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

第13部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13部分

小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社会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传统的”,这严重地冲击着“现代的”
事实,即它们使用机械动力和复杂的机器。在刘大钧调查的2435家工厂中,
只有612家是作为合股公司组织起来的。缺乏一个发展得很好的转让股票的
市场,这促成股东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股东对
短期利润的要求常常与通过再投资扩大企业和使其现代化的长远目标相矛
盾。像保证股息这样一些做法往往迫使公司为了获得营运资金而借高利贷。
为现代工业提供资金,这在中华民国从来是不充分的。投资于田地和城市房
地产继续具有吸引力;除此以外,在较近的时期还对商品、外汇和政府债券
进行投机。下面我们将看到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怎样有助于将资金从生产投资
上转移走的。
缺乏合格的管理部门。1931年,在82家纱厂的4000名技术人员中,只
有500名接受过正规训练。较高级的管理部门同官督商办时期(见第11卷)
的管理部门没有多大差别。像成本会记这样一些方法很少被采用:廉价土地
上的两层楼工厂建筑并不罕见,折旧提成和设备维修的不足几乎人人都注意
到了。不过,这种情况从来是工业化初期的特点,世界上到处一样,中国的
情况并不特别坏,比如说,同50年前美国的纺织工业相比。
中国工厂的工头喜欢保持一种“长衫客”的派头,不屑于做卑下的工作,
而把真正监督工人的工作留给技术上无能的监工,他们往往也是“承包人”。
通过与童工的父母达成协议等方式招工。虽然到1933年已有100多万工厂工
人,但总的说不是一支熟练的、稳定的、有纪律的劳动力。部门的变化可能
相当大,像日本那样。什么地方重视经验,经验就得到报酬。高度熟练的男
性工人得到好的报酬和好的训练,倾向于只跟一个雇主。不过,在占优势的
纺织工业,经验并不特别重要,除非是机修工。许多工人保持着同农村的联
系,他们离开那里是出于无奈,想用工厂工资补充少得可怜的农业收入。对
年轻妇女和儿童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劳动力中占一个很高的比例。在刘大
钧调查的2435家工厂的493257名工人中,有男工202762名,女工243435
名,16岁以下的童工47060名;在纺织工业,相应的数字是84767、187847
和29758。由于这支劳动力不是完全终身委身于一个工厂,由于从农民中可
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工人,因此,用国际标准衡量,工业工资低而工作时
间长。1937年之前,中国纱厂典型的运转是两个12小时的工作班;日本人
拥有的纱厂普遍采用11小时的工作班。不过,用中国农村的标准衡量,城市
工人的实际收入还是高的,这是持续地向城市迁移的一个因素。在资本昂贵
和劳动力便宜的地方,生产“合理化”在一些中国公司是采取压低工资和延
长工作时间的办法加强使用劳动力。普遍的低工资率使高人工周转率永久存
在,使工人不愿割断与农村的联系,因为当工业减退时,农村继续为他提供
庇护所。这又加强了雇主的信念,认为工人能靠“一把米”过活。反过来,
低工资的常规又因阻碍劳动效率的提高而部分地证明是不可取的。①
或许只能是这样。中国工业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需求疲软。只要条约
口岸及其近郊周围的传统社会和穷困的农民经济基本上保持不变,哪里能有
什么报酬好的劳动生产出来的新产品或经过改进的(也是较贵的)商品的市
场?
6。现代工业集中于沿海城市,外资部分很大,消费品占优势,大多数是
技术落后的小工厂——所有这些与1949年以前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收入中
只占很小的份额互相关联。但估计“制造业+”(见表3,指工厂产品、矿产
品、公用事业和现代运输)中的现代份额只占30年代国内总产值的5%(表
2)或7%(表3)——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显然是不发达的——不应引出这
样的结论,即认为现代工业和运输部门对中国1949年以后的经济发展是无关
紧要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的东西在数量上少,在1953—1957年期
间工业生产的增长中,却有2/3以上来自现有工厂增加的产量。②尽管苏联从
① 关于20年代劳动力的出身、招募、工资和工作条件,见琼〓切斯诺:《中国的工人运动,1919—1927
年》,第48—112页。1949年之前工业的工资结构分析,见克里斯托弗〓豪:《现代中国的工资模式和工
资政策,1919—1972年》,第16—27页。关于日本式的“常年”雇用熟练男工的一个例子,见《慎昌洋
行》,第114页。为最后这本参考书,我要感谢托马斯〓罗斯基教授。
② 赵冈:《工业政策与执行》,见亚力山大〓埃克斯坦、沃尔特〓盖伦森、刘大中编:《共产党中国的经
满洲搬走了工业机器和设备,但恢复这个主要生产资料基地的生产所必需的
新投资,总比建设新工厂所需要的少。虽然总的看来1949年以前的中国没有
工业化,它的棉织品工业却迅速而持续地发展,并且没有被外国公司垄断。
甚至在30年代,中国的棉织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1949年后,尽管对轻工
业的投资远远落后于重工业,但棉织品和布匹的出口——仅次于加工和未加
工的农产品——是中国用以支付进口货物的外汇的一个主要来源。①
同样重要的是,1949年以前的小的现代部门为人民共和国提供了熟练工
人、技术人员、有经验的经理和组织业务活动的模式,这些得到苏联顾问和
训练的补充,才有可能对数量大大增加的新经理和新工人提供训练和经验,
他们将充实50年代末开始生产的许多新工厂。特别是在生产资料部门,几十
家比较小的上海机器制造公司——其中不少是从1949年以前的时期继承下
来的——保持了一种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质量上的适应性,使它们能在60
年代初,在克服大跃进和苏联撤退顾问带走蓝图造成的困难中起很大的作
用。②“没有这个基础,中国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工业发展将大为缓慢,或
将更加依赖外国技术专家,或者兼而有之。”③
济趋势》,第579页,表3。
① 马逢华(音):《大陆中国的对外贸易》,附录C,第194—200页。
② 托马斯〓G。罗斯基:《制造工业的发展,1900—1971年》,见珀金斯编:《中国现代经济》,第228—
232页。
③ 珀金斯:《中国20世纪经济的增长与结构变化》,第125页。
农业
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跟过去一样,农业压倒一切。1933年农业净增值估
计有187。6亿元,或占国内净总产值的65%。这个产量是2。05亿农业劳动
者生产的,占劳动力的79%。从1912至1933年,这个百分数仅有很小的变
化,尽管1933年以后满洲工业的迅速增长使农业所占的份额下降得比前几年
稍微快一些
表11农业几个部门的产量,1933年
总增值(10亿元)
作物产品15。73
畜产品1。37
林产品0。60
水产品0。41
杂品1。07—
总计19。18
减去贬值0。42—
净增值18。76
资料来源: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的经济》,第140页,表36。
表12     农产品总值,1914—1957年(1933年10亿元)
1914—1918(平均年)1931—1937(平均年)1957
谷物9。15—10。1710。31—10。9612。32
大豆0。430。660。78
油料作物0。511。130。77
棉花和其他纤维0。780。861。28
烟草、茶、丝0。490。520。32
甘蔗和甜菜0。110。110。14
甘庶和甜菜1。141。402。74
牲畜1。141。402。74
小计13。6315。6519。36
其他产品3。404。144。91
总值16。01—17。0319。14—19。7924。27
人均(元)36。l—38。438。1—39。437。5
资料来源: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展》,第30页,表Ⅱ。8。
表13    作物产品的实际产量,1914—1957(百万斤)
1914—1919(平均年)1931—1937(平均年)1957
稻谷147610139110173600
小麦395704620047100
玉米146802044037470
土豆(俗物等价物)70601528043800
高粱237502468020030
小米221802768023330
大麦18090194409300
其他谷物103701094015170
谷物总计283300319960370000
大豆109701686020100
花生454052505142
油菜籽380050801775
芝麻6701810625
棉花160618883280
纤维141013501290
烟草159018301220
甘蔗187201872020785
甜菜——3002
茶445399223
丝406420225
资料来源: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展》,第266—289页。
(表3)。以作物产品为主,而在作物类中以粮食作物为主。表11是对1933
年的估计。按重量计算,当然是粗略的,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其他谷物、
土豆、蔬菜、水果)占作物产品的80%。
直到1937年,农业总产量差不多跟得上人口增长(从1912年的4。3亿
到30年代中期的5亿)。以1931—1937年农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值
与1914—1918年大致相同(表12),反映出产量年增长略小于1%。这个增
长部分来自扩大耕地面积,珀金斯估计1918年的耕地面积为13。56亿市亩,
1933年为14。71市亩。①平衡来自现有土地上谷物和商品作物产量的增加。
人均谷物产量在这整个时期保持不变,价值大约是21元,而其他产品包括商
品作物的人均产值从15元增加到17元。表13显示1914—1957年作物产品
的数量变化。从1914—1918年到1931—1937年,粮食(按斤=1。1磅)增长
12。9%。但稻谷产量下降了5。8%,而土豆和玉米的生产分别增长了16。4%和
39。2%。这些变化反映出作物模式向单位面积含热量较多的作物产品的转
移,从而腾出地来增加商品作物的种植。增长16。8%的小麦,在华北的一些
地方是一种商品作物,这些地方把小麦在市场上卖掉后买粗粮如高粱、小米
供农家消费。在华北和华中,小麦和棉花侵占了稻谷的面积,油料作物的面
① 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展》,第233—240页。
积在华中也增加了。商品作物产量占农产品价值的百分数,在1914—1918
年是14%,1931—1937年是17%,同时个别经济作物实际产量的增长比谷
物更快:芝麻170。1%;大豆53。7%;油菜籽33。7%;棉花17。6%;花生
15。6%;烟草15。1%。①
主要农作物区
战前的中国农业除养活缓慢增长的农村人口外,“平时”还向发展较快
的城市地区供应一部分食物和原料。20年代由于内战引起的运输困难和其他
破坏,需要用进口粮食补充城市消费。这以后在30年代,进口略有下降,以
后由于战争爆发而再次上升。②此外,农产品占中国出口的大宗(见表28)。
在1912—1931年期间,整个出口在价值上每年增长3。5%,数量上增长1。7
% 。③
总之,对1949年以前一个没有经过重大技术改造的农业部门来说,这是
值得赞扬的成绩。在民国时代的40年中,个别农户或特殊地点和地区年产量
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气候、自然灾害、破坏性的战争或不利的价格趋
势,产量和收入可能变动很大。①仅够勉强维持生活的总产量没有富余应付过
于频繁的意外事故,也无法不年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