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武烈太后传 >

第15部分

武烈太后传-第15部分

小说: 武烈太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也是和赵王一样露出好奇神色,想知道能让王后看中并推举,赛过他们以及他们门客的人到底是谁。

赵相如躬身行至赵王身前,端正拜倒,未等所有人开口,“臣妾保举的人,就是臣妾自己!”

赵相如起身时,看见赵王手一抖,惊得差点将身前的矮榻推了出去,其他几个人也是瞠目结舌。

赵王半天才道:“这——这——”

赵胜短暂的惊讶过后便仍是一张扑克脸,不再多露任何表情。而缪贤尽管与赵相如多有接触,但刚刚一番话也将他吓得不轻,赶紧道:“王后切不可以身犯险。”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我国与秦国乃是同宗。”

缪贤继续不遗余力地劝道:“王后三思,秦国虎狼之邦,向来极不守信。楚怀王一事已让各国王室忧心,王后万万不可前往。”

十六年前,秦王把楚怀王骗入秦后劫持到咸阳……要挟他割让巫、黔中郡给秦,怀王坚决不给,秦国就把他关在秦不让回国,结果怀王客死异乡。当时一名大臣曾经力劝他不要入秦,却被罢黜,正是大夫屈原。

比试(上)

“郎君”一词是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一种称呼,据考证,其实“郎君”最开始写作“狼军”。众所周知,狼军由武烈太后一手创建,并一直延续至哀帝,是赵国最精锐的部队,其选拔标准十分严苛,类似于后世的武举。著名诗人李白年轻时参选未录后曾说:“公主选驸马也不过如此了。”这话虽有些夸张,但在当时,狼军将士的条件确实好到成为每一位适龄女子的春闺梦里人。

——《帝国最后的荣耀:狼军》

“王后出使,若被掳,有失国体。”赵胜的声音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人气。

赵相如知道自己要说服的是赵王,并不理会平原君的话,而是转向赵王道:“大王,臣妾也知此计甚险,但赵国真无一人堪当大任,若是草草挑出一人,让宝物丢失事小,让赵国被他国耻笑事大!更何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古有妇好、妇邢代夫出征,得胜而归,臣妾这样做,也是为赵国考虑,虽有不妥,但是权宜之计,能解燃眉之急,还请大王体谅。”

赵王还在犹豫,赵相如道:“当年主父曾掩藏身份出使秦国,全身而退。臣妾不才,愿效法主父。”

赵相如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所有人似乎都陷入沉思。她决定再添一把火道:“臣妾昨日卜了一卦,若出使则大吉。”

赵王表情变了几变,正要开口时,赵胜又说道:“王后计谋并非不可行,只是王后想以什么身份入秦呢?”

赵相如知他意思,本来就不能派位尊者,怕是一去不回的差事,个中凶险世人皆知,还派个王后去,一国王后入秦岂不让人贻笑大方?

赵相如胸有成竹道:“自然不会以王后身份,妆成男子即可。”

其实赵相如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提议要想得到附议很难。虽然缪贤与赵奢是自己人,但连他们都觉得不妥,可见要让赵胜、廉颇点头,有多难。其实廉颇还好,军人本色,很少发表意见,主要是赵胜。在以何种方式入秦时,赵相如坚持要隐藏身份直到进入咸阳,而赵胜坚决反对,认为一路遮遮掩掩、偃旗息鼓不仅不够光明磊落而且随侍人员少,危险系数大,应该亮明身份,从合法渠道入秦。

赵相如只好与他逐条反驳:遮掩是为了和氏璧和使节队伍的安全考虑,若是招摇过市,东西万一真被抢了,别说面子,里子都没了。

廉颇担心万一隐秘出使被别国知道,明目张胆抢了,赵国只能是打落牙齿往回咽,连说法都讨不到。赵相如反问,那若是打出旗号,大摇大摆跑去秦国,难道不怕“偶然”间冒出来的山贼?

二人哑然。

他们都知道“偶然”的意思。别国若真的想抢,即便有赵国使臣的身份,也无法抵御化妆成盗贼的军队。

最后只得按照赵相如的意思,但赵王还是担心不已,记挂和氏璧的安危。赵相如只能劝道:“大王,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王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我国;要是我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我们,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臣妾认为还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背负违约的责任。”停了一会儿,赵相如满怀信心的说:“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臣妾就把宝物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臣妾誓当完璧归赵!”

在场所有人无不为赵相如一番话动容,赵胜不吭声了。原先还有些摇摆不定的赵王,见此情景当即拍板,就这么着了。但眼下还需要对使臣的身份进行确认。堂堂赵使,总不能别人到赵国一问,说:查无此人吧。

“大王,关于这个,臣妾心中已有计较。”

“哦,王后说来听听。”赵王见有了办法,心情豁然开朗。

“据臣妾所知,宦者令缪贤门下谋士众多,不如臣妾扮作缪贤的门客,对外即可称作是缪贤举荐的。大王看如何?”赵相如目不转睛的看着赵王,等待他的决策。大问题都已决定了,这些个旁枝末叶都是小事情。

“甚好,就依王后的意思,那对外叫什么呢?”赵王问得很仔细。

赵相如抿嘴浅笑道:“蔺相如。”

那日商议完毕后,赵王根本不想管事,放权让王后与赵胜廉颇商议解决,无需奏报,出使秦国所需一切物资、费用、人员由王后统一调配。

因为出访属于高度机密,仅有当天在场几人知道,所以赵相如对于随行人员的选择更是慎重考虑。侍女除了小春一概不要,侍卫原也没有,赵相如想着不如从狼军中挑选佼佼者。

想到这,赵相如陡然忆起,自己与庞澈的半年之约。上次演习的效果似乎不错,但只能算作狼军的生存训练,到底没有争锋相对的拼杀,虽然她的设想是练就一支奇兵,并非大规模投入战斗,但是真刀真枪的拼杀就当是演习,机会难得,若有不足,还能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何况庞澈……

赵相如想起他一副自负不可一世的脸,不禁有些微微生气,走着瞧吧。

待宫中事宜交待妥帖后,赵相如以养病为由,再次前往野台,她将在那里“住着”,直到赵使蔺相如从秦国归来。

正是天寒地冻之时,只是野台的早梅已开,夹着冷风,别有一种清冷之气,十分好闻。赵相如身着貂裘马靴,一身男子装扮,骑着马检阅了狼军两营将士。经过一次演习,这些军士发现普通军士与自己的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以一敌三、四的不在少数,于是斗志愈发旺盛,恨不得日日能与这些昔日的袍泽切磋一二。

赵相如嘴角一丝愉悦的笑,今日便是与庞澈麾下军队对垒之日,望着身前一张张跃跃欲试的脸庞,赵相如朗声道:“你们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以一敌二,但是你们是狼军,只有抱成一团,才能像群狼一样拥有百倍的战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赵相如的声音在士兵耳边久久回荡,震撼着每个人的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而这些句子在后来被有心人记下,编成曲子,成为赵国狼军军歌。

廉颇和庞澈在营外接王后凤驾的时候,看到了她身后杀气腾腾的五百士兵,每个士兵身上都背着七七八八许多种兵器,乍一看像武器贩卖商。而更令他们惊讶的是,其中一半,竟是骑兵!这些骑兵马上的装备十分奇异,似乎能将人牢牢固定在马背上。

廉颇与庞澈吃惊不小,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这些士兵究竟的发生了什么,有如此脱胎换骨的表现。

庞澈原本满满的自信有些动摇,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引以为傲的阵法能否抵挡住这样一支部队。

赵相如仔细检查了两军较量时用的箭矢、长矛全部被折去箭镝和矛头,蘸上白色粉末,而所有参战将士,尽着乌衣,一旦被对方武器击中,就会沾上白灰,被判定死亡,即刻退出比赛。

今日便可检验半年来的训练成果,赵相如越发期待。

庞澈五百人对阵赵相如五百人,中间有五百米左右的缓冲区。

庞澈站在己方的战车上,大声喊道:“列阵!”

前方执戈矛的士兵突然往两边集聚,空出的中间空当突然涌出一排执盾士兵,一字长蛇站立,护在戈兵前面,最末排则是弓兵。

赵相如倒吸一口冷气,短短时间内,庞澈竟然针对她的骑兵排出了这个阵法。骑兵能够克制步兵和车兵,拥有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冲击力,瞬间冲垮步兵的方阵。但所谓兵种相克,这世上没有一个兵种是无敌的,骑兵最害怕的就是弓兵,因为骑兵在快速奔袭中无法躲闪,而且目标巨大,基本是活靶子,不论是人是马,一旦中箭,即便不死,摔下马也差不多了。

“弓箭手列阵!”

对方庞澈已经下了命令,赵相如急得一身冷汗,目测了一下对方弓兵的距离,应该还不在射程内,只是庞澈已然摆开阵势。她本打算让骑兵先行冲锋,摧垮对方的防线,扰乱阵法,再让步兵营紧随其后,展开攻势。但情况有变,必须立即作出调整,否则骑兵都将折损在冲锋上!

赵相如沉声道:“蔺羊,你领三个步兵连先从中路进攻!”

“诺!”

“许历,你领两个骑兵连,待步兵行到半程时从对方左侧进攻!”

“诺!”

“褒成,你领两个骑兵连,待许历行到半程时从对方右侧进攻!”

“诺!”

“剩下部队留守,随时听候调遣!”

“诺!”

“出击!”

蔺羊听到命令丝毫没有迟疑,迅速带领部队,扑向对手。

庞澈看着前方正面进攻的中路军如猛虎下山之势,丝毫没有惊慌,冷眸一闪,等待猎物进入有效射程,方才号令道:“弓箭手准备——”

箭在弦上,弓如满月!

“放!”

霎时漫天箭雨,遮天蔽日。赵相如的中路军虽举起盾牌,但仍有数十人被射中,只得气呼呼地离开了战场。

但是这只是稍稍拖延了进攻的脚步,一轮箭雨过后,蔺羊又领着步兵开始向前奔去。而此时,庞澈突然发现左侧有一支骑兵出现,速度极快,眨眼便已超过了中路进攻的步兵。庞澈暗叫不好,原来步兵只是用来吸引弓箭的靶子,而第一轮弓箭射完后,要立即组织下一轮还需要时间。

庞澈用犀利的眼光看向远方,王后,你是在牺牲步兵,为骑兵争取时间吗?

左边突然发起进攻的骑兵打乱了庞澈的节奏,他立即示意弓兵调整目标,将箭头对准左侧出现的骑兵。而此时,右侧前方也扬起了沙尘,又一支骑兵发起了进攻。

庞澈立即让弓兵放箭,同时命令士兵架好盾牌,长矛从盾牌间伸出。而此时,左侧的骑兵已经冲入庞澈的步兵阵营,中路蔺羊率领的步兵也稍后赶上,投入战斗。

庞澈军队阵脚大乱。好在这五百人是庞澈挑选的精兵,个个都是硬骨头,十分难啃,虽然阵法被破,却也并未逃散,而是坚守原地,拼命反抗。战局陷入僵持,双方都有不少士兵“阵亡”,退出战场。

而正在庞澈军队陷入混乱时,赵相如看准时机下令全军出击,剩下的一支步兵连和一支特务连继续从中路加强进攻,而赵相如则率领剩下的一连骑兵包抄到庞澈部队后方发动袭击。

胜负立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