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028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1028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唐寅那一边,攻打己方的莫军其营地突然大乱,喊杀四起,随后还着起大火。不知内情的风军将士完全被莫营的突变搞蒙了,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第一时间便提出莫营肯定是遭到己方军队的偷袭,现在己方应该马上出击,进攻敌营。不过聂泽则表示反对,他觉得己方的水军已然全军覆没,不可能再把军队运送到南岸,己方的军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的去偷袭敌营,这很可能是莫军自己搞的把戏,其目的就是引己方的军队出营一战。
这也不能怪聂泽谨慎胆小,耽误了大好的战机,平原军和飞羽军的偷渡实在太出人意料,即便风军自己这边也没有预料到。
风军将士们隔岸观火,看着莫军自己折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聂泽也看出不对劲了,如果莫军只是演戏,那不可能把自己的整座营地都放火烧掉,那投入的成本也太大了。
直至平原军和飞羽军大获全胜,凯旋而归,风军这边才算搞明白,原来真是己方的军队成功偷渡到南岸,一口气,把莫国的中央军杀了个大败。
随着平原军和飞羽军的到来,让受困于镇江水师大营的风军将士们欣喜若狂,人们总算重新看到了希望,甚至还有直接向莫国都城推进的可能。
好事成双。平原军和飞羽军与唐寅一众汇合不久,战败的莫军突然派来使节,表示大将军李进和太傅张荣愿意率残兵向风国投降,还望风军接纳。
听明莫军使者的来意,唐寅大喜,如果李进和张荣能率军投降,对莫国不仅是兵力上的损失,更是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对己方太有利了,只是,他不确定的是李进和张荣到底是真降还是诈降。
他对莫军使者提出,如果李进和张荣真愿向风国投降,那么就让他二人亲自前来负荆请罪,只要是真心投诚,自己定既往不咎,还会重重奖赏他二人。


第461章
其实,莫国使者也没想到风王唐寅已然渡过镇江,就在江南的水师大营里。
原来己方一直是和以风王为首的风国精锐在打仗,难怪镇江水师大营坚不可摧,己方二十万大军的强攻都拿它没办法。
直接得到风王的承诺,莫国使者非常兴奋,连连点头答应着,随后离开镇江水师大营,回往己方的临时营地。
听使者回报,风王唐寅就在镇江水师大营之内,而且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倒戈,并承诺日后会加以重用,李进和张荣二人欣喜若狂。
确认家人已被风国细作安全转移之后,李进再无顾虑,率领着麾下十万左右的残兵败将们,直奔镇江水师大营而去,莫国的旗号被他们丢了个精光,全军统一换上白旗。
等大军开进到镇江水师大营前,李进和张荣各捆着绑绳,由一辆插着小白旗的马车拉着,直接来到大营的辕门前。
他们刚到,辕门便被打开,大批的风军将士从里面冲出。李进和张荣由手下人搀扶地,赶快下了马车,紧接着,双双跪倒在地,完全一副负荆请罪的姿态。
所过的时间不长,唐寅在众多风将们的簇拥下走出大营,看到跪在地上的张、李二人,他缓步走上前去,低头注视了两人片刻,随后脸上露出笑容,伸出手来,将二人一一扶起。
“李将军和张大人能主动来投,实乃我风国之幸,二位快快请起!”说着话,唐寅侧头喝道:“来人,给李将军和张大人松绑!”
随着他的话音,阿三阿四箭步上前,分别给李进和张荣松开绑绳。以前风莫两国关系亲密,互相常有往来,唐寅对张李二人不陌生,后者对唐寅自然也再熟悉不过。
等他二人身上的绑绳解开之后,两人又再次双双跪倒在地,没泪硬是挤出几滴眼泪,带着哭腔颤声说道:“罪臣李进(张荣),愧见风王殿下……”
说着话,二人趴扶在地,呜呜地哭出声来。
唐寅再次把他俩扶起,含笑说道:“先前各位其主,在战场上针锋相对也在所难免,李将军和张大人又何罪之有?快起来吧!”
“罪臣,多谢风王殿下不怪之恩!”李进和张荣起身后,规规矩矩地把各自的大将军印和太傅官印递到唐寅前面,同时交代身边的侍从,赶快回去传令,让全军将士放下武器,接受风军的招降。
李进和张荣是真心投奔,麾下的将士们早已是心灰意冷,斗志全无,纳降进展得很顺利,十万余人的莫军主动缴械,悉数向风军投降。
随着张、李二人的倒戈,对莫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现在,莫国朝廷甚至都不敢再派兵来攻打。
李进是大将军,莫军中的将士原本都是他的部下,此时再派兵马前去,恐怕没等交战,便会被李进招降到风国那边。
现在的战局变得很有意思,镇江的南北两岸皆被风军牢牢控制住,而镇江的江面侧被莫国水军控制着,风军南北两岸隔江相望,对莫国水军却毫无办法。
不过,莫国的水军并不能坚持得太久。对两岸失去了控制,也就等于让莫国水军失去靠岸的码头,无法再进行补给,全军将士总不能每天不吃不喝地巡江游弋。
随着风军对镇江两岸控制的延伸,莫国水军不得不向东撤退,远离都城一带,如此一来,风玉联军便可利用木筏光明正大的渡江,将兵力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南岸。
水军终究是要靠陆地做保障的,如果失去了陆地上的支持,不管多么强大的水军,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莫国水军现在就是这样。
风玉联军陆续渡过镇江,接下来,大军直*莫国都城。
此时的莫都镇江,朝野上下已然动荡不安,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逃离都城,到别处避难。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在劝邵方,放弃镇江,迁都南移,暂避风玉联军的锋芒。
但邵方执意不肯迁都,也不想离开镇江逃往它处避难。
一是以他的性格无法做一个流亡国君,其二,莫国自成立以来,就在镇江定都,老天若真想灭莫,那么也要让莫国亡于镇江。从哪里诞生,就从哪里衰亡吧!
邵方不肯走,连带着,满朝的官员也无法逃离,人们只能硬着头皮陪邵方死守在镇江。
可是现在的莫国大臣已对守住镇江不报有任何希望,强留下来,只会增添恐慌的情绪以及不稳定的因素,对坚守镇江毫无用处。
特别是人们看到李进和张荣投靠风国之后,非但没有受到风王的惩处,反而还双双得到重用,一个被封为上将军,一个被封为东南巡查使,人们心中的抵触情绪更加微弱。
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莫国的最后一场大战——镇江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现在莫国在镇江的屯兵有四十多万,其中有十万多的骑兵,十万的都城禁军,还有二十万的中央军。
风玉联军方面,兵力已然激增至百万之众。其中风军有七十多万,以平原军、直属军、飞龙军、第九军、百战军为主,玉军有三十多万,大部分为中央军,还有一部分是临时增调过来打下手的地方军。
就兵力和战力而言,目前风玉联军已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而对莫军方面更为不利的是,镇江的城防并不稳固。
莫国都城之所以有天险之称,是因为有镇江做为屏障,现在镇江没了,都城完全暴露出来,那可怜的城防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仗打到这种程度,风玉联军反而不再急于攻城,先展开攻心战术,以天子诏书的名义,劝城内的守军主动弃城投降。
此时,镇江城内的莫军将士早已人心惶惶,毫无斗志可言,亡国的言论天天都能听到,再加上风玉联军在城外的宣传,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大批的逃兵爬下城墙,投向风玉联军。
风玉联军仅仅围城了三天,叛逃的莫军将士就已经不下两万人之多。镇江现在内外交困,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之间。
这种情况下,仍有对邵方死忠的将领提出,愿意领兵出战。其中最积极的要属莫国的中将军徐华。
他是正宗的武将,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没有多少的统帅能力,但灵武高强,骁勇善战,是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
他向邵方提出,愿亲自率领骑兵出城,与风玉联军决一死战,若能取胜,自然最好,若不能胜,哪怕全军覆没,战死沙场,也要打出莫国的威严。
到了目前这种境地,徐华还敢出城与敌力战,邵方亦深受感动,他准了徐华的请求,并亲自登上城门楼,为徐华统帅的骑兵军团擂鼓助威。
这时候,邵方也不认为徐华能扭转战局,击败风玉联军,但徐华有句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就算要死,也要死的有尊严,不能窝窝囊囊的坐以待毙,要以一场正面交锋打出莫国的威严。
十万的莫国骑兵,对阵上百万的风玉联军,双方的实力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对于主动出城求战的莫骑兵,风玉联军没有在营内龟缩死守,平原军、百战军和第九军相继出营应战。
双方排兵布阵,在镇江城前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交锋。
骑兵对阵步兵占有优势,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过于悬殊,骑兵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何况,风军方面还有克制骑兵的第九军。
随着双方战鼓擂动,号声齐鸣,激战一触即发。此时,徐华所统帅的骑兵还真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看着前方密压压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风军战阵,以徐华为首的莫骑兵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还直直地冲杀上去,迎着风军的锋芒展开骑兵冲阵。
很快,双方的将士便接触到一起,只是顷刻之间,战场上哗啦啦的碰撞声连成一片。奔驰的战马撞在步兵的盾牌上,步兵固然被压扁撞碎,骑兵亦是人仰马翻。
瞬间,双方正面接触的将士们扑倒一片。风军这边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莫骑兵的冲锋顶住,接下来,盾兵后撤,长矛兵顶上,以长矛猛刺面前的莫骑兵。
莫骑兵也是不甘示弱,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挥舞着战刀、长枪,砍杀下面的风军士卒。双方的交战由一开始便陷入到你死我活的白刃战当中,喊杀声、惨叫声传遍战场内外。
等到莫骑兵彻底被风国的步兵缠住,机动性降到最低的时候,风国的重装骑兵加入战斗。
重装骑兵进入战场之后,双方势均力敌的局面立刻发生变化。
莫骑兵根本无法阻挡重装骑兵的推进,后者在推进时仿佛绞肉机一般,速度虽慢,但却能绞杀一切,撕碎一切,成群成片的莫骑兵倒在重装骑兵的马蹄之下。
徐华是很勇猛,灵武也很凶狠,但双拳又如何能敌得过四手?很快,他便被数名风将死死缠住,进退两难,而在这个时候,手持九转断魂刀的齐横又快马加鞭的向他冲来。


第462章
徐华在几名风将的围攻之下就已经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现在齐横又冲杀过来,他更加招架不住。
又战了十几个回合,徐华的肩头、手臂、肋下、大腿皆被划出口子,鲜血淋漓,将身上的灵铠染红大半。
见他形势危急,数名莫将急匆匆赶过来,拼死将齐横等将抵挡住,这才把徐华替换下阵。
十万莫骑兵的冲阵,在风国步兵和骑兵的配合下,被化解于无形,非但未能将风军击退,反而还被对方*压得节节溃败。
趁着手下众将挡住齐横等人的空档,徐华举目观察战场的局势,见己方的骑兵和敌人已形成缠斗之势,陷入全面被动当中,他当即下令,全军回撤,拉开与敌人之间的距离。
莫骑兵打不过兵力众多的风军,但跑路还是没问题的,一听到回撤的命令,全军后队变前队,如旋风一般后撤出一里多地,直接退到都城的护城河前。
看敌我双方的距离已拉开足够远,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