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

第44部分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第44部分

小说: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確然如此,非不如此,是真是實的,所以叫四拢B。

一般聲聞乘學者,在四諦的事相上,執著各各有實自性;又對四諦的理

性,看作各別不融,不能體悟四諦平等空性,通達四諦的不二實相。佛法的
真義,於緣起性空中,四諦的自性不可得,會歸四諦的最高理性,即無我空
寂,也即是自性寂靜的滅諦。心經說:『無苦集滅道』,也就是此意。一分
大乘學者,離小說大,所以說有有作四諦,無作四諦;有量四諦,無量四諦
;生滅四諦,無生四諦。天台家因此而判為四教四諦,古人實不過大小二種
四諦而已。以性空者說:佛說四諦,終歸空寂。所以,這是佛法中無礙的二
門。真見四諦者,必能深入一切空的一諦;真見一諦者,也決不以四諦為不
了。三法印與一實相即無礙,四諦與一諦也平等不二。不過佛為巧化當時的
根性,多用次第,多說四諦。實則能真的悟入四諦,也就必然深入一實相了


本品在中論中,是最重要的一品。佛弟子常引用的中論名句,都在本品
。其他的諸品,是隨著隨破,每難見論主真意。唯有本品,明顯的指出,破
除實有自性的妄執,顯示諸法性空的真實,成立如幻緣起的諸法。所以,龍

樹說一切法空,意在成立,深刻的顯示一切法,不是破壞一切法。空是一切
諸法的真實,所以論理的解說,生死的解脫,以及一切,都必須透此一門,
才能圓滿正確。從本品中,更明白龍樹的法法空寂,與四諦決非對立,也決
非有大小的不同。在性空中,正見四諦,是論主的真意,也是釋尊的教義所
在了。然而,空義到底是甚深的,不能善見性空大意,以為空是什麼都洠в
,那就不但不能在性空中得到法益,反而有極大的危險,落於一切如龜毛、
兔角都無所有的惡見,墮入懷疑論、詭辯論的深坑。要避免惡空的過失,唯
有善解空性,本品即特別的重視此義。

戊三  觀所知的諦理
己一  外人難空以立有
庚一  過論主無四諦三寶
    若一切皆空    無生亦無滅    如是則無有    四拢B之法
    以無四諦故    見苦與斷集    證滅及修道    如是事皆無

    以是事無故    則無有四果    無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無
    若無八賢拢   t無有僧寶    以無四諦故    亦無有法寶
    以無法僧寶    亦無有佛寶    如是說空者    是則破三寶

外人難說:如中觀論師所說,「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無生
」「無滅」的,那不是「無有四拢B之法」了嗎?苦、集二諦,是生滅因果
法;有生滅的苦集,才可以修道諦對治;淨治了苦集,就『生滅滅已,寂滅
為樂』,證到滅諦的涅槃。所以,滅也是依因果生滅而建立的。如生滅的苦
集二諦都無,滅諦不可得,道也就無從修了。這等於否定了佛法。

外人說的一切法空,無生無滅,與論主說的一切法空,無生無滅,意義
是完全不同的。論主說一切皆空,無生無滅,是以聞思修慧及無漏觀智,觀
察諸法的真實自性不可得,生滅的自性不可得;從自性不可得中,悟入一切
法空。這是勝義諦的觀察,在世俗諦中,雖洠в凶孕裕瑳'有自性生滅,而假
名的緣起生滅,是宛然而有的。實有論者心目中的空,是一切無所有;生不

可得,滅也洠в小_@是對於空義的認識不夠,所以作如此詰難。

外人以為:有四拢B,才可說有四諦的事行。如真的「無」有「四諦」
,那就佛弟子的「見苦」,「斷集」,「證滅」,「修道」的「事」情,也
就都「無」所有了。佛經說四諦,略有二義:一、修行者無漏真智現前,在
見道的時侯,如實能覺見四諦的真相。四諦都名為見,見苦、見集、見滅、
見道,各各生眼智明覺。本所不知,本所不見的,而今已知了見了。此四諦
,約事理的真實相說,約如實的覺悟說。二、即見苦、斷集、證滅、修道,
唯說苦諦為見,這是約修行的過程說的。苦之所以為苦,必須正確的了解,
才能起出世的正法欲,傾向於離苦的佛法;這叫見苦。見了苦,進一步探求
苦的原因,知道苦是由集招感來的;要想洠в锌啵仨毥鉀Q集,所以集要斷
。滅是寂滅空牲,是出世的涅槃果,是佛子所證到的解脫;所以說證滅。滅
不是無因而證得的,要修出世的解脫道,才能證得,所以說修道。見苦、斷
集、證滅、修道,是出世間的事行。如洠в兴闹B事理,見無所見,斷無所斷

,證無所證,修也無所修了!

洠в兴闹B的行事,四果也就不可得,所以說:「以是事無故,則無有四
果」。四果是四沙門果,是以智證如,含得無漏有為無為的功德;這是由見
苦、斷集、證滅、修道而得的。洠в羞@修行四諦的事情,那裡會成就沙門果
的功德?因為「無有四果」。四得四向的人,也就洠в辛恕K哉f:「得向
者亦無」。四得,是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四向,是初果向,
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次第是這樣的:起初修行,到加行位以上,就稱
初果向。正見諦理而斷惑,僅剩七番生死,名為得初果。後又修行前進,開
始向二果;能進薄欲界修所斷煩惱,唯剩一番生死,名為得二果。再重行前
進,走向三果;等到斷盡欲界煩惱,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死,名為得三果。又
更前進,直向四果;斷盡一切煩惱,此身滅已,不再受生,即名得四果。這
是約佛弟子修行的境界溕睿执穗A位。

四得四向中,初果向是賢人,其餘的三向四得,是拢撸厦速t拢

有四得、四向,可以說有八賢拢凰牡谩⑺南虿豢傻茫速t拢簿蜔o所有。
如「無」有「八賢拢梗且簿汀笩o有僧寶」了。不特洠в猩畬殻驗椤笩o
有四諦」的關係,也就「無有法寶」了。僧是僧伽的簡稱,意義是和合眾,
指信佛修行的大眾。寶是難得貴重的意思,以讚歎佛教僧眾的功德。真實的
僧寶,是要證悟諦理的,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如七拢趴烧f是真實
的僧寶;這是不分在家、出家的。凡是『理和同證』的,都名為僧。一般的
出家佛弟子,『事和同行』,就是洠в械玫溃步猩畬殻@不過是世俗而
已。法寶是四諦的實理。法,有普遍、必然、本來如此的意義,即真理;四
諦合於此義,所以說是法寶。而法寶最究竟的,即是寂滅的實相。所以法寶
有深刻的內容,不是口頭的幾句話,書本上的幾個字。以經卷或講說為法,
那因他能表詮此普遍真實的諦理,所以也假名的稱為法寶。自覺覺他的佛寶
,是由覺法而成的,不是離了現覺正法,能成等正覺的。同時,佛也是人,
在事在理,都與拢咭晃叮彩窃谏械摹K裕绶ㄅc僧不成,佛也根本

不可得。所以說:「無」有「法」寶、「僧寶」,也就「無有佛寶」。這樣
,「說」一切法皆「空」的性空論「者」,不是「破」壞「三寶」了嗎?佛
說罪惡最大的,無過於破壞三寶,撥無四諦;這是最惡劣的邪見。這樣,性
空者說一切皆空,是大邪見者,是斷滅見者!外人以最大的罪名,加於性空
者的身上。

庚二  過論主無因果罪福
    空法壞因果   亦壞於罪福    亦復悉毀壞    一切世俗法

實有論者的意見,性空者不但是破壞了出世法的三寶與四諦。一切法空
的「空法」,也破壞了世間的「因果」。因果是前滅後生的;如是空無生無
滅的,還有什麼因果可說?有因果才有罪福業報;洠в幸蚬锔R簿蜔o有
,所以「亦壞於罪福」。罪福是善惡業報,世道治亂,就看善惡的消長如何
。如人人有罪福的觀念,世間就可成為道德的世界。印度有外道說:如在恆
河南岸,殺死無數人,洠в凶铮辉趷a河北岸,行廣大布施,也洠в懈#贿@是

否認罪福的代表者。性空者破壞罪福,豈不與他們採取一致的態度!因果罪
福都毀壞了,自然也就「毀壞一切世俗法」。

外人所以這樣的責難論主,因為他以為空是一切都洠в小K裕舱J空
是空無的,認為不能建立一切的,即一定要批評性空,說性空者墮於惡見。
就是大乘中的不空論者,還不也是說空是不了義嗎?所以,不但有所得的小
乘學者,不能正確的解了性空,要破壞空法;有所得的大乘學者,不知即性
空中能建立一切法,也就要以空為不了義、不究竟的。無論他們怎樣的反對
一切法性空,從他們破空的動機去研究,可以知道,他們是怖畏真空,怕空
中不能建立一切,破壞世出世間的因果緣起。他們要建立一切,所以就不得
不反對空性,而主張自相有、自性有、真實有、微妙有。他們也許自以為比
空高一級,實際是不夠了解真空的。能了解空,決不說空是不了義的。還有
同情性空,又說真空不空,這是思想上的混亂!是性空者,又說空為不了義
,真實是不空,這是自己否定自己。中觀的性空者,如能確切的握住性空心

要,一定會肯定的承認空是究竟了義的;認為空中能建立如幻因果緣起的;
決不從空中掉出一個不空的尾巴來!

己二  論主反責以顯空
庚一  顯示空義
辛一  直責
    汝今實不能    知空空因緣    及知於空義    是故自生惱

外人破斥論主,是因他不解空義,這是眾生的通病,是可以原諒的。所
以,論主先從正面顯示空義,反顯執有的過失。知道了空的真義,理解空不
礙有(不是不礙不空),也就不會破斥空了。論主說:你以為主張一切皆空
,是毀壞四諦、三寶,及因果、罪福的一切世俗法嗎?這是你自己的錯铡
你所以產生這嚴重的錯铡谝弧⑹恰覆荒苤沟馈缚铡梗坏诙⑹遣荒苤
道「空」的「因緣」;第三、是不能「知於空義」。所以就驚惶起來,「自
」己「生」起憂愁苦「惱」了。本洠в羞^失,卻要找出過失!性空者如虛空

明淨,你如何毀得分毫!仰面唾天,不過是自討洠ぁ_@苦惱,是自己招得
來的。外人不了解的三個意義,今略為解釋。一、什麼是空?空是空相(性
),離一切錯亂、執著、戲論,而現覺諸法本來寂滅性。心有一毫戲論,即
不能現覺。眾生有一切錯铡畧讨镜淖孕砸姡@也難怪不能了解空相而生
起戲論了。二、為什麼要說空?佛為眾生說空法,是有因緣的,不是無因而
隨便說的。智度論說:『如來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為著有眾生故說空,
為著空眾生故說有』。眾生迷空執有,流轉生死,要令眾生離邪因、無因、
斷、常、一、異等一切見,體現諸法的空寂,得大解脫,佛才宣說空義。實
有、妙有的不空,是生死的根本,是錯铡脑慈2惶亟饷撋溃獜目斩
入(三解脫門);就是成立世出世間的一切法,也非解空不可。不空,只是
自以為是的矛盾不通。為了這樣的必要因緣,所以佛才開示空相應行。三、
空是什麼意義?性空者說:空是空無自性,自性不可得,所以名空,不是否
認無自性的緣起。世間假名(無自性的因果施設,名為假名,並非隨意胡說

)的一切法,是不礙空的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