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第48部分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48部分

小说: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我最怕在大学里搞佛学社的同学了,搞其它活动的同学都很活泼,佛学社的同学,往往目光呆滞,衣冠不整,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希望大家正视这个问题,不要搞得所有佛学社团都如此。我年轻的时候,对这些团体,简直是羞与为伍。当然,我这又落入傲慢,也不对。有一年,有几个大学生,要我为几所大学的佛学社的联合活动讲演,我推不掉,但是我说明不讲佛学,就定了个题目叫「我与无我之间」。当时讲的内容没有记录下来,我主要告诉他们,学佛讲无我,谁能做得到?但是作人做事必须有我。你写一篇文章,如果无我,你就写不出来了,笔都不要拿了。任何一篇文章、一个艺术品乃至绣一朵花,处处都有我。人生处处有我,我要穿什么衣服才合适,我要坐在什么位置才对。一部人类的历史文明,无我就创造不出来,佛就告诉你,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是在修养上,叫你无我,是无小我,不要执着现在假相的我,以为是真我。

  佛法的修证,在于找到生命的真我,无我是个方便法门。修证功夫要放下身心,放掉我这一念,才可以证到涅盘清净自性;在起用上,想成佛成菩萨,就要有我。你看,佛也有我嘛!阿弥陀佛的我,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形态,东方药师如来的我,他的国土和阿弥陀佛的世界的我不同,北方不空如来,他的佛境界同别的佛又不同。十方三世诸佛,各有各的佛国土,各有各的我。佛佛道同,方便教化,起用功德不同,愿力不同,作用不同。此我与那我彼此无妨,归于一个大我。学佛这些道理没有搞清楚,一天到晚无我,你无个什么我?我与无我之间要去好好参究。

  维摩居士这里漏了个消息:「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没有此身,无此我,谁来说法?释迦牟尼佛现在真是无我了,他归到那个大我去了,我们看不见他,他也无法来说法,只好靠他的弟子们替他宣扬。所以必须要有肉身在此,才能教导众生。这些都是中道义,要搞清楚。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此身是空的。我们常引白居易的话:「饱暖饥寒何足道」,那是无我,「此身长短是虚空」,这个身体不管活一百岁还是二百岁,总归要走的。但这是偏于小乘的观点,得道的人证到空了,身体死亡了以后他到哪里去?涅盘是寂灭,可是他永远不来吗?没这回事,释迦牟尼佛和诸佛都是再来人,否则怎么叫大慈大悲?所以大乘菩萨不说毕竟寂灭,不说永远寂灭不来。

  以上这几段,维摩居士是说了无常、苦、空、无我,这四个法印。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学佛第一步先忏悔过去的罪业,怎么样不入于过去?不被过去困住了?用中国文化来解释,最简单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犯了错,但从此不再犯,也就是颜回的不二过。六祖在《坛经》上讲忏悔,忏过去之罪,悔是未来永不再犯。像你们常常二过,口口声声讲忏悔,都是在骗人骗自己。真是大丈夫的人,连忏悔两个字都不讲,他就是痛改,对自己毫不客气的。

  这些道理都是大道理,因病而说法,只有文殊师利菩萨问得出来,只有维摩居士答得出来。一个代表出世的大士,一个代表在家佛。我们这里的章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强而有力的提出来,维摩居士是真正传佛心印,是真正禅宗的传统。这是绝对的正知正见,我支援他,这就是研究佛学。

  现在维摩居士藉生病,一个善问,一个善答,刚才所讲因为众生有生命就是病,这个世界就是个病态世界,我们的生命是病态的存在,解脱了这个病态就成就。但是解脱了,这个病态就没有了吗?有!能解脱了,这病态的生命就变成最美的生命,至真至善至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无常、苦、空、无我,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国土。不相信,你看人造卫星高空所照这个世界的照片,你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可爱,比他方佛国土还要可爱。你说你在下面觉得这个世界脏得很,那是这个世界的尘渣子,包括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灰尘渣子。这里比净土还要好,不是只有干净的香的一面,还有脏的臭的一面,有它特殊的味道。

  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维摩诘经》中这一段,他们二位唱的双簧,是在说明一个佛法的至高无上哲学道理。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这是学佛的精神,因为我身体不好,而同情别的身体不好的人。这一生多病多苦的人,更应该慈悲,不要光坐在这里,要多到外面去帮忙贫苦的人。你们学佛的居士们,以为出两个钱就好了,叫你去医院,去收容残障儿童的地方,你决不肯去,决不慈悲,这是个事实。在医院或贫苦地方,只看到修女神父去服务的,几乎没有看到佛教徒。很多佛教徒讲慈悲的道理比谁都多,只有对白已是真慈悲。人生谁无病痛无苦恼?如果自己是近视的人,你就要想办法为近视的人服务。因为自己有病,你就要多照顾病人。可是我看到的,自己有病的人,不会照顾病人,都是先照顾自己,我第一。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因为自己有病,就晓得前生种的因不好,多生累劫不怜悯病苦中人、不布施药。越自私的人,他生来世越是多病多灾多难。这一生多布施,他生来世长命百岁,无病无苦。佛法处处是因果,你这一生一直在病中,是前因不好。若不从前因忏悔,再因生病而更只顾到自己,这个现行又变他生来世的种子更不好了。我从小多病,现在也多病,合了杜甫的话:「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而我每次病了都有高人送药方,名药名医都来了,大概因为自己多病,肯结善缘吧。所以我也喜欢给人吃药,你有病我给你吃药,你以为我好心?不是好心,是想求得来生,一有病就有人给我吃药,对不对?还是做生意的办法。笑话归笑话,你能如此发心多施医药,不要等到来生,你此生就可以转了,变成少病少恼。可是你们当中肯布施别人医药的不多,接受人家布施的人太多,甚至有的人经常在这里拿药,吃了哪几种药自己又不记住,有病再来找我,我忙得不得了,要你自已去拿药吃,又不晓得吃什么,那你就该死吧!

  维摩居士在这里告诉我们,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应当认识是你过去世无数劫的痛苦累积而来。因为如此,你现在就应该也想到众生的痛苦,要发愿去帮助一切众生,这就是佛法。我一再说,经典就是戒律,我们对照一下,做到了吗?有时同学们告诉我,老师,我前几年就是这样做的。我说,是吗?可是你今天有这么做吗?你这么说不是等于在打自己耳光吗?你为什么不永远这样发心,这样做呢?

  「忆所修福,念于净命。」要忆念自己如何去培养福,像刚才讲的,你要反省为什么不能持续精进下去,为什么过去有做,现在不做?你们年轻人光想求慧,想开悟,是求不到的,因为你没有福报。福德是修善行来的,你没有去修善行,只有在消福。《金刚经》讲的两件事,就是福德和智慧,但是它强调福德之重要,有大福德才有大智慧成就。你再去看看,就会懂了。你天天在偷懒在消福,这样哪能成道?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得道是多生累劫无量细行而来的。

  「念于净命」是要念念做到什么是净命,能修到净命,这个色身就转了。我们现在的命,是五浊之一的命浊,是不干净的。你再参看《阿弥陀经》的西方极乐世界,就知道什么是净命。西方极乐世界里也有鸟,可是那边如果没有业力怎么会有鸟?经典告诉你,那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纵然化成鸟,还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净命而来。我们学佛修持到净命的境界,报身可以长存世间,就是佛的弟子们有所谓的「留形住世」,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

  「勿生忧恼,常起精进。」你注意,这不是劝世文啊!都是做功夫要修的。我们日常人生,都是在烦恼忧心的境界中,这里叫你勿生忧恼,念念常起精进之心。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学佛的人应当发心成为大医王,大医王就是佛,不但能治人肉体的痛,还能治心理的痛。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这一篇就是佛的戒律规矩,要这样去探病。全篇说明了生命的真谛,也说明了慰劳病苦的真谛,也说明了修持的真谛。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这个世界是个病态世界,那么应该怎么样调伏其心,怎么观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这一段就是教你要观想什么,参什么,这是学佛的人,在病苦中最需要的东西。

  前几天我去医院看位老朋友,这一位你们都认识的,他修行打坐有四五十年了,平常功夫很好,他的师父还是有神通的。这朋友佛经道理都懂,结果风瘫了,现在躺在医院话都不能讲。我进去把他手一抓,就问:「怎么样,好点了没?」他那时眼泪就掉下来,想讲但讲不出话来。我告诉他,「不要讲话了,你学佛那么多年,到这个时候还放不下这个身子!你要走就快走!要活就拿出勇气活着!空掉这个身体的观念就会好的。」我接着说,「我懂你的想法,理论你都懂,功夫也用了几十年,到现在你觉得为什么会这么苦,功夫岂不是白用了?都在后悔中。」最后我告诉他,「没事了喔!过两天就好了!」再接着告诉他,「万一要走,从这里走!」探病却叫人家快走,大概也只有我这种人。上一次看一个心脏重病的朋友也是如此,我告诉他,你早点走吧!我也许还活个几十年,你再来我还可以抱你,还来得及,何必留恋这个烂身体呢?

  但是,这些学佛修持几十年的人,到了最后还是舍不得这个老朽不堪的身体。他如果要活下去也可以,把这个身体空掉,观身无常,观空。病就病嘛!病你的嘛!病就是魔,那个魔到结果是什么?横竖是死嘛!你这样观,反而好得快。如果你忧心忡忡,这个那个的,你就病得越来越重,中了魔的诡计了。

  学佛要真看开,不是空话,你们年轻人几十年以后就知道了。学了一辈子佛,如果临死之际用不上,你何必学佛修道呢?就算冒充也要痛快一点嘛!刚才讲的那位风瘫的朋友,我虽然告诉他没事了,可当时一点把握都没有的,生死无常,你只好看得开了。你可不要把这个当笑话听了,真佛法就是要你提得起放得下,真看开了,这一下就过去了。有什么难?

  维摩居士告诉你:病从哪里来的?都从前世种子生现行,业力果报带来的。比如前生懒惰,这一生就给你胖一点,多拖累你一下。这不是理论啊!都是真的。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