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教言汇集 >

第20部分

教言汇集-第20部分

小说: 教言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家中起恶兆,当需耗财而消灾。

  正士即使赴他处,亦应尊敬及承侍,
  若常敬奉如意宝,则增吉祥成所愿。

  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
  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

  若人侮辱有学士,则彼自己会遭殃,
  犹如灯火向下垂,此人自手会烧伤。

  无论何法何相应,彼法应当如是用,
  首饰不能戴足上,足镯不能用顶饰。

  成办巨大事业时,竭力依靠善妙友,
  犹如火烧茂林时,务必依靠大风助。

  仁慈者说温和语,他人欢喜易成事,
  谁能耗财令人喜,舍弃身寿亦难足。

  不因穷困极忧伤,不因富有喜而慢,
  业力所牵遥远故,种种苦乐随后现。

  格言宝藏论第八品终


  第九品  观察佛法

  众生怙主在世时,若人礼拜外道师,
  则如具八支河岸,又复欲掘盐水井。

  无论一切任何事,若人习惯无微难,
  如同学习工巧明,修学佛法亦不难。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
  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苦如雨水。

  佛说何者施舍财,彼人需时可收取,
  所积之财如蜂蜜,终将被他人享用。

  此世虽然放债务,亦不一定偿清债,
  若与乞丐布施者,无勤定得百倍物。

  悭者不会成富裕,施者不会成贫困,
  似成啬者不喜财,施者似为贪图财。

  若施恐怕变穷故,悭者不愿放布施,
  若啬必定变穷故,智者有财即布施。

  屯集之物不增上,商者处处设货摊,
  如是积财不成富,智者十方放施财。

  广闻博学之士云:虽具千百万宝藏,
  谁亦不愿布施者,此乃世间之贫者。

  愚者顾虑失后代,所得微财亦积累,
  智者为兴自后代,如同贿赂而发施。

  思为后代得福贵,抛售己身遗予子,
  劣子反而抗父母,耗尽诸财游如犬。

  父母极为慈爱子,子女并非如是待,
  父母竭力养子女,一旦衰老受子辱。

  积财悭吝之富者,积财乐施之富者,
  此二自己及后代,来世将有明差别。

  漂泊轮回诸众生,昼夜拼命求财富,
  知足之士虽得财,亦如菩萨施他众。

  施舍一切圆施度,若起嗔恚增安忍,
  人足亦可随喜故,布施修法之根本。

  此身虽为苦海器,是故如同怨恨敌,
  智者若知役使法,则成一切福德因。

  虽身刹那即消失,善业亦能传百世,
  如同风扬檀香味,传送虽远令人喜。

  今世长期共享乐,一旦辞别极痛苦,
  终无自由而死亡,若执恒常真毁己。

  亲友皆围自身旁,低声吐语失目光,
  不知死后归何处,此时无善者可怜。

  三种恶趣之诸病,未到之际当治之,
  否则如同遭霹雳,骤落自顶无可奈。

  明知离别诸亲友,亦知必定会死亡,
  仍旧安然入眠者,究竟吾心有何魔。

  何者虽不能精进,亦不应该堕恶趣,
  勇者虽不能杀敌,怎会杀害自方矣?

  学者为得恒久乐,暂苦亦应求学问,
  如同刺灸法疗治,此乃巧医之论典。

  若他一切圆满时,自心生起不忍耐,
  则摧自己之福根,实为嫉自又毁己。

  若欲灭除诸害敌,则汝应除自嗔恨,
  是因无始轮回中,嗔恚害吾无穷尽。

  若欲灭尽一切敌,彼等怎能会杀尽,
  若能灭除自嗔敌,则能同时灭诸敌。

  若嗔高强鲁莽者,则将自己遭祸害,
  对于正士和蔼者,有何必要起嗔恚?

  同根所生之禾草,被风吹送于十方,
  如是俱生之众生,以业所牵各自分。

  昔不相识今互爱,次后彼又各自行,
  此人与吾密切故,死后亦生巨痛苦。

  若欲专为私利者,彼者先应利他人,
  专以私利为重者,彼人不会成自利。

  何人利他为重者,倒如狡者为私利,
  一切利己为重者,倒如利他真诚者。

  智者虽为利今生,亦应修法方得乐,
  当视正士与盗贼,彼二圆满有大异。

  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
  又遭病老等众苦,余半亦无享乐际。

  众人若能真现见,跟随自身之死主,
  则为余事何堪言,甚至食念亦无有。

  无论汝事圆满否,死主绝不让汝停,
  设若尚有应作事,则应今起精进行。

  吾今诸事尚未满,恳请暂时等一日,
  如是涕泣复哀求,死主怎能改其时。

  舍弃散乱即为妙,不能舍此依善友,
  喂养毒蛇不应理,若养便需勤诵咒。

  设若自心散乱者,彼无修法之良机,
  若人寂静而安住,彼心即可得堪能。

  精通一切所缘义,并以禅定调自心,
  勤学圣者之教言,此乃一切功德基。

  愚者学习执为耻,智者不学执为耻,
  是故智者再衰老,亦为来世学知识。

  愚者因无智慧故,彼等不愿求学问,
  若善观察无智故,愚者更应勤求学。

  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
  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

  浅学寡闻愚者云:修习不需广闻法,
  若无闻法仅修习,再勤亦成傍生因。

  无欺因果循环律,此乃遍知之特征,
  若无求学亦成佛,则彼因果何能真?

  若无闻受仅修习,暂时修成亦速尽,
  犹如金银虽炼熔,一旦离火即变硬。

  纯依智力细观察,能断过根即修习,
  否则久修反照旧,如涤身垢复沾身。

  殊胜因缘未具时,虽证无我难成佛,
  未修殊胜方便者,虽见谛亦非罗汉。

  是故证悟诸法已,自心安住三摩定,
  断除过失习气俱,彼者方成正等觉。

  何人若无胜智慧,论典虽妙有谁学?
  镶宝金饰虽美妙,牦牛对此何理睬?

  智者如若已精通,一切格言之真理,
  然而彼义不奉行,则知论文亦何用?

  自己所需诸论典,每日之中记一句,
  如同蜂蜜及蚁窝,不久即将成智者。

  若愿行持诸善事,务必敬闻佛教言,
  一切诸时能忍耐,纵遇命难亦行法。

  若能依据经教义,精进修行依对治,
  智者从不说妄语,彼德此后会明知。

  过去行此亦兴盛,如今行此亦复然,
  若学殊胜此格言,未来亦会得圆满。

  智者自己虽了知,亦会恭学智者论,
  如同珍宝虽贵重,未销之前价极微。

  树木纵使极众多,生长檀香林极少,
  如是学者虽众多,能说格言学者少。

  骏马行道知胜劣,金银冶炼知纯浊,
  大象战场知勇懦,学者著论知学问。

  若欲一切世间众,皆以自己当正量,
  则当推究此善论,对症下药勤修行。

  若知一切世间事,彼能修成诸正法,
  是故行持正法者,乃是菩萨之善规。

  耆婆良医以巧法,以药为食治重疾,
  吾以随顺世间理,宣说殊胜此正法。

  生自广阔海岛上,智慧龙王所摄持,
  具德格言珍宝藏,为满学者之慧库,
  为满智者之渴望,释迦比丘吉祥贤,
  根嘎嘉村善观察,为明诸世著此论。

  此中所生无垢善,犹如极明皎月光,
  遣除诸众之意暗,愿盛智者之慧莲。

  学习一切诸所知,为得一切智智位,
  是故吾造此论典,亦是为得圆佛果。

  此《格言宝藏论》是由中印度菩提迦耶(金刚座)向南一百由旬雪域圣境,本住后藏拉多卓巴萨迦寺,曾受文殊菩萨之加持慧光,顿开智慧之花蕊故,广闻多学并现证精通声明、因明、修辞、辞藻、饰词及如来之众多经典教义,是故真实获得通达圣教理证与窍诀之要,并对讲辩著等具有崇高之辩才者,说理论师释迦比丘根嘎嘉村吉祥贤学尊,于具德萨迦寺撰著圆满!

  译于成都国际大都会香港花园
  一九九六年元月一日
  愿增上吉祥!!!


  水 木 格 言

  贡塘丹毕准美尊者著

  水 格 言

  智慧深不可测,大悲珠宝遍布,
  事业浪花飞溅,顶礼如海佛陀。
  犹如澄清水流,可遣有情热恼,
  善说纯新甘露,能赐智者安慰。
  芳香所熏净水,供水沐足水等,
  所作皆成善妙,格言众人喜欢。
  了知二规取舍,暂时究竟利成,
  犹如善巧商主,入海获得珍宝。
  小河尚不能渡,岂能游过大海?
  不知高尚法规,岂能证悟法性?
  正直聪颖智士,纳受他人功德,
  草原清清流水,潺潺歌唱采花。
  恶人游遍各地,收取种种过患,
  犹如险地塌方,水引混浊淤泥。
  本领最初难学,若无正知易失,
  水滴积难满器,若漏顷刻殆尽。
  若能负荷苦行,何事皆无困难,
  步入河水之中,不为雨水所害。
  恒时不断精进,循序诸事皆成,
  小溪缓缓流淌,绕遍广阔大地。
  要事缓慢成办,急行不能究竟,
  大风缓至远方,大浪猛涌不远。
  不能承担之事,他纵强求莫为,
  不会游泳之人,他劝岂能入水?
  净水众人供品,日月众人明灯,
  圣者众人顶饰,正法众人甘露。
  大船大海庄严,明月虚空庄严,
  智者佛教庄严,勇将军队庄严。
  品行高尚官民,共处增上善妙,
  犹如大海江河,互为融入成友。
  恶君恶仆二人,双方皆成衰落,
  水装新罐之中,二者皆将毁灭。
  众多傲慢官员,共商摧毁区域,
  左右各处冒水,土房不能稳固。
  君民和敌难胜,彼此分离敌胜,
  马亦难越之河,多分羊亦能过。
  法王纵然收税,以此救护百姓,
  大云引出海水,缓降保护大地。
  昏君搜刮民财,然仍饥寒交迫,
  马面山饮海水,然仍恒时炽热。
  纵恒恭敬恶君,然因无贿生嗔,
  虽然数日烧水,离火之时冰冷。
  傲慢粗暴高官,谁人愿意依止,
  波涛汹涌漩涡,鱼类不会停留。
  慈爱饶益士前,自然集聚众人,
  如意宝之海滨,众生皆会依附。
  依止大官得利,然生畏惧胜彼,
  海为珍宝源泉,亦是恶龙城市。
  信赖陌生之人,失毁自己之因,
  佛子天鹅头领,因依新湖被擒1。
  轻信人言之友,偶因谗言离散,
  水与牛奶相融,为天鹅喙分开。
  智者辨真伪行,愚者盲目跟随,
  水中惊扰之声,多数野兽逃走。
  交往增减善行,成为良友恶友,
  清凉虽同利害,安立药水毒水。
  恶友狡诈笑容,不如疼爱怒容,
  带来干旱白云,不如乌云利田。
  贵贱众人皆依,本性善良智者,
  途中悦意水池,众人皆喜入内。
  行为粗暴慢者,无关人亦嗔之,
  骄傲恒河美女,匝胡怒而吞饮2。
  过分欺凌弱者,将堕悲惨深渊,
  鱼儿狂游水中,弹至干地必死。
  恶姓稍有财富,我慢犹如王位,
  狭窄山谷小溪,咆哮宛如海涛。
  未见广阔国土,高官自以为是,
  蜷于井水之蛙,闻说大海丧命。
  劣者容易欣喜,喜时亦易发怒,
  山谷短短小河,瞬间暴涨暴落。
  纵然爱护劣者,不知深恩报仇,
  纵洒清凉之水,岩浆更加沸腾。
  虽然加害圣者,无恼忍耐安乐,
  虽洒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