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法本道 >

第312部分

法本道-第312部分

小说: 法本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脸上去说道:“我们是专程来看…啊,是来看朋友的!”

那人咣当一声把门关上说道:“人都走光了,你们快离开把。”

常飞虎看看南离,南离说道:“不对劲,道观白天是不关门的,而且那人穿的也不是道袍,一定有问题。纳澜你过去把门打开。”

纳澜答应一声,跳过墙去,听到扑通一声后门才打开,三人进去一看果然有问题,院子里十来个手持利刃的强盗正在行抢,却并没有杀人。

常飞虎厉声道:“纳澜!把他们都扔出去。”

纳澜闪电般窜过去,一把一个,扑通扑通全从墙上扔出去了,眨眼,外面的强盗哎呀哎呀趴了一地,此时,一个年约七旬的老者过来道谢。

“无量天尊!”老者打个稽首说道:“贫道多谢各位居士善信,使得我们免遭一劫。他们并没有杀手们,还请善心留他们一命。”

常飞虎上下打量一眼,这老道士头戴混元巾,身穿海青色道袍,鹤发童颜,话语间既庄严又和蔼,不卑不亢,真正是仙风道骨的一身清秀。

常飞虎不敢怠慢忙抱拳说道:“在下四人耳闻来之,多有打搅,这位是我大哥南离,兄弟雷鸣,徒弟纳澜,既然道长仁慈,就暂且放他们一跳生路,但不知道长如何称呼?”

老人言道:“不敢居高,贫道青云子,三位善信请静室用茶。”

老道带着四人绕过一处大殿向着一旁的青砖平房走去,大殿上的对联把常飞虎吸引住了,只见斗大的金字写着:

大象无形,曰夷、曰希、曰微,负阴抱阳,幻而不幻;

上善若水,守雌,守黑、守辱,归真反璞,玄之又玄。

常飞虎看完很有感触,稍一住脚就和前面的几人拉开距离,匆匆又看了一眼,追了过去,随着老道士进入待客的静室,抬头看到了一幅挂在上坡处一个“道”字,他似乎从中看出一些符咒的玄妙之法,一个大字写的苍劲有力,貌似内在藏有天地之中的玄机。

青云子招呼道童泡上香茶,见常飞虎对墙上的字很感兴趣,逐问道:“小居士也信奉道吗?”

常飞虎嘴角拉出一个优美的弧线,笑不露齿道:“略有所感正想请教!”

老道很随意的浮尘在椅子上扫了一下说道:“请坐!”

常飞虎坐下后学着道长的样子打个稽首,笑道:“道长清修的地方叫做道观,你们叫做道士,敢问道为何物?”

青云子感激常飞虎一行人解救他们于危难,又对常飞虎如此的礼貌谦恭更是颇有好感!也有意点化一番,逐说道:“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感悟,每个人的感触和方式千差万别,但又都大同小异,这要看你怎么理解。”

“从大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我们顺应天地自然,即为道,从小处说,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也是道。”

正文 七十四章  名言至理

七十四章名言至理

“道有不同,千差万别,吃饭喝水只是小道中之理也”

“道中的含义很多,夫道者,分天地人三才,道乃大化之根,道的教化时刻都在运转,却又如虚无一般,看不见、模不着,单以文字语言也是没办法说清楚的,需要个人去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不管你从那方面入手都可以,我们就以缘,来感悟道说起把,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便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础,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就是人道,做到了上面这些,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得道”了,但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对于父母不能尽孝,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对于社会国家也不会有伟大的建树,因为忘本之人,天良已丧,那个来的公忠之心,廉洁之德?几位善信你们说是不是?”

常飞虎的心中在道长的一番开导之下,豁然打开了一扇窗户,一下就开朗起来,以前的一些困惑也在青云子所说的这些天地至理中冰释。

南离问道:“那什么是天道呢?为什么人的寿命很短而天地却能得以永恒呢?”

青云子略作思索,在微风中两道长长的白色寿眉飘忽不定,一幅神仙气色说道:“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故而,人的寿命不长,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修道,以顺应天地以求长生。”

青云子的旁边正好有一尊金像。上面写着是“三缄其口”的人,背后的铭文写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

他指着金像的铭文说:“这就是天道。至于说天地能长久,也是相对与世间万物而言的,天地间的大风有停时,暴雨也有止住的时候,这些现象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都不能永恒的长久,何况人呢?”

“然而,天地也在道中,一阴一阳是道之根本,阳灭而阴生,阴衰而阳生,天地间的一切都在阴阳的转换当中,一个物体灭绝了,但他不是真的就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得以重生,这也是天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雷鸣也对这些问题起了兴趣,尤其是鬼神之说,他问道:“请问道长,地道又是什么,还有鬼神如何解释?”

青云子细看雷鸣后说道:“小居士果然是与道有缘之人,这个问题在你知道了天道之后,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人如果他的骨头腐朽了,但他的言论和精神还能得以延续下去,才是得道之人。”

“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有博大的胸襟,向大海一样能够包容一切的那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情怀,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是先决条件,正所谓从善如流就是这一切的开始。”

“至于鬼神贫道刚才说过,一个物体灭绝了,但他不是真的就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得以重生,阳世三间的人有天子、官宦,士、农、工、商、阴曹地府中大略相同。”

人死为鬼,有功德之人死后为神,无功德之人死后为鬼,天人感应自然而分,由不得个人意志,善人成善鬼,恶人成恶鬼,军人成鬼卒,将领成鬼帅,土匪当然就成为魔鬼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恶者更为鬼,鬼福者复为人,正如人有善恶之变一样,鬼也可行善积功,也有升迁,如果活着的人拉‘鬼‘一把,还能使‘鬼‘脱离苦海,经过超度得为善爽之鬼。”

“这样的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有些人在阳间作恶多端以为没有报应,以为一死了之,其实不然,阳世有法律,阴司亦有鬼律。”

“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有至道,明德仁善之心的人,能和天星历相感应,天地间的神灵会根据情况发落,生死的循环,但是信奉天地至理之道者,勤于乐善奉行,又有不同。”

“人有三魂七魄,各种称呼命名繁多,但在贫道看来,只有三个名字,一为神魂,二是灵魂,三曰幽魂,三魂对应天地人,神魂为阳为天,灵魂为阴为地,幽魂为人,倘若人受到某种外界的干扰,比如受到惊吓,三魂中最弱小的幽魂便会离体而出。”

“当魂魄离体时间超过七七四十九天后,就很难再回到身体,最多不过一年就会丧命,我们修道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修炼灵魂,修着的三魂会逐渐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而普通人的三魂最多只是在死后融合再而转变为鬼,在融合期限内称之为亡魂,人的魂,虽然有三,但我们已经习惯于叫做灵魂,这就是人鬼的循环相生。“

人死为鬼,鬼死为渐耳,人怕鬼,鬼怕渐耳,同时,鬼又可能加害于人,人亦能以道术制鬼,我们前面说过鬼福者复为人,这些从婴孩出生的那一刻,就能知道他的上一世是什么人。”

“凡是脚先出来的称作降生,屁股先出来的叫做转世,头先出来的为投胎,天地间的道理拨乱繁杂,但要用一句话来说也很简单,就是要多做善事好事,不做坏事,哪怕是一点点的坏事都不干。”

“行善不要因为某一间行善的事情太小而不去做,也更不要因为那件坏事太小觉得没有关系就去做,这样一来,时间久了,你积攒下来的善事善举就可转祸成福成为吉庆,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一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常飞虎认真的听着每一个字,并且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当青云子一句话说玩后,立刻问道:“道长说三魂有一魂离体都会有很大的坏处,那么如何区分,辨认某一个人是否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青云子笑道:“小居士听的很仔细,不然是想不到这个问题的,这么说吧,天地间的道理是阳为清阴为浊,清升浊降,但是人魂在肉体中是有重量的,虽然重不过七钱,但毕竟是有重量,神魂在上幽魂居中灵魂在下。”

“当人丢失神魂后会陷入昏迷,当幽魂或灵魂离体后,在最上面的神魂会因重量而下沉,导致阳陷与阴而失去面目上的神采,变得失常而睡不醒,异常的瞌睡,少了灵魂,下体会感觉异常疲乏无力,没了幽魂上肢会不协调,毛发也会慢慢枯萎。”

纳澜干坐了半天,早就忍不住了,舔了舔嘴,脸庞上也是有些跃跃欲试,但大人们说的那些话一句也听不懂,好不容易听懂了一句,赶紧说道:“老神仙,你老说是要做好事,那怎么做好事呀,什么是善呢?”

青云子笑道:“你问的真好,那你就听着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

做好事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

“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也就是说,去做你应该做的,做你能做的事情,不打人不骂人,更不能杀人放火,要尊重师长父母,只要是天下大多数人不反对的事情就是好事。”

纳澜接着问道:“那从天上掉下来,砸死强盗是不是好事?”

常飞虎听纳澜的那一句砸死强盗的话冒出来就知道不好,下面肯定会问砸死牛的事情,这要是把雷鸣惹怒,少不了皮肉之苦,一把将纳澜拉过来说道:“忘了师傅的话了,在胡乱插嘴你可小心了!”

青云子一愣,说道:“这个问题比较古怪,很难回答呀,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了,但应该不是坏事。”

常飞虎见时间不早了,起身稽首道:“多谢道长的一番开导,我们想在观中逗留几日以便早晚请教,不知是否方便?”

青云子浮尘一甩,搭在左肘回礼道:“出家人就是要大开方便之门,当然方便。”

转身吩咐身边的道童,“青岚去给几位居士准备洁净的客房,不可怠慢。”

纳澜围着道童东问西问,道童只是笑而不语,道童引几人来到一间宽敞洁净的房间说道:“这就是几位居士的房间,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如果没事小道回去复命了。”说完飘然而去。

南离道:“青云观有青云子这样的风范大师,就连小小年纪的道童都不同寻常,此观果然尽是得道之人,特殊大陆能出特殊之人,这一趟没白来。”

进入房间三人坐在床边抬头就看到墙上写着四行字:脱衣搭四方,头枕卧龙睡,脚踏粉皮墙,闭目游仙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