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10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

第5部分

10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第5部分

小说: 10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自由!边检站的长官不敢放我们通过,因为一切来得突然,我们看他表情十分尴尬,一会儿打电话,估计是在跟上级请示,一会儿又过来安抚我们。后来,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柏林墙在那夜倒塌了,无数东柏林人涌到西柏林,去和他们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后来我和妈妈也去过西柏林,可是我没有找到父亲。说到这里时我看到她的神色暗了下去。
  这时我们乘坐的S线地铁已经到了亚历山大广场站,柏林电视塔就在广场中心,我们互道再见。虽然我们知道再次见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我倒是衷心希望萨碧娜可以再次见到她的父亲。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09:12:52 读天涯 dutianya/m924
  关于柏林墙的故事很多,萨碧娜的故事是我亲耳听到的,还有更多的故事被各国艺术家用灵感和创意涂抹在现存的墙上。故事的构成元素并不复杂,无非就是铁丝网、围墙,还有一群人,在试图翻越这些铁丝网和围墙。
  一面墙上画着被放大的手和脚,手拽住脚,脚要努力往上爬,手在使劲向下拉,从静止的画面看不出谁的力道更强,可是暗灰的色调告诉我们手胜利了。1961年,18岁的彼得试图翻越柏林墙。他已经爬到墙顶,只要再加一把劲,他就可以看到西柏林的土地,实现梦想中的目标。可就在这时,枪声响了,小彼得滑回东柏林一侧。悲剧并没有就此完结,身中数弹的小彼得倒在柏林墙下,竟没有一个人过来救他。小彼得终于流尽最后一滴血,停止了呼吸,在他蓝色的眼睛里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的天空。
  还有一面墙上画了一辆破墙而出的汽车,坚固的车身将柏林墙撞出一个大洞。开这辆车逃亡的是个大情圣。因为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几个门,几个交通站。于是情人被困东柏林的情圣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经过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识,不易撞断,但却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于是计划诞生,把自己亲爱的放在行李箱里,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就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了。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09:13:55 读天涯 dutianya/m924
  除了各种写意的故事,柏林墙上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警句,比如这句:围墙内的世界太小了(The World’s Too Small For Walls)!又比如这句:别再有战争,别再有围墙(No More Wars; No More Walls)!
  的确,目前我们生活的世界仍不太平,还有比冷战更残酷的战争,还有比柏林墙更加不可逾越的高墙。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围墙,才算实现真正的和平。
  这两句话让柏林墙的意义完整。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1:41:13 读天涯 dutianya/m924
  零一零:柏林苍穹下
  2003年5月
  德国,柏林
  
  我爬上柏林国会大厦的玻璃穹顶,仰望蔚蓝色苍穹,想起一部很久之前看过的德国电影《柏林苍穹下》。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守护柏林的天使,丹尼尔和卡西尔,他们没有竖琴和翅膀,天天穿着大衣长袍穿行在这座城市。他们默默观察人们的举动,研究人们的生活。在天使眼中,柏林是一座绚烂的黑白城市,线条流畅,美丽而不真实。后来丹尼尔来到一个马戏团,见到正在练习走钢丝的女演员玛瑞安,竟对她一见钟情。对马瑞安的爱怜让丹尼尔作出一个决定,他要变成一个凡人,永远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当天使变成凡人,影片的画面突然变成彩色,而原本的精致却变得粗糙。
  影片用色彩和线条把天使和凡人的世界分开,天使的世界黑白而精致,凡人的世界多彩而粗糙。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1:44:56 读天涯 dutianya/m924
  觉得这很像我以前和现在的生活。
  我以前当过白领,每天出入城市里最好的写字楼,代步要搭的士,喝咖啡只去星巴克,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我知道领带的N种打发还有西装扣子几个要开几个要系。我还知道西餐的规矩,中餐的菜系,韩国菜有多少花样,日本菜如何料理。我的生活精致到每分每秒,而每分每秒都是无聊。我得看上司的脸色,分析同事的喜好,掩藏自己的骄傲,见了客户还得点头哈腰。我的世界黑白而精致,天天只想和自然拥抱。
  于是我选择流浪,拿起背包,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这时我发现衣食住行只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牛仔裤可以一个月不洗,粗茶淡饭只要能吃饱我也不会嫌弃。为了能省下钱走更多的路,我也可以坐最便宜的夜间巴士,笑着对旁边的黑人说,对不起,挤一挤。
  虽然生活变得粗糙,不再有以往流畅的线条。但我也同时发现,世界不再是黑与白,我看到比钢筋水泥多得多的色彩。
  我看到白墙,灰瓦,殷红的吊廊;
  我看到蓝天,绿树,淡黄的草房;
  我坐在湖边,晒着温暖的阳光;
  我钻进雪山,看山泉自在流淌;
  我喜欢随意翻开一本闲书消磨时光;
  我喜欢观察屋檐上的蛛网慢慢成长。
  流浪的时候,我脱掉伪装,在街头自由自在地放声歌唱;走得累了,就把双脚放在地狱,把眼睛搁在天堂。
  我选择流浪,就像堕入凡间的天使,彩色的世界让我感受到更多光芒。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2:20:41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cuimei_mao 回复日期:2010…03…30 12:10:13    
    那楼主将继续吗?
    
  
  继续旅行还是继续发帖啊
  都会啊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2:46:32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朗豆赤月 回复日期:2010…03…30 12:41:46    
    这个楼主,,就是《爱人》杂志第8期上的那个小鹏么?
  
  yes;hehe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7:31:04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i晓妖 回复日期:2010…03…30 16:21:22    
    很向往这样的日子!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开始?能请教下要做哪些准备吗?
  
  等我写完这个帖子,就应该有个答案了,呵呵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7:44:44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湘妃竹语 回复日期:2010…03…30 17:36:51    
    小鹏,先支持下~
    
    是我知道的那个新浪博客上的小鹏么?
    是《莲花之上》和《我把欧州塞进背包》的小鹏么?
   
  
  是地,呵呵
  
  这个贴是总结帖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17:45:52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king_5203 回复日期:2010…03…30 17:42:26    
    小鹏
    2011年你的旅行目的地是哪里?
  
  1月南非
  4…6 西班牙,荷兰,法国
  8土耳其
  之后还不确定,呵呵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20:44:50 读天涯 dutianya/m924
  零一一:信仰
  03年6月
  意大利,梵蒂冈
  
  曾经在火车上遇到过一个意大利青年,他说他的职业是画广告画,在罗马。他说喜欢梵高和毕加索。他还说米开朗基罗也是画广告的,只不过工作地点在梵蒂冈,而雇主是教皇。
  
  日影西斜,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的古埃及方尖碑投下利剑一样的阴影,那剑尖指向罗马老城。铺在地面上的白色碎石呈放射状分布,也仿佛日光照耀。
  这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却管辖着幅员辽阔的精神疆域,全世界10亿教民的信仰在这里得到慰藉。
  等待进入教堂参观的人排成一条参差的线,站在我前面的是个秃顶老头,正跟太太抱怨着六月罗马的骄阳似火。他把地图折成扇子,仍然阻挡不住汗水在脸上流成一条小河。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20:47:30 读天涯 dutianya/m924
  进入教堂,人就仿佛游进深海的鱼,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爽和安静。夕阳余晖透过穹顶,弥散成黄色的光幕,如同从深海看到的天堂景象。
  我始终仰视。石柱、墙壁、天顶、门扉,无一不是精细雕刻的杰作,仿佛一面面穿越时空的镜子,让我看到文艺复兴的光彩与荣耀。
  处在荣耀中心位置的是米开朗基罗。几百年来,似乎只有他通达绘画和雕塑的双重顶峰。他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凭借非凡想象力把圣经故事变成有血有肉的图像,扩散了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而他的《大卫》和《摩西》则是任何一本雕塑史都不会错过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是杰出的建筑师,圣彼得大教堂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兴建,教堂让米氏作品长久保存,后者则使教堂户枢不蠹。
  我在教堂内还看到许多忏悔室。暗红色的实木忏悔室被分成几个隔断,有一些老人进进出出,他们脸上的表情虔诚而凝重。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0 20:48:54 读天涯 dutianya/m924
  西方宗教有原罪的说法,人生来是恶的,人心是暗的,需要控制自身欲望,所以教堂才会有忏悔室。作用是让人时时自省。而持续的自省会慢慢积淀成生活的习惯,才会对人和善,对事从容。
  我一直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信仰并不是简单的唯物或者唯心,神学和科学谁是谁非的大问题不是普通人应该考虑的,信仰只是个人内心的一种修习。
  宗教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死亡。世间所有最伟大的精神系统都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结,而只是一段新路途的开始。无论有神还是无神,信还是不信,只要能够日日自持,控制欲望,善良而不贪婪,怎样将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十年背包生涯,我走过太多的教堂、庙宇、清真寺,对宗教的认识也从最初的不信到现在虽然还是不信,却认为信比不信要好。因为宗教能解决一些困扰心灵的问题,让人活得更加干净。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1 07:23:21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拈石微笑 回复日期:2010…03…31 01:48:00    
    敬佩。。。
    疑惑,LZ怎么解决在路上的生存问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空间跨度如此之大,需要很多钱吧,难道LZ有什么特别的生财之道?
  
  你问的是我后来的旅行吧
  那些基本都是有人买单的,呵呵

作者:小鹏2011 日期:2010…03…31 08:55:41 读天涯 dutianya/m924
  作者:风崇拜 回复日期:2010…03…31 08:35:09    
    旅行是给心灵一层层的沉淀,路走多了,心就宽了。旅行同时也是感知,当我们从对社会人事懵懂不知的学生时代走出,投入到社会生存的洪流中,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中的各种规则,心也开始变得冷灰。放下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得失,拿起背包,去感知每一段不同的旅程,去呼吸那自由的空气。原本冷灰的心就又会多彩温热起来。在求生存的社会中,我们只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