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从字到人:养生篇 >

第23部分

从字到人:养生篇-第23部分

小说: 从字到人:养生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尚未发育健全,在这种肾气未充足的情况下都会遗尿。所以这时小孩遗尿是正常的生理问题,不用治疗,尽可顺其自然。等到孩子年龄大一些,控制能力强了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遗尿对于老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老人的肾阳衰退,已经固摄不住了,固摄的力量与年轻时相比相差很多,气化能力不够,所以每次尿的也少,还常遗尿。但是有些中年人也出现遗尿,就属于身体的状况有了很大的问题,应该尽早去医院医治。还有一种小便病叫癃闭,就是想尿但又尿不出来,憋得慌,甚至造成小腹胀痛。癃闭属于膀胱不能气化所致。(三)、大小肠养生法近些年,社会上所流行的养生文化总强调补肾,让人吃这吃那的,概以补肾的名义大肆兜售各种药物和食品;但我要强调的是,传统养生学从不是单纯地吃有营养的东西或吃药去补,补的概念是健康的日常行为,有规律的日常生活,这些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才是真正的大补。(1)上厕所时不可说话。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补肾呢?中医认为,上厕所大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咬牙能固摄住肾气,尤其是在肾精上损害偏大的男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牙为肾之齿,是肾精华的外现。但不能乱咬牙,死咬着不放更耗肾气;而应该是“肾齿两枚如咬”,“如”就是好像的意思,就是好像有两个枣核在两个后槽牙之间,微微地咬着。解手的时候处于一个吸气、气往里收的状态,是不开泄的。咬牙,并且提起脚后跟,就等于补了肾气。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厕所里一边夹着手机大声地说话,一边大小便,这就是在损耗肾气。这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对身体损害极大。我们学养生知识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如何补和如何泄的问题,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要总觉得谈到因果就是封建迷信,其实就人得病来说,一定是有因有果,人平时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就是因,损害身体后造成的疾病就是果,自己酿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尝。(2)阴阳熨脐法。如果出现我们上面提到的癃闭、小腹胀痛、撒不出尿等问题,那应该怎么办呢?有个方法很有效,不妨试一下,就是阴阳熨脐法。用一斤葱白(葱最前面最白的那段),把葱须子去掉,捣烂加麝香(麝香主通窜、开窍的,因为不通才会胀痛),用纱布包好,分成两包。取一包放在肚脐(神阙穴)上,用热熨斗熨五分钟,不用烫皮肤就可。另外一包用冷熨斗熨。反反复复用冷热熨斗熨几次。这就是运用了“热为阳,冷为阴”的道理来治病,故名阴阳熨脐法。这种方法对治疗尿不出、癃闭的问题很有作用。(3)、外达法。有的人在外面冻着了,回家后撒不出尿来。人冻着,本是该上厕所的,可这种人因为气化不足,导致憋在里面尿不出。对于这种受了寒邪之后的尿不出、癃闭的问题,有一种更简单的治疗方法叫外达法。这种方法是用葱白煎成一锅汤,倒入桶里,人在里面泡着,水要没过肚脐,泡着泡着身体就开始冒热气,如果这时候有了尿意,就尿在桶里,因为人一旦出来后就会感觉到冷,尿就又憋回去了。

二.食疗的正确配伍。是药三分毒中的所谓“毒”是是药材的偏性。因此很提倡用食物来调理身体,同时应该了解食物的性质以采用正确的配伍。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因为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生发,所以要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扶住阳气。冬天,阴消阳长,要扶住阴气。比如,鸭子是寒性,所以要烤着吃。为什么还有煲鸭汤的方子呢。要留意的是,用来煲鸭汤的鸭子,是指老鸭,它的阴阳之性已经不明显了,取其平性。

三.阴虚和阳虚对大肠的影响:1。 便秘(1)阳虚便秘的人神情比较冷漠,脸上看不到神采,容易疲惫,但没有腹胀的问题。中医治疗这种便秘常用白通汤。(2) 阴虚便秘的人心烦气躁,常吐黄痰。中医治疗这种便秘常用麻仁丸。(3)还有一种属于阳明胃实证,这种人如果大便的问题不解决,常会出现狂妄、胡说八道、口臭、气粗等症状,一定要找医生。《伤寒论》中介绍,治疗这种病可用大小承气汤。(4)对症下药:同样是便秘,为什么开出的方子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定对每个病人进行望闻问切,辨别疾患在哪个证上,让后在对症下药。“症”相当与病象,“证”是中医里所说的病的归属。2。 夏天时,肠胃疾病为什么比冬天多?(夏天,阴气上升,湿气成为长夏的主气,有些人无法靠身体的本身消化掉这些湿气,这样就会发生肠胃疾病。比如,拉稀就属于湿邪不化的问题。3。 拉稀(1)基本属于湿邪,就是湿气不化。为什么湿邪会化不掉呢?主要是因为命门火衰,就是人体内的火不足所造成的。比如五更泄就是在早上四五点钟时狂泻,而且这种病容易久治不愈。介绍两种可以尝试治疗此病的方法:一是隔姜灸,这种方法要长久坚持才会有效果;二是可以去买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此药能够有效地解决五更泄的问题。(2)一般来说,长期饮用冷饮、饮食习惯不当、处于压抑状态以及使用空调,就有可能造成肺寒,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胃寒,一步一步往下压,就有可能形成肠寒,会得溃疡性结肠炎。到目前为止,西医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不治之症,对于西医来说很头疼、很难根治。

第十七篇 从头到脚话健康——肛肠、尿道篇

一。 肛肠。1。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神为魄,肛门又称“魄门”。魄门亦为五脏使,是指魄门的启闭功能受五脏所统摄,脏腑功能正常,升降有序则随着魄门的启闭的清升浊降。肛门是整个消化道的末端,常见的疾病就是痔疮。2。 痔疮:与饱食有关,老吃撑着,筋脉横解。筋指有弹性的肌肉,是肝所主。所以肝出问题,筋就跟着出问题,筋约束的力量就会减弱。它属于肝经病。可以煎五倍子水来外洗,它具有酸收之性,起到收敛作用。3。 脱肛和子宫下垂:由于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过大,有些人甚至出现脱肛的现象。女性可能出现子宫下垂的问题,怀孕就有困难了。这类病症分两类:①是下焦阳气衰弱造成的,不能收摄住。②中气下陷。可以通过灸关元穴的方式来治疗。

二。 尿道。1。 中医认为,膀胱经是一条走人体后面的阳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产生尿,并把尿推出体外。所以人撒尿的问题与膀胱的气化功能有关。2。 遗尿问题。(1)一般小孩都有遗尿的问题。一两岁的小孩子身体尚未发育健全,在这种肾气未充足的情况下都会遗尿。所以这时小孩遗尿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用治疗,尽可顺其自然。等到孩子年龄大一些,控制能力增强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2)遗尿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老人的肾阳衰退,已经固摄不住了,固摄的力量与年轻时相比相差很多,气化能力不够,所以每次尿的也少,还常遗尿。(3)中年人也出现遗尿,说明肾气衰弱,要检查身体的状况是否有问题了。(4)癃闭:症状是想尿但尿不出来,憋得慌,甚至造成小腹胀痛。癃闭属于膀胱不能气化所致。

3。 如何使小便通畅?阴阳熨脐法:用葱头留白根一斤捣烂,加麝香,然后用纱布包两包,放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再换饼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大小便不通,以利即止。(孕妇不能用)

4。 上厕所时别说话,更别打手机(1)中医认为,上厕所大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咬牙能固摄住肾气,尤其是在肾精上损害偏大的男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牙为肾之齿,是肾精华的外现。但不能乱咬牙,死咬着不放更耗肾气;而应该是“肾齿两枚如咬物””,“如”就是好像的意思,就是好像有两个枣核在两个后槽牙之间,微微地咬着。解手的时候处于一个吸气、气往里收的状态。咬牙,并且提起脚后跟,就等于补了肾气。(2)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厕所里一边拿着手机大声说话,一边大小便,这无疑是在损耗肾气。我们学养生知识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如何补和如何泄的问题,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就人得病来说,一定是有因有果,人平时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就是因,损害身体后造成的疾病就是果,自己酿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尝。

第十八篇 从头到脚话健康——妙用葱姜蒜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很方便的法门来防病治病。比如,葱、姜和大蒜就是最常用的一些防病治病法门所用之物。

1、葱的妙用。葱有几个别名,如菜伯、和事草和肺之菜。这些名字的由来呢?在传统文化中,如果家里有四个兄弟,人们会依次称为“伯仲叔季”,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依次往下类推。孔子叫仲尼,说明孔子排行老二。中医给葱取的名叫“菜伯”,就是认为葱是菜里的大哥,这也说明了葱具有大哥的风范。葱的另一个名称是“和事草”。葱的特性是生用主辛散,是开散的;熟用主甘温,偏甜、偏温性。这是葱的两种不同特性。我们吃北京烤鸭的时候会将葱丝卷入饼中一起吃,道理就在于鸭子本身是寒性的,与生葱一起吃就符合饮食特性了。葱还有一个特性是外实里空,而且葱白是入肺的,因此,中医里把葱又叫做“肺之菜”。吃葱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它有发汗解肌的作用,通上下之阳气、通窍;此外,它还能通二便。葱既能补肺,还能滋润大肠,对人体的上下都有好处。中药里有一味药,叫白通汤。白通汤是宣三焦、通行三焦的药,其主要成分就是葱白、附子和干姜。葱白在这味药里的作用就是宣散上焦,从五行的颜色来说,白颜色也是入上焦的;干姜为黄色,是疏通中焦的;附子是黑色的,是入下焦的。如果女性怀了孕,突然感冒了,怕吃药对胎儿产生副作用,该怎么办呢?可以用葱白和生姜煎汤煮,喝掉后人会微微发汗,感冒就好了。怀孕阶段的妇女身体处于高峰期,浑身的气血都会激发起来,以此来养胎儿。用食疗的方法解决感冒,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像妊娠伤寒、着凉感冒一类的疾病,可以一边喝煮好的葱白生姜汤,一边用热水泡脚,让身体微微出汗,这样既可治病,又不会对身体和胎儿造成伤害。葱还有个好处,它可以通气解毒。古人认为葱可以解鱼肉之毒,所以在做鱼做肉时多放一些葱是非常好的。在菜中放葱对人体也有好处,会利耳明目。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葱在中药里很避讳跟蜜和枣同食,它们有些相冲。

2、大蒜的妙用。一般来说,大蒜是不入药的。从药性上讲,大蒜属辛温类,开胃健脾,但是由于其味道过浓,一般不把它放在药里。现在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大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常吃生蒜,对预防很多疾病都有好处。生活中,有的人特爱吃辛辣的、味道特别浓的或具有某种极端性味道的食物,比如臭豆腐,这其实说明这些人正处于一个郁滞、窍不通的状态,需要吃这些东西帮助宣窍。中医认为奇臭或奇香的东西能通窍,比如在窍被憋住的情况下,可用苏合香丸来开窍。大蒜也能起到开窍的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