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647部分

民间偏方大全-第647部分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五'
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将3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阴,养心气,以安神;辅以甘平之甘草补脾胃而养心气,使用甘温的大枣健脾益气,缓和柔肝,并润脏燥。3味合用,温凉并备,清补兼施,甘润滋补,平燥缓急。
据《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报道,本汤能使脑神经的异常兴奋得到抑制,让精神神经系统的过敏状态恢复正常,并可降低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都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悲伤欲哭者皆可食用本品。
'方六'
梨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
原方用于“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法宜清热疏风,宁心安神。梨为蔷微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实。味甘微酸,性凉,长于清热化痰,生津润燥。配以砂糖补脾润肺合而成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方。适合于痰热扰心或热病津伤,心失所养的失眠,烦闷之证。若风邪明显,可辅以薄荷、菊花,疏散风邪。
'方七'
猪心1枚,枸杞芽250克,葱白、豆豉各适量。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莱、葱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食。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主血脉。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恐惊,失眠健忘,烦闷不舒等证。以动物的心脏来调治人的神志病变,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讲,各种动物的心脏均有补心安神的作用,但以猪心最为常用。
本品中以猪心为主料,补心安神;辅以枸杞菜清热补虚,葱白宣通胸阳,豆豉清心除烦。全方具有补心安神,清热除烦之效。适用于心血不足兼有热象者食用。
'方八'
鲜藕1节,梨1个。将藕洗净,去藕节与外皮,梨去皮、核,切碎,分别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2汁合并,代茶饮。
藕生用熟用作用有所不同,熟者甘温,最宜心脾,健脾开胃,益血补心;生者甘寒,能清热除烦,凉血散瘀。二者皆有安神作用。本方选用生晶,意在清热安神,再配以清热化疾的梨汁,而成清热化痰,除烦安神之方。经常饮用本品,可改善热证失眠者的睡眠状况,对上焦痰热所致的心烦口渴,咳嗽咯痰、夜不成寐者效果尤为显著。
'方九'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萝卜片,然后把肉片、调料一齐下锅,加点肉汤稍焖,再加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本方可祛热除湿、明目安神。
'方十'
羊心1枚,玫瑰花50克,藏红花6克,食盐适量。羊心洗净切片备用;玫瑰花捣烂取汁,放人小锅内,加清水、红花略煮片刻,取其煎液,加人食盐备用;羊心串在不锈钢烤针上,蘸玫瑰花汁在火上翻烤,反复数次至羊心熟透,装盘盛之,佐餐食用。
本方补心舒肝,解郁安神,可改善睡眠,令人精神愉快。
'方十一'
黄花鱼1条(1000克),鸡蛋清100克,西红柿2个,冬菇、冬笋、胡萝卜、青豆各少许,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油、生菜油、淀粉、清汤、葱、姜、蒜各适量。黄花鱼去腮、鳞及内脏,洗净后去头尾和骨、皮,取其肉切成长方形的片,鸡蛋清制成蛋泡糊,放人少许淀粉拌匀。将鱼片用盐、料酒、胡椒粉、味精腌上味,并放入蛋泡糊内一一沾匀,在热油锅中炸熟,摆在盘内。将葱、姜、蒜切末放在炒锅中稍煸,再加入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用淀粉勾芡,淋些鸡油,浇在鱼片上,西红柿切成瓣,摆在盘边作装饰。
本方健脾开胃,益气安神。可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
'方十二'
牛肉250克,莲子、山药、茯苓、大枣各20克、小茴香各30克,食盐少许。将牛肉洗净切块,同莲子共人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炖至半熟时,加入茯苓(布包)、大枣、小茴香、山药(洗净切片)、食盐,慢火炖至牛肉酥烂离火。
本方清香酥烂、滋而不腻。健脾益气、益精宁神,适用于病后气虚,血虚患者女性必学的五大养血法 其他 中医养生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点,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肢涩、发枯、头晕、眼花、乏力、气急等血虚症。严重贫血者,还极易过早发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症状。血足,皮肤才能红润,面色才有光泽,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必须重视养血,养血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神养。
心情愉快,
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所以,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2。睡养:
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要学会科学生活,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3。动养:
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4。食养:
女性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5。药养。
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可用党参15克、红枣15枚,煎汤代茶饮;也可用麦芽糖6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还可食用首乌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补血养血的功效;贫血严重者可加服硫酸亚铁片等。
此外,还应该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以及肠寄生虫病、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痔疮或反复鼻出血等疾病时,均要及早就医,尽快根治。防止过多流产,可少消耗许多血液,也是妇女保证健美身体的一项重要条件。药酒非万能十种人忌饮 
其他 中医养生 药酒最适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虚弱体质,补充体力,避免老化,并可提高新陈代谢。所以最适合半健康状态,而且又想增强免疫力的人饮用。
但是由于药酒是用酒精浸泡而成,所以有些人就不适合饮用,如病情严重、发烧、或机能亢奋的状态都应避免,其中包括患有出血性疾病、发炎、呼吸器官疾病、支气管炎、肝炎、溃疡、肺结核、口腔炎、高血压、各种癌病等10种人都不宜饮用。
每天少量分二三次饮
每个人都知道持续喝大量的酒对身体不好。药酒也含有酒精所以适量饮用才能产生好效果。一般的标准是,一天喝40到100ml,而且分为二至三次饮用,例如在饭前或两餐之间饮用。
放甘味料药酒变好喝
药酒首要是注重效能,而不注重味道,所以一般味道皆不太好,但由于每天都是持续饮用,所以浸泡时最好使它能变得较为美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入甘味料,如冰糖、蜂蜜等,不过最好选择可配合药材的甘味料。如果不喜欢米酒味,也可用白兰地来浸泡。 
“以脏补脏”有医学根据吗?? 其他 中医养生 
民间常听说:“胃痛呀,蒸猪肚子吃。”、“心脏病,吃猪心。”、“骨折了,要炖筒子骨吃。”、“贫血了要多吃猪肝。”、“阳痿要吃狗鞭。”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理论提出的治病方法。
所谓以脏补脏,就是以动物的脏器来补人体的脏器的不足。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论依据呢?有。中医认为,动物脏器属“血肉有情之品”,有情,也就是所谓亲和力吧!从生物学观点看,兽类与人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其脏腑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与生理功能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容易产生中医所说的“同气相求”的效果。“以脏补脏”它不单是“补”,而是通过动物内脏所含的物质调控人体有关脏器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
用猪的胃内粘膜,可制造胃膜素与胃蛋白酶,胃膜素是抗胃酸的胃壁保护剂,用于治疗溃疡病和胃酸过多;胃蛋白酶助消化,可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现代医学从动物心脏中提取细胞色素C、心激素、辅酶A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脏及其他疾病。
骨中含骨髓、骨细胞、钙、蛋白多糖等物质,这些均可促进人的骨折的愈合。
肝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A可治藿目(疸盲);所含“铁”可治贫血;所含RNA可治肝炎、肝硬化。
中医理论认为,肾与生殖、泌尿系统关系密切。用肾中提取的特异性细胞生物球治疗慢性肾炎,疗效颇佳。
动物的胆汁及所含的胆酸钠、去氢胆酸等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治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后综合征等。
动物脑中含丰富脑磷脂等,以猪、牛大脑与党参、甘草配合制成“参脑散”,对治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外伤后遗症等病,效果尤好。秋季养生多“设防”哪几种疾病 
其他 中医养生 人们从难耐的盛夏走进了“多事”的秋天,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范,我们就会平安无事地度过金色的秋天。
秋季养生防肺疾
中医认为初秋燥气滋蔓,湿气未退,湿邪燥邪合并,易伤人肺气,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可用麦冬30g、菊花15g,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秋季养生防中风
晚秋寒气渐长,与燥邪结合,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缩,脑血管病变也因之增多,轻者口眼歪斜,重者倒地不起,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秋季养生防胸痹
胸痹类似现代医学的心肌梗死。由于寒气收缩,随着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秋季的血压也会逐渐走高,是胸痹患者最的潜在“杀手”,除了适度锻炼如散步、跑步外;晨起喝杯白开水,稀释血液;接受耐寒训练,均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常饮活血开痹的开痹饮:枸杞15g、山楂20g,先用开水煎熬山楂2~5分钟,再用煎熬好山楂水冲泡枸杞作茶饮。
秋季养生防肤损
秋季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肤会因缺水会变得粗糙,弹性变小,严重者会产生皲裂。因此,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多吃泥鳅、鲥鱼、白鸭肉、花生、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银耳、梨等食物,能较好地滋润肌肤,美化容貌。
秋季养生防感冒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为初秋乍寒还暖,机体调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