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251部分

有追求的清穿-第251部分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唐烨不乐意了,“庄亲王和咱们可是有交情的,虽然他身份挺高的,咱们是一介平民,可人家对咱们也算赤诚了吧,人家出事了,咱们难道不该多关心一下?这朋友就是人家对你好,你也得对人家好,老叫庄亲王给咱们收拾残局,咱们啥都不奉献,人家凭什么还和咱们来往啊……人家出事了,咱们总得做些力所能及的吧?……你这么不耐烦干嘛……”
李真运了运气,“可你至于一晚上不睡嘛……”
唐烨这回脑子清醒了,也恢复精明了,终于知道李真心里不爽的缘由了,当下朝李真身边靠了靠,放软了声音道,“要是你出了事,我现在要么在去见你的路上,要么就在庙里给菩萨跪着,哪还会趟床上?相公和朋友,这里面的亲疏远近还是很大的……”
李真心里舒坦了点,“俺也担心庄亲王呢,不过,俺也担心你,你今晚要没睡好,明儿怎么有精神去寺庙……”
听着李真蹩脚的将话圆了回去,唐烨识趣的没叽歪,而是老实道,“嗯,也是,睡吧,明儿还有的忙呢……”
唐烨最终还是晕晕沉沉的入了眠,但却睡得很不踏实,老在做梦,全梦的是片段,要么是雅朗浑身鲜血,要么是雅朗死翘翘了,要么是雅朗大叫救命……
早上醒来,唐烨只觉得比熬夜还累,想找本周公解梦来对号入座吧,今儿事情还多,还不得闲,算了,去寺庙的时候顺便抽个签吧……
唐王氏本来是要打麻将的,一听雅朗出事了,麻将瘾立马消失了,二话不说就跟唐烨走了,连铺子的事都没给虎子交代。
“好人有好报,王爷一定没事的……”唐王氏真心说道。
“娘,这事你可别给其他人说,”唐烨叮嘱道。
“我晓得,”唐王氏道,“别看我现在打牌打得多,我和她们在一起,嘴紧着呢,只打牌,龙门阵也只摆肥肠铺的,连租书店都不得摆……你爹专门给我提了醒的,我晓得。”
“娘,你现在有没打得稍微大点了?”唐烨顺口问道。
“没有,张婶子就喜欢打大的,拉我去隔壁那条街打,我没去,”唐王氏道,“都这么打小麻将,有时候都要输7、8文钱,要打大的,那不心疼死我。”
唐烨耸耸肩,没再发表意见,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这牌嘛,肯定是越打越大的……
“这胆子还真越来越大啊”养心殿里敦庆帝拍着御桌,发着脾气堂堂铁帽子王竟然在月黑风高夜给遇刺,朝廷颜面何存“看来朕就是太优容了”敦庆帝将御桌拍得巴巴响。
养心殿里几个重臣们脸色也颇不好看,这事的确是太严重了。
汉大臣们一边埋怨那不长眼的刺客,一边担心敦庆帝会将怒火发在江南百姓身上,敦庆帝可是一直就敲锣打鼓的说他不在乎名声的……
满大臣们则义愤填膺,是可忍孰不可忍,坚决要求朝廷将所有涉案人员从严从重处理,一定要株连九族杀一儆百简亲王最火爆,要求带兵将杭州城给围了,非要逼得百姓将藏匿的潜在刺客全给供出来不可可怕的是,敦庆帝竟然没训斥简亲王,汉大臣们急了,急忙向太子投去求救的目光,太子比起敦庆帝来,可是要看重“仁”字得多呢……
不想太子虽然劝简亲王少安毋躁,但也表态说一定要追究到底,不惜一切代价将刺客幕后的组织连根拔起……
不惜一切代价,这,这话从太子嘴里说出来,真是渗得人慌啊……
汉大臣只好硬着头皮说这事还是别闹得人心惶惶的,还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大事化小,将小事处理好……
哪里知道敦庆帝却不同意,下令将庄亲王遇刺一事通令全国,“歹人不管逃到哪里,藏到哪里,朕势必要将他给揪出来”
堂堂铁帽子王遇刺难道很有面子嘛?竟然还大肆宣扬?
不光汉大臣,就是满大臣也不怎么认可,简亲王虽然要围城,但也没打算敲锣打鼓的说要抓刺杀庄亲王的刺客啊,怎么的,也会说是抓土匪啊……
于是,太子便受到了满汉两队大臣的炙热注视。
但是,太子竟然没站出来劝诫,简直是太让人失望了于是,大臣们只好亲自上了,但敦庆帝却非常专制的来了个乾坤独断,并要求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到这个通告时,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一个有抱负有志向且为国为民做了诸多贡献的青年才俊正在废寝忘食的为老百姓服务时候却遭到心怀叵测的歹人的袭击,“要让这些歹人在大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要写不好这文章,就上辞呈吧”敦庆帝挺不讲理的。
有文采的大臣这年头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草稿就打好了,以前康熙爷还会改改草稿,如今,敦庆帝都是先扔给太子把关,自己只管盖玉玺。
因此,在趁着太子审查草稿时,大臣们犹不死心的想劝敦庆帝收回成命,“皇上,老庄亲王福晋年岁大了,听了这消息怕受不住啊……”
“皇后已交代了庄亲王福晋,会将老福晋瞒得死死的”敦庆帝顿了顿。
十四王爷也觉得这事宣扬开了朝廷挺没 面子的,便道,“皇上,这事若传开了,还不知道老百姓怎么编排呢,不如先掩掩?”
“没听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嘛?”敦庆帝斜眼道,“十四弟,你什么时候怕人编排了?”
十四王爷不说话了,这些年,十四王爷的私生活可没少被人编排啊……
于是,大家便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敦庆帝接过太子递上的通告亲自盖玺……
于是,庄亲王遇刺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大江南北……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判断


庄亲王遇刺给民众的生活倒没带来太大的改变,朝廷并没借此加强人员证件检查,至少唐烨在北京城没发现。
当然,庄亲王遇刺还是让民众小小沸腾了一下,老百姓都是善良的,庄亲王一没强抢民田,二没强霸民女,三没强买强卖,反正京里的百姓不知道,因此,京城人氏私下里都还挺义愤填膺的将刺客给好好谴责了一番,好日子过腻歪了不是?
不过庄亲王的人缘也没好到让民众自发的聚集起来要求朝廷严惩凶手,所以,除了茶馆多了些谈资外,市面上也没什么变化。
唐烨虽然心里挂念着,可却也没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进展,在寺庙给雅朗祈福后,回到马车行将云南特产的清单拿出来好好检查了一番,没发现白药,唐烨失望之余倒也没去寻这有名的特效药,以为这大概是药铺必备的常用药,没在这上面过多纠结,只是发动员工积极寻找各种治疗刀伤的土方子,珍贵药材雅朗肯定是不缺的,名贵补品雅朗更是不会少,特级大夫雅朗绝对也是找得到的,唐烨便没不自量力的在这上面去卖力气,而是另辟奇径。
然后,唐烨便该干嘛干嘛,好似生活完全没受到影响,的确也没受到什么影响,除了心中不时期盼能传来雅朗平安的消息外……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过了两月,庄亲王遇刺一事在民间基本没人再提了,而宫里似乎也没再炒作此事,唐烨两次进宫探望蜜儿,都没得到进一步的消息,弘历那懒家伙在给蜜儿的家信里竟然一个字也没提雅朗……
两个月还是很能干许多事的,比如方六少进京了,和李真会面时红了眼眶,请李真给七娘递个口信,说有二阿哥在,家里一切都好,叫七娘尽心伺候公婆,好好相夫教子……
就捎带这么个话,方六少怎么眼眶都红了呢?
因为方家两姑娘的婚事给定了下来了。
能不定下来嘛,大概是为了平息皇子争权的议论,一向只关心蒙古娘家的皇后破天荒的给方家发了两道指婚懿旨,方家谁敢说不?
期间方家族长的确想将七娘家的其他小姑娘立马送进尼姑庵去,奈何太子妃又插了一杠。
太子妃首先游说了公主,然后拉着大清朝最得宠的,目前为止没有之一的公主去找到皇后,说要搞个女学,泼辣是旗人姑娘的优势,但是得有忧患意识啊,光泼辣怎么行,琴棋书画怎么也该都懂点吧,这样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全能的额娘啊,要知道,一个好额娘可意味着能教养出一大家子的优秀子孙呢……
皇后被忽悠了,叫太子妃和公主去试运行吧……
结果太子妃竟然一改常态夺了公主的权,自己主持起了大局,直接给各大有着渊源历史的家族发了通知,叫他们将女孩子的名册报上来,她要挑选些十至十三岁的姑娘到京里的女学来学习学习,也好为学校良好的风气做出点贡献。
而来方家传旨的侍卫就被太子妃委托收集方氏家族闺女名册,方家族长在这个接骨眼上可不敢乱动。
而且至少在女娃娃们十岁前,方家族长也不敢乱来,谁知道太子妃届时会不会照着名册乱点给点中了呢?万一太子妃发现自己选中的人进尼姑庵了,一发神经,一嚷嚷,那方家的名声可不就糟了……
因此,方六少知晓了此事后,那感激得叫一个涕零啊,为了七娘,为了方家,二阿哥可没少操心啊……
关于太子妃将公主排挤到一边,当起了女学的主持人一事,京城各大家则都在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敦庆帝的反应。
而敦庆帝竟然没反应……大家一想,明白了,敦庆帝是在告诉大家,公主再得宠,日后也得看太子妃的眼色过日子呢,如今还是先适应适应吧,那么,日后能给公主眼色的,除了一国之母,还能有谁呢?摆明了,不就是告诉大家,弘暄太子之位稳得很嘛……
太上皇虽然觉得开办女学有些胡闹,但还是表扬了敦庆帝两句,总算知道分寸了,再疼闺女也得有分寸不是?
敦庆帝翻了个白眼,“安安最近很忙,她对洋人的蒸汽机什么的上心了……”
得,敦庆帝是心疼闺女呢……
皇家的事,唐烨知道得并不清楚,一是唐烨没刻意去打探,二是蜜儿也只捡自己觉得好玩的说,所以,对于女学这些弯弯绕绕,唐烨是完全没留意,只是感叹了句,希望过个二十年,平民家的女子也能入学……
然后呢,唐烨便开始倒腾梭子了。
唐烨虽然派人在天津寻到了一合作村,本来是想在天津买个庄子的,结果囊中羞涩啊,只好搞合作了。
唐烨派去的管事和村子的里正签署了协议,租借里正的一块地十年,在上面建几间房,房租一年一付,聘请村妇在农闲时集中到厂房上班,当然,作坊的管事一职给了里正的二儿子……
这年头修房子很快,一个月不到,三间大房外加院子围墙便给修好了,不是砖房,是泥土房,不过屋顶用的瓦片不是茅草。
厂房修好了,梭子也运去了,唐烨找人算了个开业吉时,打算开业的时候去一趟,奈何吉时和李真沐休的时间有冲突,只好四牛届时跟着去。
然后唐烨便开始琢磨和京里的铺行谈进场事宜,开布店如今还不是时机,人员资金都不到位,唐烨只能一步一步来。
当然,唐烨在做着正事的同时,也有些气恼民众的善忘,庄亲王遇刺这么大的事,怎么就没人谈论了呢?唉,没正规消息,有点流言蜚语也成啊……
就在民众基本上都淡忘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大晴天响了个霹雳……
衍圣公派人行刺庄亲王,如今已被押解进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民众一时全呆了,这,不会吧?
发完呆后,庄亲王遇刺一事又再度荣登八卦榜首……
京中汉大臣全傻眼了,纷纷进宫给敦庆帝说,这绝对不可能,绝对的是有误会。
敦庆帝也不发火,只说误会不误会等大理寺审完再说……
于是,大家便纷纷打探谁会被派去大理寺当主审,敦庆帝却道:“等人押解进京后再说吧……”
而京城学子则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