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

第23部分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第23部分

小说: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来呀,桥怎么样呀?”
    “已经搭成了一半,估计天亮以前是可以搭得起的。”
    对方似乎得到很大安慰,轻轻地放下了耳机。然而他却一分钟也坐不住了。他招呼一个 参谋说:
    “小吕,走,咱们再去看看。”
    吕参谋拿着一个长长的三节电棒,小兴国提着马灯,在前面引路,周恩来一脚高一脚低 地走在起伏不平的石板路上。
    出了土城街,还要下一个长长的陡坡才到了赤水河边。
    夜深风寒,涛声震耳。工兵们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提着马灯,正在河面上紧张地劳动。 赤水河上满是点档灯火。那个戴着眼镜的矮个子工兵连长丁纬,正在桥头指挥,周恩来走到 他的身边,他似乎没有发觉。吕参谋说:
    “老丁!你看是谁来了?”
    丁纬转身一看,见是周恩来,又是亲热又是埋怨地说:
    “哎呀,周副主席,你怎么又来了?刚才,你不是答应我们休息一会儿嘛!”
    “休息不下去哟!”周恩来笑着说,“快完成了吧?”
    工兵连长指了指河对岸,满脸愁容地说:
    “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缺两条船搭不到头。”
    周恩来一看,在火把的光照下,两岸大树上拴着两根粗大的绳索,有五六只木船已经固 定在绳索上,船与船之间搭上了木板,就差短短的一截没有到达对岸。
    “还有别的办法吗?”周恩来问。
    “刚才打听到,有一个老船工的亲戚家有两条船。”
    “快,快派人把那个老船工请来!”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通信员提着马灯,从高高的河岸上领下一个老人来。那个老人拿着 长烟袋,穿着小破袄,腰里杀着一条褡包,虽然须发皆白,但脸色赤红,看去还很硬朗。
    周恩来迎上去说:
    “老大爷,您多大年纪啦?”
    “七十三啦,快到阎王爷那儿去啦。”他笑着说。
    周恩来见老人很开朗,就开门见山地说:
    “老大爷,听说你也是个受苦人,我们红军从这里过,你可要多帮帮忙呵!”
    “那还用说。”老人抽着烟管嘿嘿笑着。“你们一来,就给我们分粮分盐,我开了一辈 子船,运了一辈子盐,那些老板也舍不得白给我一把盐吃。”
    “我们本来就是自己人嘛!”周恩来笑着说,“你看,我们这桥修得差不多了,就是缺 两条船,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老人抽了两口烟,说:
    “我亲戚家倒是有两条船,就是离这里还有十几里路。”
    “你能走得动吗?”
    “你看我这胳膊腿儿!”老人比试着,“要是再年轻几岁,我真跟你们走了!”
    周恩来笑着说:
    “那可真太麻烦您了!”
    “麻烦什么!”老人梗梗脖子,“我一听说你们要打猴子兵、郭猫儿我就高兴。”
    “为什么管他们叫郭猫儿呢?”
    “咳,不用提了,说不出口哟!”老人狠狠地在鞋底上啪哒啪哒磕着烟锅,“他那个师 的兵都是些夜猫子,一到夜间就出来,钻到老百姓的家里去,这些畜牲!… ”
    老人一边骂着,一面跟着工兵连的人,沿着赤水河边急步走去,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丁纬走过来,似乎带着哀求的口气说:
    “周副主席,你快回去休息吧!千万不要来了,我保证天亮以前完成就是。”
    吕参谋也在一边敲着边鼓,周恩来只好踏着疲倦的步子爬上高高的河岸。
    一座可容三路纵队通过的浮桥,终于在凌晨四时完成。周恩来兴奋地提着马灯,来到爱 华商店的后院。从玻璃窗里,看见毛泽东神情焦灼不安,在暗淡的灯光下来回踱步。警卫员 小沈伏在桌子上打盹。
    “毛主席还没有睡呀?”
    周恩来说着推门进去。毛泽东见他面带笑容,就高兴地说:
    “桥搭好了,是吧?”
    周恩来笑着点了点头,毛泽东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拉着周恩来坐下来说:
    “这我就放了心了!恩来,过了河,你好好地睡一觉吧。”
    周恩来笑了笑,说:
    “我已经通知部队立即渡河。一军团在上游的猿猴场也开始抢渡。估计一天多的时间可 以渡完。”
    “这就好了!”毛泽东宽慰地说。“陈云同志把伤员的输送工作也搞好了,好不容易 呀!”
    正谈话间,只听外面有一个熟稔的四川口音说:
    “你们的兴致不小呵!”
    说着,朱德已经推门进来,后面跟着手枪班长袁国平。毛、周一看,朱德满脸满身都是 灰尘,虽然疲劳一些,但目光仍旧炯炯有神。袁国平显出完成任务的那种得意神气,眼睛里 充满笑意。
    毛泽东慌忙将朱德扶到椅子上,说:
    “总司令,可真是辛苦你了!”
    朱德憨厚地嘿嘿笑着,还没答话,袁国平就插嘴说:
    “总司令今天可动了真家伙了!”
    “什么真家伙?”毛泽东笑着问。
    “总司令一到阵地,就跟大家说:‘今天你们是要死还是要活?要活,就要打好这一 仗;要死,后面就是赤水河。你们不是要保卫党中央吗?中央就在这里!’他的话把大家激 起来了,大家一手拿着手榴弹,一手提着大刀,一个冲锋就把营篷顶占领了。总司令紧跟着 部队往前冲,我拦也拦不住他,忽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二三十个敌人,一面嚎叫着,一面 打枪,总司令顺手从警卫员身上抽出二十响的驳壳枪,哒哌哌一阵猛打,就撂倒了好几个。 我把剩下的敌人都嘟嘟了… ”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哈哈大笑。毛泽东说:
    “总司令,这样的事只能干一次,以后可千万不能这样干了。”
    朱德嘿嘿笑着,说:
    “不晓得咋个回事,我打了这么多仗,一次伤都没有负过,好象子弹不找我似的。”
    大家又笑了一阵。毛泽东看见小沈也在一边张着嘴傻笑,就说:
    “小沈,你还愣什么,快给总司令烧开水呀!”
    小沈提着大锡壶烧水去了。袁国平也随着走了出去。毛泽东将放弃原定计划,渡过赤水 河的事征求朱德的意见,朱德表示同意。
    不一会儿,小沈提着滚得咯哒咯哒响的锡壶走了进来,给每人倒上一杯开水。周恩来端 着开水说:
    “毛主席,你不是说要同总司令喝一杯吗?”
    “我差点忘了,”毛泽东笑着说,“寒夜客来茶当酒,那是因为没有酒嘛,现在我们守 着酒城为什么要茶当酒呢!小沈,快倒酒来!”
    “我见马伕老于那里还有,我去拿来。”
    不一时,小沈拿来一个军用水壶,给每个人倒了小半碗。毛泽东端着酒碗,同朱德、周 恩来碰了碰杯,一饮而尽。然后,带着深深的遗憾,缓缓地说:
    “这次太便宜了敌人了!以后我们要好好地收拾他们一下才好。”
    桌子上响起了电话铃声。作战室报告说,河边上出了一点事,有一些战士不愿过河,要 周副主席很快回去。
    周恩来立刻提起马灯来到河边。这时天似亮未亮,模模糊糊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隐 隐听到有人在争吵什么。
    吕参谋跑过来说:
    “这个炮兵连纪律性简直太差了!按照轻装规定,叫他们把几门山炮沉到河里,他们硬 是不肯。我们说这是上级的规定,他们说,不相信有这个规定,要军委的同志亲自来下达命 令。”
    “你找他们的干部嘛!”周恩来说。
    “干部也不积极。”吕参谋生气地说,“现在好了,周副主席你来说服他们吧。”
    小兴国提着马灯,在前面分开众人,周恩来到里面一看,见有些战士坐在地上,守着几 门山炮,情绪相当激动。
    吕参谋大声说:
    “你们不是要见军委同志吗,现在周副主席来了,你们有意见就说吧!”
    那几个战士一听周副主席来了,抬起头看了看,纷纷站了起来。其中一个带着几分胆怯 试探着问:
    “周副主席,你们是真的下了命令,不要我们的大炮了吗?”
    周恩来温和地笑着说:
    “不要大炮了,怎么能这样说?”
    “既然要,为什么要我们沉到赤水河里去呢?”“是这样,同志们。”周恩来温和地解 释道,“不是不要我们的大炮,是因为没有炮弹,白白地背着它,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现 在打的是运动战嘛!”
    另一个战士迟迟疑疑地问:
    “这样说,你们真的下了命令了?”
    “是的,毛主席说了,我们都同意了。”
    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炮兵战士纷纷低下头去。有的背过脸去偷偷地抹泪。一个战士 抽抽咽咽地说:
    “首长,我们不是不听命令呵。这几门炮,是牺牲了好多同志才缴获来的。我们把它从 江西拖到湖南,又从湖南拖到贵州,什么难过的江都过了,什么难走的山都走了,为什么要 把它扔到赤水河里呢!有些山上不去,我们就拆散了背上它,用绳子拖着它,同志们累死了 好几个,好不容易到了这里,为什么要丢掉它呢?… ”
    这个战士一边说着,竟哭起来了。
    周恩来望望那几门山炮,也心里酸酸的,觉得很不好受。因为这几门山炮的来历他是很 清楚的。但是他的面容仍然很严肃,丝毫也没显出软弱的感情。
    这时,从那边过来几个炮兵连的干部,他们本来同战士们的心情相同,躲到一边去了; 现在一看战士们在周副主席面前哭起来了,实在太不象话,就严肃地呵斥道:
    “哭什么!既然首长说了,我们就应当执行命令。快,快把山炮拉到那边悬崖上丢在赤 水河里!”
    “是嘛,同志们,这是不得已嘛!以后我们还会要缴获的!”
    周恩来温和地说。
    战士们这才赶着骡马,拉起沉重的山炮,咣咣当档地向悬崖那边走去。
    “同志哥,我的同志哥,”一个炮兵干部在后面追着喊,“不要忘记在山崖上做个记 号,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还要来搬它的!”
    所有在场的人,心里都在颤抖,只有骡马不懂事,仍然象平常那样忠心地专心致志地执 行着它们的任务,拖着几门山炮,走到山崖那边去了。
    黎明随着漫漫的晓雾来到赤水河上,队伍开始渡河了。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十七)



    红军渡过赤水,即将浮桥斩断,进入川南古蔺县境。由于北面长江沿岸置有重兵,且后 面追兵甚紧,军委决定以一部佯攻叙永,仍旧作出渡江姿态,主力则向西南的扎西(威信) 开进。
    人们对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体会得越来越深了。土城之战刚刚晴了两天,接着又是浓 云蔽日,大雾弥天。有时白茫茫的大雾甚至终日不散,在高山深谷间行进的战士们,简直整 日在云间穿行。目力所及,仅仅是眼前的一小段山路,隐隐约约的黝黑的树影,和路旁湿漉 漉的尚未返青的衰草。前面十几公尺以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只能从鸟鸣判断出那里有丛 密的林木,从叮咚的水声猜测出那里有山泉或溪流。
    这天,朱德因为等电报出发得迟了。他落在部队后面,背上挂着一顶江西斗笠走得蛮有 精神。手枪班长袁国平、警卫员小崔紧跟着他,饲养员拉着他那匹黑马。朱德自恃体格强 健,只在疲劳时骑骑马,大部分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