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

第5部分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第5部分

小说: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 东北军区后勤部建立了前方后勤指挥所; 建立了3
个后勤分部、3 个汽车团(700 多辆汽车) 和4。5 万个床位的医院以
及3 万多民工的担架队。部署了3 条纵向兵站线和横向三线梯次
配备; 每线贮存一个基数的弹药和一个月的粮食。
就等着鱼儿往网里撞了。
毛泽东、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 在急剧变化的敌情面
前; 又一次所见略同。
审时度势; 敌变我变; 因势利导; 夺得先机。
上下同欲者; 胜!
149
第六章
面敌生虑
斯大林突发变计
临危受命
彭德怀阵前运筹
向彭德怀介绍完情况后; 金日成将自己的卫队留给彭德怀; 随
即匆匆赶往江界整编朝鲜人民军北撤部队。
彭德怀决定把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平安北道北镇西北3 公里处
的大榆洞。同时宣布了志愿军领导成员的任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邓 华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 洪学智
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 韩先楚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 解方(解沛然)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杜 平
10 月24 日; 麦克阿瑟发布新的命令; 取消参谋长联席会议9
月27 日指令中关于“在与苏联接壤的东北各道或在沿满洲边境的
地区; 不得使用非朝鲜人的地面部队”的限定; 命令所属“ 联合国
军”部队“全力向北推进”。
对于小心翼翼就此举发出质询的参谋长联席会议; 麦帅嗤之
以鼻; 答曰: 高丽棒子们既无经验也无领导才能来干好这事儿; 非
得美国大佬亲自出马不可; 况且; 参谋长联席会议9 月27 日的指令
也不是“ 最终的”; 难道国防部长马歇尔9 月29 日的来信不意味着
对本帅的一种新的授权么?
看看; 人家刚亮出板子; 还没举起来; 他就执著地要把屁股凑
过来; 你说要命不要命?
不打三分罪。
150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微乎微乎;
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
至于无声;
故能为敌之司命。
———《孙子?虚实》
无论从战略、战役还是战术的角度来说;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隐
蔽出动; 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后来
回忆说: 10 月14 日后两周内“; 约有18 万中国部队跨过鸭绿江; 尽
管北京发出了所有警告; 在麦克阿瑟管辖下进行活动的军事情报
单位或侦察机构并未发现上述部队的行动。他们钻进了深山老
林; ??隐蔽得十分巧妙。”
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将军也说:“ 中国部队很有效
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 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方式; 在昼间;
则避开公路; 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 此外;
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或村落进行隐蔽。?? 中国人没有留下一
点部队运动的痕迹。”
什么叫素养; 这就是素养。
一支上下同欲令行禁止的军队; 一定是一支摧枯拉朽移山倒
海的军队。
第四十军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她另一个很著名的雅号出自于
151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对手的奉送———
旋风部队。
出国前刚上任的军长温玉成现在就想掀起一阵旋风。
粗眉大眼; 体格魁武的温玉成是个急性子人; 来自中国第二将
军县江西兴国; 是放牛娃出身的战将; 15 岁参加红军; 19 岁任团政
治委员; 打过多少仗自己也说不清楚。作战指挥虽然创造性发挥
不多; 但战斗积极和敢挑担子也是很出色的。因出国时政治委员
李雪三有病没跟上来; 全军上下就指着他了; 他也很想在第四十军
这支老部队烧他三把火。
机会很快就来了。
10 月24 日; 温玉成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电令; 要第四十军立即派
出一个师赶赴志司驻地大榆洞附近。他展开地图掐指一算; 自己的
左前卫第一一八师当晚就要到达大榆洞附近的北镇和温井地区。
巧了!
就这一巧; 巧出了出国第一仗。
第一一八师经过连续五昼夜的急行军; 已经越过新仓; 接近北
镇地区; 却还不知道哪里有敌人; 情况有什么变化。
师长邓岳心里直窝火。
夜色朦胧中; 邓岳看见前面有座小屋; 便停车进门打听情况。
小屋里满是背着转盘枪挎着手枪穿着笔挺呢料军装的人民军
官兵; 可人家却拒不回答邓岳的问话; 只是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
他们。
这也难怪; 他们虽然身着朝鲜人民军服装; 却没有军衔标志;
还不说朝鲜语。
邓岳只好通过翻译亮出身份:“ 我们是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
愿军; 我是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师长邓岳。”
对方立刻亲热起来; 说他们是金日成首相的卫队。
怪不得; 背的拿的都是这么硬的家伙。
邓岳和政委张玉华想见见金首相了解一下情况也好; 就跟着
152





他们往沟里一座房子走去。
一进门; 迎头撞见的却是彭德怀。
邓岳大吃一惊; 赶紧立正敬礼报告:
“报告彭总; 第一一八师师长邓岳、政治委员张玉华前来晋见。”
“好啊; 总算把你们盼来了!”从来都绷着脸让人望而生畏的彭
德怀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吃饭没有?”
“ 吃过了!”不想叨扰彭总的师长和政委异口同声地谎报军情。
彭德怀一挥手:“拿地图来; 拿电报来!”
一张四十万分之一的作战地图铺在了桌面上。
“敌人攻占平壤后肆无忌惮地分兵冒进; 我们的飞毛腿恐怕难
以赛过他们的汽车轮子; 很有可能赶不到预定地域进行防御了; 过
了北镇你们就要准备随时与敌人遭遇。”彭德怀一面把毛泽东的电
报和他给毛泽东的电报底稿递给邓岳; 一面指点着地图说。
什么? 北镇? 北镇离这儿不过几公里; 彭总在这儿太危险了。
邓岳又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
“ 彭总; 你这儿太靠前了; 太危险了。”邓岳十分担心。
“ 你们来了; 我还危险什么?”彭德怀镇定自若; 谈笑风生。
一股热浪从邓岳胸中涌上喉头; 漫上眼眶。
彭总这样信任自己的部队; 不好好打; 不打出个样儿来; 行么?
“你们第四十军是先头部队; 要打头阵。出国第一仗要打得漂
亮; 打出威风; 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 掩护我志愿军主力的集结与
展开。目前还要按原计划; 争取赶到预定地区进行防御。如果情
况有变; 你们就要独立自主; 果断处置; 运用阻击、袭击、伏击等各
种手段; 不失时机地歼灭敌人。”
彭德怀的大嗓门震得屋顶直往下掉灰。
“是!”看过电报的邓岳和张玉华知道毛泽东和彭德怀正在编
织一张大网; 十分振奋地向彭总敬礼告别。
“好! 我等着你们的胜利消息。”彭德怀把邓岳和张玉华送出门。
还是放心不下彭总安全的邓岳留下了一个连队; 临时给彭总
153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充当警卫; 然后带着透亮和踏实的心情; 率领自己的部队; 向温井
方向奔去。
一出大榆洞沟口; 邓岳就听到了从熙川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
炮响四十里; 敌人离我们不远了。
出于丰富的战争阅历积淀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感; 邓岳
决心不去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夺温井。
温井距北镇17 公里; 原命令要我们25 日拂晓前赶到; 按我们
旋风部队的铁脚板; 几个小时赶到当无问题。但有可能在途中和
敌人遭遇。敌人昼行夜宿; 车载行军; 能得到充分休息; 而我们夜
行昼宿; 徒步机动; 在人困马乏的状况下与敌人交手; 非常不利; 倒
白白让敌人捡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不如我们现在就放慢速度; 缩
短行军距离; 以预期遭遇的姿态进占北镇至温井间公路以北高地;
提前宿营; 养精蓄锐; 以逸待劳; 就可将不利变作有利。
政治委员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都同意师
长的想法; 当即作出部署: 前卫第三五四团暂不过温井; 在温井以
北的丰下洞和富兴洞地区隐蔽休息并占据有利地形; 构筑工事; 准
备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 视情况投入战斗;
倘敌不来; 则明晚继续前进。
为保持无线电静默; 命令由骑兵通讯员送交各团并报军部。
晚上22 时30 分; 各团全部到达预定位置。
后来的事实证明;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 它不仅直接带来
了出国第一仗的胜利; 也对整个战役的顺利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
的影响。
邓岳12 岁就参加了红军; 在转战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的队伍
中; 是个人见人爱的红小鬼。当年曾经因为在征途中患上了疟疾;
被部队发了10 块光洋动员就地复员当老百姓; 可倔强的邓岳坚决
不干; 咬着牙坚持跟着队伍行军。
一天; 邓岳疟疾突然发作; 躺在路边抽搐; 正巧被骑马路过的
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陈赓看见了。
154





一辈子都爱跟孩子扎堆儿的陈赓心疼得不得了:
“ 这不是小邓吗? 赶紧上我的马!”
邓岳知道陈赓拖着一条残疾的腿; 死活不肯。
自己常常都是大孩子的陈赓怎么也说服不了这位执拗的小战
友; 只好让他牵着马尾巴跟着走。马蹄溅起的泥浆糊了他一脸; 他
就闭着眼睛跌跌撞撞地跟着走了一路。
经过诸多类似的艰难困苦; 以及无数次与倒在雪山草地的战
友洒泪而别; 他用一个孩子稚嫩的双脚; 量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
征程; 终于走进了黄土高原上那个有着一座宝塔的小城。
看看当今许多相同年龄的小皇帝; 还在铺天盖地的营养品中
挑挑拣拣呢。
走过雪山草地的孩子; 却比他们都成长得迅速、健康、强壮。
邓岳; 出息成了一个机智果断的指挥员; 一个毛泽东赞赏的
“ 勇敢而明智的英雄”。
1955 年; 邓岳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当年红小鬼; 今日少将军。
深夜时分; 第四十军军部路过大榆洞。温玉成和第四十军政
治部主任李伯秋一起去看望彭总。
一见面彭德怀就说:“ 我知道你们第四十军开上来了; 刚才邓
岳来过了。”
温玉成向彭德怀报告说自己两个先头师第一一八师和第一二
○师已经到达北镇以东和云山以北; 军部也准备随第一一八师赶
到北镇附近。
“ 不要走远了。”彭德怀说“; 今天就在大榆洞以东宿营。”
温玉成赶紧着人通知部队。
“你们仍按原计划向球场、德川方向前进。同时; 随时准备与
敌人遭遇。”彭德怀交代任务。
临告别时; 彭德怀问道:“ 你们能不能给我架一条直线电话?
我要双管齐下; 耳目灵通。”
155
第七章
两水遭遇
温玉成先拔头筹
云山奇袭
吴信泉续竞新功
他急于了解首战情况; 觉得光靠电台不够方便。
“没问题; ”李伯秋觉得这事本来我们该替首长想到; 却让首长
先提出来; 心里觉得不是滋味。“ 解放海南岛我们发了不少洋财;
有不少被覆线”。
当晚; 第四十军军部电话兵架通了军前指直通总部的十多里
路的专用线。
彭德怀要亲自指挥出国第一仗。
第一一八师第三五四团就隐蔽在距温井五公里的山林中。
温井是个公路交叉点。“ 联合国军”要继续北进; 一是经桧木
洞、古场去鸭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