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

第138部分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138部分

小说: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造下了善业,例如:你过去生有布施,或者你曾经因为你布施的业,使你今生可以获得某一样的财富或者可以使你富贵,但是由于你的懒惰、由于你的放逸,那可能这种善业没有因缘促使它成熟。而如果我们今生透过辛勤的工作,努力的工作,这样的话我们将能够获得财富,将能够丰衣足食,将能够生活富裕。这就是透过努力而使我们过去所种的一些善业促使它现在成熟。

而如果即使我们的父辈留下了财产,留下了一笔很富裕的遗产或者我们过去曾经种了某些善业,但是由于你现在放逸,你懒惰,不想去工作,或者即使有机会给你;你都放弃,这样的话由于你放弃去努力,那你那些曾经造过的善业现在也没有获得因缘成熟,而使你不能够带来果报。那这个是努力的失坏。

努力的成就就是通过我们撒下汗水,我们辛勤工作,促使我们过去所种的善因在今生成熟而带来富裕的、带来丰衣足食的果报。

这个是努力的成就和相对来说是努力的失坏。

当我们学了影响果报成熟的这四种因素之后,我们现在再来对果报和业进行一次小结。

我们学习了业之后,应该明白一种道理,叫作:“果报如此,速行可变”。我们现有的生命和我们每天的境遇那个是果报而已,因为我们现在之所以投生为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生活在这个世间,这是由于我们的果报。

而我们现在每天所遇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受到的东西,只要我们有这一堆五蕴色身,这一堆业果身,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承受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每天遇到的好跟不好。同时,作为生命来说,生命的组成是一堆名色法。但生命作为一个过程,只是一系列的因果在不断地相续,造下了因然后带来了果报,带来了果报之后,我们对果报的反应又是重新去造因,于是,就这样因果循环,相续不断。

任何的众生都无法逃脱业的果报,当果报成熟时我们只有承受的份,然而在体验果报的同时,我们却可以左右速行,决定造哪一种业,只要果报成熟了,我们都没办法逃脱,不可能说:“我只要享受,我只要享福,我不要那些恶报,我不要遭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比如:只要我们生而为人,就必须得承受我们生命当中的生病、疾病、衰老和最终的死亡。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和承受在我们生命当中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吉凶祸福,都必须得要承受,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就没办法逃脱的。

当果报成熟的时候,无论它是好的,它是不好的,我们都要敢于承受,而且我们也只有承受。不过在体验到果报的时候,却可以决定我们自己造哪一种业。如果是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可以造善业,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话,我们可以造不善业。就好像现在遇到一个人在诽谤你,你遇到别人在诽谤,那你采取的反应是什么样?如果别人在诽谤你或者你听到别人在批评你,你是生气,还是说你原谅他;你是跟他以牙还牙,还是说你对他散播慈爱,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因果的过程,只要果报成熟我们就要承受,但是我们的生命又不断是造业的过程,只要我们是凡夫,只要我们还是有学圣者,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一切烦恼,我们每一天对我们这个周遭,对这个世间的反应其实就是在造业,我们现在有了这个身心而遇到了这些境遇是果报,但是我们对它们所作的反应,就是造业。但是造哪一种业我们完全有自己的主张,我们可以由自己来决定。

果报心主要是生起于五门,而意门则以造业为主。例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好的东西、所听到不好的声音、嗅到难闻的气味、感触到身体的疼痛、或者热、太热、太冷、脚的酸痛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门来承受的。因为果报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面有根识,例如:身识,然后领受、推度,这些都是属于果报心。

而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只要没有彼所缘,那只纯粹是一个意门转向心——唯作心,七个速行是造业的心。在意门心路过程里面,唯有产生了彼所缘,那它才是属于果报心,但是彼所缘往往它是很弱的。我们承受果报主要是在五门,就是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特别是身门。果报对身门的撞击是最大的,所以它表现出的受要么是苦受,要么是乐受。但是因为五门心路过程一灭去之后,会产生无数次的意门心路过程,这些意门心路过程会发生,是不是?那意门心路过程却是以造业为主。

我们现在来看看,在每天我们承受的果报多还是我们造业多呢?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还是造业多。当然有分还是属于果报,只不过我们平时不能够去体验它而已。我们平时在遇到一些不好的境遇的时候,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待遇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承受,但是我们更主要的就是要决定,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我们所承受的这些东西、所要体验的这些东西。因为体验的东西往往它是果报,但是我们能够造作的,能够选择的是我们造哪样的业,是善业还是不善业,这些就是由我们自己去做抉择。

同时,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促使支持业成熟,因为很多的业,有可能在我们的疏忽或者懒惰之下,很多我们造过的善业不能够成熟。我们不要认为:每天我们的境遇或者我们的生命就是果报而已,所以你就放弃了努力。你放弃了努力,那么很可能你的支持业不能产生。

就比如:现在你生了一场病。生了一场病你的身体遭受苦受,于是说:“这是我的果报,既然是果报要来的就来,它该去的去。”于是你拒绝了吃药,拒绝了看医生,那结果会怎么样?可能你的病会越病越重,小病变成大病,大病变成没命。所以,不要误解、不要把业果法则走向误区。有些果报并不是直接,是间接的,只要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必须得承受的,因为我们有了这个果报身,就要承受由于这个果报身所带来的相应的果报。但我们通过主观的努力,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果报,使我们所承受的很重的变成减轻,可以这样,或者使它尽快地结束。

例如:我们有了身体,就必然会生病。但是难道我们生了病之后,就拒绝一切的支持业的成熟吗?不是的。我们可以透过主观的努力,透过一些人为的行为,去减轻乃至去终止一些没必要的果报。

就比如:如果你认为你命中注定有钱,你就必然会有钱,钱会从天上掉下来,于是你懒惰,有班也不去上,有工也不去做,那你有可能会发财吗?你认为有一天我中了六合彩就可以,突然一夜之间变成富翁,每个人都是这么样想,但是到底有多少个人能够中六合彩,是不是?还是要依着正当的业果的法则,即使你在过去没有种下善因,今生也不可能中六合彩。你认为:六合彩是种偶然的现象吗?也不是的,它还是在业果之中。而我们更需要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工作,去促使我们在过去所造的那些支持业能够在今生成熟,所以不要什么东西都认命。

明白了业果法则,就应当学习坦然的承受果报、接受现实。果报不好的时候,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更应当学会掌握现在,学会改变未来。掌握现在就是如何把握现在我们生起的是善业还是不善业?透过我们现在造的善业,可以改变未来。如果我们放弃了把握好现在,我们未来就不可能改变的,它只能够遵循着业果的法则,你不可能得到提升。

我们说到的可以改变未来,即使你的令生业使你投生到很糟糕的地方。例如:你的令生业使你长得很丑陋。长得很丑陋,这可能就是你过去所造的不善业带来的。但是你认为是长得很丑陋,你一辈子就丑陋下去吗?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吗?不是的。也许你在童年,在少年的时侯长得确实很丑陋,但是你可以透过不断地散播慈爱,那到了中年或晚年,用俗话来说你的相会变,就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你的令生业使你投生到一个很贫穷的家庭,那我们可以通过努力,通过主观努力,促使我们过去所做的那些支持业成熟。我们可能在幼年、在少年,乃至在青年的时候,可能还是很贫穷。但是我们到中年和晚年的时候,有可能变得很富裕,这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和通过掌握好现在从而改变未来。

因此,佛教既教我们要接受现实,同时,更教我们要改变未来、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未来的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是业果法则的一些规律。

我们讲了业果法则之后,接着继续来讲造业的心和果报的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讲这些造业的心和果报的心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结生。

结生就是一个众生他投生到哪里。一共有四种结生:

第一种是恶趣的结生apàya…panisandhi。恶趣结生就是一个人投生到恶趣,投生到四种恶趣里面去;

第二是欲善趣的结生kàmasugati…panisandhi。就是一个人由于善业、欲界的善业,使他投生到欲界的善趣。那当他投生到欲界的善趣,这种投生称为欲善趣的结生;

第三是色界的结生rapàvacara…panisandhi。一个有情由于造了色界的善业,使他投生到色界梵天去。当他投生到色界梵天,这个称为色界的结生;

第四是无色界的结生arapàvacara…panisandhi。当一个人造了无色界的善业之后,使他投生到无色界梵天,那么在无色界梵天的结生就称为无色界结生。

我们讲了这四种结生之后,这四种结生又和造业的心有关。在我们造的善业和不善业当中,只要我们造了一定的善或不善的业,当他在结生的时候,它是以结生心的形式呈现的,而使他投生到相应的这些趣当中。

有这四种结生,而执行这四种结生的一共有十九种心,我们称十九种结生心。十九种结生心都是果报心,也就是说,在果报心当中有十九种心能够执行结生的作用。在我们发下去的那张表里面,有一张表是讲十九种结生心的。

我们来看看这十九种结生心和这四种结生有什么关系。

在七种不善果报无因心当中,有一种是不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这种推度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恶趣里面去,这种称为恶趣的结生。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有情投生在恶趣里,它的结生心就是属于不善果报的舍俱推度心。无论恶趣的有情多么多,数量多么之大,但是它们的结生心只有一种,都是不善果报舍俱的推度心。

而还有一种欲善趣的结生是属于无因心,这种由于能够投生到欲善趣,它还是属于善果报心。然而这种善果报心它是属于无因心,也就是在十八种无因心当中的八种善果报的无因心,有一种是善果报舍俱的推度心,这一种推度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欲界善趣,然而由于这种心只是无因心,它是一种很弱的心,所以,即使一个有情能够很有幸的投生到人天善趣,然而他是先天性的残废,或者他是身根不全,先天的瞎眼、聋子、智障等等。所以,这个称为欲善趣的无因结生,如果是投生到天界也是,他是一类很低等的天神。

而如果一个有情是以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结生的话,那他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