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大乘无量寿经解+ >

第39部分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39部分

小说: 大乘无量寿经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本品初段明庄严净土。此下三段表严净自心。盖心土不二,心净则佛土净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总标。劫者,表极长难喻之时间。无量劫者,表劫数又无量,此乃无量之极长之时。故其时间,无法称说,不可计量。以表修行久远。「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又《会疏》云:「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积者积累,如点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经时久远,不可计称,故云无量劫也。
  「不起贪嗔痴欲诸想」。「想」者,对缘生心曰想。如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之相,谓之想,能取境界差别故。贪想、嗔想、痴欲想是三恶想。如《郁迦罗越问经》,谓菩萨行布施时,以离欲想、修慈想、无痴想对治三恶想。菩萨舍所施物,生离欲想。于求者与乐因缘,故嗔恨心薄,名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是名不痴想。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恶想,离诸烦恼。
  「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不着」者,不贪着也。「色」等,六尘也。(一)色尘。一切形色,如青黄赤白,及种种形象。(二)声尘。一切音声,乐声与杂讯等等。(三)香尘。鼻之所辨别者,芬香与恶臭。(四)味尘。舌之所辨者,饮食之种种美劣之味。(五)触尘。身之所辨者,例如细滑粗涩、寒热温和等等。(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而起善恶诸法。又此六尘中,如男女之美容,丝竹歌咏之乐音,栴檀与男女身香,饮食肴膳种种美味,上妙衣服与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之触觉,皆令众生贪着其事,不得出离。今法藏菩萨,内无恶想,即离惑因。不着六尘,是离惑缘。憬兴云:「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着。」由于无三恶想,乃离惑业之因。六尘为缘,不着六尘,复离起惑之缘。憬兴师明其因果,谓内离惑业之因,故能止外惑业之缘,内外皆离矣。
  「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自《宋译》)。「但」者,唯也,独也。此二句与前二句,应一气读下。前二句是「万缘放下」,此二句是「一念单提」,此正净业之纲宗。《华严经》明,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本经《大教缘起品》云:「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又《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故但乐忆念诸佛也。「所修善根」指诸佛所修之功德。忆念佛德,感恩图报,思欲齐等,是名忆佛。佛之善根,念佛最胜,今欲齐等,故亦当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故知老实持念,实暗摄忆佛功德也。又《安乐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嗔痴;或有三昧,但能除嗔,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嗔;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论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是故法藏菩萨,于净心诸行中,首云「但乐忆念诸佛」也。
  「行寂静行」。《探玄记》云:「无余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又《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又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译作寂静或寂默。《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余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远离虚妄」。无实云虚,反真云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又《涅槃经卅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谛」者,真实不虚之义。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二谛义上》云:「谛是真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意谓:凡俗以有为实,圣智以空为实。故有与空皆是实,故立二谛。顺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圣智所见涅槃寂静真实之理,名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又《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门」者,法有种种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称为门。「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依真谛之胜义,植众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谛门,植众德本」。《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植众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种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大觉之根本者,称为德本。又万德之根本称为德本。依是义故,阿弥陀佛名号,体具万德,名召万德,故曰德本。如《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如上所引《观佛三昧经》,释尊曰:「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亦与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知植众德本可有二释:(一)者,菩萨因中,万德圆满。从因得果,故云「植众德本」。(二)者,众德本者,即念佛名号也。且此二说实不相违。因菩萨因行不离念佛故,故(一)中有(二);又念佛圆具万德故,是(二)中摄(一)。故云无违也。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计」者,计较执着也。「苦」者,《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众苦」者,如二苦(内苦,外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类不同,均表苦类众多。菩萨了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毕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于平等。故曰「不计众苦」。「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虽少而不恼恨也。如《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又《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唯贫而富。」又《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又义寂师引《般若经》云:「云何菩萨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萨知足,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现量之智。「准义寂意,则不于心外取法,无一法当情者,名为少欲。体露真常,寂灭为乐,如如不动,为知足。于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证佛经语深。
  「专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魏译》为「清白之法」。《净影疏》云:「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会疏》云:「大乘法,名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济。故经义为: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乐群生。
  「志愿无倦」。「倦」,疲也,厌也。《华严经》普贤大士十大愿王,概括其愿末之意为: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至回向)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乃至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即」志愿无倦之义也。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住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又《会疏》明十忍,疏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大力人。忍辱正治嗔恚,通断三毒。《宝云经》于菩萨所修法,各说十法。中说忍法,菩萨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一)内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内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誉,菩萨忍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