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接地的概念 >

第3部分

接地的概念-第3部分

小说: 接地的概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ev = Ip/√2

     当交流对直流比越小,上述关系越不能适用。对于持续时间小于 0。1s 的直流电击,其阈值等于图 11中相应的电流值。
  当电击持续时间在 0。75 倍到 1。5 倍心动周期时,量值参数由峰值转变为峰间值,转变的过程 IEC 认为尚需进一步研究。
  如图 13 所示的半波及全波整流的波形,由于电流峰值等于其峰间值,当电击持续时间大干 1。5 倍心动周期及小于 0。75 倍心动周期时,Iev 分别为 Ipp/(2√2)= Ip/(2√2) 及 Ipp/√2 = Ip/√2 。由图 13可见,半波整流时 Irms = Ip/2,全波整流时为 Ip/√2。因此可得半波整流时 Iev值分别为 Irms/√2 及 √2Irms;全波整流时,Iev 值分别为 Irms/2 及 Irms 。
  ② 具有相位控制的交流电流的效应 一般的具有相应控制的交流电流的波形分为对称控制和不对称控制两种,分别示于图 14 的(a)和(b)。



  这种波形的电流在产生感觉和阻止摆脱方面的效应大致上与具有相同 Ip 的纯交流电流相同。相位控制角在 120° 以上时,峰值随着电流流通持续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对于对称控制:当电击持续时间大于 1。5 倍心动周期时。Iev 为具有与所涉及的相应波形电流相同的有效值;当电击持续时间小于 0。75 倍心动周期时,Iev 为具有与所涉及的相应波形电流相同峰值电流的有效值,如相位控制角在 120°以上,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将升高;当电击时间在 0。75 倍到 1。5 倍心动周期时,Iev 由峰值转变为有效值,转变的过程,IEC 认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不对称控制,其所产生的电流,也可能有直流分量。当电击持续时间大干 1。5 倍心动周期时,IEC 尚在考虑中;电击持续时间小于 0。75 倍心动周期时,Iev 为具有与所涉及的相应波形电流相同峰值电流的有效值。相位控制角在 120° 以上时,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将升高。
  ③具有多周期控制的交流电流的效应 具有多周期控制的交流电流的波形见图 15所示。ts 为传导时间。tp 为不传导时问,ts+tp 为工作周期。p = ts/(ts+tp)为电力控制程度。I1rms 为电流传导期间电流的有效值,即Ip/√2;I2rms为工作周期内电流有效值,即 I1rms√p 。
  感觉阈值及摆脱阈值,IEC 尚在考虑中。
  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IEC 在幼猪身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图 16所示,对于人体,可作参考。当电击持续时间大于 1。5 倍心动周期时,阈值取决于 p 。p接近 1 时,Iev为与同一持续时间的正弦交流电流相同的有效值。p接近于 0。1 时 I1rms 与持续时间短于 0。75 倍心动周期的交流电流的阈值相同。 当 p在 1~0。1 的中间值时,如图 16所示,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致使纤维 I1rms 与同一持续时间的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相同。



  ④ 短持续时间单向单脉冲电流的效应 内装电子元件的电器绝缘损坏或直接接触其带电体时可形成矩形或正弦形脉冲,如图 17(a)、(b)所示;电容器放电的短持续时间单向脉冲如图 17(c)所示。这些脉冲当其持续时间为 10ms 及以上时,对人体的效应与图 7 相同;对于 0。lms~10ms 持续时间的脉冲,其效应按下列能量率来表征。
  心室纤维性颤动能量率 Fe :在电流路径、心脏时相(心脏跳动的幅值与时间的关系)等给定条件下,引起一定几率的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短持续时间单向脉冲的最小 I2t值,以积分形式表示为

                        Fe =∫0tii2dt

Fe乘以人体电阻得出脉冲期间耗散在人体的能量。
  心室纤维性颤动电荷率 Fq :在给定的电流路径、心脏时相等条件下,引起一定几率的心室纤维性颤动短持续时间单向脉冲最小 It 值,以积分形式表示为

               Fq =∫0tiidt

  现以电容器放电为例。电容器由放电开始到放电电流降至其峰值的 5% 的时间间隔为电容器放电的电击持续时间 t1。按指数衰减降到起初幅值 1/e = 0。3679 倍所需的时间为时间常数T 。当 ti = 3T时,所有脉冲能量几乎耗尽。
  电容器放电的感觉阈值和痛苦阈值取决于电极的形式、脉冲的电荷及其电流峰值。图 18为以干手执大电极的人作为放电对象的感觉阈值及痛苦阈值.痛苦阔值为人感到有蜜蜂蜇或纸烟烧似的痛苦。以能量率 Fe表示的痛苦阈值对于通过手脚的电流路径及大接触面积来说为(50~100)×10…6A2s 数量级(在图 18中,如以面对图的右侧为东,则电容 C 按指向东北的对角线计量,能量W按指向西北的对角钱计量。如已知充电电压为 100V,电容为 100nF,则由该两线的交点 K,可读出脉冲的电荷为 10μC,能量为 0。5mJ)。
  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取决于脉冲电流的形式、持续时间及幅度、脉冲开始时的心脏时相、通过人体的电流路径及人的生理特征。
   IEC 曾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其结果是:对于短持续时间的脉冲,心室纤维性颤动一般仅在脉冲落在心动周期易损时间内发生;对于电击持续时间小于 10ms 的单向脉冲,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发生由 Fq或 Fe 所决定。图 19示出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阈值,对于 50% 的纤维性颤动几率,Fq为 0。005As ,Fe 则由脉冲持续时间 t1 = 4ms 时的 0。01A2s 上升到 t1 = 1ms 时的 0。02A2s 。该曲线给出路径以左手到双脚流过的电流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危险几率.对于其它电流途径,则乘以表2的心电流系数 F 。图中 c1 曲线以下,无纤维性出动;c1 曲线以上直到曲线 c2 以下,具有较低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危险,几率直到 5%;c2 曲线以上直到 c3 曲线以下,具有中等纤维性颤动危险,几率直到 50% ;c3 曲线以上,具有高纤维性颤动危险,大于 50% 几率。
  对于各种形式脉冲的纤维性颤动能量率 Fe可由下列公式求出:
  对于矩形脉冲:

          Fe = IDC2ti

对于正弦形脉冲:

            Fe = (IAC(p)2/2)ti = IAC(rms)2ti

    对于时间常数为T的电容放电:

 Fe = IC(p)2 (T/2) = IC(rms)2ti

     以上各式的电流参量可由图17看出:IDC为矩形脉冲电流的量值,IAC(p)为正弦形脉冲电流的峰值,IAC(rms)为正弦形脉冲电流的有效值,IC(p)为电容放电的峰值,IC(rms)为持续时间为 3T 的电容放电电流的有效值。具有相同心室纤维性颤动能量率及相同电击持续时间的矩形脉冲、正弦形脉冲及电容放电见图 20。
  由Fe定义可写出,电容放电的 Fe1为

   Fe1 = IC(p)2∫0∞e…2t/T = IC(p)2(T/2)

矩形脉冲及正弦形脉冲的 Fe2及 Fe3为

     Fe2 = IDC2 3T

     Fe3 = IC(rms)2 3T

因为 Fe1 = Fe2= Fe3 ,则

   IC(p)2(T/2) = IDC2 3T = IC(rms)2 3T

即  IC(p)(1/√6) = IC(rms) = IDC

根据上式将 IDC 及 IC(rms) 转换为相应的 IC(p)(1/√6) 值,则可由转换而得的相应 IC(p)值在图 19中找到矩形脉冲和正弦形脉冲的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



3.直接电击的防护措施 

直接电击保护又称正常工作的电击保护,也称为基本保护,主要是防止直接接触到带电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将带电体绝缘 带电部分完全用绝缘覆盖。该绝缘的类型必须符合相应电气设备的标准,且只能在遭到机械破坏后才能除去。绝缘能力必须达到长期耐受在运行中受到的机械、化学、电及热应力的要求。一般的油漆、清漆、喷漆都不符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所用的绝缘也必须经过试验,证实合乎要求后才能使用。
  (2)用遥栏和外护物防护 外护物一般为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在任何方向都能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的部件。遮栏则只对任何经常接近的方向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两者的防护要求如下:
  ① 最低的防护要求 在电气操作区内,防护等级为 IP2X ,顶部则为 IP4X。在电气操作区内,如可同时触及的带电部分没有电位差时,防护等级可为 IP1X。在封闭的电气操作区内可不设防护。
  ② 强度及花定性 遮拦或外护物应紧固在其所在位置,它的材料、尺寸和安装方法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可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应力和应变。
  ③ 开启成拆卸 必须使用钥匙或工具,并设置联锁装置,即当开启和拆卸遮栏或外护物时,将其中可能偶然触及的所有带电部分的电源自动切断,直到遮栏或外护物复位后才能恢复电源。如遮栏或外护物中有电容器、电缆系统等储能设备并可能导致危险时,不但要在规定时间内泄放能量,而且还必须采用与上述要求相同的联锁装置。也可在带电部分与遮栏、外护物之间插入隔离网罩,当开启或拆卸遮栏或外护物时不会触及带电部分。网罩可以固定,也可在遮栏、外护物除去时自动滑入。网罩防护等级至少为 IP2X,且只有用钥匙和工具才能移开。如需更换灯泡、熔断器而在外护物和遮栏上留有较大的孔洞时,则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人、畜无意识地触及带电部分,而且还须设置明显的标志,警告通过孔洞触及带电部分会发生危险。
  (3)用阻挡物防护 阻挡物只能防护与带电部分无意识接触,但不能防护人们有意识接触。例如用保护遮栏、栏杆或隔板可以防止人体无意识接近带电部分.又如用网罩或熔断器的保护手柄,可以防止在操作电气设备时无意识触及带电部分。阻挡物可不用钥匙或工具拆除,但必须固定以免无意识地移开。
  (4)置于伸臂范围以外 伸臂范围如图21所示。将带电部分置于伸臂范围以外可以防止无意识地触及。不同电位而能同时触及的部分严禁放在伸臂范围内。如两部分相距不到 2。5m,则认为是能够同时触及的。当人们的正常活动范围 S 由一个防护等级低于 IP2X 的阻挡物(如栏杆)限制时,则规定的距离应从阻挡物算起。在正常工作时须手持大或长的导电物体的地方,计算距离时须计及该物体的外形尺寸。
  (5)采用 RCD(剩馀电流保护装置,也称漏电并关)作为附加保护 RCD 不能作为直接电击的唯一保护设备,只能作为附加保护,也就是作为其它保护失效或使用者疏忽时的附加电击保护。剩馀电流动作整定值一般采用 30mA。

4.间接电击的防护措施 

间接电击保护又称故障下的电击保护,也称附加保护,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1)自动切听电源 当故障时,最大电击电流的持续时间超过允许范围时,自动切断电源(IT 系统的第一次故障除外),防止电击电流造成有害的生理效应.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按系统接地制式与保护线相连,同时还宜进行主等电位联结。自动切断电源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过电流保护设备,且方法简单、投资最省,是一种常用的措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