
【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克,乌梅3克,茯苓12克,南豆12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谢其彦方 厌食方四 儿科 消化类 
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500-100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加水炖熟,饮汤食肉与药。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 
小儿营养不良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2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木香7。5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孙允中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疳积脾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补肝消积,佐以杀虫。
【方名】猪肝散。
【组成】煅牡蛎3克,大白3克,文蛤3克,夜明砂3克,去壳使君子3克,炒莱菔子3克,鲜猪肝125克(切碎)。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和匀后,再将猪肝切碎与之混合蒸熟,酌情适量,日食3次。
【出处】李少林方 呕吐方四 儿科 消化类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