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第2部分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2部分

小说: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桨㈤z佛国土和东方琉璃光佛土。这是佛法中的一大秘密,是真正的密宗。 

  所以真正了解佛法以后就知道,一切显教的经典中明显告诉你的,你不懂,就成为大密宗。倒是一切密宗修持的方法,反而很是显教,因为它的密义,你若能深入参究,就明白了、就通了。显教告诉你真正的佛法奥秘,你再参究也不通,除非你福德成就、大智慧成就,才会通了。 

  所以这次讲经的因缘,是把真正即生成就,佛法的大秘密告诉你,让你好好修持参学。不要以为打坐就是学佛。 

  现在先翻到《维摩诘经》第十二品,「见阿閦佛品」,阿閦佛是东方妙喜如来不动国土的佛,也就是我们讲《药师经》时,所引到《法华经》当中的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佛子之一,连阿弥陀佛也是大通智胜佛的儿子。《维摩诘经》经文再下一品是「法供养品」,就提到药王如来,我们要了生死成佛超出三界,必须深切亲证到药王如来所开示的不死之法,不生也不灭。千古以来,都无人把佛法中的《药师经》《维摩结经》《法华经》当作秘密法门,只把它们作为显教的经文来诵读参学,自然不会明白修法的意义与关键所在,因此毫无成就。 

  整本《维摩诘经》里面最重点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佛法就在这个世间,我们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如果求他方世界依赖别人,想了生死,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因为外力仅是方便法门,非究竟法门。所以究竟法门必须要自度自了。 再讲个插曲,例如四川的文殊院有幅非常好的对子: 

    见了就作 作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 生生本是无生 

  像这些佛教文学,禅的精神,灵性智慧的渊源,都与《维摩诘经》有密切的关系。 

  现在的《维摩诘经》中文版本,是在中国历史上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由西域请来的胡僧鸠摩罗什所翻译的。最初是前秦的苻坚发兵去请鸠摩罗什,但鸠摩罗什还没走到中国,苻坚的前秦就亡国了。后来就由姚兴在今天陕西地区所建的后秦国,出兵请到鸠摩罗什来中原。为了请来这一位学者,发兵几十万,灭了扣住鸠摩罗什的三个西域小国家,大概也只有中国南北朝这些野蛮的皇帝们才做得出来。 

  这本经的文字之好,今人不由得要敬佩鸠摩罗什的才华。当然,他在中国所收的几位杰出大弟子,像僧肇、僧睿等,都是一流文学天才,自然也是本经文字优美的原因。因为有《维摩诘经》,中国此后两千年的文学、文化都为之丰富了。例如唐代文人的唐诗,几乎无不受《维摩诘经》的影响,从唐代就把《维摩诘经》编成戏剧上演,今日昆曲的《天女散花》就出自《维摩诘经》。这本宗教的经典已经深入民间的戏剧、歌曲、舞蹈,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无与伦比。但是近代一般的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和哲学史的学者,因为佛学涉猎不深,就看不通这一点。而近代佛教界人士,却不精历史,或文学根基不深,也同样摸不到这样的观点。 


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本经的经题是「维摩诘所说经」,后来也有题为「佛说维摩诘所说经」,那是后世因为尊崇释迦牟尼佛而加上的,实际上原经的翻译不用佛说二字,只是维摩诘居士所说的经,因为这本经的中心佛法是由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也有把经题翻译成「不可思议解脱经」,这是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解脱三界,跳出六道轮回,还我们本来面目而成佛。 众生原本是佛,自己迷失了原路,不知父母未生之前自己为何,找不到这个根源,因此就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又因为受到物质世界环境影响,而有身心烦恼痛苦,生老病死等等。修持就是要解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解脱身心的烦恼,追溯回身心根源,自性清净。 

  学佛目的在求解脱,如何解脱呢?维摩诘居士所说经告诉我们,真正的佛法就在我们这个世间求解脱。 

  顺便提到,佛法所说不可思议,是说在修证上不可以用普通意识思想去猜测解释,不可以用凡夫的智能知识来讨论研究。你只能用一个信的方法来修持。或者是信净土念佛法门,或者是信四念住、八正道、三十七菩提道品的法门。坚定专一地去求证,在求证的过程中,不可以用人世间的知识或习惯性的意识随便解释,所以说是不可思议,并不是说不能思议。如果是不能思议,那么这一部经就是因思议所生,岂不自我矛盾?究竟不可思议与思议的分别何在,这是佛法中的秘密,《维摩诘经》本身也给了你答案。 

  现在进入《维摩诘经》的本文。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踰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模。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遶,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观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 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 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 干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 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覩希有皆叹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着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呈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