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良田千顷养包子 >

第251部分

良田千顷养包子-第251部分

小说: 良田千顷养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的衣衫根本就不用咱们洗,再看看宋大哥和王大哥,人家也会做饭,虽然简单粗糙了点,但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反倒是因为他们住在咱们这,咱们家还沾了人家的便宜。
娘,你去村里看看,别人家都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除了那么几个家庭条件本来就不错的之外,哪个现在不是饿得面黄枯瘦的?
你再看看咱们,顿顿有肉不说,油水还丰富,每顿都管吃个饱。咱们娘俩这一个月吃的东西,可是比顶的上咱们往常小半年吃的还要多。更别说那些肉啊,大白米饭之类的。
娘,你听我的,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将每顿饭里,属于咱们自己的馒头省下来。这天也冷,经得住放。等宋大哥和王大哥他们之后,咱们要是没得吃了,拿出来,蒸一蒸,回头还有大白馒头吃呢。
以咱们娘俩目前刺绣,攒钱的能力。不说是吃大白馒头了,就是想要每顿有饼吃,那都很难。而且我相信,等宋大哥和王大哥他们走的时候。只要咱们不亏待他们,到时候有剩余的粮食,肯定都是给咱们的。”
贾氏听到女儿的话,却不以为然。就算这些是真的,那也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罢了。想要永久的拥有像现在这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将他们留下来,或者是她们母女随着他们一起走。
不过看那老爷的样子,那是不可能的了。唯有可能的就是留下那两个里的其中一个,而能够留下的方式,只有将女儿嫁给他们。
虽然也许在他们看来,是不稀罕她的女儿,可到底算来,她女儿也算是个良家闺女。能够嫁给他们这样做下人的,也是他们的福气。
“娘,你听清楚了没有。”丁梅梅这次是真的火大了,好像娘压根就听不进自己的话。她都想过了,那老爷的脚要彻底的好,恐怕是年后的事情了。
按照他的手脚愈合的速度,想来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而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自己和娘,靠着刺绣还能够攒下六十来文,加上之前的,也有一百多文。
而现在一天自己和娘,都攒馒头的话,能够有六个。可为了不那么明显,自己和娘一天攒三个,一个月也有九十个,加上那半个月,往少了算,也有一百多个馒头。
到时候他们真的走了,肯定会有些油,肉,和米面剩下来。她们就先吃那些攒下来的馒头,娘俩省吃俭用一些,怎么滴,都能够顶的上一个月。
到时候开春了,有了野菜,加上剩余的米面,应该撑个半年不是问题。而这半年的功夫,自己和娘,也能够攒上好几百文钱,相对的这日子就能够好过一些了。
只是娘这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希望她别乱整才行。否则惹恼了王大哥他们,到时候别说给自己留什么了。不马上就走,就谢天谢地了,真怕娘会做出那种得不偿失的事情来。
本来这个家里已经修补好了,等半年以后,自己家也能够攒个好几百文钱,加上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新的被子什么的,来年的冬天,她们娘俩更是不用怕。
到时候她和娘在努努力,其实还是可以买上一亩旱地的。只要和娘勤劳点,来年的吃穿根本就不用愁。有了地,听说郡主是回来了,这老天爷一定会站在他们老百姓的这一边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不过前提就是,娘给搞砸了这一切。
而贾氏却完全不是这么想,她想着,女儿年龄这么大了,等过了年,又虚长一岁。这女人家,就是耽搁不起,在不嫁出去,就是老姑娘了。
眼前有这么好的人选,为何不要,回头选一些条件人品,样样都不如眼前这两个人的。只要有了他们其中的一个,以后想要吃香的喝辣的,还不是简单的事?
母女俩的叽咕声,虽然不是很大,但王侍卫和宋侍卫都是练武之人,耳朵听力,本就异于常人。不过因为声音不大,倒是听的有一段,没一段的。
对于贾氏的态度,现在两人或多或少,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些的。他们本是想看看那个姑娘的意思,如若这母女俩不行的话,就听从丁大夫的话,到时候直接搬到丁大夫家住就是了。
现在外头的风声,应该也快过去了。这里也有丁大夫帮忙掩饰的,应该不会出太大的纰漏才是。
现在看来,那个姑娘好似还不错,但愿那个贾氏听从她闺女的话。他们是王爷的贴身侍卫,断然是不可能留下来,但她女婿的。也不可能带着这样的两个母女,一起回国都的。
侍菊和另外一个侍卫独自留下来查找消息,侍卫长早就回去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查探,没看什么特殊的人来山脚下,倒是在这附近的几个村落和镇上找人。
奈何找了许久,都没有消息。可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倒是在镇上发现了一个异样。有个男人,经常来镇上售卖大量的野物。经过她的观察,那些野物是被有武功的人击毙的。
因为是在动物身上,她又没有高强到,在动物的身上,能够看到是什么武功套路的,只能试图跟着那个男人,想看看他到底是哪个村的人。那个村里的人,是不是有自己要找的。
可奈何跟了好几次人,都被甩掉了。这就更加引发了她的好奇心,这怎么可以。经过多次的跟踪之后,慢慢的发现,这个男人住的地方,其实就是距离青云山最近的山脚下的村庄。
而那村庄的村民根本就是没有武功的,还有那个男人是一个大夫家的儿子。这就引发的侍菊更加的好奇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侍菊和李侍卫在丁家村,蹲点,从辰时一直到酉时,就在打算放弃之时,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还有熟悉的声音:“明天姑爷应该会醒了,老爷的脚应该也快好了。这几天,咱们得准备一下了。要实在不行,等姑爷醒了,咱们雇个车先去一趟凤村算了。
小姐说,她在凤村和人有合作关系,到时候没有银子,就先去那边支取一下,应该没问题的。再说有姑爷在,也不用怕。”
天黑漆漆一片,虽然看不见人,但听着熟悉的声音,加上这话,侍菊两人几乎就可以肯定,那两个人应该就是和自己一起来保护郡主的侍卫了。
“宋大哥?”突然侍菊开口说话了。因为她和苏黎那一路到青云山脚下,这一路随性的,除了苏黎,就是她和侍梅。又因为她经常进出,很多话,都是她待苏黎传达的,她相信自己出声的话,眼前的两个男人,应该会认得自己的声音,才是。
“王大哥,好像是侍菊的声音。”宋侍卫说完,就声音带着疑惑的问道:“是侍菊吗?”
“宋大哥,真的是你们,太好了。小姐要我留下来找你们,我找了好久,好辛苦,真让我们找到你了。”
侍菊和李侍卫听到这话,这才放心的走出来。顺着声音,跟着走上前。好在因为下雪的关系,就算没有月亮,在白雪的折射下,依稀能够看得清,眼前两团黑影和自己的具体方位有多远。
“侍菊,真的是你们?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相信老爷看到你们,会很高兴的。走,咱们先回去!”
王侍卫听到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而此时李侍卫似乎看到他们拿着东西,便上前拉着两人的东西,给他们一人分担了一些。
因为肩膀上的东西轻了,几人的脚步也就快了起来。很快就到了丁梅梅的家里,宋侍卫心情很是愉悦的道:“表姑,开门,我们回来了。”
在等他们吃饭的丁梅梅听到这话,便让自己娘去打一盆热水过来,自己就先过来开门了。这么冷的天,他们天天出去打猎,其实丁梅梅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的,特别是在吃肉的时候。
待丁梅梅看到又多出陌生的一对男女的时候,心里很是诧异,连忙关上门,便道:“王大哥,这两位是?”
“熟人!”王侍卫简单的说了句,便将野物扛到饭厅里。又和宋侍卫一起洗了洗脸,待身子梳洗干净后,便道:“这两位也是我们的同伙,之前是和我们失散的,我家小姐特意命他们来找我们的。”
贾氏在端出热水后,便没看到侍菊等人,便进厨房端饭菜。这时走出来,看到侍菊的时候,危机感顿生。
这里居然有女人,而且小宋和小王对她的态度特别的和蔼,一看就有问题。不行,必须得让女儿表现一番,若是因为这个女人,自己女儿没机会了,那岂不是以后又要回去过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
“小宋啊,你不为表姑介绍一下,眼前的这两个人吗?”贾氏说话,开始有些阴阳怪气了。
宋侍卫看到这,皱了皱眉。转而一想,这毕竟是别人的家。而这贾氏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自己引人进来,确实得和主人家说一下。
“表姑,这两个是我们的同伙,他们是奉小姐之命,前来找我们的。这位姑娘,叫侍菊,这位大哥,年龄比我们大,表姑你可以叫他小李。”
贾氏看到这,将东西摆在饭桌上之后,便又道:“哎呀,你看我这,做得饭菜也不多,只能够我们四个人吃的,这可如何是好。”
丁梅梅看到这,还不知道自己娘的意思,那就白当她的女儿了。只见她站起来道:“没关系,我这就去做几个贴饼子过来,很快的。反正这里的菜量也够多了,你们先坐下来先吃,我很快就好了。”
侍菊看到这个女儿的迅速反应,心里很是满意。只是在看向贾氏的时候,面色有些不善了。这个女人,自己还都没说,要在这里吃饭,她就想出幺蛾子吗?
这一路上过来,宋侍卫已经三言两语的交代清楚了。现在他们住在这,吃住就给那两母女包了。自己解决她们的吃饭问题。她们则是将屋子给自家住,并且对外则是给他们一个好的油头,让他们能够光明正大的走动。
“这位大娘,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或者,你又打着什么心思呢,你不妨说出来,我好给你参考参考。”
侍菊很是不客气当着众人的面,这样与贾氏说话。她发现,有些人就是给脸不要脸,既然如此,那何必客气呢。
“我,我哪有!”面对侍菊的强势,贾氏眼珠子乱转,有些心虚的说道。
“咱们坐下来先吃饭吧,等吃饱了再去看老爷,估计这会儿他眯着。”王侍卫让亲自去打了一盆热水,让两人梳洗后,直接吃饭。
他和宋侍卫,现在都完全忽略了这个贾氏,看她刚才说出来的话,一看就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要不是看着那丁姑娘人还不错,现在王爷又不宜搬动,都不想住在这了。
有些人,就是不能对她太好了。有时候对她好了,就会让她忘了自己的本份,忘了原由的生活,原来的日子。
“饼来了,来来,趁热刚出炉的,大家快点吃。”丁梅梅这时端出一盘子烙饼来。那些饼,上头还有肉沫,闻起来很是香。
“丁妹妹这饼做得不错,光是闻着就觉得好吃。”侍菊看了丁梅梅一眼,她对这个姑娘的感觉不错。
“呵呵,这位姐姐要是喜欢吃,就吃多点。不用客气,反正这些都是王大哥和宋大哥赚回来的。”
丁梅梅很是好爽的说道,她相信这些他们一定都说过了。反正这也是事实,没必要隐瞒。
“那敢情好,我就不客气了。”说罢侍菊也没客气,开动了。而一旁的李侍卫早已吃了很多了。
这段时日,郡主是留了不少的银子,开始的时候,他们不敢在外头大吃大喝,在山脚下呆了七八天,自己做。发现没什么问题之后,便在附近的几个村落里寻找。更别提能迟到什么好吃的了。
后来去城镇找,也没找到。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吃住,都是选择最简单,最普通的。现在才算踏踏实实的吃下第一口饭,哪能不敞开肚子吃的道理?
其实这个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