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44部分

有追求的清穿-第44部分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翰林毕竟是翰林啊,在经过两天的思想斗争后,便告诉李真,书单上的书还没买的可以从他那里借。
 
李真急忙摇头,说不用,“叔将银子都给俺了,俺都买了。”
 
冯翰林点点头,“如果银子富裕,书还是买的好。”
 
李真自然是附和,但又加了句,“如果银子不够,能借到就更好了。”
 
冯翰林便笑了,“你怎么老想借书啊?”
 
李真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说唐家想开个租书店,因资金不够只能作罢,大家正遗憾着呢,所以他脑子里才会想着这事。
 
然后,冯翰林在经过了四天的激烈思想斗争后,告诉李真,如果唐家要开租书店,他可以借出一小部分不那么珍贵的书…
 
唐烨一听,乐坏了,“冯翰林真这么说的?”
 
李真点点头,但马上又担忧道:“如果借书的人不爱惜怎么办?”
 
唐烨笑道,“这些都是小事,好说好说,你还真是一个大福星啊。”
 
然后,唐烨便拉着李真去给唐高林说了。
 
唐高林鲜有的冲李真瞪眼了,“你没听到我说不开嘛,怎么还在外面乱说?什么叫我们家要开?明明是叶子瞎折腾好不好?”
 
李真缩了缩脖子,“总不能给先生说是叶子想开吧?”
 
“你不能闭上嘴巴啊?”唐高林火气很大。
 
李真小声道:“这对寒门学子的确是好事啊…”
 
“爹,冯翰林都说好呢,咱们是不是试试?”唐烨不怕死的进言。
 
唐高林发完脾气后,也冷静下来了,起初不同意是资金压力太大,害怕背负过多的债务,如果冯翰林愿意将书借出来,那么自己再力所能及的买一点,压力倒没那么大…
 
于是呢,唐高林便认真琢磨这事了。
 
而唐烨也将企划书修改了又修改,完善了又完善,觉得可以搞个书吧。
 
因为你从冯翰林处借来的书是拿来赚钱的,总不能让冯翰林白借吧,这到哪儿都没这个理,那么租书的钱肯定得给冯翰林分大头,自家还怎么赚呢?
 
所以,唐烨便想到了赚茶水钱,也不将这铺子搞成高档的,还是走平民化路线,卖的茶水和茶馆一个价,果汁什么的就算了,目前的潜在客户都是穷人,不是那些闲来无事的小资们…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没音响放音乐,气氛显得单调了些。
 
唐高林仔细推敲了一番后,同意了。
 
然后便去拜见冯翰林,感谢完后,拿出了一纸合同,租金分成协议。
 
冯翰林自然是严词拒绝,但唐高林却说,“先生一心想让寒门学子多接触些书,高风亮节让人钦佩,但是有些人家家境不佳,祖上也许留了些书,卖肯定是舍不得的,将书放到小店来出租倒不失为一个好入息,他们得了利,寒门学子也开阔了眼界,两全其美啊,可若大家知道先生分文不取,谁还好意思拿钱呢?可又有几人能有先生这般高风亮节呢?”
 
冯翰林表示要考虑考虑。
 
然后,唐高林便按唐烨的建议说了,“还想麻烦先生帮小店写幅字。”
 
见冯翰林表示没问题,便急忙递了张纸过去。
 
冯翰林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唐高林忙解释道:“小店准备写个书籍寄放出租告示,这副字是想让大家能心安的收取租金。”
 
冯翰林缓缓点了点头,“倒是我短视了。”然后便告诉唐高林,他清理书籍会花一阵时间,大概要一个月后才能给出可借出的书籍名单,“不知会不会耽误了你开张时间?”
 
唐高林忙道:“不会,不会。”
 
这倒不是唐高林客气,而是真的不会,因为唐家的启动资金还没到手呢,家里没多余的钱啊,全买国债了。
 
唐王氏倒是非要将过年买的银首饰拿去当了,但唐烨却不同意,“娘,那也算是你第一次买首饰了,一定要留着,再说了,当了也不够,我们还是拿国债去当吧。”
 
唐高林也同意了,但不是还没去当铺嘛,唐高林是想先将铺面看好了,将租金啊,以及第一期的购书预算合计好后再进当铺,唐高林先就申明了,书先少买点,别一下全套牢了。
 
因此,又过了三五天,唐高林才揣着国债进了一家当铺,当了80两银子出来。
 
唐高林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他的当票存根就出现在雅朗的书桌上,因为唐高林进的是庄亲王府名下的一间当铺,而不巧的是,唐高林从当铺出来的时候被休假的雅朗随身侍卫给瞧见了…
 
第五十一章 兆头



 “那租书店肯定亏本,绝对亏本,一定亏本…”雅朗恨恨的冲弘历说道。
 
雅朗见了当票底单后,立马就派人去打探了,得知详情后,雅朗还夸了唐家有想法呢。
 
这才多久啊,怎么论调就改了呢?
 
弘历很奇怪,“那厚脸狐狸又惹你了?”
 
雅朗鼻子哼了声,没说话,在那默默的运气。
 
“你又去肥肠店了?”弘历换了个问法。
 
见雅朗没否定,弘历便好奇道:“你干嘛非要去肥肠店啊?别告诉我你是去吃肥肠的,哎,对了,你到底在肥肠店吃过肥肠没有啊?”
 
自己怎么将弘历当成知己了?真是有眼无珠啊,雅朗气结了,能将弘历列为拒绝往来户不?
 
而弘历还没一点觉悟,犹在那当着好奇宝宝,“这次厚脸狐狸怎么气你的?”
 
“快点说吧,我下午得赶到西山火器营呢。”见雅朗当起了闷嘴葫芦,弘历只好提醒雅朗,自己还得办差去呢,时间耽搁不起。
 
雅朗一听,想起来了,弘历得去西山火器营,而且还得在那待个十天半个月的,现在不是生闷气的时候,于是,拉着弘历就朝前走。
 
“去哪儿啊?哎,到底去哪儿啊…”
 
自然,弘历被拉进了肥肠店,雅朗也不朝厨房走了,直接叫唐高林上菜。
 
此时正值肥肠店生意高峰期,没位置啊,前面还有四五个人在排队呢,唐高林也不好明目张胆的让雅朗插位,只好不住的陪罪,请雅朗和弘历稍等。
 
弘历很晕,自己吃过饭了的啊,后悔了,不该好奇雅朗有没有吃过这肥肠的…
 
肥肠店生意还挺旺的,很快又来了几个人排在雅朗和弘历身后,看来是熟客,还在对唐高林说,“唐掌柜,将店面弄大点嘛,要不然晚上开哈张也要得塞,你店里不是有小二了嘛…”看来不仅是熟客,还是四川人。
 
“本来是想过段时间就开始做晚上生意的,哪个晓得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准备开个租书店,明天就开张,这不,人手又紧了…”唐高林笑着解释道。
 
“租书店?买了书租给别人啊?你有钱喔,书可不是便宜东西呢。”
 
“哪有那么多钱去买书嘛,店里的书也是找人借的…”唐高林笑道。
 
为了担心这个点子被旁人得了去,肥肠店一直没贴出宣传告示,明目张胆的向大众借书,明儿就要开张了,就算有人想学,也没法抢在唐家租书店前开张,因此,唐高林这才给客人说起此事。
 
“你面子大喔,还借得到书。”
 
“哪里喔,真娃子的先生是个好人,他说这个事对寒门学子好,所以愿意借书出来,还硬是不收租金,我就给他说,你不收租金,后头的人咋个好收嘛,他才没开腔的…”唐高林一边结账,一边请前面等候的人入座,一边还在宣传着。
 
等唐高林收完银子,弘历和雅朗后面的客人又问了,“你还要付租金的啊?”
 
“那当然喔,我总不能白占便宜塞”唐高林笑呵呵的说道。
 
雅朗此时重重的咳嗽了两声,换来弘历的狐疑的眼光和唐高林关切的声音,“客官,没的事嘛?要不我给你倒杯水润润喉?”
 
雅朗忙摆手,“不碍的。租书店明天开张啊?书都凑齐了?”
 
“没有,真娃子的先生借了100多本书,我们自己又买了三十多本,先开到张,店开起了,我们也才能从更多的人那里借到书塞…”看得出来,唐高林心情很好。
 
“喔,书不多嘛…”雅朗拖长了声音说着,还悄悄捅了捅弘历,弘历有点明白了,看了看雅朗,想了想,没配合,而是将雅朗抓走了,得,雅朗依旧没尝到唐家肥肠的味道。
 
“你干嘛?”来到胡同里僻静的地方,雅朗忍不住冲弘历低吼了起来,路上不好反抗,太难看了。
 
“你是不是想借书给唐家?”弘历开门见山问道。
 
雅朗扭过脸去,别扭道:“谁说的?”
 
弘历一看就知道雅朗言不由衷,摸了摸脑袋,“你要借就明说啊,干嘛等人家来开口啊?”
 
“他们都能冲冯翰林开口,怎么就不能冲我开口?”雅朗火大道。
 
“那能一样嘛,冯翰林是李真老师,你是他们什么人啊,和人合作做生意还散伙了…”弘历觉得雅朗挺莫名其妙的。
 
于是,雅朗晚上就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的理顺关系,自己好像真不是肥肠店的什么人呢?可自己怎么就觉得自己和肥肠店挺有关系的呢?
 
“肥肠店啊,唉,我到底是怎么了啊?”雅朗福晋送宵夜进书房时,正听到雅朗念叨这一句,脚下顿了顿,方笑道:“爷,天色不早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雅朗福晋来自瓜尔佳氏,很是贤惠,对府里的几个侧福晋、庶福晋都很是照顾,当然了,对雅朗更是体贴,每天只要得知雅朗在书房熬夜,都会亲自送宵夜来,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雅朗也挺给瓜尔佳氏面子的,特意吩咐书房的守卫,如果是福晋送宵夜,书房又没其他人的话,就不用特意通报了,这样才显得瓜尔佳氏有特权不是?
 
因此,雅朗见了自己的福晋,虽然怔了一下,倒没生气,只是没什么精神的说:“放这吧,爷还要忙会儿,你先回去歇息吧。”
 
瓜尔佳氏看了眼雅朗空荡荡的书桌,没说什么,悄然退下了。
 
第二日,随着一阵鞭炮声,唐家租书店开张了。
 
租书店离肥肠店不远,走路30分钟就到,但离一官学只要10分钟路程,是唐高林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的,两个店挨得近了,不管哪一边有事,唐高林也能赶得急去处理,但光两个店挨得近也不行啊,还得离潜在顾客近,因此,能找到这个店铺实在是万幸。
 
租书店铺面有三个肥肠店那么大,而且还带了个小后院,后院很小,就两间小小的东厢房,其余三面都是别人家的房墙。
 
因书都不便宜,因此,租书店晚上肯定是要人守的,但三牛、四牛有点小,唐高林不怎么放心,因此李真便主动提出搬过去住。
 
唐高林一想,也行,租书店肯定不能太早关门,这租金可贵呢,干脆一家人就在租书店吃晚饭。
 
不是有两间东厢房嘛,一间给李真,一间做厨房外加三牛和四牛的卧室,而且本来就要供应茶水,置办灶台也是必需的,不算浪费。
 
唐高林的这个安排得到了全家人,尤其是唐烨的大力响应,如此一来,自己可就能插手租书店了呢,能去就有机会不是?
 
因目前的书并不多,而且唐家还得不到大部分的租金收益,茶水钱也不知道能卖多少,所以,唐家还进了许多便宜的文具用品,就盯着官学的学生做生意。
 
所以呢,租书店专门在学子们早上朝官学学堂跑的时候放燃了鞭炮,效果很好,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