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

第32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32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进一步。其二,由“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到“弟子万馀”,
到“博士弟子员倍百人”,说明学校=寺院组织更见扩大。其三,石渠阁的
神学会议更为神学奠定了钦定的基础。元成哀平四朝,仍循此路向:
(11)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四七年)冬,以萧望之道经术功,赐爵关内侯。
(12)元帝□□□年,通一经者皆复,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
吏。
(13)成帝口口口年,召见班伯于宴昵殿,容貌甚丽,诵说有法,拜为中
常侍。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
(14)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六年)秋八月,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
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
医李柱国校方技。向子歆,河平中受诏与父向校秘书。
(15)河平五年(公元前二四年),东平王字,求子史诸书及太史公书。上
以问,大将军王凰对曰:“??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
怪: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
阨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不许之辞宜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
备载,王審乐道,传相告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辨破义,小
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对奏,天
子如凤言,遂不与。
(16)哀帝□□□年,刘歆请立左氏春秋,与五经并列学官,帝会歆与五
经博士讲论其义。
(17)平帝元始四年(公元前四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
万区,作市常满食,制度甚盛。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徽天下通一艺教授十
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议,鐘律,月
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纲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
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
(18)元始□年,置六经祭酒,秩上卿,每经一人。
据此可知:其一,武帝罢黜百家,以及史籍所称某某帝好经学,某某帝
尊儒术,由大将军王凤的奏议所说,已完全暴露共秘密,正宗思想与中央集
权的不可分性,已一覧无余。其二,寺院组织,循着自上而下的集权途径,
已由中央深入于郡国,五经博士及博士弟子员而外,又增设了五经百石卒吏,
及六经祭酒,完成了寺院的金字塔形式。其三,诵说儒经还有所谓“法”,
连“容貌”也成了说经者(学入=僧侣)的必具条件,其神学性质,已须眉晕
现。其四,在中央,既为“学者”(僧侣)划区“筑舍”“作市”,制度甚盛,
又令诣公车来京的千数僧侣,各于廷中记说,正乖缪,壹异说,是正宗而又
加以正宗化,不仅儒外无学,儒内亦不得有派,宗教思想的统制至此已渐臻
极峰。其五,中央存书既多,为选定正宗,淘汰异端,校正书籍巳成专业,
且有严密的分工。
至于东汉,又进一层,宗教思想与寺院组织更加完备:
(19)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
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乐安,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家博
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
(20)建武四年(公元二八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于云台,议立费氏易
左氏春秋博士。
(21)建武十九年(公元四三年)擢何汤为武贲中郎将,拜桓荣为议郎,赐
钱十万,同授皇太子尚书。每朝会荣辄于公卿前敷奏经书,拜荣为博士。车
驾幸太学,会博士论难于前,荣被儒服,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
相厭,不以辞长胜人。特加赏赐。又诏诸生雅吹击磬,尽日乃罢。后荣入会
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之曰:“此真儒生
也!”以是愈加敬厚。
(22)中元元年(公元五六年),宣布图议于天下。
(23)明帝永平二年(公元五九年)冬十月,帝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
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三老五更。乡射礼■,
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摚鹬耍睬琶哦厶撸且谕
计。
(24)永平十五年(公元七二年)命皇太子诸王说经。帝亲于辟雍自讲所制
五经章句(东观记作“五行章句”),已,复令桓郁(即桓荣子)说一篇。帝谓
郁曰:“我为孔子,乡为子夏,起予者商也!”
(25)水平□□年,班固为郎,典校秘书。
(26)章帝建初元年(公元七六年)诏贾达人讲北宫白虎观,令撰“欧阳大
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及“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并“周官解故”。
(27)建初四年(公元七九年)冬十一月,议郎杨终上言:“今天下少事,
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帝亦
以宣帝立大小夏侯简书,及京氏易,建武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
自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儵奏言:
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于是上太常
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
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学
者如博:赵博李育,校书郎班固,卫士令贾逵,议郎杨终,鲁阳乡侯丁鸿,
广平王羡,及太常楼望,少府成封,屯骑校尉桓郁等,皆与会集议,连月乃
罢。并令固撰集其事,著为白虎通义。似此,由“亲称制临决”,到“正坐
自讲所制章句”,由“弟子万馀”到“冠带摚鹬嗽睬琶哦吒且谕蚣啤保
“共正经义”,由“皇帝亲称制临决”的集议,至“连月乃罢”,并令史臣
撰集成书,作为正宗教义的经典,其规模之大,仪式之隆,诚千古所未有。
前后二百一十三年(由公元前一三四至公元七九年)来,儒书圣经化、学
校寺院化的宗教思想完成的进程,由董仲舒开其端绪,白虎观会让集其大成。
然而,汉代的宗教的仪式和思想,并不是如统治阶级的想法,而是愈到后来
愈不美妙,就在图谶国教化的时候,也还有人提出反抗的意见,就在白虎观
会议的时候,便有无神论的异端代表者王充的反抗。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
下列数点:
第一,两汉之际的折衷主义代表者,如刘氏父子及班氏父子,与扬雄等,
皆当时寺院中人。寺院乃正宗圣地,与秦之“以吏为师”者相对,汉行“以
师为吏”之策,而从中竟生出了有离于宗的折哀思想,实为正宗危机的标帜。
第二,折衷思想所以出现于两汉之陈,系因此时期为经济矛盾和阶级斗
争的剧烈时代,正宗神学的一元原理,在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的摇撼之下,
已经显出了危机,因而产生了折衷主义的思想,以济正宗之穷。
第三,在正宗统制的二百余年里,“经义”的解释,始终有“同异”问
题出现,每一次的皇帝“亲覧”、“临决”和“自讲”,都不能根绝正宗思
想内部的同异纠纷,这一方面证明这种思想统制在历史上绝没有成功,另一
方面证明地主阶级之间的内部矛盾随着土地所有关系的复杂化而也复杂起
来。
第二节 刘向歆父子的折衷思想
刘向歆父子在经学方面的活动,有别章评述。现在,我们只将其天人关
系论与文史整理工作,提出加以考察。此雨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前者表现
着他们的世界观,后者表现着他们的历史观。世界观与历史观在一般的情况
之下应当相为一致,而在刘氏父子的思想系统里,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显著的
矛盾。此在思想史的研究上,实有待于具体的解明。
汉书(卷二七上)五行志说:“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
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洽谷梁春秋,数其■(古
“祸”字)福,传(或作“溥”)以洪範,与仲舒错(互不同)。至向子歆,治左
氏,传其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传,又颇不同。”
我们统计五行志所载,刘氏父子推演灾异者,共一百八十二事,上起西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年),下逮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二一年),言
论凡二百二十六则。就思想内容来看,比之于董仲舒,虽有鼠牙雀角的异同,
而本质上则同为神学的世界观:其牵强附会尤与董仲舒异曲而同工。此事早
经唐代刘知几所驳斥,兹摘录其二例如下:
一、“志云:严(庄)公七年秋,大水。董仲舒刘向以为:严母
姜与兄齐侯淫,共杀桓公;严释父仇,复娶齐女,未入而先与之淫,
一年再出会于道逆乱,臣下贱之之应也。又云:十一年秋,宋大水,
董仲舒以为:时鲁宋比年有乘丘鄑之战,百姓愁怨,阴气盛,故二
国俱水。按:此说有三失焉。何者?严公十年十一年,公败宋师于
乘丘及鄑。夫以制胜克敌,策勋命赏,可以欢荣降福,而反愁怨贻
灾邪,其失一也。且先是数年,严遭大水,梭其时月,殊在战前,
而云与宋交兵,故二国大水,其失二也。况于七年之内,已释水灾,
始以齐女为辞,终从宋师为应,前后靡定,向背何依?其失三也。
夫以一灾示眚,而三说竞兴,此所谓敷演多端,准的无主也。”(史
通卷一九五行错误篇)
二、“哀公十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
周之十一月夏九月,日在氏,出东方者轸角亢也。或曰:角亢,大
国之象,为齐晋也。其后,田氏篡齐,六卿分晋。按星孛之后,二
年春秋之经尽矣;又十一年左氏之传尽矣;自传尽后八十二年,齐
康公为田和所灭,又七年晋静公为韩魏赵所灭,上去星孛之岁,皆
出百余年;辰象所缠,气候所指,若相感应,何太疏阔者哉?且当
春秋既终之后,左传未尽之前,其间卫弑君,越灭吴,鲁逊越,贼
臣逆子,破家亡国多矣,此正得东方之象,大国之徵,何故舍而不
录,远求他代者乎?又范与中行,早从殄灭,智入战国,继踵云亡,
辄与三晋连名,总以六卿为目,殊为谬也。寻斯失所起,可以意测。
何者?二传所引,事终西狩获麟,左氏所书,语连赵襄灭智,汉代
学者,唯读二传,不观左氏,故事有不周,言多脱略。且春秋之后,
战国之时,史官阙书,年祀难记,而学者遂疑篡齐分晋时,与鲁史
相鄰,故轻引灾祥,用相符会。白圭之玷,何其甚欤?”(同前五行
杂驳篇)
今按:刘氏父子的神学思想,与其“宗室”的贵族地位及所遇经历,均
密切相连。兹分别叙述如下。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附: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
父德任为輦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及宣帝循武帝故事,
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向从通达能属文辞进对。时,宣帝复兴神仙
方术之事,而淮南有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
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向父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向幼
而读诵从为奇,献之,言黄金可成。上令典尚方铸作,事,费甚多,
方不验,吏劾向铸伪黄金,繫当死,上奇其材,得逾冬减死论。会
初立谷梁春秋,徵向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