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逻辑学 上卷作者_德黑格尔着杨一 >

第15部分

逻辑学 上卷作者_德黑格尔着杨一-第15部分

小说: 逻辑学 上卷作者_德黑格尔着杨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离和不可分离,要比说统一好些;但这样又没有表现出全体关系的肯定方
面。

②所以全体,即这里所发生的真的结果,就是变,变不单纯是有与无的片
面的或抽象的统一。它乃是由于这样的运动,即:纯有是直接的、简单的,
纯无也同样如此,两者有区别,但区别又同样扬弃自身,而不是区别。结果
是有与无的区别同样成立,但只是一个臆想的区别。

人们臆想有与其说是无,不如干脆说是他物,有无的绝对区别,是再明
白不过的,而要说出这种区别,也好像是再容易不过的。但要证明这种区别
是不可能的,它是不可言说的,也同样容易。让那些愿意固执有无区别的人
去试一试,说出区别所在吧。假如有与无具有任何使它们互相区别的规定性,
那末,它们就会成为如前所说的规定了的有和规定了的无,而不是这里仍然
是的纯有和纯无。它们每一个都同样是不曾规定的,所以它们的区别,完全
是空的;因此区别不在它们本身,而只在于第三者,在于意见。但意见是主
观的形式,不在这里陈述之列。但是,有与无都在第三者中有其持续存在,
这样的第三者,必定也在这里出现,而且在这里已经出现,它就是变。有与
无在变中,是有区别的;只有在它们有区别时,才有变。这第三者是与它们
不同的他物,——它们只在一个他物中才持续存在,这也就是说,它们不是
自为地持续存在的,①变是有的持续存在,又是非有的持续存在;或者说,它
们的持续存在,只是它们合而为一;它们的这个持续存在,也恰恰就是那个
扬弃它们的区别的东西。

① 指“有与无是同一的”和“有与无不是同一的”二命题。——译者
① 参看第107 页。
② 参看第107 页。
① 参看第107 页。

必须指出有与无的区别的这种要求,本身也就包括了说出什么是有、什
么是无的要求。那些恼恨把这一个和另一个仅仅当作是相互过渡去认识,而
对有和无主张这样、那样的人,让他们举出他们说的是什么吧,也就是,让
他们提出一个关于有与无的定义,并说明其正确吧。他们在别的地方,也承
认并应用了旧科学的逻辑规则,但是,假如不曾满足旧科学这种最初的要求,
那末,一切关于有和无的那些主张,便只是信口断言,没有科学效准。假如
人们又说,只要把存在当作与有意义相同,存在便是对可能性的补充,那末,
这便是以另一规定、可能性为前提,所说的有,便不是在它的直接性之中,
甚至不是独立的,而是从属的。* 这样有了中介的有,我们为它留下了“存
在”(Existenz)这一名词。但是人们却常把有想像成纯粹的光明——仿佛
是某种无阴翳的视见的清澈,而无则是纯粹的黑夜,并将它们的区别,联系
到人所熟知的感性的差异上去。事实上,倘若更精细地去想像这种视见,就
能够易于体会到,①在绝对光明中所看见的,和在绝对黑暗中一样,不多也不
少,前一种视见和后一种视见,都是纯粹的视见,也就是毫无视见。纯粹的
光明和纯粹的黑暗,是两个空的东西,两者是同一的。只有在规定了的光明
中——而光明是由黑暗规定的——即在有阴翳的光明中,同样,也只有在规
定了的黑暗中——而黑暗是由光明规定的——即在被照耀的黑暗中,某种东
西才能够区别得出来,因为只有有阴翳的光明和被照耀的黑暗本身才有区
别,所以也才有规定了的有,即实有。


注释三

②有与无是统一的不可分的环节,而这统一又与有、无本身不同,所以对
有、无说来,它是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最特征的形式,就是变。过渡与
变,是同一的;只是由此过渡及彼的有、无两者,在过渡中,更多被想像为
互相外在的、静止的,而过渡也是在两者之间出现而已。无论在什么地方,
用什么方式谈到有或无,都必定有这第三者;因为有、无并不自为地持续存
在,而只是在变中,在这第三者中。这第三者有许多经验的形象,但是抽象
为了指出抽象的产物、即有与无要各自坚持,并防止它们过渡,便把那些形
象放在一边或忽略了。对付这样简单的抽象态度,也同样简单,只须提到经
验的存在就行了,在经验的存在中,那种抽象本身也只是某物,有了实有。
或者说,要把不可分离者的分离固定下来的,只是别的反思形式。这样的规
定本身就有它自己的对立物,毋须追溯和求助于事情的本性,那种反思规定
就自己驳斥了自己,因为按照它本身是怎样,在它本身那里便显出它的他物
来了。要把反思的一切曲折、断想及其推理一齐抓住,以杜绝反思掩盖共自
相矛盾的出路和躲闪,并使其不可能,那是白费气力。因此,我也不去理睬
许多自称反对“有与无皆不真,只有变才是两者的真理,这一说法的那些责
难和驳斥。思想训练,只有由对知性形式的批判的认识来完成;这种思想训
练就是要洞察那些驳斥的无聊,或不如说就是要驱逐这样的断想。那些最富
于这类责难的人,对最初遇到的命题,就带着他们的反思扑奔向前,不用进
一步的逻辑研究,来帮助和帮助过白己意识到这些反思性质的粗疏。
假如有与无相互隔绝,一个被放在另一个范围以外,这样也就否定了过
渡,于是便发生了一些现象,现在就要加以考察。

① 参看第107 页。
② 参看第107 页。

巴门尼德坚持了有,当他同时也谈到无,说“无什么也没有,只有才有”
之时,又是最彻底的。这样,有自身完全是不曾规定的,即与他物没有关系。
因此,好像从这个开端、即从有自身,不能更往前进,前进只有从外面与某
种陌生的东西联系,才能出现。因为有与无是同一的,所以进程像是第二个
绝对的开端,——这是一个自为的过渡,外在地加到有上面去的。总之,假
如“有”有规定性,它就不会是绝对的开端;那样,它就是依赖于他物,不
是直接的,不是开端。但如果有不曾被规定,因而是真的开端,那末它也就
没有什么东西来转变它为他物,它同时是终结。从有不能进发出什么东西来,
正像什么东西也不能侵入到有里去;①在巴门尼德那里也和在斯宾诺莎那里一
样。从有或绝对实体都不可以前进到否定的、有限的东西。如已经说过的,
假如从无关系的、这里即无进展的有出发,毕竟还有往前进的东西,那末,
它便只能以外在方式出现,而这种进展便是第二个新的开端。费希特也是如
此,他的最绝对的、无条件的基本命题:“A=A”是正命题;第二个是反命题;
后者一部分是有条件的,一部分是无条件的(于是自相矛盾)。这是一个外
在反思的进展,它既把用来开始的相对物重又立即否认,——反命题即第一
个同一性的否定,——同时又明明立即使其第二个无条件的东西成为有条件
的东西。假如进展,即扬弃第一个开端,总还有可以成立的理由,那末,在
第一个开端自身以内,必定包含着能够使他物在那里发生关系的东西;所以,
那必定是一个规定了的东西。不过有或绝对实体都不能自称是这样的东西;
恰恰相反,它是直接的东西,是绝对还不曾规定的东西。

耶柯比在论批判主义想把理性解释清楚的试图的著作中,为了攻击康德
的自我意识的失天综合,对一切抽象物过渡到一个更远的东西和两者联合的
不可能,作了最雄辩的、或者已被遗忘的描写(《耶柯比集》第三卷)。他
这样提出课题,即在一个纯粹物中(不论这个纯粹物是意识、时间或空间的
纯粹物),说明一个综合的发生或创造(113 页)。“空间是一,时间是一,
意识是一,??但是你们说说吧,这三个一中的任何一个,如何本身是纯粹
的而成了繁多的呢???每一个都只是一,而不是他物;一个万物皆一;一
个没有这[空间」、这'时间'、这「意识」的这一这一这一的自已同一;因
为这些,连同这、这、这都还在不曾规定的无限的零中睡觉,而且一切和每
个有规定的东西也要从那里才会产生出来呢?是什么东西把有限变成那三个
无限呢?是什么东西使先天的空间、时间与数和尺度结胎而将它们变成一个
纯粹的繁多呢?是什么东西使纯粹的主动性(自我)摆动呢?纯粹母音如何
得到子音,或不如说其无声的不断的声息如何自己中断以取得至少一种独立
的音响或音节呢?”——可见耶柯比已经很确定地认识到抽象之非物,不论
它是所谓绝对的、即抽象的空间,或是这样的时间,或是这样的纯粹意识、
即自我:他僵持在那里,为了要主张到他物(即综合的条件)和到综合自身
的进展不可能。这里所说的综合,必须不被当作现成规定从外面的联系;—
—这问题本身,一方面涉及第二个的产生,成了第一个,即规定的东西的产
生,成了不曾规定的、开端的东西,一方面又涉及内在的综合、先天的综合,
——一即有区别的东西自在自为的统一。变就是有与无这种内在的综合;但
是因为综合的意义最接近于彼此相外的现成的东西的外在联结,所以不用综
合、综合的统一等名词是对的。


① 参看第107 页。

——耶柯比问自我的纯粹母音如何得到子音?
是什么东西使规定性成为无规定性?——这个什么是容易回答的,而且康德
对这问题也用他的方式回答过了,但是如何的问题即是要问何种方式、依据
何种关系等等,并要求举出一个特殊范畴;而在这里却谈不到种类样式、知
性范畴。如何的问题本身就属于反思的坏方式,反思追问可以捉摸的性质,
却从而以它的固定范畴为前提,这就对所问的东西预先装备好了回答。如何
的问题,在耶柯比那里,也没有追问综合的必然性那样高一层的意义,因为
如已经说过的,他仍然僵持在抽象中,主张综合的不可能。他特别形象地描
写了达到空间抽象的程序(147 页)。“我必须尝试暂时完全忘却我曾经看
到过的、听过的、接触过的或触动过的任何东西,显然我自身也不例外。我
必须完全、完全、完全忘却一切运动,正因为这这一忘却最难,所以于我也
最迫切。总之,如像我在思想中把一切丢开了那样,我必须把一切都请扫掉,
除了无限的、不变的空间的直观被强制别存下来以外,什么也没有剩下。因
此,我不可以把我自己当作某种与这空间不同的东西、而是从思想上与这空
间相连,并且在它之内:我不可以仅仅让它环绕我、渗透我,而是我必须完
全过渡到它之中,与它合而为一,把我转变为它;我必须除我的这种直观本
身而外,自己什么也不剩下,以便把我的这种直观当作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
一致而且是唯一的表象来观察。”

在这种完全纯粹的连续性中,即在表象的无规定性和虚空中,叫这个抽
象为空间,或纯直观、纯思维都是一样;——这一切都同于印度人所谓梵,
——当印度人长年外表不动,漠然于感觉、表象、幻想、贪欲等等,而只看
着鼻子尖,心里诵念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