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道果前行教授 >

第11部分

道果前行教授-第11部分

小说: 道果前行教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贪著。当世俗的想法生起时,以警觉心来约束自心,并且将心安住于心上,不要结交贪

爱世俗活动的不良朋友。行者也应该满足于自己现在暂时拥有的生活必需品,如食物、衣

服等等。
在修持佛法前,行者必须先忆念生死乃无常,并且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论行者听、闻、见

什么,或是做任何思惟和禅修,都将真正成为对法的修持。此外,思惟无常将对行者之修

持有所助益。因此,凡希求解脱之行者应时时忆念生死无常。

善恶业因缘果报之教授

在金刚乘根本论颂云:

“有情众生之痛苦即不清净见。”

这是表示在不清净见中,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显现,都是从善恶业的造作而出生的。
不清净见是由两种现象所组成:
1.梦幻的显现。
2.业的显现。
在这其中,梦幻的显现,在胜义谛中并不存在,而在世俗谛中则呈现主客二元对待的现象

。而业的显现则可说是梦幻的显现中特殊的一面,并且由种种不同的现象所组成,如痛苦

或快乐,长寿或短命,富有或贫穷……等等。因为这些现象是个人善恶行为的果报。
要建立此正见我们可以自问:‘假如死亡的时刻来临,财富、奴仆(员工)、友伴、名闻和

利养并不追随个人,难道善恶的行为也不追随个人?’当然不是如此,如在佛说胜军王所问

经中云:

“光阴如箭之苦痛,
大王!君不见死亡来临,
财富,爱人和亲朋,
终必弃舍难作伴,
唯业将如影随行。”

百业经亦云:

“行为之果报,不会在泥中,
亦不在石中,结异熟果报,
业果之成熟,只在五蕴中。”

自己所造作的业,并不会只停留在身后,也不会追随他人,更不会消失不见。就像影子一

样地追随翱游于空中的飞鸟,永远追随业的造作者,即使过了一劫,或超过一劫,都不会

消失。在律阿含(毗奈耶)(Vinayagama)中如是云:

“有情所造作,百劫业不亡;
因缘会聚时,果报还相会。”

吾等应如是思惟因果业报:
(1)思惟恶业和其果报,产生永不造作恶业之心。
(2)思惟善业及其果报,以生起修持善业之心。
(3)思惟无记业,以将其转化成善业。
第九章  生起舍弃恶业之心

思惟恶业和其果报,以产生永不造作恶业之心
    此部份禅修有三:
    (A)思惟何为恶业。
    (B)恶业之果报。
    (C)舍离恶业。

A.何为恶业

如宝鬘论云:

“由贪嗔痴等,而作不善业,
因此堕恶趣,及感恶果报。”

    就像从有毒的根生出有毒的叶、花和果实。同样地,所有由三毒所出生的行为即是恶

业。恶业亦分为三:有三种属于身业:杀、盗、淫,有四种是语业:妄语、两舌、恶口、

绮语;有三种是意业:即贪、嗔、痴。
    ‘杀’是表示故意地去杀害任一有情的生命,不管是用毒药,放火,或是使用武器等

等方式,不论是自己去杀害,或命令别人去杀害。
    ‘盗’是指用暴力或其它温和的方式,将他人的所有物占为已有。不管此物是小或是

大。
    ‘淫’是指和非自己妻子的女人发生亲密的关系,或和自己在前七世中曾经成为亲人

者发生关系;非时,在怀孕期间或斋戒期间;非地,如在寺庙,父母面前等等;以及不正

常的性交方式,如肛交或口交。
    在经典中如是说:
    ‘杀’是特意地去夺走某人的生命,不管是自作,或命令他人去作。
    ‘盗’是以暴力或温和的方式取走他人的所有物。
    ‘淫’是和他人的配偶性交,或非时,非地,或不正常的性交方式。
    ‘妄语’是为了欺骗别人而说了谎话。
    ‘两舌’是故意说了许多真的或是虚妄的中伤之语,以便离间他人,不管这些人是在

和谐的状况或冲突中。‘恶口’是所说的话深深地刺伤他人。当他人理解此话的意义时,

将被伤害。
    ‘绮语’是指听闻或思惟那些错误的经典,及一些阿谀的话、歌曲、戏剧等染污之语

,以及谈论关于王朝、军事、妓女等等之类的故事。
    如同经典中所说:
    ‘妄语’是为了欺骗别人而特意地说谎。
    ‘两舌’是为了离间他人而说了许多中伤的话。
    ‘恶口’是说了一些恶毒令人不悦的话,深深地刺伤他人。
    ‘绮语’是谈论错误的典籍,和诸如奉承、歌唱、戏剧等等之类染污的言语。
    ‘贪’是希冀使别人的东西成为自己的。
    ‘嗔’是由憎恨别人的心而产生伤害别人的念头。
    ‘痴’(邪见)是认为三宝和因果业报的教诲等等都是不真实的。
    如同经典中所说:

“‘贪’是希望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嗔’是由憎恨的心而生起伤害他人的念头。
‘痴’是认为三宝和因果业报的准则并不存在。”

B.恶业的果报

如在弥勒菩萨的宝鬘论(Ratnavali)中所说:

“从恶业中产生痛苦和恶道。”

    每种恶业都有三种果报:(一)成熟的果报。(二)相似于其原因的果报。(三)造业者器

世间的果报。所有的这些恶业产生成熟的果报,即三恶道的痛苦。
(一) 成熟的果报  如同在宝鬘论中所说的:

“这些业的第一个果报是堕入恶道。”

    进一步说,假如一个人从嗔心产生的行为,它的果报将是出生在地狱,假如是从贪心

中产生的行为,将会出生在饿鬼道,如是从痴心出发,将出生于畜生道。
如同在宝鬘论所云:

“由于嗔恨,将堕入地狱。
由于贪欲,将堕入饿鬼道。
由于愚痴,则堕入畜生道。”

    所以,假如一个人犯了很大的十恶业,将坠入地狱中。假如此人犯了普通的十恶业,

则会坠入饿鬼道。假如此人只是轻微地犯了十恶业,将会出生于畜生道。
    (二) 相似于其原因的果报则有二种  (a)相似于其原因的经验,(b)相似于其原因的行

为。
    (a)相似于其原因的经验  由于己身的恶业,一个人将在未来世经历三恶道的痛苦,在

历经这些果报后,他可能再度出生于善道,但可能有以下的状况。如果他犯了杀业,即使

他得到人身,仍然会短命并多病。犯了盗业,他将会非常贫穷,即使得到一些东西也不能

享用。犯了淫业,他将会有很多敌人,而妻子不会忠实于他。犯了妄语业,他会遭受到很

多毁谤,别人恶口相向,和容易为人所骗。犯了两舌业,他的朋友会很少,即使有一些,

也会很快地离开他。犯了恶口业,他会听到很多不悦的言谈,并且不管他说什么,都会很

快变成吵架的根源。犯了绮语业,即使他说了真话,其他的人也不会相信他的话。犯了贪

业,他将不会得到他所要的东西,就算得到了,也不会满足。犯了嗔业,此人将会一直恐

惧害怕他人会对其不利。犯了痴业,此人将遭遇邪见和智慧短少,或者此人的智慧将逐渐

地恶化或堕落。
在宝鬘论中说到:

“犯了杀业,此人将短命;
犯了盗业,此人将贫穷;
犯了淫业,此人将会有很多敌人;
犯了妄语业,他将常被诋毁;
犯了两舌业,他将会远离朋友;
犯了恶口业,他将会听到不悦的言语;
犯了绮语业,他的话将不会受尊重;
犯了贪业,他的希望将落空;
犯了嗔业,他将处于恐惧中;
犯了痴业,他将产生更多的邪见。”

(b)相似于其原因的行为  由于犯了恶业,此人因为心灵习惯的躯力,将会在每一世中自然

地热衷于恶业。例如:现世喜于杀业,是由于此人在其他世中习惯于杀业。其他的恶业也

可以如此地被理解。      
(三)器世间的果报  器世间的果报是指此人出生或堕入的外在世界。在宝鬘论中说到:

“此地常昏暗,无光多冰雹,
狂风沙,恶臭,地坎坷不平,
土多盐贫脊,且四季失时,
果实小苦涩,甚至无所获。”

如果配合十恶业分别来说:

“杀业之地极黯淡,
盗业之地多冰霜,
淫业之地狂风沙,
妄语之地臭且脏,
两舌之地地不平,
恶口之地多荒脊,
绮语之地失时节,
贪则果实小。
嗔则味苦涩,
痴则果实无。”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器世间的状况,是因恶业的造作者所招感的果报。如同在入菩萨行论

中所说的:
“造恶者希求快乐,
其行至天涯海角,
恶业却如影随行,
必须忍受身心苦。”

C。舍离恶业

我们应如是思惟:‘由于犯了恶业,将会引起恶道的痛苦,即使在善道亦会有恶劣的状况

。所以,从今天起,即使我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也不再造作恶业。’如同在入菩萨行论

中所说:

“我怎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这是自己所造恶业中出生的。
我应如是日夜思惟如上!。”

当我们得到暇满的人身时,却用来累积罪业,这是比用黄金打造镶满珠宝的器皿来作为清

除污秽物和呕吐物的器皿还要愚笨。如同劝戒亲友书中所说:

“比使用镶满珠宝黄金的器皿,
来清洗秽污和呕吐更为愚痴者,
就是以珍贵的人身来造业。”

也许有人问:‘如果有人犯了很大的罪业,他将出生于恶道中,但假如只犯了些许罪恶,

应该不会得到那么可怕的业报吧?’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从前有一个比丘尼叫她的同伴是妓

女,由于如此,她因此连续五百世做了妓女。有一个国王总是对可尊敬的辟支佛做供养,

而其中有一位是残废的。某天由于他缺席,国王的一位女儿,就模仿此残废者的动作说:

‘那一位像这样子的人缺席了。’由于此行为,他有很多世都做一个残废的女人。入定不

定经云:

“挖出南阎浮提一切众生之双目,
并掠夺其财产,也比不上仅仅是藐视
菩萨之罪恶。”

据说:

“如对菩萨起嗔心,必堕地狱受诸苦,
地狱中历经多劫,其劫数量等恶心。”

在入菩萨行论中云:

“如是佛子及施主,若以恶心毁谤之,
则堕地狱历多劫,其劫数量等恶心,
释迦能仁如是说。”

而既然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和他住那里,我们应该要小心,不要对他们做出上述的举动。

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片刻所造诸恶业,必堕入阿鼻地狱,
无始劫集聚恶业,何能确信生善趣。”

如在律阿含经中云:

“莫轻视小恶,徒想此无碍!
因星星之火,燎原成灰烬!”

总括来说,从无始劫来直到现在,我们没有—天不在作恶,而这些恶业的果报只会落到自

己的身上,而不会落到他人的身上。所以,我们首先应努力使自己不再为罪恶所污染。万

一已犯错,我们应该以强烈的惭愧心来忏悔,并且持守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誓言。在经中说

到:

“圣者有二:一是不为恶业染;
另一则是:恶业主起即净除。”

也许有人会问:‘忏悔可否净除业障?’答案是肯定的。如劝戒亲友书云:

“诸如往昔大意者,后乃谨言慎行者,
如难陀、庵力摩罗、阿阇世王、优陀延王;
如云开见月般之灿烂!”

难陀是佛陀的堂弟,充满了对女人的欲望,庵力摩罗杀了很多人,但两人依法修持后,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