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 >

第6部分

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第6部分

小说: 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1。3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建成区的铺装地面为±7厘米,一般高程注记点为±15厘米。

7。1。4 控制点的密度,平坦开阔地区为每幅图不少于4点,建筑区应加大图根点密度。

    7。2  外业测绘要求……

    7。3  地形图绘制要求

7。3。1按照《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与《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的要求进行地形图要素的测绘与符号表示。

7。3。2 地形、地物要素分层编码执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

7。3。3 SCS基本编图环境设定 

  (1)绘图比例尺、参考原点等   

           比例尺:      图幅比例尺:  2000

   高程比例尺:  1000

   参考原点:   X0(北…N)=100米

   Y0(东…E)=100米

   高程注记旋转角度:0。0度

    (2)线状地物的绘制方式应采用SCS软件中的“用线型绘制”方法。当不能满足《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要求时,可采用“用程序绘制”的方法。采用“用程序绘制”方法时,图上不对称线状符号(如堤、斜坡、围墙等)应将符号画齿部分位于数字化过程中鼠标前进方向的右侧;同时,最终绘制的线状符号还应满足《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要求。

    (3)地物的骨架线与框架线:各种有骨架线与框架线的地物必须保留地物的骨架线与框架线。

7。3。4必须要保留地形、地物野外采集点的原始成果,包括全站仪原始数据、计算过程数据、AutoCAD数据中的ZDH层。

 7。3。5对于不能用SCS软件直接表示的特殊地物,如异形楼梯应用AutoCad的制图功能进行绘制,但要保证该地物的编码正确。

 7。3。6相邻面状地物不允许有重叠和裂缝,同时应尽可能保证线实体的连续性。

 7。3。7 为完成面状符号填充所形成的地类线放在FHX层中。

7。3。8 虚线线型应保证拐角处、起始点、终点为实部。

 7。3。9符号块的插入点在图内但部分符号出图廓时可以保留完整符号。

 7。3。10 图形数据上交前必须将数据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7。3。11 面状地物要求绘LABEL点,LABEL点保存面状地物的部分属性。LABEL点的编码与面状地物的主编码相同,图层统一为“LABEL”。要求面状地物的LABEL点必须唯一,不允许有缺漏,不允许有重复。

 7。3。12为了便于地物构面和数据库的制作,一些地物需要绘制辅助线。

 7。3。13 悬空的面状地物要求独立闭合,如门廊等符号。

 7。3。14 绘图时必须使用同一汉字形文件hztxt。shx(891K)。

 7。3。15 上交的1:500、1:2000地形图数据应为实地坐标模式。

7。3。16文字注记的采用分类注记和信息注记,不允许采用一般注记的方法。

 7。3。17 文字、符号块压盖地物时,地物不要断线,一律使用遮掩处理办法。作遮掩面窗口时,应将屏幕放大,以窗口比符号块略大为宜,同时遮掩面不应压盖其它地物。

 7。3。18 同一地物的文字注记尽量放在一个字符串内。

 7。3。19 对于SCS软件没有的编码或作业时不能确定的编码应及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

    7。4  图廓整饰……

    7。5  接边要求

地形图的接边原则上是向后要图接边;即南、东图边向邻图要边拼接。

7。5。1 图形接边

  本幅图应和周边的所有图幅进行接边处理;其中包括符号接边、结构线与骨架线接边。跨图幅的面状符号填充应在与相邻图幅接边后统一填充,然后裁图。

7。5。2 数据接边

数据接边要求数据的坐标值与数据编码的严格接边。

    7。6  绘制检查图

在地形图数据上交前应绘制检查图,以供检查使用。在测绘数字地形图及数据整理过程中,根据地形复杂程度以及外业作业情况等因素应多次绘制检查图,用于检查纠错。检查图上应绘制各级控制点(包括各级GPS控制点、各级导线点的点位、点号)。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征求意见稿)另两个案例III(2009…04…22 11:04:50)标签:杂谈    

 

 

    8  质量控制 
 

    8。1 检查依据

按照“三、作业依据”进行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及地形图进行检查,并编写检查报告。

    8。2 检查比例及检查方式

对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三级检查包括:作业小组自检、检查组的检查、院质检部门的最终检查。一级验收指委托单位对成果资料的验收。

检查点应均匀分布全测区,检查方式分为内业检查与外业检查。内业检查按100%进行全面检查,外业检查按20%抽样方式进行检查。

内业检查包括观测手簿检查、平差计算资料检查、地形图图面检查、数据检查、成果资料检查、点之记检查等;外业检查主要指控制点选点、埋设的检查,控制点、地形点数学精度的检查,整幅图的野外巡视检查等。

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查合格后,编写检验报告。

   8。3 检查方法及质量评定

   9  提交成果

……   

   根据此技术设计书的内容,依据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一、找错并改正(上面的技术设计中存在5处错误,请在找出的错误之处用下划线表示,并在卷边空白处改正。找出一处错误并找对得1。5分,改正错误改对得2。5分,共20分。技术设计中的“略”处或内容不全处不需要作错误处理。)

二、综合分析题(共30分)

(一)计算题

  1。根据技术设计书计算该项目需布设图根点的数量。

  2。该项目中有一部图根导线,已知AB、CD边的坐标方位角

   αAB=15°36’27”、αCD=13°37’44”

 



水平角β1=49°54’56”  β2=146°32’36”  β3=82°38’14”

      β4=62°47’52”  β5=74°48’25”

试求各边的平差坐标方位角αAE、αEF、αFG、αGC。

(二)简答题

1。试述GPS外业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简述GPS RTK测量方法。

 3。简述地形图测绘外业测站仪器设置及检查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