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当代道家内丹理论 >

第5部分

当代道家内丹理论-第5部分

小说: 当代道家内丹理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命圭旨》刻于明代,相传为明歙县人黄应瑞所为,他是明代木刻版画名手,还刻有《大雅堂杂剧》、《朱枫林集》、《四声猿》、《晓采居印印》等。第三次的图文阶段应在此之前,在 “刻《性命圭旨》缘起”言明为丰干居士所为,故列其之以示说明:
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藏之有年,一日出示丰干居士。居士见之悦之,谓其节次工夫,感臻玄妙,而绘图立论,尤见精工,诚玄门之秘典也,因相与公诸同志,欲予一言为引。
予即从事圣修,雅尚圆极一乘,不谈此道久矣。以其所操说者,无非为色身计也。色身有限,法性无边。夫安得大修行人以法界为身者,而与之谈性命哉!舍法界无性命,变无身心,如法圆修,真绍人天师种。彼以七尺为躯,一腔论心者,纵有修持,皆结业耳。于一超直入,无当焉。
 5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闻之师云:修行法门有二种:一从法界归摄色身,一从色身透出法界。从法界摄色身,《华严》尚矣;从色身出法界,《愣严》诸经有焉。《圭旨》所陈,大都从色身而出者。夫果出法界矣,方且粉碎虚空,有甚身心可论。因指见月,得道忘诠,是在善修者自契。
居士流通之意,无变见及此欤?予不负其流通善念,并思鸣氏宝藏初心,遂述缘起,质之有道。
万历乙卯(1615年)夏仲新安震初子余永宁常吉书
“缘起”说有几层意思:其一,第一段指“是书出尹真人高弟手笔,盖述其师之意全演之。中间所载诸图及说及修行节次功夫,可谓详尽矣。”(序:题尹真人《性命圭旨全书》)其二,第二、三段谈法界和色身的关系,道出了前面徐海印“《性命圭旨》十二大错”的立论错误所在;其三,未段是还愿,还丰干居士流通之意和思鸣氏藏宝初心,用“无亦见及此彼”和“初心”之词,怀念两位的善举。
自1615年“缘起”,回到《性命圭旨》全部刻成,需要若干年;丰干居士绘图立论、寻诀摘谒,又要若干年;加之思鸣氏古本又“藏之有年”,《性命圭旨》成书最早出现的时间,应在1615年前再加不应超过百年,在明嘉靖(1522~1566年)到万历(1573~1620)之间,或嘉靖末年到万历初年之间。
三、《性命圭旨》的哲理性
《性命圭旨》先从口诀、功法、理说、图文发展成为道教内丹养生的根据,对道及万物的存在及性质都作了阐述,特别是理说阶段的哲理性说明,在书中充分表现了出来。本文试从元集前“四说”和其它理说,亨、利、贞集寻找出它的哲理性。
1、大道说
中国传统哲学言“道”,是指大道,即“天、地、人合一”之“一”,大道有无极、太极之生机,太极有生万物、归无极之玄理。
《性命圭旨》所讲的道,指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物质性本源——炁。炁是道教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它是气,但它不是天地剖判之后的阴阳二气,也不是构成具体事物的与形式相对的质料,更与《管子》的精气有别。炁指世界本源,万物从它产生,最后还归于它,它不像阴阳二气具体,也没有质料那样抽象,更没有精气那样多的精神性。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无始无终,处处充满,它中间潜藏着后来发展的种子,它细入微尘也苞通天地。(引自《明代哲学史》第670页)
故《性命圭旨》“大道说”中有: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于恒河沙数,曰道;孤则独无一侣,曰道;直入鸿蒙而还归溟滓,曰道;善集造化而颉超圣凡,曰道;目下机境未兆而突而灵通,曰道;眼前生杀分明而无能逃避,曰道;处卑污而大尊贵,曰道;居幽暗而极高明,曰道;细人刹尘,曰道;大包天地,日道:从无入有,曰道;作佛成仙,曰道。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中庸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道德五千余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性命圭旨》的“大道说”分了几个层次进行说明:
第一,先明“炁”之道。“庖羲上圣,画八卦以示人,使万世之下,知有养生之道。”此道为“炁”,“炁”在道教宇宙发生论的几个阶段,有不同的状态描述,有 “太乙”、“无始”、“元始”、“太极”、“混元”、“六合”。如果用老子表示天地生成的阶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太乙为道,太易为道生一,太极为一生二,混元为二生三,六合为三生万物,“炁”之道,出于练丹和养生的目的探讨天地万物的本源。
第二,后示人之道。人的生长发育诸阶段,人的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是炼养的重要参照,也是它讨论性命的重要依据。人道的修炼,在乎性命,“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性命之学,成就真人。故《性命圭旨》对“人道”的理说有:
人禀氤氲之气而生,而长至于二八之年。则九三之阳乃纯。当是时也,岂非上德之大人乎?忽天一朝,谋报浑敦之德者至,乃日凿一窍,则九三之阳,蹄骤奔蹶,而去之六二之中矣。由是乾不能纯,而破于离;坤有所含,而实于坎。
 6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第三,再示三家性命之道。“道”者可教也,如《性命圭旨》“大道说有:
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分三,其道一也。
所以,《性命圭旨》的“大道说”,主要是言明“大道”的层次,依次为炁、人、性命。
2、三教合一说
中国传统哲学讲的是用“天地人合一”哲学结构图,改造成“社会、精神、自然合一”的学理性哲学结构图示,对照《性命圭旨》“大道说”的哲理性,从中发现许多不同之处:
其一、哲学结构图是一个体系,包括着全部哲学内容的的形式;《性命圭旨》只是一个纵向组合,如天地人合一之“人”,“人”之下言“真人”,又是个名符其实的“养生之道”,是形式之中某个具体的内容。
其二、现实中的三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宗教,各自承担着社会的不同职能和道义,如在“社会、精神、自然”的模式,也可以寻找出三教相对应道义的缩影,如“儒教——社会、佛教——精神、道教——自然”的对应关系;《性命圭旨》将三教合为一起,不能承当全部的职能和道义,只是突击“人道”中养生部分,突出养生之道中的“性命”。
其三,三教因自身的变化,而改变了原有的宗旨,如道教的《道德经》对“社会、自然、精神”都有阐述,后来只专注于人的修炼;佛教从专注人的精神修炼,发展为社会型的修养行为;儒家也因教育功能,改变成社会道德伦理道义;《性命圭旨》中三教合一,只是归纳了人的性命学说,却达不到“合一”的实际效果。
三教的产生是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未提出“合一”的之前,“分”是三教存在的主要形式。儒家讲究“天之理”,如南宋朱子的理学,后来,明代王明阳发展了心学,才打破了明代儒学的局面,与道教和佛教在“心”的道理中找到共同点,在人的“性命”之中找到共同的语言,《性命圭旨》正是顺应了历史的需要,将人的养生之道引进三教的理论,将 “天理”转到“人心”,从而完成三教能够“合一”的理论根据,并依此提出“性命”双修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法。
《性命圭旨》认为,儒释道三教的精髓皆在性命理论,三教创立的目的,皆在以性命之学化导众生,以成善类。
儒家以“天命之谓性”为性命学纲领。天命是性也是理,儒家著作中《书》谓“安汝止”,《易》谓“艮其止”,《诗》谓“缉熙敬止”,《大学》谓“在止至善”,皆性命之学,儒家修养的(一切)方面都是教人回归造化赋予人之命、性、理。此即“顺性命以还造化”。
佛教以生命为虚幻,以真如为究竟理地。三藏十二部经,无非教人斟破假有,认识真空,超出生死轮回,成就佛乘。佛教的(一切)修为,都是为了使人觉悟,而教内各宗派虽教法义理、修行路径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经是佛言,律是佛戒,论是佛意,皆教人觉悟佛教根本义旨。而超脱生死轮回,成就佛道,较之世俗的富贵利达等其立意不可谓不高。
道教鄙弃人的世俗追求,在佛家修心的基础上修炼性命。尽管道教各派对长生的理解不同,也并非所有的道教中人都认为肉身可以不坏,都相信拨宅飞升、尸解蝉蜕、祷睛祈雨、去祸免灾等等神通,但提倡通过内外丹功超出自然生命,追求理想的身心形态却是道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玄牝之门、呼吸之根、金丹之母、玄关之窍等,无非为性命而设。(引自《明代哲学史》第671…672页)
上文中的“(一切)”是书中原话,但是太绝对了,故用引号注明。“三教合一”不等同于“天地人合一”,后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和结构模式,前者是后者形式之中的具体内容,具体为“真人”哲理性的说教。
3、性命说
“三教合一”直指人的根本修为,使人超脱外在束缚,直究人的最本质要素——性命的学说,使人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其义旨不可谓不切。《性命圭旨》由此得出结论,心性是世界本性,也是人的本体,“大道说”有:
 7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张雪松《性命圭旨》哲学考证
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 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 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
这里的“本体”,即有“本来真实”之意,也有“最高纲领”之意。
《性命圭旨》实际上略去了儒释道三教在心性论上的差别,面直就心性理论在成就理想人格中所担负的使命,就心性之学在三教义理中的基础地位这一根本点着眼。实际上,儒家的心性论侧重道德性、价值性,以此为人的伦理行为的根据。道家的心性论侧重生理属性,以此为炼养身体的理论基础。佛家的心性论侧重心理属性,以此为解脱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理论基础。所以存心养性和修心炼性、明心见性之间的分际是决定性的,非名词之争。(引自《明代哲学史》第672页)
《性命圭旨》从“真人”修炼的立场,阐明了三教的性命观,也继承了元明以来道教性命双修的传统。首先,它论证了性命的定义及性与命二者的关系,“性命说”有:
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性命之说,不明于世之久矣。 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是也。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