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翡翠宫 >

第27部分

翡翠宫-第27部分

小说: 翡翠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看到荀贤弟的信和书上字迹,分明是—个人的手笔!一时心中顿然明白过来,这手抄本明明就是荀贤弟抄的。他有意成全自己,又怕自己不接受,才说他这册书是他无意中得来的,把它送给自己,就是要留自己在此修习玄功。

这份感情,除了师父,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就是荀贤弟了!

他手中拿着信笺,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董老实只作不见,自顾自从竹篮中取出碗筷,摆好两碟小菜和一锅稀饭,才回头道:“楚相公,快吃早餐了。”

楚秋帆用衣袖拭干眼泪,问道:“老丈,荀贤弟信上说要在下一月之后去铜官山罗汉庵问铜脚道长,他可曾和你提及?”

董老实摇摇头道:“这个荀相公倒没有说起,不过他信上这么说了,必然有事,楚相公不可忘记了。”

楚秋帆道:“荀贤弟对在下义重如山,在下怎会忘记?”

董老实低“哦”一声道:“荀相公只在给你信上写了,没对小老儿说,可见此事不能让外人知道。楚相公下山之后,切莫对人提及才好。”

“老丈说的是。”楚秋帆点点头,把信收好,一面问道:“但不知老丈可知铜官山在哪里么?”

董老实笑道:“这个小老儿知道,铜官山在皖南铜陵南首,楚相公到了皖南,一问便知。”

楚秋帆忽然想到荀贤弟送给自己这册手抄本《运气图解》,其实乃是一册修习上乘内功的秘笈。自己下山之后,行走江湖,万一遗失,岂不愧对良友?心念一转,这就说道:“老丈,在下有一事奉托。”

董老实笑道:“楚相公怎么客气起来了,有什么事,但请吩咐。”

楚秋帆取过手抄本,双手交给董老实,郑重的道:“这册书,乃是海内孤本,十分珍贵。在下行走江湖,带在身边,实有未便,想请老丈代为收藏,等苟贤弟回来,交与荀贤弟。”

第九章 白衣少女

董老实看他神色极为郑重,他虽不知道这是什么书,也用双手接过,笑道:“楚相公放心,小老儿会好好保管的。”说罢,果然揣入怀里。

董老实又从竹篮中取出一个青布小包,轻轻放到桌上,含笑道:“楚相公,这里是五十两银子和五十两金叶,是荀相公要小老儿转交给你的,楚相公请收下了。”

楚秋帆道:“怎好叫荀贤弟如此破费?”

董老实陪笑道:“苟相公知道楚相公是个狷介之人,但出门在外,到处都得花钱。荀相公家财万贯,这点银子,算不了什么。何况他和相公又是情同手足的异姓兄弟,楚相公也不用推辞了。”

楚秋帆原是性情豁达之人,闻言爽朗一笑,点头道:“荀贤弟对我情义,胜过同胞手足,对我厚赐也胜过金银,何止万倍。他知道我身无分文,故而赠我盘缠,在下岂会推辞?”

董老实也爽朗的大笑道:“楚相公侠骨柔情,果然豪迈过人,荀相公真没白交你这个朋友!”

楚秋帆自小追随师父,各门各派的人也见得多了,他一直以为董老实只是一个山间老农,但听了他这几句话,心中不禁一动,暗道:“看来这位董老丈,似乎也是隐迹林泉的高人,自己真是看走眼了。试想一个山间老农,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只不知他和荀贤弟是什么关系?”

但仔细打量,董老实弯腰驼背,行动蹒跚,双目也老眼迷矇,又不像是有武功的人,一面连忙拱手道:“老丈过奖,在下在这里一住三个月,每天三餐,都要老丈亲自送来,这份厚爱,在下不敢言谢,只好永铭在心了。”

董老实道:“楚相公言重。小老儿给荀相公送饭,这段山路,早就跑惯了,算不得什么。粗肴淡饭,小老儿也没和相公客气哩。”

楚秋帆伸手取起桌上银包,问了下山路径,就向董老实拱手作别。

董老实一直送出山门,说道:“楚相公,小老儿不送了。”

楚秋帆别过董老实,依着他的指点,奔行下山。但见群峰起伏,连绵不绝,到处都是人迹不到的奇岩断崖,数十里之间,哪有人烟?

心中越走越奇,董老实说他就住在山下,那山神庙离山下人家不过三两里路,如今自己奔行了已有五十来里,却依然还在山中。

由此看来,董老实分明是瞒着自己,不肯实说,荀贤弟赴城中文会,也是骗自己的了。荀贤弟和董老丈,敢情都是隐居山中的高人,只是不肯泄露他们的身份而已!

对了!楚秋帆脚下忽然一停,想起那天晚上,自己曾听到窗外“嗒”的一声,好像有人践踏到碎瓦,出去又不见人影,那一定是荀贤弟了。他根本没有离去,只是没和自己见面而已,所以知道自己修习玄功的进度,已经功行圆满,今天可以下山了。

“只不知他要自己一月之后,到铜官山去,又是什么事儿?”

他一路奔行,又越过了几重山岭,渐渐已有人家。

他到了一处地名叫桐琴的村落,再一问路,原来已到了武义,自己是从括苍山出来的。

这时已是未牌时分,那农家只当他在山中迷路,自然没吃午饭,就端出饭菜来。

楚秋帆也不客气,吃过饭,取出一锭碎银,作为酬谢。那时民风淳厚,农家坚不肯收,楚秋帆只得再三称谢,问明了路径,别过农家,继续上路。

傍晚时候,赶到金华。这金华乃是府治所在,商业殷盛,人烟稠密,楚秋帆在街上买了两套衣衫,找到一家客店落脚,盥洗完毕,换过一套新衣,就出了客店,沿着大街走去。

此时华灯初上,大街上行人摩肩,茶馆酒肆,都已高朋满座。

楚秋帆因自己在括苍山中耽了三个月,那老贼假冒师父,不知近日江湖上发生了些什么事故,因此想到茶楼酒肆去听听消息。信步走入一家酒楼,上得楼来,但见酒客乱哄哄的,差不多已有八成座头。伙计招呼他在一张空桌上坐下,送上茶水。

楚秋帆因自己想听听江湖上的消息,自然得多坐一会儿,这就叫了几样酒菜和半斤绍酒。伙计退去之后,他端起茶盏,慢慢的喝着,一面打量着座上酒客。但放眼看去,这些人大半只是商贾行旅,所谈的不是生意,就是女色,根本听不到江湖的近况。

心中正感不耐,正好店伙送上酒莱来。楚秋帆接过酒壶,就斟了一杯酒,慢慢喝着。

这时从楼梯又上来了两个人。这两人都是二十六七岁年纪,虽然身上穿着长衫,但脚步沉稳,一望而知是会家子了。店伙把他们领到右首一张靠着柱子的空桌上落座,问过要些什么酒菜,就退了下去。

楚秋帆缓缓的喝酒吃菜,一面暗暗打量着两人,只见一个是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似乎较为年长。一个脸色白皙,较为斯文,但也城府较深,他端起茶碗,就着嘴唇喝水之时,有意无意的侧过脸,目光朝楚秋帆投来。

楚秋帆只作不知,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只是自顾自浅斟低酌。

只听那浓眉汉子低声道:“三师弟,你盯住她了没有?这雌头落脚在哪里?”

白脸汉子徐徐说道:“自然盯住了,她现在就落脚在大街上高宾栈里。”

高宾栈!楚秋帆心中不禁一动,忖道:“自己不也落脚在高宾栈么?”

只听浓眉汉子又道:“听说沈师叔还中了她一剑,这雌头有这么厉害了”

白面汉子哼了一声,才道:“大概沈师叔太大意了,才会阴沟里翻船。那雌头脚踝上中了沈师叔一镖,连走路都一拐一拐的。其实依小弟看,凭咱们师兄弟几个也足够对付了,何须劳动师父他老人家……”

浓眉汉子道:“这册本子,对本门关系极大,志在必得,所以师父他老人家必须亲自赶来!”

说话之时,店伙替他们送上酒菜,两人也及时停住。

楚秋帆心中暗道:“不知他们说的是一册什么本子,浓眉汉子口中的‘本门’不知是什么门派?听他们口气,似乎对那本册子,志在必得,要恃强夺取,而且对方又是一个女流。”

唉,师父一直主张江湖上人互相尊重,各不相犯,才能平息纠纷,但江湖上人却偏偏要恃强凌弱,罔顾公理!

只听白面汉子问道:“师父今晚准能赶到么?”

浓眉汉子道:“师父要愚兄赶来,和师弟取得联络。他老人家今晚不到城里来,明天凌晨,会在西门外等侯。”

“如此就好。”白面汉子点着头,随手拿起酒壶,给浓眉汉子面前斟满了酒,再给自己斟了一杯,说道:“二师兄,喝酒。”

“唔!喝酒。”浓眉汉子举杯和师弟对干了一杯,两人话题一转,就谈到粉头上去了,金华城里,有几处赤帜,哪几个红倌最令人消魂。

楚秋帆暗暗攒了下眉,心想:“这两人不知是哪一门派出来的,竟有如此下三滥的门人?”

他因听不到江湖上什么消息,也就无心饮酒,叫伙计下了碗面,匆匆吃毕,就会帐下楼,回到客栈,稍事休息,就上床练功。

一宿无话。第二天早晨盥洗完毕,想起昨晚在酒楼听到的话,想赶去瞧瞧。一看天色,晨曦已升,似乎已经不早了,一时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就到柜台上会了店帐,匆匆赶出西门。

一路上都极平静,不见有何动静,走了一段路,前面就有两条岔道,一条稍稍向北,是往兰溪去的,一条向西,是往汤溪的路。楚秋帆不知他们说的“在西门外等候”,是在哪一条路上,正感犹豫之际,突听远处响起—阵急骤的蹄声,夹杂着清脆的鸾铃,疾驰而来。

那马跑得很快,是一匹好马,扬鬃踢蹄,高大而神骏!

马上人是—位白衣姑娘,年纪似乎比自己小着一两岁,容貌俏丽,一张瓜子脸,眉目如画,樱唇微翘,带着股骄劲,手中扬起乌黑的长鞭,肩头飘着洁白的剑穗,一阵沁人的香风,从面前吹过,人影、马影,已然晃眼而过。

但楚秋帆目光一瞥,已经看到马上的白衣姑娘右足踝间包着白布,显然是负了伤。心中不禁一动,暗道:“莫非昨晚那两人说的,就是这位姑娘不成?”

哦!大概她还不知道前面有人埋伏,人家志在必得,连他们师父都赶来了。她只是—个小姑娘,单人只剑,如何是人家的对手?

他心念转动,觉得自己遇上了,就得管上一管,眼看那白衣姑娘朝西驰去,也急忙跟着纵身追去。

奔行了不过半里光景,前面就是—片密林,老远就看到白衣少女已经下了马,一脸俱是怒容,指着树林叱骂。

再一注目,姑娘那匹坐骑已经倒卧在林前草地上,显然在她经过林前之时,马身中了人家的暗器。

这—情形,看得楚秋帆也大为震怒,同时也可以想得到这一门派绝非江湖上的名门正派,否则绝不会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

他身形一闪,悄悄掠入林中,往前移进。

就在他闪入树林之际,本来隐伏林中的人,已经迅快的掠了出去。

那一共是五个人,当前一个是身穿青袍,面目苍老、头上盘着一条花白辫子的老人,大概就是昨晚两人口中的“师父”了。随着青袍老人身后的是—个五十出头、身材极矮的人,左臂还裹着伤,敢情是他们说的中了女子一剑的“沈师叔”了。随后三人,其中两人就是昨晚在酒楼见过的浓眉汉子和白面汉子,还有一个年纪比二人略大,大概是他们大师兄了。

只见那白衣少女冷冷的扫了五人一眼,心头似是愤怒已极,娇声叱道:“你们这些贼崽子,光天化日,胆敢拦路打劫?”

青袍老人一拱手道:“姑娘莫要误会……”

“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