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

第85部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85部分

小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历史的进程,对此他很反感。即使在他已转向马克思主义阵营时,他还想
从普列汉诺夫等人寻找理论根据来支持他对他们的抨击,他抨击他们任性地
夸大文学的作用,认为文学能引起社会革命。1927年以前他就开始应用马克
思主义的范畴,但最终促使他接近共产党的原因,是民国政府处决他最亲近
的追随中的一些年轻人,这引起了他极大的愤怒;这表明了他的特点。他更
积极地,但也是迟疑地期望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过去的种种进化学说能更准确
地分析历史,这无疑使他更加接近共产党。
城市知识分子归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和国民党内蒋介
石领导的集团之间出现了鸿沟。尽管蒋介石曾经受到列宁主义言论中反对帝
国主义这一方面的影响,但他在浙江和日本所受的教育早已把他导向一种文
化民族主义,致使他对全面否定传统观念的五四无动于衷。他掌权的军事基
础可能使他更进一步看轻城市知识分子的帮助,贬低他们的可靠性。他掌权
的军事基础,在1927年以后,甚至还使他坚信,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军事统一。
他似乎认为,在所有这些信念方面他仍然是孙逸仙的忠实追随者。国民党内
外所有反对他的人因此在他身上都看到了旧军阀主义再次出现的迹象。军队
尚未从属于政权,他就是这一可悲事实的象征。他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全盘
否定传统观念”之间的鸿沟也仍然存在。
1927年的大混乱没有导致马克思主义威信的下降。错误的政治策略基本
上反映了错误的“革命理论”这一列宁主义观点,促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即
有了正确的理论,革命就能向前迈进。对许多人(但不是所有人)来说,作
为革命总部的苏联继续存在,这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历史终将沿着马克思
① 关于共产主义农民运动早期阶段的研究,见小罗伊〓霍夫海因兹:《中断的浪潮:中国共产主义农民运
动,1922—1928年》。
① 见哈里特〓C。米尔斯:《鲁迅:文学与革命——从马拉到马克思》,载默尔〓戈德曼编:《五四时代的
中国现代文学》。
列宁主义的轨道前进。
因此,在此后10年中,许多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主要关心的事情是按马
克思主义来认识中国社会;这并不意外,列宁主义者把理论用作“运动的指
南”,这促成了这样一种信念,一定时期的“党的路线”必须以马克思主义
对阶级力量结构的分析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确定为根据。“关于中国社会历史
的争论”①就是这种关注的一种表现。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用语来确定中
国当前的“生产方式”,事实证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完全合乎逻辑地
导致对中国悠久社会历史的周期性的关注。在探讨所有这些问题当中,参加
者不知不觉地只好从“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的讨论转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当其
应用于过去时的更具决定论性质的方面。参加争论的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发
生兴趣,基本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杰出的社会科学。例如,这场争论的一
个主要人物陶希圣,和其他一些参加者一样,便是一个国民党的拥护者。他
没有觉出什么困难便把他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置于马克思主义范畴的框架之
内,或从他的分析引出非共产主义的结论。不过其他的参加者则代表斯大林
派和托洛茨基派。
在这方面我们只能提到这场争论的某些要点。从整体上看,在试图运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概念分析中国社会时,参加者似乎只
是弄清了马克思自己的学说中关于这些问题还有某些尚未澄清的难解之处。
依靠“超经济”权力的统治阶级所控制的任何农业社会是否都是封建社会?
或者,不同的“财产关系”是否就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的任
何类型是否都是封建的?商品关系普遍是否便能确定社会性质?抑或“生产
方式”的作用才是决定性的?对这些问题和其他许多问题的种种背道而驰的
答案都可以找到。
大多数参加者普遍不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
他们赞成有关历史分期的分阶段发展方案,这是马克思为西方而规定的。毕
竟只是在这种方案的框架之内,马克思实际地描述了有力的历史辩证法。有
一些参加者如陶希圣,想象用其他的方法来描述分阶段发展的看法,并划分
时期。中国接受马克思稳定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看法,实际上就是否定
中国社会历史有它自己的动力。
如果说这场争论有胜负,那也是靠认可而不是靠论证取胜的。延安时期
的毛泽东没有给这场争论一点“理论上的”贡献。他自己对高深理论的兴趣
把他导向在马克思主义圈子里不那么著名的另一场争论,一场有关辩证法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的哲学解释的争论。
马克思主义在30年代还成为文学战线的主要力量。在鲁迅、瞿秋白等人
组成的左翼作家联盟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对作为“上层建筑”现象的文学所
起作用的看法,出现了激烈的争论,而未能得出一致的意见。尽管马克思主
义似乎极端强调文学的道德…政治作用,却无法在逻辑上使所有参加者都承认
作家应服从常有变动的党的路线的权威。例如,很明显,鲁迅本人就不曾接
受这种权威。
40年代这10年将证实日本战争机器的全面威胁。战争引起的巨大破坏
① 关于这次争论的研究,见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编史学的渊源,1919—1937
年》;又见许华茨:《中国历史分期中的一些成规》,《哲学论坛》,1。11(1968年冬季),第219—230
页。
和人人都有的感情负担,使人们几乎不能致力于新的思潮。的确,战争的压
力甚至使那些最不关心政治的人如梁漱溟也从事政治活动,梁漱溟也成了民
盟的一个创办人。然而,这种政治化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即从整体上看,
知识分子阶层有一种“自由主义”倾向,尽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就他们某
些基本信念来说,决不是自由主义者。在本世纪上半叶整个期间,无论是祸
是福,知识分子阶层已经获得了作为独立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政治人物)的
一种自主意识。“学者”已要和“官”分庭抗礼。他们已习惯于自由交流思
想。在响应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统治精英的要求时,他们常常要坚持民权的
立场。1945年以后,在内战时期两极分化的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被吸引
到了共产主义一边。不过随后的事件表明,这种“自由主义”的倾向仍将是
一个问题。
40年代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当然是延安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很清楚,
他论述的问题中有许多便是这一时期整个思想争论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也不
贬低毛泽东的政治天才。毛泽东考虑的问题,在他之前也有人考虑过。
知识分子在本世纪上半叶提出的所有问题,1949年以后是否都解决了
呢?至少就我们所处的这段时间来说,有些问题无疑已经解决。政治权力有
力的中心已经建立(有些人会说过于有力了)。尽管常有政治运动,但法律
和秩序已经重新建立起来。相对合理的商品分配在经济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已
得以实现。民族主义的强烈感情多少得到了满足。公共卫生有了进步,妇女
地位改善了。可是,不管“主义”有何要求,上面论及的许多基本“问题”
依然存在。中国与其文化传统的未来的关系将是怎样的?如果目标就是实现
“现代化”,那么能否回避严复和丁文江想象的“专家治国”的道路?官僚
主义和权力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文学、艺术以及个人生活的目的如
何?和我们所有其余的人一样,中国人必须探索走向未来之路。
第9章  文学的趋势Ⅰ:对现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
夏志清教授在一篇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的简论中,描述了一种笼罩20世纪
前半期整个文学创作的“道德义务”。夏教授指出:“中国文学的这一现代
阶段的特征”,就是它“念念不忘地对为害中华民族,使其不能自强或不能
改变其固有的不人道行为的精神疾病的关注”。这种“爱国热忱”激励这一
时期所有的主要作家,并且按夏教授的看法,同时也导致了“某种爱国主义
的地方主义”:“中国作家们把中国的情况看作是中国所特有的,和其他国
家都不一样”。①正是这种摆脱不了的感情使得中国作家在力图解释他们所处
环境的社会…政治混乱状况时,关心作品的内容甚于关心其形式,特别强调“现
实主义”。因此,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就避不开中国的现代历史,并且除
了适当注意文学本身的特点以外,历史的方法既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摆脱不了的中国情”这一主题至少包括三个主要
的方面,它们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第一,从道德的观点
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受精神疾病所困扰的国家”。这种看法引起了传统与现
代性的两极尖锐对立。这一疾病扎根于中国的传统,而现代性本质上就是破
除对传统的迷信,并从精神上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现代
文学的兴起表现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这是大多数研究五四运动的学者
已经指出过的。①第二,中国现代文学这种反传统的立场更多地来源于中国的
社会…政治条件,而较少地出于精神上或艺术上的考虑(像西方现代派文学那
样)。不妨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是国家与社会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的结
果:由于知识分子对国家未能采取主动行为越来越感到失望,他们于是抛开
了国家而成为中国社会的激进的代言人。现代文学因此成了社会不满的工
具。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扎根于当代社会,反映出作家们对政治环境的批判
精神。这种批判态度是五四运动最持久不衰的遗产,其回响一直到今天都能
感觉到。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尽管它反映出对社会…政治痛苦的极其强
烈的意识,它的批判眼光却极其主观。现实是通过作者本人的观点来理解的,
这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自我关注。被雅罗斯拉夫〓普鲁舍克教授称为“主观主
义和个人主义”的普遍倾向——着眼于作者“自己的命运与生活的倾向”,
与整个社会相对立的他们的“自身和个性”②——使现代中国作家对自我和社
会的理解具有深化了的矛盾心理。他们对中国的关注和对其弊病的厌恶情绪
同时并存;他们要求并向往献身,同时又因失落感与孤独感而烦恼。正是这
种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的矛盾心情所引起的主观紧张心理,为既区别于传
统文学又区别于共产主义文学的为期30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和运动,
提供了基本的推动力。
① 夏志清:《摆脱不了的中国情:中国现代文学道义上的责任》,载其所著《现代中国小说史》,第2版,
第533—536页。
① 参看,例如,周策纵:《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革命》。也可参考许华茨编:《关于五四运动
的意见:专题论集》,特别是引言部分。
② 雅罗斯拉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