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381-先哲医话 >

第2部分

381-先哲医话-第2部分

小说: 381-先哲医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亦同。(古方用黄 主表达非补气,人参亦主滋津,故柴胡泻心方中用之无嫌也。) 
本邦人性刚悍,不喜甘味,若强食之,则泥恋生气滞。西人性柔弱,喜甘味,故药方甘 
草分 
量每过于邦人。譬之于病患犹元气虚者,虽服人参多量不泥,在壮实者忽生闷也。昔者今大 
路一溪翁悟此旨,专主顺气,常用香苏散,而至甘草不用,匙以指头排散少许尔。(按香川 
修德顺气说。世以艮山先生为滥觞,殊不知先生实本于一溪氏也。盖当时升平已久,浩然气 
皆馁,于是有顺气之说。盖万 以根于气也。) 
求嗣法以温腰为主。故灸腰眼穴效,浴温泉亦效。 
妇人有血块者,虽怀孕,临产时或难分娩。(拙轩曰∶一种有横骨狭隘害分娩者,非手 
术则不得治,不可有知。) 
一妇人腹痛在脐上一寸许,按之惕然彻痛,脉数,乃断为内痈。饵以鸡蛋,服以黄 、 
薏苡剂,后十日,大便果下脓血。 
暑邪概自汗出,故难有表证,不枵发汗剂,与白虎汤类可。 
狂证在妇人难治,霉毒在妇人易治。(妇人因瘀血发狂者易治,在男子发狂虽轻者不易 
治。) 
四苓散加汉苍术治雀目屡效。雀目多属疳,因治疳方中多用此品,亦能奏效。(拙轩曰 
∶《眼科提要》云∶四苓散加苍术,更加夏枯草一味,治晚盲极效。) 
戢菜能治结毒骨节痛,但其臭恶不易多服耳。 
余每称心小胆大之语,以为医家吃紧。(先生之术,固创出前贤。然先根底医经经方, 
而复 
致力于思邈诸子。故其于大疾沉 ,自然游刃有余矣。)(拙轩曰∶读此条,可谓名下无虚 
士也。) 
黄连性燥,虽浸水出之必干。黄芩性润,虽去水犹湿。故知芩连同治痢而各异性也,治 
呕亦然。 
诸疮内攻为水气者,与赤小豆汤。热甚者,与大连翘汤效。 
病患虚里动甚者,多遗精。(陈修园以龙胆泻肝汤治梦泄,曰以肝实而火盛也。沈芊绿 
曰∶当先治其心火而及其余,宜黄连清心饮,亦与此说相发。) 
大病后表气薄弱者,偶感风冷则卒厥,此虽在夏月,属中寒也。(李挺曰∶中寒冬夏同 
有之,旨矣哉。)(拙轩曰∶与古人霍乱四时有之云者同。案俱皆理到此言,足互发明。) 
疟与痢同因而异其位∶疟邪在表里间,而痢邪即着肠胃。故疟在外易治,痢在里难解也 
。(《医说》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而艮山能发其理。) 
噤口痢者,毒瓦斯剧甚,自肠中熏蒸胃口也,急与承气汤下之为得矣。若失下,腹濡口噤 
者,宜独参汤。 
膈、噎、反胃、三者,同病也。但反胃者,胃中不和,饮食难化,或朝食暮吐。膈噎者 
,胃管萎HT 无润,谷气不能下,或 癖壅闭胃口,饮食为之妨害。故反胃反在壮年,而膈噎多属 
其人屡患喉痹者,多为膈噎,此因喉痹气管耗损,津液失润泽也。壮年者可治,在老人 
难治,何则?胃气衰弱,胃管硬强,譬之革囊,犹水渍火焦,则缩不能容物也。 
膈噎与鼓胀同因属 癖也。癖气横梁,腹皮为之膨胀者,鼓也。癖气潜匿,腹皮为之陷 
没者,膈也。二病俱系精气不振,腹里失润泽也。 
凡长病面部肿气俄减者,阳气下陷也,不可忽诸。 
其人气血凝结,腹里生郁热,水谷之气渐蚀以为羸瘦者,名曰劳瘵。此不必虚乏人,虽 
壮实者往往有之。 
喘急有因奔豚者,此癖气上侵心肺也。(按三因息奔汤能治此证。) 
喘家其证虽剧。甚多无害于性命。若伤寒卒中诸急病,或缓病咳忽止但喘者,有不测之 
变,不可轻忽也。 
积年苦头痛者,多属癖气,如偏头痛尤然。故癖气在右则右痛,在左则左痛也。 
丹波一妇人患腰痛三年不愈,食干过腊鱼有效。(按恐是血沥腰症,花冈青洲治痿证, 
亦用干过腊鱼末,宜试。) 
痛风与香港脚同因。而痛风其邪浅,香港脚其邪深,故其愈亦有迟速之别也。 
方今所行香港脚,即《千金》、《外台》所谓风毒香港脚也。宋元以来所谓香港脚,即今所行 
疝气 
也。(后藤徽曰∶吾邦往昔风毒香港脚消熄无行,宝历以来,流行复煽,是以先子有此说。) 
中风偏枯,多因癖气壅塞经络,气不能外达。故癖气在右则右枯,在左则左枯也。 
中风口眼 斜者,因正邪分争之势而血气偏胜也。故 斜在右则病则左, 斜在左则病 
在右也,如半身痹痿者,亦同此理。 
遗精多因肝胆气郁,又有因疝者,其证概腹中拘急,梦里精水激动而漏出也。其人虽每 
夜有 
之,反无脱阳之患,与构精者异。(拙轩曰∶论病精细,近今世人多有此证,真无大碍。) 
小儿疳证,目盲,而其病愈者,与霉毒耳目鼻自毁,而毒解者同理。 
妇人怀胎,则脏腑向上,故气多塞。紫苏能疏通其气,是以妊娠方中使用此品也。妊娠 
有水气者,紫苏大腹皮尤效。 
按∶当时传艮山先生术者,京师有香川修德、山胁尚德,浪华有市濑穆,伊芳势有山村重 
高, 
备前有赤泽贞干,家着户述,不乏其人。而后来私淑先生者,以筑前龟井鲁为最。曾着《病 
因备考》,补翼其说。又赋诗云∶长沙太守元儒绅,述古兼医百世人。直指经方归易易,谁 
家私说言断断。枢机何用烦汗简,糟粕须知耻刘轮。卓乎艮山藤老子,才良仁术足相亲。 

卷上
北山友松
属性:友松胸宇洒落,以旷世之才,授闽医之传,善得法外之法。故治术别开生面,自有神识 
迢迈,触手生春之妙矣。 
友松尝善象胥学,又从禅僧化林学仲景奥旨,就戴曼公得《内经》、本草精蕴,既而谓 
皇朝医风亦不可不研,乃师小仓医员原长庵(冈本玄治高弟),遂大成其业。 
虚劳有直肠疼痛大便难,或发痔漏者,此皆系肺大肠损伤,为难治。(常屡诊虚劳者, 
发此 
证颇多,而百无一治。古云肺与大肠为表里,理或然。)敛血品以牡丹皮、荆芥、蒲黄各炒 
黑为奇。(本邦妇人套药皆炒黑为用,即此意。) 
阪本人年五十所,郁郁不对人,饮食减少,颇如劳瘵。先与补中益气汤,后以九味清脾 
加葳蕤得愈。凡开达肝脾之郁塞,无若清脾汤。若逢肝脾郁 
塞,以认此汤主治为要。 
一妇人三年不语,一月内或一二言耳。乃以为脱营类,与人参养荣汤,易裘葛而愈。 
盗汗不止者,九味清脾汤加地骨、鳖甲、椒目奇效,当归六黄,加地骨、防风、桂枝、 
黑姜 
、椒目亦效。椒目能敛汗,古人尝论之,今忘其出典。(香川修德药选论椒目效最详,悉宜 
参考。) 
一男子得病,其证类膈噎。友松诊之,以为心脾肾气不足,胸膈无润泽,故食饮不能下 
。与 
八味丸料,加蒌仁、贝母、陈皮、缩砂,兼用金匮大半夏汤。(参五分至一钱,时用参附汤 
。) 
霉毒头痛久不愈者,柘榴皮酒煎服忽差。盖此证医误以风药发之,故柘榴皮涩之则愈也 
。先 
醒斋头风神方亦效。(土茯苓四两,金银花三钱,蔓荆子一钱,玄参八分,防风一钱,天麻 
一钱,辛荑花五分,黑豆四十九粒,灯心草二十根,芽茶五钱,河水井水各一钟半,煎一钟 
服。) 
某生胸下上脘边突出,气急烦闷,与异效散加椒目愈。又目疮,(俗称女波津古一名女 
保者。)用升麻葛根汤加椒目效。 
友松以养荣汤或左归丸料,治虚羸,专视十指爪甲血潮之多少为消息。盖辨血色之好恶 
在爪 
甲,不可不知。(老医传云∶诊脉毕,宜以指按病者爪。按之白放之红者吉,虽久病可治。 
放之红不复者,虽顿病甚凶。香川修德行医言,亦载辨爪法宜考。) 
呕吐膈噎食不下者,半夏、浓朴汤,加海浮石、枯矾效。 
乳肿属气滞。乳汁不通者,四物,加王不留行、穿山甲效。 
霉毒为残害者,主小柴胡汤,随证加减多验。(按医纲小柴胡汤加草龙胆、黄连、胡黄 
连, 
治旧下疳疮。忽头痛发热自汗,撮要小柴胡去大枣、生姜,加山栀、龙胆草、当归、芍药。 
治肝经热毒下注,便毒肿痛,一切疮疡,或风毒恶核瘰 ,此类颇多,宜考。和田东郭曰∶ 
凡霉毒有热者,先不解其热则不愈,此即用小柴胡汤之旨。) 
土佐翁(谓长泽道寿。)隐栖西山,一日诊京师商人痈疽曰∶宜日服人参五钱。后五日诊 
曰∶ 
未见参效,恐不治。病家告实曰∶服参一日不过二钱五分。翁曰∶贱命重财,无益矣。苟欲 
生则服参,宜今日五钱,明日六钱,又明日七钱,渐次相进。商如其言,七日病果愈。友松 
曰∶用参将息适宜,可谓得补托之真诀矣。 
土佐翁着《医方口诀集》,三日而成。有马氏凉及手写《证治准绳》全帙,以谙记其卓 
识,笃志可并称。 
治头痛,薄荷、石菖、葛粉、川芎、白芷,五味细研,蜜炼服效。平常患头风者尤妙。 
杂着化痰丸如白刀豆,以治痰妙。风痰结心包健忘者,无不效。一僧疫后患此证,服之 
速愈。 
过服石膏下血者,补中益气汤加肉桂、干姜效。 
妇人下部水肿,或小便不利者,枯矾细研,以涂涌泉穴及指头,则尿利肿消。 
痘疮以日数证候变者,其理与伤寒传经同属疫气故也。宜知元气旺衰,邪势剧易为要 
。若徒 
执黄 、当归、人参终始疗之者,不足与论也。(按隋唐医书皆以痘属疫,迨宋元胎毒说起 
,其理遂晦,先生特阐之,可谓卓见矣)。 
疫证舌上白胎者,热入腑也。赤烂干燥者,热入脏也。张氏舌鉴论之为确。 
张景岳制人参胡椒汤,为有深旨。凡极虚者,附子反走散元气。故与附子则脉却伏结, 
不可无此汤之设也。 
一妇人喜唾,数日不止。医以为虫积或虚冷,治之无效。余以为郁,与正气天香汤,速 
愈。(疫后喜唾不了了者,一老医与大柴胡汤速效,是亦属郁者。) 
《准绳》伤寒门伤寒类伤寒辨,学人宜熟读谙记,使门人各书写一通。 
妇化医某始疗病,每服药重七八钱,甘草分两尤多而无效,人皆以为庸工。某曰∶吾过 
矣 
,国人比之于唐山腹力颇弱,故不能中肯綮。便减其分量,杀甘味以为之,无不百中也。 
治病必求其本,乃往圣之模范。随证而施药,是后学之应用。及治四时伤寒,各随其类 
,岂可局于区区论说哉!(医家宜当之羹墙。) 
明太祖论徐达曰∶更涉世故则智明,久历患难则虑周,吾业最为然。(以救己之心,推 
以救人,所谓现身说法。诚千古不磨之论。) 
夏布政字正夫,未尝以淹屈降志,尝曰∶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虚过二可 
惜,此身一败三可惜。余续之曰∶有善不作四可惜,有过不改五可惜,老来怨天更可惜。 
《骨空论》曰∶厉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共按处出其恶气,肿然乃止。常 
食方 
食,无食他食,按常食以下八字,为治难病之妙诀,不止厉风。故余一生以为治病药食之准 
则矣。又按张氏注云∶食得其法,谓之方食;无食他食,忌动风发毒等物也。此说未是,方 
食即谓方宜惯食之物,他食即谓所不常食之物。言食膏粱之人,试以淡泊则恶;茹藜藿之人 
,试以美食则伤食,不唯却其病,反生他病。 
东垣《辨惑论》当为一卷,今别有二卷者,恐系后人之手,何则?举补中益气以至暑伤 
胃气 
,即说正月以下三四月治法。肺以下至脾胃虚,即说五六月治法,下之至内伤辨,皆属九月 
以至十二月之治法。一意到底,不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