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神道符召 >

第237部分

神道符召-第237部分

小说: 神道符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一声轻响。就在他走神之际。一道金色的短矛射中了他的后背。
这个巫牧浑身轻轻一震,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色来。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就算是他想灵魂堕落,也要有机会才行。
而被神力所化武器击中。这巫牧身上轻轻的颤抖着。化为了飞灰,甚至连灵魂都没有逃过,直接泯灭。
光明之眼彻底失去了光泽,跌落在了地上……
干掉了那巫牧,地神君终于松口气。这个拿着神器的家伙,给自己找了太多的麻烦,幸好这一切都过去。
下一刻,地神君手中飞出一颗世界珠来。将那光明之眼给收了过来。这种带着异种神力的神器,一般东西很难收入。神力很容易冲突。尤其是这种圣光,更是霸道,排斥一切。
但是世界珠不同,却可以轻易将东西收起来。
还没有来得及查看东西,就见到那些黑甲神兵阵线居然在不断退缩。那是煞气翻滚,不断向外面扩张。
“看起来我要帮这些黑甲神兵一把!”地神君心道。
五方帝君手下的神兵,最弱的也都是灵鬼。只有北方黑帝坐镇阴山,手下还有着许多的恶鬼。麾下全盛时候,鬼兵千万之众。
不过随着黑帝陨落,现在残留下来的,虽然肯定不止眼前这些。但是也不会太多了。
若是普通神灵,这个时候就算是想挡住那煞气,也没有能力。好在地神君这些年来早有着准备,祭炼的有着法宝。伸手一指,一道黑白二气旋转着就飞了出去。
那黑白二气落了过去,旋转不休。生生压住了那不断向外扩张的煞气。
“这是什么法宝?居然能够挡住煞气?”
黑甲神将稍稍发呆,便是当年北方黑帝还在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消耗自家神力硬挡。
然而眼前这黑白二气,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看起来也并不如何强大,但是居然丝毫不怕这天地之间一切负面之气淤积的煞气?
虽然不解,但是这神将立刻就开始稳定阵型。只要煞气被挡住,他们就能够挡住里面扑出来的罪鬼。
现在这个时候扑出来的罪鬼都并不是太强,大部分只是普通的战魂入魔。
就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咆哮。浓密的煞气翻滚之中,一个足有三丈多高,看起来像是小山一般的怪物冲了出来。
这东西似人似兽,半趴在地上地上行走,足足有着六条腿。却在脖子之侧又长出了一颗稍微小一些的,肿瘤一般的脑袋。
一出现,就如同坦克一样的向外冲着,地动山摇。
“这是上古陨落的神族的罪鬼……”地神君远远见了,眼中泛出奇光来。这刻,西灵人败局已定,地神君甚至有着心思将注意力分出一半,注意着煞气的动静。
这般庞大的罪鬼,甚至带着残余的神性,几乎可以叫做神孽。当然了,和西方奇幻之中那种死去神子堕落的神孽关系不大。
不过,显然这些黑甲神兵镇守在幽都之外如此多年,没有少和这些神孽打交道。
因此,见了这般动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一瞬间,将第一道的阵线给让了开来。
这神孽气势汹汹的扑了一个空,接着阵线合拢,宛如捕鱼一般的大网,将其合围起来。数十把神力兵器从身侧刺了进去,一瞬间就把这东西给分了尸。
地神君眼皮再一跳,好高明的阵法和配合。若是自家手下的那些鬼兵的话。就算是同等装备和力量,真要和他们战斗起来,都没有丝毫胜算。
无他。这些神兵的训练,配合,战术。甚至阵法种种,都要远远超过自家手下的鬼兵。
这种差距,就好像闲余族的骑兵和西灵人的骑兵一般的大。一个人是职业军队,一个只是民兵……
却在这个时候,西灵人的阵型彻底溃乱了。似乎主将被两个战魂给杀死。西灵人的部队彻底的混乱。
地神君终于松口气,大局已定,除非是那位大光明天主亲至。说不定还有着翻身的机会。否则便是军神再生,也是翻盘不得!
撤!
地神君放下了命令,然后伸手一挥,世界珠再次出手。生生在前方开辟出一个出口来。带着剩下残留的闲余族战士。退了出去。
外面的阳光依旧惨淡,但是毕竟还是白天。八千骑兵,这个时候剩下来的也就不到一半了……
半空之中的天国之门早已经消失,不见踪影。显然光明教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和三大帝君决战的念头。
光明教正在天方和萨珊人信奉的拜火教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决战,暂时间并没有力量再和中土群神开战。
拜火教同样是一神教,教义相似。正是光明教如何也忍受不得的大敌!
显然,三位帝君也同样没有。黄帝也不过刚刚站稳脚步。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元气。
而青帝却刚刚败落,若非黄帝红帝放其一马的话。就要直接陨落。这个时候的力量,恐怕还不到全盛时候三分之一。
这个时候,自然不是和光明教的决战的最佳时候。
就算是如此,这些活人踏足鬼域,沾染了太多的阴气。个个伤了元气,回去之后,少不得都要大病一场,如果不能调养好,就要直接死人。
这些骑兵还有着一些用处,回去之后,看来还是要好好调养一番。
地神君下了决定,说道:“大军撤出古战场,先安营扎寨!”
至于那些装备缴获,却不急。总要等到鬼域之中的尘埃抵定再说。
大军退出上百里,这才出了古战场的范围。开始安营扎寨,生火烧姜汤红糖水。这种东西莫看普通,但是对于对于驱除阴气寒气,都大有用处。
夜幕降临,鬼域直接显现在人世之中。这一夜的战魂吃饱了血肉,显得格外的闹腾。
这是一场盛宴,一场数百年上千年没有过的盛宴。对于这些战魂鬼物们来说。
而闲余族的战士们士气同样低落到了极点。
若非是在特殊环境,有着特殊刺激,一般的军队哪里能够承受一半的伤亡?尤其是这种几乎个个沾亲带故的部族军队……
能够承受两三成的伤亡就已经很厉害了,而现在却承受了一半。
一下子少了四千战士,几乎就是家家戴孝的节奏了。
第二日天亮的时候,地神君带着那些骑兵来到古战场之处。满地都是骨架,许多看起来似乎风化腐朽,彷佛已经过了许多年似的。
到处散乱着包裹,许多都是没有来得及拆开的铠甲等物。原本伤亡太惨重,显得士气无比低落的战士们都欢呼起来。
这一领铁甲,就能够抵得过一个小部落的全部财产。
对于缺少冶炼技术的北地巫人来说,铁器本来就是贵重之物。更不要说,一领铁甲起码在三四十斤之上,放在中土,都很值钱。
如此多的缴获,让他们看到了部落变得强大的希望。
这是巨大的,战略性的财富。足够弥补他们的部落的损失而有余了。有着这么多的甲胄,再吞并几个小部落,就能够恢复。甚至能够称霸整个北方草原……
当然了,地神君显然没有打算给他们称霸草原的机会。这是给中原政权竖立边患的节奏。
大草原上,养不活太多的人口,抵御灾害的力量太低。又在恶劣的环境之下,养成了强大的武力,一遇到困难,跑到中土去抢劫,就是必然选择。
这非是人力所能解决,也非是神力所能选择。
另外一个世界,在这种古典环境之下,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解决的最为妥善的还是满清。其次便是明朝……(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新朝建立为大楚
名不正则言不顺!
是到了,范氏登基,新朝建立的时候了。只是,有着范贞在世,他自然不可能越过范贞登基,直接将其弄成太上皇!
若是范贞没有打下基础,只是如同范敬这样。倒还罢了!就好像汉高祖刘邦的老爹,直接为太上皇,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范贞立下根基,也算得开基创业。却就不能这么做了。而且范贞本身就掌握着大权,两人一番龙争虎斗,最后范易便胜出了,也落个囚父一类的名声。
何苦来哉?
是以范易很早就准备着这么一天!
但是范贞却没有想到,就太过惊讶。
“天下在我父子手中开创……”范易轻声笑着。
虽然没有多说,但是范易心结一下子就解了开来。
他觉着范易做了极大牺牲,谁为开基创业之主。这个事情十分重要。不仅是史书之中的千秋万载的令名,还涉及到日后龙庭归属!
范易轻轻笑着,目光落在那棺木之上,说着:“走吧,也该把这棺木送入梓宫之中了!”
这就不一样了,送入没有进行正式的仪式。但是等于已经登基,就要用着皇家身份踏入洛城。
这范敬也下葬,也非是要用楚王爵位(父以子贵)下葬。按照天子七庙的传统,范敬当为昭祖,入祀宗庙的。
好在范易既然当场玩出了这么一手,一切都早就有着准备。
当下大军行处。却并不再是向大将军府开去,而是直接向着洛城皇宫而去。
今日的洛城皇宫早已经整修一新,宫门大开。等待着新的主人入内。
“等一下……”
晕晕乎乎的范贞一下子清醒过来,抓住范易说道:“那位大虞的皇帝还在郢昌……是不是先举行禅位……”
范易冷冷一笑,道:“吾等天下,非是从祁氏手中继承而来,而是顺天应人……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不过,以后选个日子。再进行一次禅位仪式好了……”
凭内心来说,范易是一点也不稀罕,祁氏禅位。是顺天应人。凭着功绩登基!
如今,应该是大虞龙庭的那些先帝们,恳求着禅位给范氏。因为,这就涉及到了气运。
如果是禅位。这其中就涉及到继承天命的问题。就好像欠着大虞一些。就要气运反馈。就比如另外一个世界的宋朝,要养着柴家。
如果你像是刘裕,或者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那些朝代,都是禅位之后,将前朝皇帝诛杀……翻脸不认人,这就有着气运反噬问题!
因此,直接不用禅位。反而干脆利落一些!
但是,毕竟当初和黄帝有着约定。当初大虞提供了范氏起家的气运和力量——范贞最初为云州州牧。江余云三州都督。这些都是大虞所提供的好处。
至于,日后范易北伐。接着大虞的正统大义的名分,得到极多便利。这些亏欠,也要偿还。
虽然范氏父子,差不多已经庇护大虞龙庭二十年了。但是还不够……
范易并不算是太过刻薄小气之人,犯不着为这一点事情和黄帝,和大虞龙庭撕逼。日后补办一场禅位大典吧!
“这种事情,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太过拖延。这样吧,派出人手立刻去郢昌,将那位幼年天子迎接到洛城来。还有这般事情,一定要派个靠谱的人。千万不要让幼帝途中出了什么差错……要不然我父子便是有着十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范易听了,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少,就是少不了各种趋炎附势之辈。万一派回去的人,自作主张,将幼帝干掉……那还真悲了个催的。
虽然事情不是太大,但是毕竟有伤德性!
范氏得天下原本是光明正大,得国极正的事情上,就要抹上黑点。
就好像朱元璋和小明王一样……
这种事情,在王朝强盛时候,无关紧要。算不得什么。但是到了王朝衰退时候,就都要应景爆发出来。每一个王朝诞生之初,镇压天下,甚至反复宣传自己的天命所归。万民信服!
但是几十年之后,力量消退,各种质疑就都会出来。你做的再隐秘的事情,都会被人挖出来放大研究……就如同某朝一样。
王者荡荡,当行光明正大之道!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却又喜气洋洋的向着前进。却没有立刻进入皇宫之中,而是先进行最重要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