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蝴蝶公墓 >

第25部分

蝴蝶公墓-第25部分

小说: 蝴蝶公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丽吓呆了,这些德国“小蠊”近年在国内疯狂繁殖,最近又在寝室里频繁出没。她拿出超市买的杀虫喷雾剂,向宋优和田巧儿身上喷去。两个女生吓得乱叫,只能用手捂着自己的脸。喷雾剂确实有效,蟑螂们挣扎几下就不动了。 
田巧儿惊魂未定地指着小蝶:“就是你!你不是喜欢养虫子吗?看看你带来的好东西!” 
“对不起——”小蝶轻声地说,但马上摇头,“不,这不关我的事!” 
宋优忍无可忍地掀起小蝶的床垫,立即尖叫起来——床垫下竟密密麻麻地聚集着上百只蟑螂!黑色的小东西快速地爬来爬去,一见到灯光便四散开来,顺着床架爬到下铺去了。 
下面正好是宋优的床铺,还是曼丽眼明手快,把杀虫剂喷向虫子们,一大群蟑螂又被消灭了,剩下的也不知道逃到哪去了。 
看着自己床上一大堆蟑螂尸体,宋优恶心得要吐出来了,发疯似的向小蝶大叫:“看到了吗?这些虫子都是从你床铺底下出来的——天哪!我恨死你了,你这个怪物!” 
曼丽怕她们情绪失控,赶快问小蝶:“怎么回事啊?你从哪带来的虫子?” 
尚小蝶已百口莫辩,她也不知道哪来的虫子。 
“都是你引来的虫子,我们寝室里有了你,就永无宁日了!”宋优指着小蝶的鼻子说,“还有你的金铃子,快点把它给扔掉。” 
“不,扔掉它就等于杀了我!” 
“不!”尚小蝶已忍无可忍,全身血液冲上脑门。一口气在胸腔憋了许多时候,终于如火山爆发了——眼前闪过黑暗中的墓碑,还有那双半透明的眼珠。不知谁赐予她的力气,竟一把宋优推下床铺,结结实实地摔在水泥地板上。 
 
 
 
宋优一声惨叫,寝室里鸦雀无声了。小蝶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依旧紧紧抱着金铃子,躲在床角轻声抽泣。 
田巧儿和曼丽都睁大了眼睛,她们以为宋优摔死了,鲜血正从她的额头流出。 
忽然,宋优轻轻叫了一声:“救。。。。。。命。。。。。。” 
曼丽赶紧扑到她身上,宋优的额头撞破了,还好血流得不多,手臂和膝盖也有擦伤。 
“快点送去医院吧。”田巧儿提醒了一声,她和曼丽一起把宋优抬出寝室。 
寝室里只剩下尚小蝶一个人。 
她意识到自己闯祸了,担心宋优会不会死掉,万一她真有个三长两短——眼泪吧嗒吧嗒落到床铺上。她重新把床铺摊好,盘腿枯坐了十几分钟,期望明天醒来发现一切都是梦。或者,回到妈妈温暖的腹中。 
“妈妈。。。。。。” 
脑中浮起上午看到的那张黑白照片,年轻美丽的妈妈对她柔声说:“小蝶,你好。” 
这时,尚小蝶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第五次登录“蝴蝶公墓”网站。 
进入首页,穿过“蝴蝶公墓地图”,她已驾轻就熟,就像来到自家客厅。而“黄泉九路”就是有的门碑。走入地下室甬道,打开卧室房门。随着伊莲娜的歌声,看到她与1935年的《蝴蝶公墓》唱片介绍。 
网页最下端有个老唱片图标,点开竟是一组照片—— 
不再是风姿绰约的女子了,而是一具冰凉可怖的尸体! 
随着图片一点点全部显示开来,小蝶差点又从上铺摔下来,她后背紧紧靠着墙壁,生怕那些死人会从屏幕里爬出。。。。。。 
天哪,还不是一具尸体,而是十几具尸体!有单独一个死者一张照片的,也有几个人躺在一起的。虽然全都是黑白照片,使她看不出血污的颜色,但那深深浅浅不同的衣服,仍看得出这是残忍的杀戮。 
刚刚经历了“宋优流血事件”,又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几乎让小蝶把晚饭都吐出来。她捂着嘴巴,整个胃都在抽紧,宛如已置身于死者之间。 
闭上眼睛喘息一会儿,才把情绪慢慢平稳下来。她又仔细看了看这些照片,总共三十张,第一张都可单独点开看大图片,差不多占满了整个屏幕。照片明显很老有些模糊,大概有几十年历史。但有几个死者的脸,却拍得异常清晰,光影分明的黑白照片上,栩栩如生宛如刚刚睡去。 
令尚小蝶感到不解的是,照片里竟全是欧洲人的脸! 
特别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少女,看起来有中外混血的味道,那张脸白净而纯洁,胸口却插着一把手术刀。 
难道这是发生在国外的血案? 
带着满腹疑惑拉到网页最下面,她点击了一个NEXT的标记,立刻进入了下一层网页。屏幕上又是一排加粗的字—— 
刚才那组照片是否令你感到不适?如果你是正常人就一定会这样的,抱歉我不是故意要刺激你,只是告诉你一桩曾经轰动上海的血案: 
1935年,上海叶卡捷琳娜医院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天清晨人们发现,医院里的十八个病人,全都被手术刀残忍地捅死了。而院长卡申夫尸体也血肉模糊,死得极其惨烈! 
这是一桩十九条人命的惨案,死者全部系流亡中国的白俄侨民。 
本案震惊了当年的全国,警方投入了大力侦破,甚至开出十万大洋的巨额悬赏,但最后仍没有明确结案。 
人们最认可的一种可能性是:凶手是一个吸血鬼。 
现在你会提出疑问吗?为何要把这组七十年前的照片,和这个凶案的介绍放在“蝴蝶公墓”网站里? 
因为,本案现场叶卡捷琳娜医院,就是今天“蝴蝶公墓”的所在地。 
祝你好运! 

6月15日上午8点20分 
尚小蝶醒了。 
女生寝室的上铺,她一动不动地蜷缩着,膝盖顶着双肘,背弯成了半圆形,就像只硕大无朋(我认为是“硕大无比”,但书上是这么写的,我的是正版的书,难道也有错别字?不明白)的蚕蛹。 
冬眠过去了吗? 
昨晚如何睡着的?笔记本电脑还捧在怀里,显示屏处于节电状态——想起昨晚上了“蝴蝶公墓”网站,看到1935年叶卡捷琳娜医院的血案。往后又发生了什么?小蝶实在想不起来了,她挣扎着改变“蚕蛹”的姿势,关闭了电脑。 
对面的田巧儿依然熟睡。小蝶把头探向下铺,曼丽也睡得很香,宋优的床铺却是空的。寝室中间的地板上,隐隐有暗淡的血迹。 
小蝶戴上眼镜跑出了寝室。 
半小时后来到学生食堂。她刚端着餐盘坐下,陆双双就出现了。可眼睛越来越难受,只能摘下眼镜来确认—— 
双双看起来气色不太好,小蝶把餐盘端到她跟前说:“双双,前天——” 
她不想因为一个庄秋水,失去自己惟一的好朋友。然而,一句话在喉咙堵了半天,却不知该如何解释。她又不敢把打伤宋优的事说出来,担心双双也会怕她,认为她是个带着虫子的小怪物。 
“你到底要说什么啊?” 
她又戴上眼镜,直勾勾地盯着双双,却发现双双长出了两个头——她用力眨了眨眼睛,结果双双长出了三张嘴巴。 
陆双双都被她看怕了:“喂,你别这么看我好吗,好像想用眼睛杀死我。” 
小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似乎看到了那双半透明的眼睛,那张墓碑上的美丽容颜。。。。。。她倒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 
周围的人纷纷围拢过来,双双惊慌失措地扶起小蝶:“怎么了?别吓我啊。对不起啊,我不该因为秋水恨你,我知道你们之间没什么的,全是我自己在瞎猜。” 
尚小蝶被送到医务室,校医给她做了检查,并没发现什么异常。双双感到奇怪,为什么小蝶戴着眼镜就会头晕,脱下眼镜倒什么事也没了? 
校医为小蝶检查了视力。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尚小蝶现在的视力是2。0;完全是最佳的视力水平——整个S大都没几个2。0的学生。 
一个视力达到2。0的人,戴一副400度的近视眼镜,不头晕眼花才怪呢! 
尚小蝶也觉得奇怪,怎么视力在几天内就好了呢?看着镜子里不戴眼镜的自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眼睛眉毛鼻子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双双苦笑道:“别照了,摘掉眼镜是好事嘛。平时戴惯眼镜的人,突然摘掉眼镜是会判若两人的。” 
这时,尚小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尚小蝶!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十分钟后,小蝶独自来到老师面前。一脸怒容的老师刚要发作,却又惊讶地睁大眼睛,端详许久道:“我都认不出你了!” 
小蝶想是摘掉眼镜的缘故吧,她低下头先承认错误:“对不起,昨天晚上——” 
“我已经知道了,昨晚宋优被送到了医院,幸好伤势并不严重,但差一点就要缝针了。我说你是哪一根神经搭错了?” 
宋优是老师宠爱的高材生,再加上白露的意外死去,老师这些天心情巨不爽,正好对小蝶大发雷霆。她认定是小蝶挑起了事端,甚至怀疑小蝶故意捣鬼,弄了很多蟑螂来吓唬室友。老师说学校可能会处分小蝶,刚和她爸爸通过电话,要好好批评教育。老师的嘴巴机关枪似的滔滔不绝,小蝶只能默默忍受,不为自己做任何辩解。 
老师最后对她说:“尚小蝶,我对你很失望!难道你真的没救了?”  
 
 
6月15日下午14点40分 
庄秋水和尚小蝶在一起,他们坐上一辆公交车,赶往市中心的档案馆。 
半小时前,庄秋水刚看到小蝶时得惊奇,以为她换上了隐形眼镜,小蝶却说自己的视力已经好了。然后,她把昨晚在“蝴蝶公墓”网站里的发现,全都告诉了庄秋水。他立刻找了一台电脑上网,证实了小蝶所说的血案。叶卡捷琳娜医院的院长叫卡申夫,也死于那次血案中。 
庄秋水这才想起来,发现“鬼美人”蝴蝶的那个白俄人,不是也叫卡申夫吗?宁教授还说卡申夫后来流亡到上海,开办了一家白俄人的医院,后来神秘地死于1935年,显然就是这个叶卡捷琳娜医院! 
这个网站里怎么会有这些内容——“蝴蝶公墓”网站——究竟是谁建立的呢?背后维护的人又是谁? 
“我明天就去查这个网站的域名!应该可以找到服务器地址的。” 
当然,最让庄秋水感兴趣的还是—— 
本案现场叶卡捷琳医院,就是今天“蝴蝶公墓”的所在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要查清楚1935年的那桩凶案,或许就可以发现“蝴蝶公墓”的谜底。 
对,既然是死了十九个人的血案,当时一定轰动了全上海。在档案馆里必然会留下许多记录——也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拯救自己的办法。 
庄秋水有个表姐在档案馆工作,正好能提供些便利条件。他刚与表姐通了个电话,便带着尚小蝶一起去档案馆了。 
他们已来到档案阅览室。表姐以为小蝶是庄秋水的女朋友,热情地招呼着她。但查档案绝非易事,从浩如烟海的民国刑事档案中,要找到1935年的一场谋杀案,恐怕要两三天的时间。所以,先从当时的新闻报道查起,因为这样离奇恐怖的大案,必然是报上的热点新闻。 
果然,他们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九月的《申报》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报道—— 
“叶卡捷琳娜医院惊天血案,十九位白俄侨民命丧黄泉!” 
下面就是关于大案的详细报道,居然整整一版好几千字,在此简明扼要地表述: 
报案人是一个上海药商,1935年9月10 日清晨,他到叶卡捷琳娜医院拜访院长卡申夫,前天已通过电话确定了约会时间。医院外面是俄国墓地,药商走过便感到气氛不对。当他走进医院门洞,闻到了一股血腥之气。在门洞里的“天桥”上,他看到一具尸体悬挂着。药商惊恐万分地跑出去报案,随即大批警察赶到现场。 
接下来的发现让人不寒而栗,在医院许多个房间,都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