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神道符召 >

第156部分

神道符召-第156部分

小说: 神道符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不了换个人做天子!这种事情,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那就动手!”天子眼睛之中终于闪过了狠辣之色来:“立刻就动手,然后把那勤王大军都给朕召回来,朕要御驾亲征,扫平青阳道的那些乱党……”
“臣遵旨!”张过的心中闪过一丝的激动和兴奋来。
前两日,朝廷有使者来到云州各处郡县传旨,让各地准备发兵勤王。其他各处郡县都有着反应,唯有那东河郡郡守早早的挂印而逃。整个郡城被屠杀一空,郡朝的官吏几乎死光。
因此这旨意,自然没有办法传下去。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那位朝廷使者,恐怕绝对想不到整个东河郡的大权,已经落到了刘易这么一位神道神灵手中。
厢军在重编之后,就开始重新由刘易手下的各军都指挥带领着,重新入住到各县城隍之中。算是彻底的控制了神道。
只是,事情远远没有刘易所想象之中的那么的乐观。
虽然各地城隍都已经被征服,但是阳间的官府,却并不是太买账。虽然不敢公然对抗刘易的命令。但是却也不会那么听出刘易的命令。毕竟这些都是朝廷命官,有着底气。不直接正面对抗。就连刘易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奈何他们。
许多个县城之中,已经按照长清县的做法。开始在阳间进行组织着。只是时间太短。人才太少,见不到任何功效。
甚至刘易预估着,这般作为,起码要三年五载之后,才能起效。
要想占领南荒,光靠鬼兵自然不成。还要凭着人间兵马配合。而现在刘易能够整合东河郡的神道,却没有办法整合人道。
因此,时间就这么慢慢的拖延下来。好在南荒这一次同样也伤筋动骨,损失不小。也没有发动新的攻势。局势就这么慢慢的平静下来。
反而大虞朝廷和青阳教之间的战争,却如火如荼起来。当月,朝廷北疆的边军回师勤王。和青阳教主力大战于广宗之下,青阳教主力,号称数十万人马和五万边军大战。
甚至大圣贤师亲自出手,呼风唤雨,指引雷电劈断边军大旗三次。
然而边军却毕竟是百战精锐,越战越猛。相反青阳教举事,声势虽然大盛。但是却乌合之众的多,数十万的义军,其中有着一半都是老弱妇孺。
因此,最终被边军击溃中军。数十万义军失去组织。纷纷大乱,崩溃之中。乱局已成,便是大圣贤师传说是青神阳天降世。行走在世间的真身,都阻止不了乱象。只能被手下护卫逃走。
这一战斩杀青阳道众十余万。消息传去。各地的青阳道声势大衰。
然而,朝廷这个时候也没有力量乘胜追击。精华之地的北方诸州。都陷入战乱之中。南方诸州的勤王兵马,离着路途太远,想要赶去,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时间了。
等着南方各州勤王兵马云集洛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三十多万的兵马云集在洛城周边,然而这个时候,朝廷却已经拿不出足够的粮饷。
**月之中,正是收获季节。然而天下战乱之中,许多地方田地都被荒芜,顾不得田地收成。
朝廷原本要靠着天下诸州供应粮食,但是北方精华诸州陷入战乱。以至于许多地方,无数栗麦烂在田野之间。更是不可能还有多少粮食输入洛城。
因此之时,勤王兵马差点因为无粮暴乱。
再加上天气渐冷,非是用兵时节。南方兵马又是怕冷,这各路勤王兵马又派朝廷遣散。
结果兴冲冲,千里跋涉跑去洛城勤王,不仅一仗没打,反而连肚子都没有吃饱,各路勤王兵马纷纷怨声载道。
反观东河郡今年却迎来了一个大丰收。虽然有着巫人入侵。但是毕竟早早就被打退。再加上水旱及时。
因此今年田地产量相当不错,东河郡等迎来了一个大丰收。亩产虽然只是有着两三百石,但是架不住土地多。各家进账之后,收获祭祀,却也让刘易大大的得了一批灵食。
而时光流转,凤来山下的晚稻再一次的迎来了丰收。晚稻产量甚至要比早稻还要高一些。
消息传出,虽然不至于像是早稻成熟那时候一般,让人癫狂。但是依旧让人兴奋。又是一次的大丰收!
这粮食,可就代表着希望!
而刘易却就再一次的下达命令,要尽量屯粮。
在刘易看来,天下大乱,不过刚刚开始。便是不说远的,到了冬天之后,定然会有饥荒发生。
而且,看这模样,朝廷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今年之内的扫平青阳道。因此,来年再战,恐怕又要耽误一年的春耕!
恐怕到了明年,又会是一场饥荒。再加上各地大战,人口死亡如此之多,各地鬼狱之中的煞气也有镇压不住,爆发出来的。恐怕一场大规模的瘟疫,也是在所难免!
因此,这个时候都要有着准备。刘易除了粮食之外,刘易早早就开始囤积药草,还有招募培训医生。做着未雨绸缪的打算。
只是还是那一句话,在这人间,就缺少得力手下可用。行政班底不全,效率就有限。比不得在鬼道之中,令行禁止!
不过其实,刘易做到了这种程度。原本就已经太过显眼,惹人注目了。
云州城的刺史府邸之中,此刻就正在说着刘易的事情。
五六个黑衣宽袍的儒者,群情汹涌的对着刺史说道:“使君,那地神君太过分了。居然敢杀我儒生,却是当真不把我等儒者放在眼中!” 

第十五章 儒生们骨头软?
“就是,就是。原本何君质还替这地神君宣扬声名,传出的一些文章,也算是有些道理。不意这地神君行事如此狂悖,居然占据了城隍。他想要做些什么?”
“乐阳县令挡在其面前,居然就那么把乐阳县令给杀了。这是何等猖狂,何等残忍?我等万不能忍,万不能忍啊!”
“其心可诛啊!使君,不得不防啊……”
乱糟糟的声音之中,刺史脸色也不是很好看。虽然在他看来,刘易这个地神君行事还算乖巧。那种珍玩孝敬一直都没有缺过,又和宫中的宦寺拉上了关系。
这平心而论,刺史是不愿意去招惹刘易的。但是他这刺史,也是儒道中人。对于刘易这种肆意妄为,有些看不下去,更不要提这么多的儒者群起而攻之了。
当然,这还不算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却是大将军窦冀暗中发下了命令,他这区区一个刺史,权重但是位卑,如何敢抗拒执政的大将军的命令?
再说了,刘易一个鬼道之神。便是受了册封,也不过是地祇。就那么敢随意的,诛杀朝廷命官。这就是不把朝廷权威放在眼中。
更何况这县令还是一位出名的儒者,在乐阳很是重视文教,大得儒林欢心。
这么一位又是名儒,又是朝廷命官的县令。刘易就那么毫不迟疑的给杀了。这就真的毫无顾忌了啊!
因此,心底的天平就在倾斜着。
“我云州文教原本就不兴旺。朝廷中州更是视我等为南荒之地。再传出这地神君之事来,恐怕天下都要嘲笑我们这云州,毕竟是南荒之地。方才有邪神猖狂至此了!”一个年老儒者痛心疾首的说着。
一说起这个话题来。诸位云州出名的儒者纷纷动手露出激动愤怒之色来。
然而这刻,听了这句话之后。刺史一下子改变了主意。毕竟这里是云州而已。
大虞天下九州,其中六州为精华所在,自古帝王所宅。只有大江以北的江,余,云三州,为开辟最晚。兼且土地湿润。潮湿,蚊虫瘴气,血吸虫等等。哪一样都为江右。自称精华的诸州视为畏途。
甚至早个几百年,江左三州只是朝廷流放犯人的所在。到现在朝堂之中,也有一些权力斗争失败的倒霉鬼,被流放到江左来。
形势如此。自然经济文化。种种方面。就远远不及江右了。自然的,儒道力量在江左最弱。
因此在这位刺史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好对付刘易的办法。这也就是说明了,刘易现在已经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刺史虽然权重,然而手下兵马不多。太祖三番五次的罢省郡国之兵,更不要说是州兵了。
因此,刺史手中也没有多少常备兵马。只能从各郡国之中征兵。
而整个云州,最为精华的所在。就是在东河郡,三河郡那一带。有着大片可以种植的平原。水源也算丰富。
其他包括州城所在,都是山高水多之地。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贫瘠……穷乡僻壤……
因此,占据了整个东河郡,势力又辐射到附近三河郡的刘易,这力量已经不是一般的强大了……
再想想南荒巫人入侵,兵锋未到。东河郡新任郡守就吓的挂印而逃。整个云州尽数惶恐不安。
然而却根本没有想到,一路巫人从长蛇谷出,连东河郡郡城都被屠杀一空。却被刘易轻易给歼灭。
对比这力量,这刺史越发的认清楚一个现实。这地神君只可为援,不可为图啊!
原本换了别家神灵,便是地方上力量再强,但是中枢只要没人的话,也好对付!
然而刘易却不一样,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买通了宦寺。甚至据说给天子都进献了几件宝物,大得天子欢心。
恐怕在天子心目中,十个偏远小县的县令,都及不上一件宝物啊!
记得天子在上林苑之中卖官的时候,县令这种亲民官好捞钱,也不过卖两百万钱而已。还比不上地神君送给他这位刺史的随便一件宝物,更不要说是送给天子的了。
因此,朝中有人护着。他这刺史就借不得大义名分。单凭自身力量,又根本不可能是刘易对手。
一不小心……想着,当初那位死鬼郡守昱泉。再想想刚刚去会陵县上任就死的不明不白的县令方求,还有不久前直接死在刘易刀下的乐阳县令……
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就飞快的升了起来,这地神君可一点不吝惜杀这朝廷命官啊!
想明白了此处,这刺史只能含笑说着:“各位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地神君毕竟是国家正祀,朝廷册封的正神。我等只能禀报朝廷上去,等着天子发落便是了!再说,乐阳县的事情,不是报上来说县令是病死的么?如果能够说是地神君所杀,又没有证据!”
“普天下谁人不知,还要什么证据?”
一个老儒恨恨不平的说着:“洛城离此如此远,这要等到何时去了?使君勿要推脱……”
刺史正气凛然:“本官秉持国有国法,自然按朝廷命令办事。各位休要再多说了,等着朝廷处置便是!”
说着一挥袖子,转身进了内堂。
几个儒者面面相觑,却又不能把刺史拉住,继续苦劝。于是只能苦笑着走出去。
“这地神君行事猖狂,乱吾纲常法度,杀县令如杀一犬,更是杀我儒家子弟如同等闲。无论如何,我等于不能容他!”
“只是可恨这刺史,胆子太小。居然不敢招惹地神君。”
“听说这会陵县的县令方求和主薄都是死的不明不白啊!现在想来,说不定便是那地神君动手。如此就真可谓是丧心病狂了!”
“不行,此等邪神。我等定然不能容他!使君不肯出手,我等且去儒庙去……”
这般一说。诸人的目光都是一亮。
虽然江左文教不昌,但是上千年终究会有几个大儒生出。被供奉在儒庙之中。
更为关键的是,儒庙受到五方帝君的庇护。说不定能够请动帝君注目,如此一来,刘易这个猖狂邪神,就只有陨落一途了!
想着,诸位儒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便要向着儒庙走去。
便在这时候,忽然有人跑来报信:“不好了,不好了。各地年轻儒生聚集在乐阳。要捣毁地神君神祠……”
这消息传来,各位义愤填膺的老儒们,都是一愣。接着大喜。
老实说,直接闹到儒庙去。他们多少也有些心虚。毕竟自己去儒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