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今夜鹰归何处 >

第104部分

今夜鹰归何处-第104部分

小说: 今夜鹰归何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茫说:“当然还了!我还她十倍,可是她不要,就收了我八百快钱,还说按汇率找我几十快钱类!洋人都这德行,特较真儿!推了几个回合,算是收下了八百块钱。”

老浪问道:“那她人那?还在哪里吗?”

笑颜妖凑上来不怀好意地笑道:“怎么?浪哥,对她感兴趣?不会吧?哥哥,您可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啊!不会跟流氓老弟学坏吧?这家伙把咱们团队的风气都给搞坏了!兄弟几个再给你找找她去?”

牛茫也献殷勤:“我再给她打个电话。请她吃个宵夜,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吧?让浪哥也认识一下。但是不知道她等到她老公没有?”

老浪呵呵一笑:“大家联想力都很丰富啊!不用了。我只是有点好奇。好了,今天大伙都累得不轻,先找个地方休息,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明天我们就在拉萨市内撒欢了!”

牛茫很认真:“那金嫣明儿一早就走了,说是去阿里,她好像说,一个星期后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有个朋友在那里等她,她要赶到那里去。你今晚上不见,明天就没机会了。对了,她好像住在拉萨饭店。好,今天我请客,大家都住拉萨饭店,好好地吃一顿、泡一泡,也算是答谢大伙对我的救命之恩。”

刘颖狠狠地说:“你钱多烧的啊?跑我们这堆里摆阔充大来了?一次两次,就当你有点富家子弟的臭毛病,原谅你算了,谁知你还没完没了了嘿!你自己去住拉萨饭店找洋妞去吧,我们就住招待所!拜托,别老这么死气白咧地跟着我们好不好?我们还真都没拿你当亲人,您就省省吧,别自作多情了啊!明早您去阿里得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成不?”

老浪赶紧站在中间:“哎,两位,听我说句话。小鹰,我看人家小刘还是很实在的,绝对不是虚情假意摆阔气。听大伙说,一路上为了大家吃喝,也屈膝做过乞丐,就这一点,我觉得小刘本质还是很不错的。有时候嘴有点不上路,那都是有口无心,就别和他较真儿了,好不?”

大家都纷纷走过来替牛茫说好话,刘颖这才默不作声。

老浪的心里一直在琢磨着牛茫说的话,金嫣去阿里,说是一个朋友再等她。他很清楚,六天以后,就是晓玥五周年的忌日,他本次行程中就要计划去冈仁波齐去看看晓玥,还有大金寺的长老。他希望金嫣真的是去会朋友——应该是真的,五年前他带着晓玥去冈仁波齐圣山的事情,金嫣是肯定不会知道的。他笑笑摇了摇头,这世上,太多的事情真是太巧合了,五年后的今天,想不到他和金嫣竟然还会相距这么近,过两天还将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行程告诉大家。他只想陪大家在拉萨呆上两天后,找一个向导带着大家去日噶则和珠峰,自己也不想开车,准备搭车去冈仁波齐,几天后回来。这个属于他自己内心世界的私密领域,他并不想告诉任何一个人。

早上的阳光照在布达拉宫上边,显得很特殊。蓝、白和金色告诉来这里的每一位游客,什么叫做“洁净”和“雄伟”。据拉萨文化馆资料记载,这座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就建在这个名叫红山的山顶上边。“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布达拉宫修建于公元七世纪,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特别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之规模。布达拉宫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它海拔高达3700余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看似13层,实际9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楼群纵横重叠,气宇盎然,直贯苍穹。厚重的花岗石墙体上边覆盖着白玛草墙领,金顶闪耀,巨大的鎏金宝瓶伫立在楼顶。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绘画、雕刻等都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堪称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三大部分组成。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华丽辉煌。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和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红山的右侧有一座药王山,山上有17世纪建造的一座藏医学院。

老浪邀请来了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副处长尼玛次仁为大家做导游。据尼玛次仁介绍,布达拉宫楼群一侧是藏王的寝宫,另一侧是后宫。那时布达拉宫的三大建筑,均通体粉白,耸立在红山上显得圣洁而雄伟,藏民们都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老浪其实对布达拉宫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他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布达拉宫不叫‘寺’而叫‘宫’吗?”

静吻回答:“比寺大呗!”

刘颖回答:“因为里边住着西藏的首脑,叫‘寺’不太合适。谁听说过一个领导住在寺里边啊?叫‘宫’才符合他的地位。对不浪哥?”

老浪笑着回答:“说对了一半。布达拉宫无论从它的佛教文化、建筑风格、法物设施等,都是西藏所有的寺院的放大版。为什么不叫‘寺’而叫‘宫’那?这是因为当时的西藏还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只是作为藏王的宫殿而存在,并无香火。五世达(*)赖喇嘛受清顺治皇帝册封成为西藏政教首脑后,布达拉宫就成为政权机关所在地,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大活佛的居住地了。”

老浪看来和布达拉宫管理处的人十分熟悉,不但200元的门票分文未收,连次仁副处长一直跟着,导游似地领着大家几乎转遍了布达拉宫的每一个宫殿。中午时分还要留大伙吃饭,大家都已经感觉不好意思,坚辞称谢。出了布达拉宫的门,已经是下午两点十分,大家随便在周围找了个川菜馆对付了一顿,便在老浪的带领下来到了八廓街。

据拉萨市档案馆记载,八廓街是随大昭寺的修建和人们对该寺的朝圣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又名“八角街”,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

八角街转经道藏语的意思是〃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位于中间。每天傍晚转经的时间一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衣着不尽相同的藏族信众,从拉萨的各个角落涌出形似松散实则有素地顺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中间不乏远道而来,一路长跪的虔诚的信徒。八廓街五彩斑斓的藏式建筑群,整齐而又错落有致,让人联想到这个古老的城市遥远的历史。整个八廓街环路,明亮的石块铺成的街道,被几百年来各种各样的脚印打磨的异常明亮,在早起的阳光中放射着刺目的光辉。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成了店铺,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和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商品充斥在大街小巷,使这个城市被现代的气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覆盖,而它却在徒劳中顽强地反抗和挣扎。

自古以来,“阿西”和“阿波”(意指康巴男女)就善于经商,所以直到今天为止,八廓街上经商的的,大多还是康巴人。

老浪介绍说,游览八廓街,有一个地方无论如何都要看一看:玛吉阿米酒馆。八廓街街道两侧建筑几乎是白色想着各式各样红褐色的门窗或挂着白底兰色图案的窗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