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59部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59部分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上根就是能信、能愿、能行,这个人就是上根,这就是前面所讲,专接上根,旁及中下的意思,他还要学其他的法门,还要读其他的经论,那是中下,不是上根。所以什么叫上根?我们在这一段文里面,细细去体会,直下承当,这个人就是上上根,为什么呢?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决定成佛,还有什么根性比成佛更高的、更上的?没有了,这一生就要作佛了,这一个人他不是上上根?谁是上上根?所以,蕅益大师这一段的开示,非常非常的重要。

  “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

  这是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面一段的开示。‘念佛’,是讲念佛法门,‘菩萨之父’是比喻,父母都是比喻能生的意思,能生呢?能生佛啊!菩萨不念佛,永远当菩萨,成不了佛,菩萨要想成佛,非得念佛才能成佛,不仅是菩萨成佛要念佛,九法界一切众生要想成佛,念佛就成了,念佛决定不会成菩萨、成阿罗汉,不会!念佛决定成佛,念佛如果成菩萨了,与因果不相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说,种了瓜会得豆,没有这个道理。那么,由此可知,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那个念叫心念啊!那就是因。所以诸位要很冷静,细心检点检点,我这一天到晚动了什么念头?这个念头是因啊!将来就有果报,这个关系很大了,念钞票,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念钞票将来变什么呢?钞票上有细菌,将来死了之后都变成钞票上的细菌,那为什么呢?他没忘记它啦!钞票不能生育,它这个有细菌,念家眷,这个你这个家没有办法离开它,那好了!如果你造的是善业,就又回到你自己家去投胎了,投到什么?大概作你的孙子、孙女,去给你儿子、孙子作儿女了,就又投胎回来了,如果是出了家了,这出家,在寺庙里头,没有结婚,那个事情就麻烦大了,舍不得这个地方,那将来呢?这寺庙有老鼠、有蟑螂、有蚂蚁,他就来投胎,作这个的,他舍不得这地方。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心里头念什么?将来就变什么?这个太可怕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最殊胜圆满的,是佛菩萨啦!所以佛教我们念佛、念菩萨,念菩萨就成菩萨,念佛就成佛,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你才会死心塌地的去念,你晓得,我为什么要念佛?念有什么好处?这才知道啦!不念,不念它就会念别的,你不念佛了,就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造六道轮回的业因,这是可怕极了的事情。所以前面莲池大师在这边提醒我们:‘念佛是菩萨之父,生育法身’。前面蕅益大师给我们讲:这是‘无上深妙之法’。深是甚深,妙是微妙啊!不可思议称之为妙,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这一句是华严经上说的,华严会上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实际上是十一个位次,说十地,是整数好讲,这十一个地位,统统都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等觉,从初地到等觉都不离念佛啦!所以今天有许多人轻视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自了汉,他们学大乘,他们摆出口号,人间佛教,好!你去搞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也不错啊!来生再做人,但是问题,来生能不能再做人?那是个大问题,为什么呢?五戒十善要不能打八十分,来生决定没有做人的资格,我们自己跟自己打个分数,五戒十善自己能打八十分,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那个十善里头是不杀、不盗、不淫身三业;口里面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里头是不贪、不嗔、不痴,你能做得到吗?所以佛给我们讲的真话啦!我们现在得人身的人,死了之后,来生再得人身,就像抓地上的土啊!在地上抓一把土,再撒在地上,指甲里面还有一点点,就像那样子,还生不能再得人身,像大地土,不成比例,我们抓一把土,再撒在地上,手指甲的跟丢在地下的比一比,那个多啊?我们自己来生能不能到到人身?自己清楚得很,贪心重的,变饿鬼,嗔恨心重的,堕地狱,愚痴的,变畜生。所以贪、嗔、痴叫三毒啊!果报是三恶道,这个贪心,不管贪什么?贪名、贪利、贪财、贪色,不管贪什么?乃至于贪佛法也不行,佛法好啊!佛法虽然好,你贪心没断,贪功德,到处去做功德,贪啊!佛是教你断贪、嗔、痴的啊!绝对不是讲换贪、嗔、痴的对象,你把这个意思搞错了,那你不能怪佛啊!你自己还是要堕落啊!佛法尚且都不贪,何况是世间法呢?这是世间许许多多人对于净宗不了解,不仅是对净宗不了解,对整个佛法也不了解,才造成这么一个原因啊!为什么不了解呢?那就是梅光羲居士讲啦!不读大经之过啊!我们把这个意思引伸一下,那就是没认真去读诵大乘。所以对于佛法不了解,产生许许多多的误会,正是莲池大师在此地讲的:‘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刚刚发心,就自以为是,不愿意求生净土,还有不少出家人觉得做法师不错,来生还做法师,他发这个愿,他不求生净土,来生一定能做法师吗?在我想,来生一定是做寺庙里头老鼠蟑螂的法师,我说的话,有的时候不太好听,但是句句都是实话,拿着佛法,欺骗众生,他决定堕三恶道。有些人认为出家好啊!生活容易,又有人侍奉,又有人供养,又不要工作,这个多舒服啊!他不知道古德所讲啊!‘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了道就是证果,就是要出三界,你出不了三界,你就得披毛戴角还,你要还债啊!那么你这一生,有本事出三界吗?这是个大问题。所以有很多人来问我,想出家,我就警告他,出家是很危险的事情,你敢干吗?要说修行,修行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我们放眼来看天下,修行真正成就的人,真正往生的人,在家多,出家少,你们要不相信的话,你稍微留意,你看那个出家跟在家人,死的时候,你看那个死相怎么样?就知道了,这是骗不了人的,死的时候,相貌非常好看,那是好相啊!死的时候,那个面目很恐怖,很难看,那是恶相啊!这个不骗人,这摆在我们面前,谁也骗不了谁啊!骗人一辈子,最后那个狐狸尾巴还是露出来,最后一着骗不了人的,我们看,这个四十年来,往生净土,预知时至的,晓得什么时候走的,不生病的,坐着走的,站着走的,在家同修当中,是时有所闻,出家里头没有看到一个,这是值得我们警惕,过去古时候讲修行,出家人确实超过在家人,现在出家人的环境比不上在家人,从前出家人住在深山上,距离社会,比较有个远的距离,名闻利养的确不接近,纵然有信徒到山上去烧香,出家人见到信徒,理都不理的,不会给你讲话的,真是所谓眼观鼻,鼻观心,他不理你的,寺庙里头接待信徒,专门由知客师,那是他们负责接待的,不是负责接待的那些人的时候,绝对不会跟你讲一句话,也不会理你的,那时寺庙自己有产业,生活虽然清苦,他能维持,不依靠信徒啊!现在寺庙没有产业,生活要靠信徒,那不巴结信徒,怎么行呢?巴结信徒就要看信徒的脸色,决定不敢得罪信徒,这个生活过得多苦啊!如果那个寺庙,说法师对信徒理都不理,他这一传说下去,下次没人去了,多可怕啊!所以今天出家人的心,比在家的心要来得复杂,在家人的心比出家人的心清净,一个如法的道场很难,很希有,这是我劝同修们要知道事实真相,认真的修学,决定有成就。

  “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法门正契菩萨之机,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无上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就是真正的菩萨,何况在大经里面,明白显示在家菩萨列入了十六个人,出家的菩萨只有三个人,这个表法,涵义就很深。再看底下这一段:

  “盖此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显示”。
  这些都是无量寿经的经文,无量寿经里面讲三个真实;真实之慧,真实之际,真实之利。这个在其他经典上,很少看到的,真实之际就是一般讲的真如本性,就是一真法界,真实慧就是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佛把这个法门教给众生就是惠以真实之利,这是真实的利益,一切利益当中,以此经此法,这个法就是持名念佛的方法,第一真实,无上的真实。所以这个经,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住真实之慧,从真实之际,就是从圆满的真如本性开化显示,这个开化显示就是真实的利益。

  “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如果不能证得这个三真实,你怎么会知道呢?证得这三种真实,那就成佛了,菩萨没有证得这三种真实,因此这个法门之究竟,之所以然,必得成佛才能彻底明了,正是前面蕅益大师所讲的,非九界自力能信解也。

  “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议也”。
  那么这也证实本经与华严无二无别,华严经的特色就是十玄,四无碍法界,我们这本经里头也具足了十玄四无碍,而且把十玄四无碍归纳在一句佛号当中,这真正是不可思议,如果诸位真正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部圆圆满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说老实话,一天念八个钟点,通常是念半个月,这八十卷经才念完。所以那个善巧会念的,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念完了,这个妙啊!真是这不可思议啊!不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部圆满的华严经,实在讲,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大藏经,一字都不漏,你们想想,我们应该要念什么?这还不明白吗?应该是怎么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弥陀一乘愿海,一乘是圆满乘,二就不圆满了,这个一不是数目字,这个一是代表圆满,什么圆满呢?圆满的心性,一丝毫没有欠缺,圆满的心性,这个名号就是圆满的心性。所以叫圆融具德,这一句佛号就是如来果地上圆满的心性,我们常讲,诸佛如来万德万能,那个万字不是数字,也是代表圆满,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就是这一句名号就包括了,全在其中了。怎么才能够念得相应呢?这个重要,那就底下这四个字,要超情离见就相应,为什么呢?因为弥陀名号本来就是超情离见,那么我们要来问一问,什么叫情?什么叫见?这两个字重要,情就是烦恼,见就是知见,情就是烦恼障,见就是所知障,情就是我执,见就是法执,这样懂得吧!我们今天念佛为什么不相应呢?我们是不离情见,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所以怎么念?都念得不相应。所以我们听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念佛成佛,那有那么容易?我们不相信,不相信的原因是我们带着情见去念佛,怎么念?也不相应,理念就相应,他念正相应,他没有情见。所以他念相应了,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是怎么?念也不相应,念到一生还是生死凡夫,就是你这个情见没离开嘛!这是念佛成功关键所在,为什么要超情离见?因为名号本来就超情离见,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道里头决定没有,那一道都没有啊!超情嘛!十法界里头也没有,这是离见,四圣六凡夫统统都没有,那它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