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296部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96部分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依瞻礼。如说修行。”

  一念喜爱,这是信,不信,他怎么会喜爱?这欢喜心生不起来。‘归依瞻礼’这是发愿,‘如说修行’,这是行具足,你看这八个字,信、愿、行三个条件统统具足了,我们以这个法门劝导别人,也要像佛菩萨一样会观机,观察对方他接受的程度,他如果对这个法门,非常的欢喜,我们就晓得,他这个机缘成熟了,那我们就要进一步不断的去帮助他。他听到这个法门也很欢喜,但是兴趣并不很浓厚,我们就知道他的因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不必积极的去帮助他。为什么呢?你这一帮助,你是好心,他心里起了疑惑了。你这么靠近我,是不是有企图啊?他反而提防你,远离你了,错会了你的意思。这个错到底是他的错,还是我的错呢?他没有错,我错了。我不会观机,认错了人。诸佛菩萨度化众生,是应机说话,所说的,不多不少,他需要多少就跟他说多少,说的人自在,听的人欢喜。这一定要知道,要注意到。此地所讲的归依,跟一般归依不一样,一般的归依是归依佛法僧三宝,这是一个平常的讲法,三宝的意义是觉、正、净,归依觉,觉而不迷。归依正;正而不邪。归依净;净而不染。三归依,我们天天都会念,天天都在念,有没有归依呢?那就很难说,我们起心动念,还是妄想,还是分别,还是执着。只要有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迷、邪、染。你还是归依迷、邪、染,没有归依觉、正、净。那么你才晓得,这个归依有多难啊!真正归依了,这才入门,没有真正归依的,在门外啊!我们想想,我们到底是在门内还是在门外呢?说个实在话,如果离开净宗法门,恐怕统统在门外,没有入门。净宗所特别的,换句话说,这个归依,回头容易,依靠也容易,这个三宝是什么呢?阿弥陀佛是佛宝,我们要以阿弥陀佛为依靠,像这个小孩依靠父母一样,一时一刻都不肯离开,要这样才行,心中念念有阿弥陀佛,要这样的归依。其他的统统可以舍离,阿弥陀佛不能离开。第二归依法宝,法是什么呢?还是这句阿弥陀佛,我们依照这个名号,执持名号,就能往生净土。这一句名号是方法。归依僧宝是什么呢?僧宝还是这句名号,这一句名号的意思,从意思里面讲,它是无量觉,觉就不迷,觉就不邪,觉就不染了。所以三宝,都是这句名号,这就是修静土比较上容易,比其他法门容易,实实在在这个法门是易行道。在无量法门里面比较起来,它是易行道,容易落实,这是要晓得真的回头,真的依靠。‘瞻礼’这是修行的第一步,‘瞻’是瞻仰,我们平常所讲的仰慕。我对他尊敬,我非常羡慕他,我要努力学习他,这个是瞻礼。学谁呢?学阿弥陀佛,学阿弥陀佛的存心,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我们的心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发的是什么愿,我的愿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是如何处世、待人人、接物,我样样都要学他。阿弥陀佛也不在此地,我怎么个学法呢?这一部无量寿经,里面所写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能够把这一部经统统做到了,底下讲:‘如说修行’。那你就完全在跟阿弥陀佛学了,这才是阿弥陀佛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弟子,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那有不往生的道理呢?我们死了以后到那理去?自自然然是到极乐世界去了。为什么呢?其他世界不相应,跟我们的志趣不相同,他就自然不去了。所以,一个人在临命终时,六道境界现前,你到那一道去?谁指使你去的呢?没有人,是你自己业感,感召你去投胎的。这桩事情,实在说不难懂,中国古人就告诉我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句话出在易经系辞传里面,是孔老夫子说的。凡是兴趣适合的人,他自自然然就结成一个团体。那么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培养兴趣,培养什么兴趣呢?培养跟阿弥陀佛相同的兴趣。这一来,那将来自自然然就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为什么?别的地方兴趣不一样嘛!拉也拉不去,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这个六道,在常言道,人死都做鬼,这六道轮回,鬼是六道之一,怎么可以说人死都做鬼呢?但是人呢?实在讲跟鬼的兴趣很浓厚,很接近。所以死了之后,自自然然就到鬼道去了。鬼的兴趣是什么呢?贪,什么都贪,贪心堕饿鬼,这一点要注意到。贪世间法,跟饿鬼道很接近,贪佛法还接近,不管你贪的对象是什么,要紧是那个贪心。嗔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这贪、嗔、痴叫三毒烦恼,自自然然感得三恶道。人是五戒十善,你想想看那一个人心里头,常常放着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忘掉了,人身就丢掉了。这个人念念是道德仁义,念念是五戒十善,这个人来生必定得人身,他人身不会失掉。再往上去天上,天上要修上品十善,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换句话说,天人的道德标准,比我们高,没有这么高的道德标准,去不了啊!外教常讲,信了上帝就能升天,这句话是非常有问题的,信了不能升天,信了之后还要修养与他相等的道德水准,这样才可能去。正如同我们净土宗,你说信了就能往生,这是决定不可能的。信后头有愿、有行,没有愿、没有行,信了也不能往生。这是讲一定要认真的修行,要真正归依,归依是真正回头,从世间法里回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从这里回头,从所有佛法法门当中回头,我统统都舍弃,统统都不要了,我只依靠这一部经典,只依靠一这个法门,这是你真正归依阿弥陀佛,归依净宗了,依照这个方法修行。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这个人得的利益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说老实话,一切诸佛如来,来跟你讲,也讲不清楚,不可思议的利益。佛都说不清楚,何况其余,这个利益是真实的利益。所以这个佛门是真正大福德因缘,不是小事。小福的人,薄福的人,没份。试想一想,六道轮回多苦,一切诸佛菩萨给我们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依照那些法门修学,能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不能说没有,真的说凤毛麟角,太稀少了,除了那些极少数上上根的人,以下的都没份。这不是说法门不好,而是众生的业障太重。法门虽好,你没有法子修,唯独这个法门,业障再重都不怕,做了五逆十恶,都不要紧,你看这个经上前面我们读过,四十八愿读过,第十八愿就讲得很清楚,唯除五逆,毁谤这个法门的人,观无量寿经里面告诉我们,五逆也能往生。所以拿观经跟这个经合起来看,五逆不相信的,那没法子,他不相信嘛!他不能接受,造作五逆重罪,他能相信,他肯发愿往生,还是得度。你说这个利益多大,所以,我们要是不了解六道的状况,不知道轮回的难出,不知道三恶道受罪的时劫之长,他不能讲时间,论劫算,时劫之长,你就不知道这个利益之大。果然能把这些实际状况都了解,都体悟了,才知道这个利益大了,真的是大了,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啊!

  “当获如上所说功德。”

  ‘如上所说功德’就是指这部经,从初品一直到四十二品这个正宗分里面所说的,他统统都得到了。诸位要晓得这是什么人呢?善男子、善女人听到阿弥陀佛生一念喜爱之心,真实归依,依教奉行的,他得到了。我们要问,他什么时候得到了?现前就得到,你相信吗?我跟你说的话是真话,一点都不假,现在就得到了,现在就得到弥陀的保佑,就得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护念。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一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你不必等来生,你这一生决定。所以这个利益是现在得到了。

  “心无下劣。”

  心里头,实在讲,法喜充满,一片光明。

  “亦不贡高。”

  为什么呢?他心地清净,他心平等。所以没有一丝毫傲慢的习气,不会以为我得到诸佛护念,我很了不起了,你们都不如我,你们还要轮回三恶道啊!我要作佛啦!如果有这个意思,那意思就又迷惑颠倒了,你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诸位要知道,愈是真有修行的人,愈平易、愈是平常,你看不出他有一点点好像什么特殊的地方。凡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那个都有问题,这个要注意到。每天见鬼见神,或者有感应瑞相,自己认为很了不起的,那都有问题。

  “成就善根。悉皆增上。”

  善根,世出世间的善根都成就了,都增长了,这个增上是增长的意思,都增长。世间善根,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他当然天天增上。出世间的善根,精进,他自自然然精进不懈。我们看下面经文,这要特别注意了,这是这段经文最精彩的地方。

  “当知此人非是小乘。”。

  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因为在形式上看,就是外表上看,他没有修大乘,大乘要修六度,他没有修六度,只是在家里面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甚至于戒律他也没有修。这几天有同学来问我,在目前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要怎样修行功夫才能得力?这问得好,要想功夫得力,还是佛祖的一句老实话,持戒念佛,持什么戒呢?我也说得很清楚,要知道自己的业障很重啊!不但是业障,今天讲老实话,应该讲最障深重,这些障碍,障碍了我们的戒体,障碍了我们的戒行。所以,一定要认清自己是什么人?要怎么个修法?在家同修,能把五戒十善学好,就是现代世间的真善知识。出家人把沙弥律仪要是做到了,就是出家的大善知识。其他的做不到啊!虽然受戒,那是形式,那是舞台上表演,不是真的。我们看明末蕅益大师,这是我们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在净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自己对于戒律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研究,他通达。所以在当时有人称他做律师,就像民国初年弘一大师一样,对于戒律是非常非常留意,他老人家给我们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比丘没有了,比丘戒就没有了。因为比丘戒里面,规定至少要五个比丘才能够传戒。那一个都没有了,还传什么戒呢?外表上看比丘很多,那不是真的,挂名的,有名无实啊!这个我们要知道。比丘戒谁做到了?没人做到。蕅益大师老实,自己不敢称比丘,为什么呢!僭越之罪。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仿冒之罪,冒牌。因此,他受了比丘戒之后,在佛菩萨面前退戒,一生自称为菩萨沙弥。他的徒弟—成实,也是他的侍者。大师往生之后,所有的著作,是成实替他整理出版的。今天我们看到蕅益大师全集,成实因为老师称沙弥,他连沙弥也不敢称。你看我们在蕅益大师全集里面,看到成实有很多这个注疏里面,他有序文、跋文,他后头具名,出家优婆塞,不敢称沙弥,优婆塞是在家居士,我是出家的在家居士。到民国初年,弘一大师也这样称,自称出家优婆塞。这一些人老实人,自己做到多少,说多少,做不到的,决定不敢称说,这叫老实。那么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资格称一个出家优婆塞?我们这些出家人,五戒有没有做到呢?所以认真一反省、一检点,真的就寒毛直竖了,才知道问题严重。一定要改过自新,改过自新就是真正的忏悔,把毛病习气统统改掉,真正把它改除掉。依信、愿、行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