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

第20部分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20部分

小说: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
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
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
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
神亦飘散之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生后世之
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欲以造恶矣。天地鬼神,
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
赞治道。其理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
自,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
(正)复范古农书二

◎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
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
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
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圆泽之母,怀孕三年,殆即此种
情事耳。此约常途通论。须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如净业已成者,身未亡而神现
净土。恶业深重者,人卧病而神婴罚于幽冥,命虽未尽,识已投生。迨至将生,
方始全分心神附彼胎体。此理固亦非全无也。当以有代为受胎者,为常途多分耳。
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生虽迷,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
佛神通道力不思议处。
(正)同上

◎〖以下论四土〗凡圣同居、方便有馀二土,乃约带业往生之凡夫,与断见思惑
之小圣而立。不可约佛而论。若约佛论,非但西方四土,全体寂光。即此五浊恶
世,三途恶道,自佛视之,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所
住,名常寂光。遍一切处之常寂光土,唯满证光明遍照之毗卢遮那法身者,亲得
受用耳。馀皆分证。若十信以下,至于凡夫,理则有而事则无耳。欲详知者,当
细研弥陀要解论四土文。而梵网玄义,亦复具明。〖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
亦云遍一切处,乃一切诸佛究竟极果满证清净法身之通号,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亦
然,若释迦弥陀药师阿閦等,乃化身佛之各别名号耳,卢舍那,华言净满,以其
惑业净尽,福慧圆满,乃约智断二德所感之果报而言。〗又须知实报寂光,本属
一土。约称性所感之果,则云实报。约究竟所证之理,则云寂光。初住初入实报,
分证寂光。妙觉乃云上上实报,究竟寂光。是初住至等觉,二土皆属分证。妙觉
极果,则二土皆属究竟耳。讲者于实报则唯约分证,于寂光则唯约究竟。寂光无
相,实报具足华藏世界海微尘数不可思议微妙庄严。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一
切诸相,由空发挥。又如宝镜,虚明洞彻,了无一物。而复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实报寂光,即一而二,即二而一。欲人易了,作二土说。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以下论舍利〗言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
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
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头,其发变成
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
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
远游未归,及归致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
天大起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馀。当知舍
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臆是精气神之所炼耳。
(正)复郦隐叟书

编者敬按:印大师荼毗之翌晚,捡得五色舍利珠百馀颗。精圆莹彻,弈弈有光。
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牙齿舍利〖三十二颗〗等,共千馀粒。在山缁素,莫
不惊为希有。又无锡袁德常居士,检得灵骨〖骨屑〗携归,抵家启视,忽见骨中
现有无数舍利,光耀夺目。附此以志景仰。

◎佛舍利,更为神变无方。如隋文帝未作皇帝时,一梵僧赠舍利数粒,及登极后
视之,则有许多粒。(数百)因修五十多座宝塔,阿育王寺之舍利塔,可捧而观,
人各异见。或一人一时,有大小高下转变,及颜色转变,及不转变之不同,是不
可以凡情测度者。世人以凡情测佛法,故只得其损,不受其益也。
(三)复杨佩文书

◎〖以下论臂香〗臂香者,于臂上然香也。灵峰老人,日持楞严梵网二经,故于
然香一事颇为频数。良以一切众生,无不爱惜自身,保重自身。于他,则杀其身,
食其肉,心更欢乐。于己,则蚊噆芒刺。便难忍受矣。如来于法华、楞严、梵网、
等大乘经中,称赞苦行。令其然身臂指,供养诸佛,对治贪心及爱惜保重自身之
心。此法于六度中仍属布施度摄。然香然身,皆所谓舍。必须至心恳切,仰祈三
宝加被,唯欲自他业消慧朗,罪灭福增。〖言自他者,虽实为己,又须以此功德,
回向法界众生,故云自他。〗绝无一毫为求名闻及求世间人天福乐之心,唯为上
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行。则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谓三轮体空,四弘普摄。
功德由心愿而广大,果报由心愿而速获。其或心慕虚名,徒以执着之心,效法除
着之行,且莫说然臂香,即将全身通然,亦是无益苦行。
(正)复丁福保书

◎〖以下论境界〗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亦不
得谓独是想心所现,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
临终则佛国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心无境,须是圆证唯
心之大觉世尊说之,则无过。阁下若说,则堕断灭知见,是破坏如来修证法门之
邪说也。可不慎诸。
(正)复顾显微书

◎来书所说二种邪见,乃以凡夫知见,测度如来境界。此种人,本无有可与谈之
资格价值。然佛慈广大,不弃一物,不妨设一方便,以醒彼迷梦。佛由其了无贪
心,故感此众宝庄严,诸凡化现,不须人力经营之殊胜境界。岂可与娑婆世界之
凡夫境界相比乎。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
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造业之人,其心地龌
龊污秽凶恶,其面亦随之黯晦凶恶。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为正大光明之
善人。而心地不善,纵求亦了不可得,此约凡夫眼见者。若鬼神,则见善人身有
光明。光明之大小,随其德之大小。见恶人则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之大小,
亦随恶之大小而现。彼谓金刚经为空,不知金刚经乃发明理性,未言及证理性而
所得之果报。实报无障碍土之庄严,即金刚经究竟所得之果报。凡夫闻之,固当
疑为无有此事。
(三)复俞慧郁陈慧昶书

◎〖以下论神通〗他心通有种种不同。且约证道者说,如澍庵无论问何书,即能
一一诵得清楚,一字不错。其人素未读书,何以如此。以业尽情空,心如明镜。
当无人问时,心中一字亦不可得。及至问者将自己先所阅过者见问,彼虽久而不
记,其八识田中,已存纳此诸言句之影子。〖看佛经亦如此,古人谓一染识神,
永为道种,当于此中谛信。〗其人以无明锢蔽,了不知觉,而此有他心通者,即
于彼心识影子中,明明朗朗见之。故能随问随诵,一无差错。即彼问者未见此书,
亦能于馀人见者之心识中,为彼诵之。此系以他人之心作己心用,非其心常有许
多经书记忆不忘也。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以下论外道〗窃以释道本源,原无二致。其末流支派,实有天殊。佛教教人,
最初先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既知身受心法,
全属幻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则真如妙性,自可显现矣。道教约原初正传,
亦不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后世凡依道教而修者,无一不以此为正宗也。
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不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罄尽无馀。即小而世谛中孝
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亦毫善弗遗。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
为戒。以一则令人知身心为幻妄,一则令人保身心为真实耳。此所谓心,乃指随
缘生灭之心,非本有真心也。炼丹一法,非无利益,但可延年益寿,极而至于成
仙升天。若曰了生脱死,乃属梦话。
(正)复郦隐叟书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遂窃取佛法之名,而不知
其义。遂以炼丹运气保身之法,认做了生脱死之法。且彼等既不知生死因何而有,
故瞎造谣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合一处,为得道。实则完全
是识神用事,心性真如实际之理体,绝未梦见。尚自诩云:六祖乱传法,法归在
家人,僧家无有法。此语不但说之于口,而且笔之于书。以假毁真,以邪为正。
无知无识之人,遂被彼所惑。而彼外道能遍传于世者,得力有二种法。一则秘传。
谓一得明师真传,不修即成。故神其说曰:老鼠听见,老鼠都会成。雀子听见,
雀子都会成。故其传道时,必须在密室中,小声气说,外面尚要派人巡查,恐有
盗听者。二则严示禁令。虽父子夫妇之亲,均不与说,说之必受天谴。故于未传
道前,先令发咒,后若反道,则受如何之惨报。发咒以后方传道。此后纵有知其
非者,以其惧咒神,宁死也不敢出此道外而学佛法。假使外道去秘传而公开,普
令大家同闻,亦不令人发咒,则举世之人,有几个人肯入彼道者乎。
(续)与庄慧炬书

◎〖以下论胜缘〗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
是皈依。(观此文钞菁华录亦然。编者敬注)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
行皈依礼,不名皈依也。但愿汝能依到底,不中变,即真皈依。
(三)复金振卿书

◎夫人宿世果种善根,且无论为学求道,可为出世大事之前茅。即贪瞋痴等烦恼
惑业,疾病颠连种种恶报,皆可以作出生死入佛法之因缘,顾其人之能自反与否
耳。不能自反,且无论碌碌庸人,为世教之所拘,即晦庵、阳明、靖节、放翁等,
虽学问操持见地,悉皆奇特卓荦,然亦究竟不能彻悟自心,了脱生死。其学问操
持见地,虽可与无上妙道作基,由不能自反,竟为入道之障。可知入道之难,真
难于登天矣。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
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
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
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
以求了生死乎。
(正)复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