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一朝穿成农家妇 >

第64部分

一朝穿成农家妇-第64部分

小说: 一朝穿成农家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被用来填宋家的大窟窿,哪有这种事儿!”
“是啊,大哥对宋家做得够多了!好了,都知道了?快喝药吧!”徐茂青停止手里的搅拌,把碗放在嘴边吹了吹,自己尝了口发现不烫后才放到王静怡手里。
“我不痛了!”王静怡真的不想喝这种原生态的中药,苦不堪言,“二郎,要是有天我成了大嫂那种,娘家也有赌博的大哥,你会休了我吗?”
“。。。。。。媳妇,你会拿家里的银子帮你大哥填无底洞吗?”徐茂青好笑,见对方拼命摇头,他宠溺一笑,“你真以为大哥是真想休了大嫂?”
“不是已经休了吗?”说完,王静怡就了然点头,随即又摇头,“你说大嫂能体会到大哥的用心吗?”
“谁知道呢?要是体会不到就只要各过各的了!”徐茂青伸手摸了摸碗,催促“快喝,凉了就不能喝了!”
“。。。。。。”她说这么多他怎么还记得这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人就是这么贱,徐老头看着二房过得好就希望所有孩子过得好,这么要求太过分了~今晚就恢复更新了,不容易啊,这段时间的更新被打得太乱了,心里很不爽~
偶的积分还没送完呢,大家都看不上吗?
来嘛来嘛~

☆、第67章 不听好人言

雨一直这么绵着;辣椒晒不干留种肯定不成;王静怡把两根高凳子隔一定距离放好,拿长竿子架上后把凉席放上去;将辣椒摊在上边,下边用草木灰窝着木渣子慢慢烤;准备将其烘干。
徐茂青回来发现王静怡已经弄得差不多了;菜园里的辣椒又红了许多,但因为天气原因不少烂在了地里,“媳妇,我去把那些开始红的辣椒也都摘回来,这雨不知道要下到何时呢!”
手试了试席的温度发现不烫手王静怡才偏头看着拿起篮子的徐茂青;“二郎,田里的稻谷没又被风吹倒吧?”
“没有完全倒下;不过。。。。。。”他叹了口气,都是自己忙着上山打猎竟把田里的庄稼荒废了,“不过今年的稻谷收成怕只有去年的。。。。。。”比了个六,只有去年的百分之六十,有些人上半年就把税收交了,更多的人是等这次丰收后才交,之后交税的怕是要心疼上好几日了,因为要拿出之前晒干的粮食才够。
“稻谷黄了没?”长穗有些日子了,若长得快应该发黄了,王静怡想着这鬼天气要是稻谷也烂在了田里,之前的活儿可就白忙活了,与其那样不如早早的收回来用这个办法将其烘干,有一点是一点。
徐茂青摇头,要是太阳足,谷穗是该发黄了可能是今年雨水太多,现在都还在长不过只长个子不涨谷穗了。
又忙了两日,感觉留种的辣椒只多不少王静怡才舒了口气,等把辣椒苗培育出来实打实的一百两就拿到手了,白花花的银子在等着自己。
发现田野上有不少人,王静怡悠悠走到田间,气氛有些微妙,她小心翼翼走到自家田边,想又两日了谷穗怎么还不发黄。
村里许多人开始急了,之前谷穗长得好的现在是愁死了,可能穗太重承载不了苗,大片倒在了田间,用桩子架起也没多大用,王静怡伸手拔起一撮看了看,穗还没发黄里边的米已经长成了,掐掉接近根部的一撮仔细观察,壳里边竟有发芽的趋势,因为不自然的膨胀让她掐开米瞅了瞅,感觉就是要发芽了,她为了追求绿色蔬菜自己发过豆芽,举一反三就知道这谷穗是不是要发芽了。过去瞧了瞧徐茂军田里的谷穗,发现也是如此,看来这稻谷要是再不收回家估计会颗粒无收,对正在打桩的何氏说了下,对方也束手无措。
“嫂子,这稻谷虽然青嫩,现在不收回去估计会全部再长成秧苗!”王静怡知道的不多,不过但凡长成了苗,谷粒就不再是谷粒了。
“哎,你茂军哥也和我说这事儿了,我婆婆找村里的老人问去了,听听她回来怎么说吧!”许氏上有婆婆,就算她有办法也不能自己做主,而且徐茂军说看着不正常没说要发芽啊?
“这样啊?行,你们好好合计合计,我和二郎决定趁时间还早把稻谷割了,靠近根部的过不了两天就会发芽了,就怕尖上的也这样,到时得不偿失,割回去用法子烘干再说!”
徐茂青回家拿镰刀去了,王静怡在徐家老屋外徘徊许久,最终还是敲响了大门,开门的是徐茂竹“大哥,在呢!”
堂屋里传来宋氏的哭声,她略为尴尬的指了指田边,“大哥,田里的稻谷可有去看过?”被徐茂竹请进屋,宋氏正跪在地上抱着大钱哭得伤怀,她朝徐老头打了招呼,站在一边看着徐茂竹,“爹,田里的稻谷可以先收回来了过两日就会发芽,到时怕一粒都收不到!”她一点都不想进门,对宋氏歇斯底里的哭喊她以为是对方悔过了,本想说句宽慰对方几句就见宋氏抬头拉着大钱往外去,徐茂竹杵在门边不让她走。
“你让开,大钱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凭什么不让我带走?”宋氏质问道。
“混账!大钱是我徐家长孙,你一个弃妇敢回来带走我徐家的孙子?宋氏,谁给你的胆子?”徐老头沉声喝道,一脸铁色的看着王静怡,“现在什么时候,稻谷还要等上十来天才黄,你是嫌这边还不够乱是不是?这时候收回来我看才是颗粒无收!”
对徐老头的无名火,王静怡认为自己是被殃及池鱼了,她朝门边一言不发的徐茂竹道“大哥,田里的庄稼怎样你可以去瞅瞅,我来就是说这事儿的,二郎回家拿镰刀了,我们准备开始收割稻谷,我就不坐先走了!”说着就往外去,宋氏恶狠狠的瞪着她,“你个贱。。。人,现在来看我的笑话心里是不是乐死了?告诉你二郎也姓徐,我现在的处境你以后也会有!”
她懒得和宋氏计较,反正自己该说的也说了。徐茂竹让开一个口子往王静怡过去,对瞪着他的宋氏道“回宋家去,我徐家的孩子和你没关系了,要是被我知道你要偷偷的带谁走,别怪我拿着欠条把你大哥告上衙门,大钱,松开!”
王静怡出门后里边还传来宋氏断断续续的骂声和哭声混杂着大钱要跟着宋氏走的吵闹,她靠在墙边等徐茂青来一起去田里。
田野上还有人打着桩子,看见徐茂青开始割稻谷都忍不住劝道“二郎,这稻谷还没发黄,你们现在割了不是浪费吗?这么嫩别说吃,连枷都打不下来!”
“叔,俺也是没办法,俺的稻谷根部都快发芽了,要不收估计顶尖的也会发芽,到时更是没有!”他也掐出一些看了看,米还没完全长满,不过真等不及了。
那人顺着徐茂青掐出来的瞧了瞧,直呼不好,“这谷子都没长满看着还真像是要发芽了?不行,我得瞅瞅我的去!”
不一会儿,那人就哭喊开了,“我的老天爷啊,你这样还让不让人活了?如此下去俺种的谷子收获的就是整片芽啊!”
大家都忍不住看了看自家田里的,或多或少都有撒种前那种发芽的状况,不过不敢确定因为泡在雨水里不都会膨胀吗?若真发芽了,他们算是白干一场了,想着今年雨水丰富上半年的粮食晒得干干的放地窖或锁柜子了,这批可是等着晒得八分干交税的,若发芽不是逼他们拿出存好的粮食吗?晒得那么干,纳税都要比往年多拿出好多才成,总不能把晒干的粮食灌上水再晒成八分干吧?
有打桩的人家不打桩了,嚷着要学徐茂青把稻谷收回家再说,不过看着周围没动静的人后又摇摆不定了;也有人说根本谷子发芽是被水泡了造成的,对徐茂青早收的行为表示鄙视。
怕又下雨两人割些就往家里挑,不能全割了再挑,要是堆成堆发芽更快。王静怡和徐茂青说了大房的情况,让他再去说一下好了,自己儿子的话希望徐老头听进去才好,谁知他进去片刻就出来了,摇了摇头,“媳妇,爹种这么多年地了自然比咱厉害的,他心里有数咱也就不担心了!”
王静怡一听估计徐茂青挨训了,对徐老头的脾气她表示费解,种地那么多年看不出是不是要发芽的状况?忙着收割,两人很快就把这事儿忘了专心割稻谷。
刘大汉听说后也来帮忙,一来王静怡就不去田里,把家里能装东西的全部拿出来把谷穗扑上,下边堆着木渣子慢慢星星点点亮着,用温度将其水分烘干。
家里的石阶全部被米塞、凳子和凉席站满了,许氏也过来帮忙煨火,徐茂青挑回一挑她们就开始烘。
把稻谷全收回来后,徐茂青和刘大汉便用手将烘干的稻谷搓成一粒一粒,看着两人臃肿起泡的手,王静怡让徐茂青去村里借连枷回来打,烘干了打得动才是。
一亩田四人忙活了整整六天才把谷粒脱下来烘干装进柜子里。
雨仍是停一个时辰下两个时辰的节奏,明晃晃的太阳光都没见过,细细一数,这雨都快持续一个月了。看着米塞里堆着的新米,徐茂青想还好把它们收回来了,田里稻谷发芽的越来越多,许多人这两日都开始割稻谷了,其中包括他大哥。
“媳妇,大哥他们开始割稻谷了,你说要不要教教他们烘干的法子?”往年也有收稻谷遇到下雨天的情况,大家都是用凉席晒着用手搓把谷粒脱落下来,然后用筢筢翻滚,凉席都湿了后把谷粒分堆使凉席缝隙中水分干后又把谷粒往干的堆,如此反复!
“什么教不教的,你和大哥说道说道,要他们愿意用才行!”王静怡用碾碎了草药将其敷到徐茂青的手上,这几日他搓稻谷手都搓肿了,上边大大小小的水泡已经还没结疤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刘大汉的也是如此。
“行,我和大哥说说去!”
“对了,和茂军哥他们也说一下,咱这法子也是上次娘帮咱敷小鸡的时候用到过的,一说他们就懂!”王静怡没想和老屋那边计较,毕竟是徐茂青的家人,而且对他们不差,她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顺便和村里人也说说,庄稼人种地不容易,能收一些是一些吧!”
徐茂青手掌仍有些火辣辣的疼,用手臂环着王静怡脸蹭着她的,“媳妇,你真好!”
第二天,徐茂青没特意找徐茂竹说这事儿,他装作没事儿的样子在田野里散步,不少人都愁死了哪见得惯徐茂青这么悠闲便问他田里的谷子可都拾掇好了?见徐茂青点头,他们心里又悔恨又羡慕,当时没人听徐茂青的话,不然他们现在也跟徐茂青一样不愁谷子发芽了,有种田好手又问道“你们家的稻谷弄回去没多久吧?都脱粒完了?”
往年湿的脱粒费劲,一人搓上一撮要花上不少时间,主要是人们节俭上边贴着一粒也要用手取下来,那种进度不慢才怪。
“弄完了,都弄完了,现在已经晒干放柜子了呢!”徐茂青一脸轻松道,放在两边的手还裹着布呢!
众人明显不信,徐茂青晃了晃自己的手,“这手就是搓谷粒给搓伤的。。。。。。”接着他顺便说了自家烘干谷穗和谷粒的办法,众人一听恍然大悟,都说竟这么简单,拍脑子一想火能把水分烧干肯定也能烧干稻谷上的水才是。
“不过这火不能太大,不然谷粒都被煮熟了,温度差不多就行!”徐茂青怕大家急功近利火势一旦大了里边的米都被煮熟了,煮熟的米和烂在田里的谷穗没多大差别都不能储存留着以后吃。
田野上人们干活一下来劲了,有的妇人暗暗记着回家试这法子去了,徐老头唤了声,“二郎,过来帮忙割稻谷!”
宋氏走了,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之前徐茂青和王静怡跟徐老头说这事儿的时候他正在气头上,怎么听得进去?这几日天乌沉沉的仍不见光亮,田里的稻谷黄了的都发芽了,他是后悔也没用。
徐茂青手使不上力,“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