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六门教授习定论要义 >

第4部分

六门教授习定论要义-第4部分

小说: 六门教授习定论要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缘,得作意住,自能出离散乱,使心如如,是为依初定得初果。在修次定的上缘时,由于厌下粗苦,以上地寂静相为自所缘,自会烦恼不起,虽未出世,而能得世间出离果的世间清净,是为依第二定得第二果。在修第三定的内缘时,以意言所现之相为所缘境,则自能了知心识所缘唯识所变、此中都无少法能见少法的道理,从而远离诸著,证受涅槃,永得出离果的出世间清净,是为依第三定得第三果。
  如上所说是为第三门“依所观境成就正定”义。

  【注释及参考资料】
  '1'晋译《华严经?净行品》卷6,《大正藏》卷9,430页下栏。
  '2'《六门教授习定论》,《大正藏》卷31,847页上栏—中栏。
  '3'《增一阿含经》卷41,《大正藏》卷2,773页上栏。
  '4'《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卷31,48页上栏。
  '5'《佛地经论》卷7,《大正藏》卷26,323页中栏。
  '6'《佛地经论》卷7,《大正藏》卷26,310页下栏。
  '7'《成唯识论》卷1,《大正藏》卷31,1页上栏。
  '8'《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藏》卷31,146页上栏。
  '9'无性《摄大乘论释》卷7,《大正藏》卷31,425页上栏。
  '10'《解深密经》卷3,《大正藏》卷16,702页上栏。
  '11'《解深密经》卷4,《大正藏》卷16,704页上栏—中栏。
  '12'无性《摄大乘论释》卷9,《大正藏》卷31,442页上栏。
  '13'《摄大乘论本》卷中转引《大乘庄严经论颂》,《大正藏》卷31,143页下栏。
'14'《瑜伽师地论》卷19,《大正藏》卷30,384页上栏。
  '15'世亲《摄大乘论释》卷6,《大正藏》卷31,349页下栏。
  '16'《解深密经》卷3,《大正藏》卷16,698页上栏。
  '17'《解深密经》卷3,《大正藏》卷16,697页下栏。
  '18'《六祖法宝坛经》,《大正藏》卷48,351页上栏—中栏。
  '1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卷8,749页下栏。
  '20'《佛遗教经》,《大正藏》卷12,1111页上栏。
  '21'《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藏》卷30,397页上栏—中栏。
  '22'《佛遗教经》,《大正藏》卷12,1111页上栏。
  '23'《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藏》卷30,397页中栏。
  '24'《佛遗教经》,《大正藏》卷12,1111页上栏—中栏。
  '25'《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藏》卷30,397页中栏。
  '26'《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大正藏》卷15,53页中栏—下栏。
  '27'《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藏》卷30,397页中栏。
  '28'《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二册,1084页,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
(《法音》2002年第12期 (总第220期)第6页)


四、依三圆满 如法受学
三圆满者:1、师资圆满,2、所缘圆满,3、作意圆满。
  前说三门各种因依,都是总说修定的正依。其实真修定者,不外“多闻熏习,如理作意”而已,故此可用三种圆满加以诠表。
1、 师资圆满
论中颂云:
多闻及见谛、善说、有慈悲、常生欢喜心,此人堪教定。
  一切众生并非生而知之,德行的培养,心灵的净化,学问的积累,技术的掌握,全赖师长的教授。而学佛者,明因识果,解脱出离,则更需明师的指导与栽培,所谓“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者是。但真正的明师应具备五德。
  ①多闻:谓于如来圣教,众多妙法,能善受持,广学多闻,所谓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胜解法义。或缘小总法,或缘大总法,或缘无量大总法,是名多闻。《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29'所以作为真正的师资善知识,首先应该成就多闻。
  ②见谛:对于圣教所诠表的诸法实义能够如理亲证,成就现观。这恰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说善友性有八因缘中的第二因缘“能有所证”相同。如云:“云何名为能有所证?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断想、离想,灭想、死想,不净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胖胀想,啖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复能证得最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又能证得慈悲喜舍,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具八解脱静虑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三神变者:一、神力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导神变。如是名为能有所证。”'30'
  ③善说:此是乐说正法、辩才无碍义。诸菩萨众,度生说法,语具圆满,所谓以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循循善诱,方便善巧,视其根机,而开演说法。
  ④有慈悲:慈谓与乐,令证涅槃;悲谓拔苦,令出生死。常具哀悯,乐与其利,摄受众生,与己一体,等而拔济,心无所染。
  ⑤常生欢喜心:为师者说法度生,理应含笑先言,乐说无厌,相续加行,心常欢喜。所谓面无颦蹙,心无瞋恚,禅悦为食,法喜为妻,常时遨游于法苑乐中。
  是故为师者,必具此五德,然后方可教导他人。
2、 所缘圆满
法为所缘,如论中颂云:
尽其所有事,如所有而说,善解所知境,斯名善教人。
  为师者既具五德,理应在说法上成就三相:
  ①尽量:谓于一切所有诸事,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食等事,尽其所有而传授宣说,丝毫不隐不遗。是谓“尽其所有事”。
  ②如理:谓宣说诸事时,条理清楚,井然得当,有即说有,空即说空,实事求是,不增不减。是谓如理称量的“如所有而说”。
  ③明了:谓明了诸法所对的根机,知所知境(法为所知,是作意境界),不迷不昧,而善说法要。是谓“善解所知境”。
  具上三相,是为善教他人的所缘圆满。
3、 作意圆满
上二圆满,正显人法二者以成无倒正闻,但闻必思维,方能解义生智,故论中随有第三“作意圆满”一颂。如云:
由闻生意言,说为寂灭因,名寂因作意,是谓善圆满。
  世亲菩萨释云:“此显以闻为因所起意言能与圣道涅槃为正因故,缘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意言”者:意地寻思,说名意言。第六意识寻思的法,作为学佛人来说,主要是寻思闻熏的如来妙正法教。故此闻熏的妙正法教,是引生意言的殊胜正因,若无正闻,则无有善意言现行,故颂说:“由闻生意言”。说“寂灭”者,此是涅槃,意言是证受涅槃之因,若无意言显发实相,虽有自性涅槃,则终不得证受,故颂次句云:“说为寂灭因”。又意言为作意所缘,“作意”者,作动其心,如法思维,名为作意。作意所缘(意言)是顺趣证受涅槃(寂灭)的殊胜正因,故颂第三句云:“名寂因作意”。
  “寂因作意”是义净法师对玄奘法师“如理作意”的改译,并在原论中注有“准如是释,应云寂因作意。旧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31'吕澂先生认为:“译家义净留印十九年(较玄奘多二年),正当那烂陀寺极盛时代,所学皆有禀承,故译书于诸名词,多所是正,而极有关于学说。”又云:“译为‘寂因’者,乃本从生之义,谓从寂而生也。”更云:“盖以如理言,此理(即涅槃与正道)似在心外,而须如其理以作意,此易使人向外追求。今以寂因言,则显示涅槃正道之理悉存于心,从心而生,应在心内”'32'云云。依笔者见,如理作意是对非理作意而言。非理作意是错误的认识,属虚妄分别的识;如理作意是正确的认识,属善巧分别的智(在见道前虽无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生起,但也有一分通达法义的“法住智”或“加行无分别智”)。正因为众生不明心外无法的道理,才有向外逐境的非理颠倒作意(分别),为了对治非理作意,故特建立明了心外无法、法由心生,所谓染净凡圣、生死涅槃皆在心中的作意分别,将此分别立为“如理作意”。怎么可说“如理”之言“即涅槃正道似在心外……此易使人向外追求”呢?再者,解寂因义,说“从寂而生”,此亦觉不妥。若细审颂意,是说正闻熏习乃为成就寂灭的作意之因,而并非是从寂而生。何以故?“寂”为涅槃相,如如不动,无相为相,怎么可说从涅槃(寂)而生呢?虽说作意缘别法(自相)时,能够显发无为真如;缘总法(共相)时,能够顺趣见道乃至证受涅槃。或说言闻熏习,意言作意,仍无实体,法性本空,同为寂灭涅槃一分所摄,但也决不能说涅槃为一切法生起之因,所谓“寂因者,乃本从之义,从寂而生也”。当然就更不能说带感情色彩的话,谓“义净留印十九年”,“较玄奘多二年”,好象玄奘之所以不如义净者,是因为少留印两年也。
  另外,真比量依圣教缘法性相时,可说是如理作意;后得智现见法相,巧用名言善分别时,亦可说是如理作意。前者在地前,后者在地上。地前的如理作意,从所证上讲,能够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从能证上讲,能够随顺破执断障,随顺引生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反之,在作意时,若不能从智如两方面的生证上加以随顺,则不得称为如理作意了。地上的如理作意,主要是后得无分别智的妙用,如观察诸法的自相、共相,观察有情的根性胜劣,善巧方便,借用语言文字,建立无边法门,令诸众生闻法解脱出离。而“如理作意”一词并非是不如理的翻译。
  如上所说是为第四门“依三圆满如法受学”义。

五、依四静虑 恒修三相

 四静虑是指色界四禅,此四禅静少虑多,与无色四禅静多虑少者不同,故此处主要是取色界四禅而修三相。又四禅称为四静虑者,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用为“审虑思维”,特点是已离欲界的感受,而与色界的观想与感受相应。学人依此四静虑而修,能对治烦恼,生诸功德,故又称此为“根本禅定”。四静虑者:第一静虑,此由远离欲界的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所生的喜乐,但此时还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仍需加以对治,故说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的五支,故又称此静虑为“离生喜乐”。第二静虑,以其进一步修定,断除寻伺分别,而感受到脱离初禅所生的喜乐,成就“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的四支,故又称此静虑为“定生喜乐”。第三静虑,此由远离二禅的喜而住于非苦非喜的微乐境界中,成就“行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的五支,又因三禅离喜惟乐,故又称此静虑为“离喜妙乐”。第四静虑,此由远离三禅妙乐,而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受中,唯以净念修养功德。第四静虑有四支,谓“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及心一境性”,故又称此静虑为“舍念清净”。如上四静虑都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所以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