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20部分

有追求的清穿-第20部分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管事摆摆手,不在意的笑道:“你家大闺女刚才已经给我解释过了,无碍的,无碍的,呵呵…”
唐高林还是很尴尬的笑了笑,琢磨着是先将自己一家人深刻反省、并触及到灵魂深处的经过再给冯管事说一遍,还是先说说自己这些日子天天都在找冯管事认错,态度很端正…
但是冯管事不等唐高林开口,就开门见山道:“我还有事要办,就不啰嗦了,我们爷回信了…”
唐王氏和唐烨都是一凛,不知道即将迎接她们的是什么,先前冯管事是一个字也没透露,让人猜也无从猜起…
唐高林也很紧张,说话打着结,“听,听,听王爷,吩咐…”
冯管事笑道:“我们爷说考试没考过,一是资质的原因,一是先生的责任,呵呵,所以,我们爷便想请李公子进京求学,正巧我办完这的事后,就直接回京了,喔,我五天后起程,这些日子就住在悦来客栈,有事到那找我就是,你们看?…”
冯管事倒是说的云淡风轻,可唐家人却全给吓了一大跳,“进京?”
唐烨最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进京读官学还是私塾啊?”
冯管事笑道:“我也不知道,主子在信里没说,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了,先告辞了,喔,对了,五天后一大早起程…”
于是,当李真从私塾放学回家后,就发现家里一片愁云惨雾,连唐蜜都哭丧个脸,“咋了?”
见大家全都没啃声,李真想了想,脸色有点发白:“冯管事来了?要将300两银子收回去?”
唐烨摇摇头,“九王爷叫你进京读书…”
李真张大嘴巴,懵了,“进京读书?俺已经在读私塾了啊…”
唐烨道:“人家是王爷…”
李真结结巴巴道:“叔答应了?”
唐烨没好气道:“你说我们有能耐不答应吗?”
唐烨心里一肚子的气,就简简单单一句话,叫李真进京读书,说的真是轻巧,可自己一家却得头痛半天。
要知道如今这年头没住校生一说啊,李真进京住哪儿?难道还住进王府去?用屁股想也知道不可能啊,那么肯定就得有大人跟着去陪读,李真毕竟只有13岁,只是个半大小子,怎么可能放心他一个人在京里?但是也不能叫唐高林和唐王氏就这么两地分居吧,谁知道李真这书得读多少年?可全家人跟着去,这才置办下田地,才修了两间大瓦房啊,难道又转手卖?先不说舍不舍得了,五天时间,能卖个什么价钱?
还有,进京读书,到底是王爷已经将学校安排好了,还是得自己一家人进京现找啊?…
这个九王爷轻轻松松的几个字,弄得唐家焦头烂额…
当李真明白自己没说不的权利后,也意识到了唐家面临的难题,“俺一个人去,租间房子就是了,没事的,俺能应付得来。”
唐王氏却突然斩钉截铁道:“咱们全家都去。”
大家全怔怔的看着唐王氏,不知道她哪来的那份勇气…
唐王氏才没管几个小孩子,径直对唐高林道:“娃儿爹,我们都进京去,这儿的田先不要急着卖,田和房子都请宋三哥帮我们照看到…”
唐高林还是有些犹豫,“还是我先跟真娃子进京…”
唐王氏一边下炕一边道:“我虽然不识字,也晓得要将书读出来没个十年八年肯定不得行,既然是九王爷发话叫真娃子进京读书,难道我们还敢读个一两年就回来啊?既然不敢,就一起进京…娃儿爹,就这样,我先去煮饭,其他的,吃了饭再说…”
不得不说,唐王氏说得在理,可是,一家人这才安顿下来几天啊,大家心里都很是不情愿…
吃饭的时候,李真吞吞吐吐的再次表示,他真的可以一个人进京,被唐王氏再度否决了,“你才这么大,怎么能一个人进京?再过个三、五年差不多。”
唐烨则再次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个王爷都位高权重的,按说应该很忙啊,怎么对李真这么上心啊?爹,娘,你们不觉得古怪?”
唐高林想了想,“也许是真娃子读书不争气,大将军觉得没面子,非要让真娃子把书读出来,好证明他的眼光没错…”
李真马上否决了唐高林的假设,“俺接赏银的时候就说了的,俺大概考不中秀才,那个三爷还笑了俺呢…”
唐王氏郁闷道:“他们大概以为你是在谦虚,哪个晓得你说的是大实话嘛…”
唐烨听得很无语,这叫什么理由啊,可是,除了这个,好似也找不出其他说辞了…不对,还有一种可能,大将军觉得没面子,所以就将自己一家人弄离兰州,让兰州人渐渐忘却了此事…
唐烨看了看心思重重的父母,忍住了没再多嘴…
而晚上,当大家都歇下后,唐高林便告诉唐王氏,还是不用全家搬了,他先陪李真去京城,过个两年,等李真大些了,他就回来,“我一个人去,王爷们应该不会挑咱们的理,咱们又不是放任真娃子不管…”
唐高林还是有些在意自己在贵人眼中的形象的,不想落个苛待半子的名声。
唐王氏却道:“娃儿爹,我给你说,那两个王爷那么关心真娃子读书,真娃子就算考中了秀才肯定都交不了差,又不晓得真娃子好久脑袋才开窍,如果一辈子都考不中呢?就是时间久了,那些王爷忘了这事,难道真娃子还敢偷偷回来吗?还不是只有一直在京里待到读书,我们以后是要靠他养老的,肯定就得跟着他走塞,我们留在兰州,等老得走不动了,又怎么办?还有,万一真娃子脑袋一下就开窍了呢?一下子考中状元了呢?我们不跟着他,他当了陈世美,叶子咋个办?”
唐王氏的话,前半段唐高林觉得还有点道理,是啊,如果李真要在京城读一辈子书,自己一家人现在就去京里安置是最明智的,可一听到后半截,唐高林不高兴了,“他都成陈世美了,你还稀罕他干嘛?叶子哪点比他差了?”
唐王氏噌怪道:“真娃子要出息了,咱们凭什么将真娃子让给旁人啊?真娃子能飞黄腾达,难道我们没功劳嘛?凭什么不跟着他享福?他想当陈世美就当陈世美,没那么容易…”
唐高林怒了,“你一天到晚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啊?”
唐王氏一点也不示弱道:“如果真娃子中状元了,和叶子悔婚,另娶大户人家的小姐,你难道心头舒服嘛?”
废话,这事搁谁身上也不会舒服啊,谁乐意给他人做嫁衣啊,唐高林又不是傻子,但是,唐高林觉得自己老婆的话怎么就那么刺耳呢?难道真的是忠言逆耳?
于是,唐高林只好说,“真娃子十之八九等头发白了还在考童生…”
唐王氏立马接话道:“就算那样,我也不得嫌弃他这个女婿,本来就没指望过他有好多出息的…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先下手塞,万一呢,我可不想到时怄死…”
唐高林想了一阵,的确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自己老婆,有些事未雨绸缪下应该也没错,于是只好叹气,“你说真娃子咋个考试就没考过嘛…”
唐王氏道:“谁晓得王爷们那么好面子嘛,唉…”
第二天,宋子墨听了唐高林的托付,张大嘴巴半天都没合拢,“九王爷叫李真进京读书?”
唐高林有些沮丧的点点头,“真娃子才13岁,让他一个人进京,我实在不放心,只好跟着去,可光两爷子在京里也恼火,别的不说,煮饭就麻烦,所以干脆一家人都去…”
宋子墨想了想,建议道:“你还是问问冯管事,看看王府那边是怎么安排的,看看九王爷的意思是只要真娃子进京求学,还是…”
唐高林顿了顿,“真娃子才那么点大…”
宋子墨叹气道:“贵人的心思咱们猜不透,你还是先问问冯管事吧。”
唐高林回家将宋子墨的建议一说,全家人又郁闷了,好容易痛下决心一起进京了,怎么着,大家可能还是不受欢迎的人?…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二十三章 赴京

再郁闷,唐高林也得打起精神进城找冯管事,手里还拎着价值五两银子的土特产,好容易在傍晚时分在柜台前等到了回客栈的冯管事,冯管事身后还有三个人,唐高林觉得有些尴尬,自己只备了冯管事一人的礼。
冯管事见到唐高林就停下了脚步,示意另外三人先进去,然后才对唐高林笑了笑“有什么事给小二说就是了,他会告诉我的,你不用在这等。”
唐高林忙说想请冯管事吃饭,以尽地主之谊,谁知冯管事却表示他太忙了,实在没空赴唐高林的宴,呆会儿还有饭局呢,唐高林其实听到冯管事如此拒绝心里颇为高兴,一是节约了啊,二是,自己也不用在饭桌上绞尽脑汁的活跃气氛了…
冯管事推了唐高林的宴请后,便问李真的东西收拾得怎么样了,于是,唐高林便急忙顺势将自己一家人的打算给说了,“我们不知道这么做妥当不妥当,还请冯管事指点一二…”
冯管事得知唐家人全家齐上阵后,纳闷了一阵,按理说应该唐高林跟着去就行了啊,到京后请个婆子照顾李真,自己再回兰州不就完了?
冯管事只能说这些升斗小民的想法奇怪啊,奇怪啊…
不过,反正王爷在信里只说了让李真进京读书,别的都没提,因此,冯管事对于唐家举家搬迁的举措便没阻止,随他们去吧,反正只要李真进京了就行。
于是,冯管事便笑着告诉唐高林,“随你们的便。”
唐高林松了口气,想了想还是将手上拎的特产朝前送了一下,道:“乡下东西,图个新鲜,冯管事你别嫌弃。”
冯管事笑道:“你太客气了…”
唐高林忙陪笑道:“知道冯管事你啥都不缺,只是一点心意而已,一点心意。”
冯管事笑道:“那就多谢了。”说完便叫小二接过唐高林手中的礼物,再次和唐高林确认了出发时间,便急忙回房了。
唐高林出了客栈便急急忙忙出了城,叫唐王氏按原计划收拾东西,唐烨听了,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松口气,瞧这架势,别说挣个大富大贵了,怎么图个安居乐业都有点难啊?…
而唐高林晚上时分还没去找宋子墨时,宋子墨便主动来问询结果了。
听说冯管事没反对后,宋子墨沉吟了一下,便主动提出,唐家的田和房子由他来照看,“你们一家去了京城,开销肯定大,我先将今年和明年的田租给你,到时田租我收了就是了…”
唐高林一听,很是感激,他本来是打算开口问宋子墨借钱的,唐家收上来的地租修房子用了些,给冯管事买土特产用了些,只剩下10两左右了,上京自然是不够得…
听唐高林说着感激话,宋子墨忙道:“你说这些可就见外了,不过,我一下也拿不出那么多了,你知道我的银子都投了生意里面呢,所以明天只能先送一部分来,其余的等你出发时再给你…”
唐高林哪会介意,很是发自肺腑的再度道了谢。
第二日,宋子墨和唐高林便在宋子墨的爹和村子里另一长辈的见证下,签订了田地和房屋委托照看协议,唐家自己种的几亩地由宋子墨找人来种,房屋也可出租,但得留下一间屋子,以防唐家突然回来,宋子墨提前付两年地租也写了进去,唐高林坚持要每年给宋子墨一成田租作为酬金,宋子墨推托不得,便应了下来…
因地契是李真的名字,因此,李真也在协议上签了字按了手印…
协议签完后,唐高林又急急忙忙的去看驴车,自己一大家子,总不好让冯管事给找交通工具啊…
本着节约的原则,唐高林最后没选择雇车,而是花了点银子买了头驴,然后又低价买了个板车,自己组装的,“进了京,将这驴车给卖了,赔不了钱。”
唐烨看着光秃秃的驴车,则提出疑问,“爹,要下雨怎么办?”唐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