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

第67部分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第67部分

小说: 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显然顾不上它了,因为比起子 弹,慑人心魂的倒是下面震耳欲聋的激流。
    杨成武直直地望着攀缘铁索向前移动的人们,震耳欲聋的浪声与稠密的枪声,他好象都 没有听见,一颗心只是随着那些战士在颤动的铁索上浮沉。不管哪个人在铁索上打个趔趄, 或是铁索抖动一下,他的心就一阵发紧。现在他凝望着的是落在最后面的那个战士。那个战 士似乎爬得十分吃力,爬出几步就爬不动了,不时望着下面的激流,脸色变得蜡黄。杨成武 忽然想起,他是去年五次反“围剿”时入伍的。他家分了田地,还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日 子过得很不错。后来激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热忱,他还是来了,还带动了十几个青年。他平 时情绪活跃,能说会唱,是士兵委员会的积极分子。部队临离开苏区那天,他的妻子来看望 他,他不巧外出。等到第二天部队出发了,他才同妻子在众人面前见了一面。虽然妻子大大 方方地笑着说:“那就打了胜仗再见面吧!”在他心里却留下很深的遗憾。长征以来,他不 断地问政委:“到底是往哪里去呀?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江西根据地呢?”……就是这样一个 战士,他落到最后面去了。
    正在这时,只听桥头上有人惊喊了一声:“有人掉下去了!”这时,不要说桥上的人, 就是站在桥头的人,脸上也都变了颜色。
    “沉着一点!”只听远远传来一声威严的叫喊,这是小个子廖大珠的声音。循着这声 音,大家看到,廖大珠一手紧紧抓着铁索在荡来荡去。队伍立刻稳定住了,错错落落地继续 在铁索上向前移动。
    杨成武望望那个爬在最后的战士,已经不见了,想来刚才正是他落下了滚滚的波涛。
    杨成武望望爬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面孔黝黑而又颇为秀丽的青年。他是江西广昌人。在 敌人进入广昌时,他的全家都被杀害,只剩下一个出了门的姐姐。他曾经探了一次家,回来 后一连哭了几天。他包袱里包着一双姐姐做的鞋子,总舍不得穿。有一次他打着赤脚行军, 说是没有鞋了,其实,那双鞋还没有沾过脚呢。现在他背上还有个小包包,也许背的还是那 双鞋吧!现在他象大蜥蜴一样爬得相当迅速,高高地昂起头颅,究竟是故意不看那轰鸣的流 水以减少恐惧呢,还是蔑视死亡?
    杨成武看到,在所有的人中,最轻松的,恐怕要算那个带点野味的扬各。可能是他那山 野生活磨练出的大胆,也可能是对于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他在铁索上竟象猴子般地灵活轻 松,甚至还把连长腰上没有插好的什么东西整理了一下,态度和动作都显得相当从容。
    “好,好,到底爬过去了!”王开湘掏出手绢擦了擦额头,手绢上全是嘀哒的汗水。
    杨成武刚松了一口气,忽然周围有人惊呼起来:
    “起火了!起火了!”
    杨成武定睛一望,果然对岸桥头冒起一股浓烟,腾起了桔红色的火苗,转瞬间火焰飞 腾,愈烧愈大。很明显,这是敌人为了阻止红军的进攻,把桥头上的什么东西点起来了。这 突然发生的情况,使刚刚接近桥头的廖大珠他们大感意外,远远看见他们犹豫了,正在铁索 上爬行的人们停住了。真是一发系于千钧,成败决于一旦,这时,杨成武高高地挥着驳壳 枪,以他那年轻的尖亮的声音喊道:
    “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头呀!犹豫不得呀!冲过去#####冲过去就是胜 利!……”
    桥头上的人们也跟着大声喊道:
    “廖大珠!不要慌,冲过去###”
    “不怕火,冲过去#冲过去##!”
    远远看见,接近桥头的人们,镇定了。廖大珠回过头,向后面喊了一句什么,接着从背 上抽出大刀,在阳光里闪了一下,第一个扑到烟火中去了。当他的身影再度从烟火中出现的 时候,只见他把帽子一摘,一挥手,一顶冒着火苗的帽子就落到大渡河中去了。其他人也纷 纷跃到火里,不一刻桥头周围就响起了一阵滚雷似的手榴弹爆炸声。
    随着突击队的进展,三连很快将收集来的板子铺到了桥头。杨成武随即带领第二梯队冲 上去了。廖大珠他们,刚才在桥头所受的惊恐、不安、拘束,这时化做一团无名怒火,抡起 大刀任性地砍杀起来。贴近桥头就是一条古老而破旧的市街,街上满是店铺,双方就在这条 小街上厮杀起来。敌人见他们人少,正在举行全力反扑时,杨成武率领的第二梯队赶到了, 又经过一阵激战,终于将守敌大部歼灭,残敌弃城向北逃窜。
    当追击敌人的枪声在晚风里最后飘失的时候,东方升起一轮明月,静静地照着泸定桥。 这桥虽然还是寒光闪闪,但看去却象是软软下垂的吊床,不再令人惧怕。
    午夜过后,率领红一师沿东岸前进的刘伯承、聂荣臻已经来到。他们沿途击溃了敌人两 个旅,经过长途跋涉,显然已很疲劳。刘伯承一坐下就说:
    “你们有啥子好吃的,快搞一点!”
    警卫员小白子笑着说:
    “这里最好吃的,怕就是鸡蛋挂面了!”
    “好,好,这个就行!”
    小白子备饭去了。刘伯承对杨成武说:
    “你先带我们看看桥去。”
    杨成武在前面提着马灯,刘伯承、聂荣臻跟在后面,穿过古旧的小街,来到桥头。这 时,一轮明月已经步上中天,把二郎山顶的那团白云,照得皎洁如雪。泸定桥温柔地微微下 垂着,横在大渡河上。刘伯承和聂荣臻踏上桥板,缓步而行。他们一时望望西面巍峨奇峻的 二郎山和高入云际的贡嘎山,一时望望脚下大渡河奔腾的激流,不时停住脚步抚摩着那闪着 寒光的铁索。两人都没有说话。他们一直走到桥头,又转回来,将到桥中央时,刘伯承才停 住脚步。他手扶铁索桥栏,再一次望着滔滔的大渡河水,长长地慨叹了一声,接连在桥板上 重重地跺了三脚,一面说:
    “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化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胜利了!胜利了!”
    聂荣臻也深有所感,接上说:
    “是的,中国革命又可以继续前进了!”
    回到东岸桥头,他们在一块高高的石碑前停下。杨成武告诉他们,这通碑是记述诸葛亮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事。刘伯承说:
    “我们也该立一通碑,来记载我们的英雄!”
    聂荣臻点了点头。
    夜已深,大渡河的奔腾声显得更激越了。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五十二)



    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第二天,林彪率红二师及军团直属队也到达了。随后,周恩来、朱 德和毛泽东也先后到达了这个不足一千人的小城。
    这几天,泸定桥经历了历史上最繁华的日子。千军万马都笑眯眯地瞅着她,摇摇晃晃地 跨过了长征以来最凶险的河流。
    国民党的大渡河防线崩溃了。刘文辉的二十四军退往天全等地。国民党在成都的参谋团 急电杨森,要他的几个旅赶到荥径、天全、芦山一线防堵红军。
    石达开的悲剧命运终于避免。中央红军从上到下人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气。但是他们还不 知道前面路上又横着新的风险。
    按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先头部队已向天全前进。
    这时,红军统帅部的战略意图,就是迅速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个意图向部队传 达后,立刻成为最鼓舞人心的口号。自从去年西征至今,已经七个多月,天天行军打仗,没 有一个落脚之处。一个一个的战友,从身边倒下,部队越来越小,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现 在,听说一支强大的兄弟部队就在前面,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呢!
    二郎山雄峙在泸定城边,主峰高达三千二百公尺。部队一出发,就开始爬山,还不到半 腰,回首下望,大渡河已变成深谷中的一弯细流,就象一条小小的银蛇。回想多日来竟为他 奔波劳碌,费尽心机,又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接着,部队进入了原始森林。原始森林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往上看枝叶虬结遮天蔽 日,森林里终年象暮色深浓时那样阴暗。往下看都是陈年败叶,不知积压多少层了,人走上 去软绵绵的。有些地方是雨水和泥浆,发着霉臭的气味。更讨厌的是那些歪倒的枯木朽株横 在路上,必须费很大劲搬开,才能通过。所以队伍时走时停,是长征路上最艰苦的行军之一。
    周恩来同他的几个警卫员一同随队行进。他的面容比在贵州时消瘦多了,体力也比以前 差了,但是他那熠熠生彩的大眼睛和他那部潇洒的美髯以及顽强地自我克制掩盖了这一点。 他依然是红军中最忙碌的人。除了大的决策他必须参加以外,决定了的东西还靠他一件件落 实,一件件检查。自从在贵州他从马上摔下来以后,同志们曾有意减轻他的工作,无奈他是 一个天生的忙人,情况改善不了多少。何况刘伯承担任先遣队司令之后,整个总参谋长的工 作,又搁在他肩上了,哪里有他休息的时间!
    周恩来和几个警卫员一起走着,他见警卫员沉闷了,就说几个故事和笑话,来鼓励他们 的情绪。一直到下午才爬到甘竹山的峰顶。大家出了原始森林,看顶空蓝天如洗,阳光灿 烂,周围苍山如海,云幔四季,大大吐了一口郁闷之气。
    “我们就在这里歇歇腿吧!”
    周恩来说着,在一块红石头上坐了下来。几个警卫员也在他周围坐了。
    人们常常赞美大川奇峰,很少领略高山云景的奇丽非凡。这时,周恩来显然被周围的云 景吸引住了。阳光一照,那白云显得分外明丽,就象雪峰和冰山一般布满四周。有的象长长 的银带将远处的山峦拦腰束住,上面露出一个鲻鲻乌黑的山尖,就象海上的孤岛。还有的象 荒野古城,有的象原上奔马,有的象亭台楼阁,有的象波涛中的航船。更为壮观的是西南面 的一座高山。那座山高高地超出云表,山峰和积雪在阳光下白得耀眼。
    “那是什么山哪?这么高!”小兴国指着那座山问。“恐怕是贡嘎山。”周恩来说, “那座山海拔七千多公尺,是我们中国的第二座高峰呢!”
    “我们中国山真多呀!”小兴国有点厌烦地说,“我们江西,山就够多了。谁知道一出 来山更多。湖南也是山,贵州也是山,云南也是山,四川还是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山 呢?”
    “平坝子都让国民党占去了嘛!”警卫员小魏说。
    “什么时候开到平坝子就好了。”小兴国叹了口气,接着转过脸问,“不是说我们要同 四方面军会合吗,什么时候能会合呢?”
    “快了。”周恩来微笑着说。
    “他们现在在哪里?”
    “在岷江上游一带。”
    “他们有多少人?”
    “总跟我们从江西出来时差不多吧。”
    “那就好了!”小兴国高兴得笑了。“我们合在一块儿就是十几万人,可以大干一场 了!”
    周恩来高兴地笑着说: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小兴国更高兴了,站起来手舞足蹈地说:
    “先打下成都坝子,接着就拿下全四川!”
    “小兴国气魄还不小哩!”周恩来呵呵笑着说,“只要我们两个方面军会合,是会打出 一个新局面来的!”
    小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