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唐寅在异界 >

第1529部分

唐寅在异界-第1529部分

小说: 唐寅在异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她就是以天子做靠山,与唐寅分庭抗礼,只要有天子在,唐寅便不敢对川地动武。
贞地的归属一事迟迟无法定下来,越拖越久,肖香是无所谓,她有时间也有耐心和唐寅耗下去,但唐寅可渐渐开始心急了。
他担心的是,万一殷谆突然下旨,硬要把贞地收回皇廷,那事态可就严重了。以前的殷谆绝对不敢这么做,可现在的殷谆就两说了。
自从肖香把川地归还了皇廷之后,殷谆逐渐有了底气,开始大量启用川人,不仅皇廷的大臣中混入众多的川人,就连镇守皇宫的侍卫也专门成立了一支上万人的川人兵团。
看得出来,殷谆现在是有意用川人的势力来排挤掉风人的势力。
就在唐寅和肖香争持不下的时候,最终还是任笑站出来做和事老,他提议在贞地的中心划线,一分为二,北面的贞地归属风国,南面的贞地则依照肖香的意思,归属于皇廷。
他的这个提议最终被唐寅和肖香接受了。对于唐寅而言,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只占了贞地的半壁江山,但终究比整个贞地都归于于皇廷要强。
至于肖香,她也觉得这个划分属上策,如果真让唐寅什么都得不到,双方撕破脸来,甚至兵戎相见,对自己、对皇廷也未必就是好事。
在任笑的调解之下,贞地的归属一事终于有了结果。至此,贞北归风,贞南则像川地一样,归属于皇廷,双方也勉强算是皆大欢喜吧!
分割一国之地可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不是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直线就完事了,其中涉及到许许多多的细节。
由贞地的中间划线,要穿过许多郡县、山川,而在实际*作的时候不能把这些郡县、山川也分成两半,这就需要一方让出一块地,另一方再补偿一块地,双方互做交换。
但地与地又是有天壤之别的,有的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有的土地贫瘠,人口稀缺,单单在这方面的谈判又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任笑可等不到风川之间在细节上谈出结果,见双方大局已定,他便向唐寅和肖香告辞,返回神池了。任笑走后,唐寅和肖香依旧留在西汤城,此时,他二人所争议的焦点是西汤归属问题。
西汤不偏不倚,刚好位于贞地的正中央,如果由贞地中间划线的话,西汤得分成两半,唐寅和肖香当然都不想这样。
西汤是在废墟上新建的城邑,规模暂时还不大,城中也没多少建筑,更谈不上繁华,但西汤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处于贞地的中央,四通八达,可谓是整个贞地的枢纽。
如果以后把西汤城修建好,那么这里就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贞人人心所向的地方。
对于西汤的归属,唐寅和肖香又陷入僵局,唐寅甚至提出愿拿贞地的一个郡来换肖香手上的半座西汤城,肖香都未应允。
这日,朝议。风国的主要大臣都没有到西汤,所以朝议也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唐寅和几位谋臣聚在一起,对贞地的事务进行商议。
朝议开始后,唐寅的心思根本没在这上面,正考虑怎么能说服肖香,让她把西汤让给自己。他心不在焉地问道:“诸位,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就散了吧!”
他话音刚落,一名谋臣率先站出来,向唐寅拱手说道:“大王,微臣有事启奏。”
唐寅看了他一眼,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
“大王,连日来季水一带连降暴雨,使得洪水泛滥,现在,何屏郡和林桥郡皆受灾严重,流民无数。”
他说的季水位于何屏郡与林桥郡之间,而季水又恰巧是划分南北贞地的中间那条线,季水北面的何屏郡属风人管辖,而季水南面的林桥郡则属川人管辖。
唐寅揉着下巴,边琢磨着边喃喃问道:“灾情很严重吗?”
“正是!大王,现在保守估计,何屏郡的灾民有不下二十万,甚至是更多,若无粮食救援,这些灾民怕是要饿死无数啊。”
“大王,微臣以为,何屏郡的灾民不救也未尝不可。首先,我方的粮草并不充足,数十万的大军要吃要喝,每日粮草消耗巨大,根本没有余粮去救贞人,再者说,贞人和我们不同,他们自有自救的办法,即便不管他们,他们也是饿不死的,听说,贞人都善食人嘛!”
听闻这人的话,在场的许多谋臣都仰面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又都充满鄙夷之情。最先开口说话的谋臣眉头大皱,环视作笑的众人,最后看向唐寅,拱手说道:“大王,贞人也是人,岂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活活饿死?何况,灾民有数十万众,流离失所,饥肠辘辘,如果不能妥善安置,万一生乱,后果不堪设想啊!”
“贞地刁民倘若胆敢作乱,大王只需调动大军,将其歼灭也就是了。”
“治国又怎能只是一味的杀戮?”
“杀一方能儆百,对贞人,就必须得强硬!”
听着下面谋臣们的争吵,唐寅摆了摆手,瞧瞧争得面红耳赤的二人,他噗嗤一声笑了,说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啊,对贞人,确实不能太软弱,你敬他一分,他可能会进一尺!”
“大王……”
“不过,这次不同。灾民是必须得要救的,而且,不仅要救下全部,还得要救得体面,救得圆满,要让贞人都看到,我们风人视贞人为兄弟!”


第119章
“可是大王,我方的粮食也不多啊!”一名谋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唐寅想也没想,说道:“可由国内征调嘛!”
“为了贞人,大王认为真的有那个必要吗?”
“呵呵!”唐寅乐了,说道:“土地划分好了,它摆在那里是不会动的,但人不一样。如果在这次的赈灾当中,我国处理得当的话,不仅能稳住贞北的贞人,同时也能感化贞南的贞人,吸引贞南的贞人向北迁移,虽说我们和川人平分了贞地,但若是贞人都向北方云集,那么,我们所占的贞北将会远远强于川人所占的贞南。”
“原来如此!”听完唐寅的解释,在场的谋臣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大王已不单单是和肖香争土地了,而是已进展到要争人心、争人口。
众人互相看了看,随即相继起身,齐齐拱手施礼,异口同声道:“大王英明,高瞻远瞩!”
唐寅仰面而笑,说道:“你等立刻给上京传书,让朝廷就近从桓地征集粮食,尽快运抵贞北!”
“是!大王!”
唐寅派人写的书信很快传到上京。接到书信后,上官元吉十分重视,带着宗元和张鑫两位大臣,去找邱真商议。
按理说征集粮食的事情并不归邱真这位左丞相管,但目前驻扎于贞桓边境的正是百战军,由百战军直接拨出粮草运往贞地,要远比地方官府临时征粮快得多。
听完上官元吉的来意,又看过唐寅派人所写的书信后,邱真连连点头,赞道:“大王做得对极了,对待贞人,理应刚柔并施才是。”
上官元吉正色问道:“现在百战军的军粮可充足?要救灾数十万众的灾民,需要很大一批粮食啊,保守估计,至少也需十万石以上。”
邱真笑了,说道:“百战军在边境驻地一直都有屯田,自给自足都已不成问题,何况,桓地各地的官府也有定期为百战军输送粮草,拨出区区十万石粮食,不成问题。”
“如此就再好不过了。”上官元吉松了口气。
邱真再次拿起书信,从头到尾的又看了一遍,然后慢慢皱起眉头。张鑫不解,欠身问道:“邱相,大王的书信有何不妥之处吗?”
“哦……谈不上不妥,只是,信中有提到,大王欲亲自去往灾区赈灾。”邱真看着书信,喃喃嘀咕道。
张鑫一笑,说道:“大王的用意很明显,亲自去往灾区,自然能表现出大王对贞人的重视,此为拉拢民心之举!”
邱真笑了笑,慢悠悠地说道:“大王的用意,我又怎会不懂?我担心的是,川王也会效仿大王,亲自去灾区赈灾,毕竟贞南也有一个郡受了洪灾。如果大王和川王同是在灾区赈灾,那大王此行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呦!这话说得倒是没错!张鑫的反应极快,眼珠连转,脑中灵光一闪,又冒出一条诡计。他幽幽说道:“如果川王也同去赈灾的话,倒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邱真满脸茫然地看着张鑫,问道:“张大人,此话怎讲?”
张鑫站起身形,先是看眼邱真,然后再瞧瞧上官元吉和宗元,冷哼出声,沉声说道:“自从川王把川地献于天子后,天子便开始大举重用川人,不仅在皇宫里组建了川人的侍卫营,就连在皇廷里,也不时的用川人来排挤我风人,长此以往下去,川人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甚至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与我风人分庭抗礼。若要打掉川人的势力,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得除掉川王!”
听闻这话,上官元吉和宗元脸色同是一变。前者眉头紧锁,不满地说道:“张大人,不可胡言乱语……”
他话音未落,邱真向他摆摆手,两眼则直勾勾地看着张鑫,扬头道:“张大人继续说下去!”
张鑫说道:“这次川王若真去灾区赈灾,正是我们除掉她的大好机会。贞人恨川人,远甚于恨我风人,而那些受了灾的百姓又是最容易被挑拨的,一旦爆发起动乱,嘿嘿……”说到这里,他故意止住话音,脸上只剩下阴森的诡笑。
邱真眨了眨眼睛,托着下巴,沉吟了好半晌,随即抚掌而笑,说道:“张大人的主意高明,暴民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尤其是贞人,民风彪悍,凶残又野蛮,如果川王在灾区有个三长两短,那也必是贞地的暴民所为,和我风人毫无干系!”
张鑫拱手施礼,说道:“邱相明见!”
邱真哈哈大笑,看着张鑫的眼神也难得的露出赞赏之色。邱真并不喜欢张鑫这个人,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头脑之精明。
张鑫的反应太快,对事情的见解也有他独到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常常能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主意,当然,也可以说他是一肚子的坏水。
上官元吉对张鑫的主意是一百二十个反对,他狠狠瞪了张鑫一眼,而后对邱真说道:“邱相,大王可从未下令欲除掉川王,如此大事,还应和大王事先商议才是!”
“来不及了。”邱真摇摇头,说道:“上京距西汤路途遥远,就算快马前往,日夜兼程,少说也得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而机会稍纵即逝,哪还能拖延这么久?”
“也可用飞鸽传书与大王商议嘛!”
“如此大事,在书信里又哪能说得清楚?”邱真两眼射出精光,说道:“与其说不清,还不如我们先做了然后再说。”
上官元吉默然,他现在是听明白了,邱真根本不想就此事与大王商议,他已打定了主意要利用肖香去赈灾的机会暗中做手脚,趁机把她除掉。
他幽幽说道:“邱相可别忘了,川人并不是笨蛋,如果川王真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可能会不怀疑我国呢?”
“哈哈!”邱真仰面大笑,傲然说道:“只要让川人拿不到证据,怀疑又有何惧?话说回来,即便他们有证据又能如何?敢与我大风动武吗?若是真到了兵戎相见那一步,我大风的铁骑自会踏平他川人,若是天子也要站在川人那一边,正好,我国可顺带手把天子也一并罢黜,推大王成为九五至尊,登顶皇位!”
张鑫闻言,立刻乐得嘴巴合不拢,连连点头,赞叹道:“邱相所言极是,邱相所言极是啊!等到大王问鼎皇位、改朝换代之时,我们……可就都是开国元勋,将永记史册了!”
说话时,他的脸颊上都泛起一层荣光。皇廷的大臣和公国的大臣可是有本质区别的,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上官元吉深深看了邱真和张鑫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