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24部分

民间偏方大全-第24部分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其放人开水后,蒸熟,服食。本方补脑行气活血,止头痛,适用于神经衰弱。'方十六'干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盐、鸡汤、味精、葱姜汁适量。将干蛤士蟆油用温水泡开,择出黑线洗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切成小丁;将菠菜洗净切段,放开水略烫一下;坐锅,放鸡汤,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葱姜汁、精盐烧开,撇净浮沫,点味精,撒上菠菜即成。本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适用于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方十七'鹿角胶25克,煅牡蛎12克,桑螵蛸10克,人参25克,黄芪10克,当归30克,白芍、香附各25克,天冬12克,甘草6克,鳖甲、生地黄、熟地黄各50克,川芎12克,银柴胡5克,丹参、山药各25克,芡实12克,鹿角霜10克,乌贼1000克,乌鸡肉15公斤,另有姜、葱、料酒、精盐、味精适量。人参润软,切片,烘脆碾成细末备用,其余药用布袋装好,乌贼用温水洗净,同鸡爪,翅膀和药一起下锅,注入清水烧沸后煮1小时备用。把鸡肉洗净,沸水焯后再洗净,切成条块,摆在100个碗内,加上葱段、姜块、盐、料酒,药汁适量,上笼蒸烂,等鸡出笼后,拣去葱姜,鸡肉加入碗中,原汤倒入锅中,再加适量汤调入料酒、盐、味精烧开,撇去浮沫,浇鸡碗中即成。本方补血、益阴、补气、调经,适用神经衰弱及月经不调之人食用。'方十八'鲜玫瑰花50克(干品15克),羊心500克,盐适量。先将玫瑰花放在小锅中,加入食盐和适量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羊心洗净,切成块,用竹签串在一起后,蘸玫瑰盐水反复在火上烤炙,趁热食用。本方养血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症见惊悸失眠等症。'方十九'发好莲子200克,京糕25克,冰糖、香精适量。将莲子放入碗内加冰糖上笼蒸烂,取出沥净糖水,倒人汤碗内,把京糕切成丁,放在莲子上。在净锅内放冰糖、清水,使冰糖化开,再放入蒸莲子糖水,烧开撤出浮沫,加香精,浇在莲子上即成。本方健脾补肾,宁心安神,消食开胃,适用于神经衰弱,症见心悸、虚烦、失眠等症患者食用。'方二十'灵芝10克,银耳20克,冰糖250克,樱桃20粒,鸡蛋清1个,水蜜桃2个。将灵芝洗净,切成薄片,人锅内,加清水,小火慢蒸,取汁两次,滤净杂质。银耳入温热水浸泡30分钟,折去根脚杂质,再放人温热水中泡胀捞起。樱桃去核,蜜桃去皮核切成片。将锅置于火上,加清水400克,冰糖溶化,将事先搅散的鸡蛋清倒入冰糖汁中搅匀,待糖水中泡浮出水面时,用漏勺撇尽。将糖盛于蒸碗内,加入灵芝汁、银耳、樱桃、蜜桃片,用湿棉纸封住碗口,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翻人盘内即成。本方补肝肾、益肺胃、健脑,适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失眠、慢性肝炎1、胃病、肺燥干咳等症患者食用。'方二十一'猴头菌150克,黄芪30克,鸡肉250克,料酒、精盐、姜、葱白、胡椒粉适量。猴头菌冲洗后放人盆内用温水发涨,约30分钟,捞出洗净,切成薄片,发猴头的水用纱布过滤待用。鸡肉洗净后剁成约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块;黄芪用温毛巾揩净后切成薄片;生姜、葱白切成细节。锅烧热下猪油,投入黄芪、姜、葱、鸡块共煸炒后,放人盐、料酒、发猴头的水和少量清汤,用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烧炖约1小时,然后下猴头菌片,再煮半小时,撒入胡椒粉。先将鸡块放在碗底,再捞猴头茵片盖在上面,汤加盐调好味盛入即成。猴头为山珍之品,其肉嫩,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不仅为宴席珍馐,亦是高级滋补之晶,有助消化、利五脏的作用。其内含有多糖及多肽类物质,具有抗癌作用。此汤菜配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的黄芪与鸡肉,其功效增大。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消渴证患者食用。'方二十二'红螺肉枷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适量。将红螺肉去杂,加入少量去粘液物质,洗净,切成片,放人沸水锅内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注入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人豆苗、葱段,再煮一会,加入味精,起锅装碗即成。佐餐食用。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等作用,配以山珍之晶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此汤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碳水化事物,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养肝明目、滋肾补中的功效。常可治疗脾胃虚弱、神经,衰弱、两目昏花、视物不清等症。 
蜂蜜治疗高血压偏方 内科 循环类 蜂蜜治高血压:用蜂蜜100克,黑芝麻75克,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用温开水冲化,每日分2次服用。
蜂蜜治血压不稳:每日早晚各饮1杯纯蜂蜜水,会使血压趋于正常,能给血压不平衡的患者消除烦恼。 慢性心肌梗死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机郁结,血脉瘀阻。
【治法】活血通络。
【方名】通梗汤。
【组成】九香虫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老人肾虚脚痛验方 内科 循环类 
黄芪30~50g,黄精、首乌各30g,淮山18g,川木瓜20g,核桃肉3个,鸡脚2~3对(用刀斩开),猪脚筒骨2条(用刀砍成几节),加水同煎l小时,放少许食盐调味,饮汤吃鸡脚。每天l剂,日内分1~2次服完。一般连服3~5剂可见效。治疗期间及愈后30天内,忌食生冷、酸辣食品。
治“瘩背”(即生于背部之痈疮)验方川椒粉(又名花椒粉)50g,用棉球清洗患处并剔除烂肉,再用干净棉球蘸川椒粉塞入“瘩背”洞中,即可止痛,1日1次。连续使用7次后可长新肉。 
中风中药方剂 内科 循环类 (1)风中经络型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6)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中风的醋疗法 内科 循环类 
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1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为当今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中风、心脏病1和癌症)之一。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大类。缺血性中风又可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又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大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醋为血管活性物质,对于防治中风后遗症有着较好的效果。以醋配合药物,临床效果更佳。
(1)醋蛋方
配方:鸡蛋1个,老陈醋200ml。
制法:将新鲜鸡蛋揩干净,泡在醋内48小时,蛋壳软化调匀,备用。每日清早空腹喝1次(喝时添l勺蜂蜜),分5次服完,连服10次为1疗程。主治脑溢血后半身不遂。
(2)白芥子醋方
配方:白芥子400g,醋500g。
制法:2味共煎煮,煎至药汁300ml左右,收存备用。每次取药渣及汁适量,涂敷颌颊部。
功效:利气、散瘀、止痛,用于治疗中风口不能言和舌根紧缩等证。
(3)黄芪参归汤
配方:黄芪30g,当归、赤芍、川芎各15g,丹参20g,红花、石菖蒲各lOg,甘草6g,陈醋20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蛴0,15日为l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主治脑梗塞。
(4)水蛭三七方
配方:水蛭粉3g,三七粉2g,陈醋20g。
用法:温开水与醋兑成淡醋液,送服药粉,每日3次,连续服药20天。
功效:通经、破瘀、消肿,主治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
(5)山甲马钱子方
配方: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g,精制马钱子6g,熟附片3g,僵蚕3g,醋适量。
制法:诸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备用。淡醋汤送服,每次3g,每日1次。主治半身不遂。(6)加味补阳还五汤
配方:黄芪120g,白芍50g,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各20g,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子、女贞子各25g,土鳖虫lOg,醋20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主治半身不遂。
(7)海风藤秦艽方
配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g,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g,薏苡仁50g,肉桂10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中风后遗症,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8)天冬龟板方
配方:天冬20g,龟板20g,枸杞子20g,白花蛇10g,益智仁10g,人参6g,水蛭12g,石菖蒲12g,黄精15g,首乌15g,鳖甲15g,黄连10g,苏木12g,海藻12g,天竺黄12g,陈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养阴补肾,通络活血,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
(9)活血通络汤
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功效:活血化瘀,主治脑血栓形成。
(10)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