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

第38部分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第38部分

小说: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二十八)



    中国有一条美酒河,那就是赤水。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它的产地茅台镇就在赤水河畔。 茅台酒酒香清洌,无与伦比,那是人人都知道的。其实,赤水河畔还有一些酒也都不错,它 们都是取自这条上天恩赐的流水。赤水河真称得起是一条美酒河了。不知怎的,中国工农红 军与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三五年的三月十六日,他们来到了茅台镇,又要从这里三 渡赤水。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刘伯承在红军行列中步行着,警卫员们牵着马跟在后面。他们 由东向西越过一道高高的山梁,向下俯视,已经可以看到赤水河了。红军上次是从二郎滩、 太平渡东渡赤水的。那两处多悬崖绝壁,两岸的村庄好似贴在壁上。这里的山势却比较迂 缓。他们沿着一条山径下坡,走了许久,才来到有名的茅台镇。也许是春天到来的缘故,在 明丽的阳光下,赤水河那湾满荡档的流水,显得越发碧绿可爱。对岸一丛一丛的绿竹,也换 了新鲜的颜色,倒影在碧波里。只是这数百户人家的茅台镇,太古旧了,多数还是茅草房 子,由于风雨的剥蚀,颜色未免显得灰暗。
    他们在茅台镇外观望了一回,随后走下陡岸,来到河边。刚要踩上浮桥,从旁边跑过来 一个身量不高、戴着近视眼镜的青年军人,向他们打了一个敬礼。毛泽东一看,原来是军委 工兵连的连长丁纬,就握着他的手,说:
    “丁纬同志,你这个桥修得好快呀!”
    丁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他指指黄桷树上拴着的铁索,解释说:原来这里就有一座浮 桥,被飞机炸断了,老百姓听说红军要修,就主动送了几条盐船来,所以很快就修好了。
    “老百姓没有跑吗?”周恩来问。
    “没有跑。”丁纬说,“我们一来,他们还放喜铳哩!有人还事先替我们写上标语: ‘气死滇军,吓死黔军,拖死中央军!’
    … ”
    “比我们刚进贵州真是大不相同了!”朱德高兴地说。
    丁纬陪着他们踏上浮桥。他看这几位领导人的脸色,一个个都相当严肃,心头象压着什 么沉重的东西。走了一截,毛泽东一面走一面端详浮桥,随口问:
    “这些船都给老百姓代价了吗?”
    “给了,给了。”丁纬说,“还是和上两次一样,每只船预付损失费三十块白洋,如果 没有损失,船仍旧归船户自己。所以他们都很高兴。”
    毛泽东显出满意的样子点了点头。
    他们越过浮桥,来到赤水西岸。与丁纬分手时,周恩来嘱咐说:
    “这座浮桥修得不错。可是只有一座不行,还要防备被炸断呀。”
    “我们还准备在朱沙堡和观音寺两处架桥。”丁纬恭敬地回答。
    说过,他们沿着一道斜坡,上了陡岸。毛泽东看见北边不远处有一棵大黄桷树,和沙洲 坝他门前那棵樟树不相上下,上面树冠亭亭如盖,下面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周围环境也相 当幽静,就用手一指,对大家说:
    “我看不要进房子了,会就在那里开吧。不然飞机一来,又得把我们请出来。”
    “好,好,这里便于保密,讨论问题最好。”周恩来说。
    说着,大家来到黄桷树下。这里绿草茸茸,还有不少野花点缀其间,大家就随意席地而 坐。刘伯承让警卫员铺下一块杏黄色的雨布,又从图囊里取出一张张的军用地图亲手在雨布 上拼好。随后吩咐一个参谋说:
    “王柱!你就在那边担任警戒。稼祥同志赶上来,你马上带他到这里,其余的人没有什 么要紧事就不要来了。”
    参谋立刻到路口那边去了。警卫员一看这情形,立刻会意,把茶缸子和水壶解下来,放 在首长面前,然后牵着马到附近树林子里隐蔽去了。
    长征路上,开会也不算少。总是有那么多重要的事需要集体作出决定。今天的会,似乎 不同一些,这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几个人脸上少有的严肃而沉重的表情可以看 出来。他们聚精会神地凝望着地图,倾听着别人的发言,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
    会议开到上午十时,担任警戒的参谋王柱才远远听到大树下发出一阵笑声。他心里暗暗 地想,大概是问题解决了,至少是告一段落了。接着,就见刘伯承总参谋长从大树下走过 来,吩咐道:
    “王柱!你把工兵连长找来,要快!”
    王柱去了。不一时丁纬喘吁吁地跑了上来。丁纬明显感觉到,和早晨见到几位领导人时 的气氛大不相同。早晨他们的表情相当严肃,沉重,现在却有说有笑,一个个的脸色都那么 明朗,显出一副喜滋滋的样子。毛泽东敞着怀,脚下有不少烟头儿,他首先笑着说:
    “丁纬,坐下来嘛,你老站着干什么!”
    说过,又转脸对刘伯承说:
    “伯承,你把那个事给他谈谈。”
    刘伯承坐到丁纬身边,从眼镜后面望着他问:
    “上次过赤水,你们在太平渡和二郎滩是搭了浮桥的吧?”
    “是的。”
    “现在,这两处的浮桥还在不?”
    “还在,我听说还在。”
    刘伯承转过脸,望着毛泽东微微一笑,又问丁纬:
    “你这消息确实可靠吗?”
    “我是听老百姓说的。”
    刘伯承迟疑了,停了一下,说:
    “听说不行。你马上派几个人去看一看,骑上马,快一点。
    如果浮桥还在,就派人守起来。”
    “是怕飞机把这座桥炸坏吧?”丁纬指指下面的浮桥,笑着说,“不要紧,朱家堡和观 音寺的两座桥已经快要修好了。”“不不,我说的不是这个。”刘伯承含汉糊糊地说,“你 快派人去吧!”
    丁纬心中暗想:“已经有几座桥了,就足够了,还要管太平渡、二郎滩的浮桥干什 么?”但既属军事机密,又不便多问,就连忙打了个敬礼,跑往山下去了。
    丁纬派去的人中午回来了。他们带回了确实的消息:太平渡和二郎滩的浮桥都完好无 损。丁纬立刻兴冲冲地跑到黄桷树下报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高兴地笑了。
    这时,毛泽东的警卫员小沈和周恩来的警卫员小兴国,一个人背着一个大竹筒,从茅台 镇笑嘻嘻地走回来。毛泽东问:
    “你们背的么子?”
    “我们刚买了一点茅台酒。”小沈说。
    “准备擦脚用的。”小兴国补充说。
    “擦脚?用这样好的名酒擦脚?”毛泽东笑着说,“那太可惜了吧。来,给大家倒一点 尝尝。”
    小沈和小兴国,本来怕受责备,现在看毛泽东带头要酒,就高高兴兴地将竹筒上的塞子 拔去,给每个人的大缸子里都倒了一点。
    “给咱们的连长也倒上嘛!”毛泽东说。
    小兴国又摘下自己的小碗,给丁纬斟上。毛泽东望着丁纬,笑着问:
    “你们连先来,你就是这镇上的警备司令。我问你,我们的人有没有光吃酒不掏钱的?”
    “没有,没有。”丁纬笑着说,“我们一来,就按你们的指示,在酒店门口贴了布告, 把您和总司令的名字写得大大的,谁敢不掏钱,他不要脑袋了?”
    人们笑了一阵。朱德笑着说:
    “要得。就要这样。”
    小兴国插进来说:
    “我们刚才去打酒,酒店老板还说,红军就是好,公买公卖,过去黔军、川军、中央军 喝酒,哪个掏钱?”
    毛泽东端起茶缸子,望着丁纬笑着说:
    “咱们碰碰杯吧,你们一路上完成了不少艰巨任务,这个很不容易呀!”
    朱德、周恩来也对丁纬举起了杯子。朱德兴冲冲地说:
    “你们工兵连成立时候我就讲了,不能小看工兵,中国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工兵。”
    说过,大家举杯咂了一口,都称赞酒好。毛泽东半闭着眼睛,象是认真品评着它的美 味,沉了一下,才说:
    “美哉斯酒!真是名不虚传。”
    说过,又深深地饮了一口,望了望周围的青山碧水,不禁背起苏东坡的文字: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周恩来听到这里,望着小沈、小兴国笑道:
    “毛主席是讲没有菜,听出了吧?”
    “我那饭盒里只有辣椒。”小沈苦笑着说。
    “我还有点花生米。”小兴国说。
    “快拿来,这就很好。”毛泽东说。
    小沈和小兴国刚打开饭盒,嗡嗡的飞机声,已经自远而近。时间不大,有两架敌机已经 飞到渡口上空。
    毛泽东镇定自若,抬起头望了望飞机,仍旧端着他那个旧茶缸子品尝着茅台酒的美味。
    “首长们是不是隐蔽一下?”
    “这里就很隐蔽嘛!”毛泽东仰起脸望着黄桷树绿伞般的树冠,很香地吃着花生米, “现在蒋介石主要靠飞机侦察,你让飞行员一点也看不到,他回去也不好交帐嘛。”
    人们笑起来。
    正说着,那两架飞机从头顶哇地一声掠了过去,因为飞得很低,上面国民党的青天白日 党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在渡口丢了两颗炸弹,腾起两股黑色的烟柱,都没有投中浮桥。
    毛泽东又呷了一口酒,望着丁纬说:
    “你叫渡口那个连打几下子,吓唬吓唬它!”
    “不怕暴露目标吗?”丁纬担心地问。
    “不怕。”毛泽东笑着说,“要是蒋介石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他也睡不着觉嘛!”
    丁纬立刻去了。
    不一时,渡口附近的一处阵地上,响起了哒哌哌的机关枪声。两架敌机不敢恋战,随即 遁去。因为他们在追击红军中已经不止一次地损失过自己的伙伴。
    接着,炊事员送了饭来,大家就在树下吃了。饭后,刘伯承请示毛泽东,一军团的先头 团已经过来了,是否还要找他们谈谈。毛泽东说:
    “要谈,快把他们团长找来。”
    稍顷,团长来了。这人生得身高体大,坚实有力,站在那里象半截铁塔似的。周恩来一 看,立刻看出他就是过湘江以后在担架上同博古争吵的那个团长,就笑着向大家介绍说:
    “这就是韩洞庭同志,突破乌江的就是他这个团。”
    毛泽东笑着说:
    “听说你以前是安源的矿工,来,我这里还有点茅台,你喝一杯。”
    说着,就把他的大缸子递过来。韩洞庭不好意思,那张黑脸上微微泛红,连忙推辞说:
    “我不会喝!”
    “不会喝?我知道,矿工没有不喜欢喝两杯的。”
    “叫你喝,你就喝嘛!”朱德也插上说。
    韩洞庭双手接过来,一气喝了个底儿朝天,两眼立刻放出明亮的光彩,抹抹嘴,说:
    “首长给任务吧!”
    毛泽东示意刘伯承来谈。刘伯承向韩洞庭身边凑了凑,一面指着地图要他们立即渡河, 向古蔺、叙永前进。古蔺由其他部队来打,他们的任务是包围叙永,相机攻占叙永。那里敌 人不多,只有一小部分川军。
    “能打下来就打下来,不能打下来先包围着,不要勉强。”
    毛泽东在旁边说。
    “打下来以后呢?”韩洞庭问。
    “打下来以后么,”毛泽东笑着说,“你就开个群众大会,说我们要坚决打过长江去。 打不下来,在城外也可以开个这样的大会。”
    韩洞庭眨巴眨巴眼,琢磨着话里的含意,又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