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元符录 >

第429部分

洪荒元符录-第429部分

小说: 洪荒元符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据朝堂一脉,类似追缉犯人断案判案主持刑罚牢狱可都是法家的事情。
就在风烨训斥山莫言的时候,一旁的女娲突然点在山莫言印堂,然后一根墨尺从山莫言天灵飞出。
“墨守成规!这是墨家的传承圣物墨规吧?”风烨惊讶道:“当初秦皇绞杀墨家的时候居然将此物留了下来?”
当初墨家被儒家等联手打压早早就败了下去,九州之上才难有墨家传承,唯有星辰海上还有墨翟等人重新传下墨家道统。
“墨家不是早早将道统搬入星辰海将赤县神州给放弃了吗?此物怎么会在九州之上?”风烨讶异之下问向女娲。
“墨家到底是人族正统教派,或许是有人想要它再度大兴呢。”女娲伸手一拍将山莫言打昏过去。
“恐怕是你那位好徒儿的意思吧。”女娲笑了笑:“想必是鬼谷子不忍墨家传承中断,所以特意拿出墨家一件圣器投入人间寻早传人。”
女娲顿了顿:“到底当初墨家虽然因为站队而被儒家等流派打压,可道友也是持默许态度的。既然鬼谷子要重兴墨家,道友不妨借此顺手推一把。”
“能够在数年之间将墨家心法练至第二层也是他天赋极高,虽然为人有些莽撞但倒也可以作为墨家侠义传人。只是日后其际遇如何便跟吾等没关系了,贫道跟墨家那段因果也借此了结吧。”如今儒家大兴,人教井然有序,风烨自然也不会专门揪着墨家不放。
“不错,道友如今最应当注意的便是证道混元,至于其他事情皆是外物,那些因果该了结的也要赶紧了结,省得日后牵连到自己的劫数。”女娲想了想,再度劝道:“虽然道友想要将儒家收入门下,但是那孔丘三千弟子七十二门人实在是太多,跟道友一贯的精英教育很是不符,不若就算在烨龙氏名下也省得纳入天极山一脉坏了你的气运。”
儒家气运大兴,风烨想要借此引导人族大兴而不至于被仙佛干涉,不过女娲娘娘的话倒也是没错,这儒家到底是门人广众跟贫道一贯所为不符。
看到风烨听了进去,女娲继续说道:“再者,道友既然要证道混元,便是那人族因果也要早早设法断去才是。道友为人族所做已经够多的了,剩下的事情还是让孔丘和王诩去操持吧。”
风烨修行这么快跟人族气运的帮助不无关系,但是如今人族能够有这般情景跟风烨的努力同样也分不开。单说星辰海的符文文明便足以证明风烨这位人教教主当之无愧了。
风烨思量了一阵:“娘娘说的倒是不错,不过贫道要好好考虑下才是。”
将人族因果断去吗?也对,自己毕竟是原始宇宙之人,虽然因为一份香火情加上此世夺舍之身而跟人族关系不错,但是这个人族到底不是真正当初自己出身的原始人族了,只不过是自己将当初的一份追忆转移到如今的人族上面。
或许自己的目光也应该再超脱一些?当自己从原始宇宙存活下来开始,自己其实跟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女娲也好、伏羲也罢、还有元馗以及天极山门人,其实自己跟他们到底不是一类,隐隐还是有着隔阂啊。
女娲看到风烨陷入沉思也不好打扰,便是静静托腮看着风烨。
就是烛龙老爷子跟自己同出原始宇宙,但一个是先天真圣,一个是普通凡人其间的距离也仿若天堑。而且就连两个宇宙的联系都没有搞清楚,或许天尊革天之时自己才能真正明了一切因果吧。
风烨不住舒了一口气:“原本是陪娘娘在人间历劫感悟人道,但却没想到娘娘反而开始点悟贫道了。”
“如果能够让你瞬间悟道成圣的话,那本宫也不负一番忙活了。”
“这些暂且不提,娘娘,我等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风烨将自己这一日所见说了出来:“过段时间这里必然是风起云涌之地,到时候你我二人的历练被打断不说,你我二人恐怕也要被人误解。”
女娲闻声而知义,自然知道风烨顾忌的是她的兄长:“嗯,事情真要是传开了,对你我名声都是不好,我等还是赶紧离去的好。只是,如今正巧收了这些贼人,他们的际遇倒也可怜,不妨吾等一并带上路也算是多几个人手护卫。”
随后,二人便匆匆忙忙开始布置起来,远的不说就是梁山伯和宓妃那两桩姻缘也要好生安排一下。
“就让宓妃去做好了!”风烨看到女娲正在思量便直言道:“大不了让宓妃去准备四桩姻缘,借此让她明了姻缘情爱,然后开悟得道。”
对宓妃的情劫,风烨等人可是纠结的要死。情劫一开始或许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日后或许也会变成两个人甚至多个人的事情,至少在洛神和那位剑修之外,隐隐还有后羿搀和了一手,那么不用说嫦娥自然也避不开情劫纠葛,到了最后不死上几个人怎么了断啊。

第六十七章大隐于市

远春城,有一家名叫逸园的茶楼,是约莫五年前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仆人在此经营的茶楼。
逸园的档次很高,除了那些文人雅客喜欢来此,还有儒家鸿儒贤士也常常来此吃茶。甚至不少贵妇人以及世家少女也都会来此饮茶。当然这些女性与其说是来此来饮茶,倒不如说是来这里看人。
茶楼是一对年轻夫妇所建,但是他们并不常常在外抛头露面,反而是他们的管家作为掌柜在搭理茶楼,然后带着几个杂役维持这个三层茶楼的一应事务。
“山头儿,那位林家二小姐又来了。”一位壮年大汉穿着杂役服饰来到柜前。
山莫言听闻,脑仁突然疼了起来:“又来了?好好一个大家闺秀不在家中带着,天天往茶楼来做什么?”
自然是看你来的,王大心中暗自乐了起来。要说山莫言的相貌确实不错,加上墨家修行心法自然自有一个侠义英气,对那些大家闺秀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自从风烨女娲二人决意要早早离开江城,便把江城的一切甩给宓妃,让她去安排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事情,至于山莫言这档子事情也被女娲设法抹去。将县令犯案贪污的证据一亮,然后山莫言在风烨的指点下于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埋下木偶傀儡,干涉了法家那些人的神通追缉。
到底山莫言手下那些人都是大王村的幸存之人,如今虽然大仇得报但却也无有归所。女娲风烨二人便带着他们六人一起离开江城在外重新安户。
“山哥!”一个十二三岁的门童跑了进来:“张大先生又来求见老板了。”
“老板?老板这会儿估计正在和夫人吃茶,想来没空见他呢。”山莫言听到张大先生之名。不由伸手摸了摸左臂上面的一个隐气符箓。
那张大先生也是儒家一位儒士,按照境界来说可是一位治国功果的鸿儒,也就是所谓的元神期。山莫言虽然有墨家圣物护身,但是面对这位大儒也不敢不谨慎对待,风烨也怕他暴露墨家身份,便给他了一道符箓隐蔽自身。
逸园之所以得到那些儒家名士的追捧,跟风烨在茶楼上面题的字也有关系。逸园,就是茶楼的牌匾上面那两个字也自有一股文气长存。
风烨到底是文道祖师。他留下的字对儒家修士自然也可有所领悟,这位张大先生原本不过是金丹境界的,但是在参悟风烨提的字之后硬生生跨入元神之境,逸园的名声也是为此大振。
加上风烨在茶楼之中也留下不少笔迹,甚至女娲娘娘还画了几幅山水图挂在茶楼室内装潢,整个茶楼隐约之间也透露出一股文思之气。这也就是那些文士经常来此饮茶的目的所在了,在茶楼之中因为文思之气而提升文道修为。比起那些书院的效果也是不差。随着这些文士在茶楼中有所突破,风烨也会命人让他们留下自己的笔墨,在这种积累之下茶楼的文运也是越发强盛。
而随着这些文士在此饮茶作诗,那些名门世家也会有公子小姐来此沾一沾文气,世家公子是为了来此跟文士鸿儒打好关系为家族出力,而那些世家小姐也想着借此来寻一个如意郎君。
如今汉朝虽然是男性掌权女子地位滑落。但是仍然没到那种女子不能见人的地步。只要是在侍婢的陪同下,去个茶楼饮茶什么的还不至于被他人说成是不守女德。
“山小子,你们家老板呢?”
“张老好!”山莫言拱拱手:“老板应该正在跟夫人饮茶吧,可要我派人去通报一下?”
这位张大先生本是一位辞官还乡的老臣,他在远春城还是有一定名望权势。所以山莫言对他还有几分顾忌,如今逸园能够稳定营生跟张老的照拂也有关系。
张老闻言一窒:“还是算了。既然是夫人跟在老板一起饮茶,那么我就等等吧。”
风烨和女娲饮茶作画的时候是不容许旁人打扰的,当初张大先生觉得那妇人善妒还曾经说了几句,结果被女娲知道之后可是一番恶整。
当初女娲跟张大先生比试书法、绘画、抚琴、吟诗、算数、射箭,硬生生让张大先生来了一场完败,当时女娲的名声倒是远远传了出去。秀家!绝对是秀家之人!而且还是秀家的前辈高人!只有秀家女子才会对儒家那些大儒不屑一顾。自此,整个远春城都知道逸园背后是两位元神高人坐镇,一位出自儒史文道,一位出自锦绣秀家,如今两人正为了天人机缘而在此游历红尘。
大隐隐于市,与其扮作凡人被那些熟人碰面,不若直接在一开始就说明自己是红尘历劫之人,而且类似元神修士入世寻找天人机缘以求成仙了道的事情不要太多,加上远春城是一个府城,这里的人自然不是小地方可比。那些世家也都是见多识广之辈,暗中告诫一下自己的晚辈不要在逸园惹事,也就不在意了。
整个逸园茶楼弥漫着文气,但是一楼到底不比二楼雅致,虽然有文气弥漫但一楼饮茶之人龙蛇混杂,文气也有些驳杂不堪。张大先生看了一眼一楼那些书生学子,知道他们有些拘束自己的身份,便上了二楼。
一上二楼便是一个方形大厅,在大厅四周分有四阁,应对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常春阁中大抵都是名门闺秀在此饮茶作乐,为了男女之别总不好跟那些文士同坐,便躲在常春阁中听那些文士吟诗作词。如果真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让侍婢出来传一张纸条即可。才子佳人以此方法吟诗作对,倒也有一些风雅。
山莫言亲自带着张老上了二楼,然后便告个罪离开了。张老也是逸园的常客自然明白那位林二小姐的心思,看到山莫言畏惧蛇蝎也就一笑了之。
……
逸园占地不小,除了前面那座茶楼之外后面配跟着一个园林。风烨和女娲就在园林中的青竹林里面饮茶。
“本宫刚刚得到消息,梁山伯那件事算是了了。”
“哦?他的病好了?”
随着女娲让宓妃建设女子学院,祝英台自然也转入这边读书,女儿身也是暴露无遗。梁山伯和祝英台到底是天作姻缘,即便是如此也是情愫暗生,得宓妃帮助梁山伯便去了祝府上提亲。当初女娲等人将县令的罪证捅了上去,连带着马家也跟着倒了霉,马文才跟祝英台的婚事也算是泡汤,虽然祝家对梁山伯不甚满意,但是架不住周围人劝说,还有祝英台的意思,勉为其难算是答应下来。
不过天公不作美,没多久梁山伯便中了风邪一病不起,祝家知道之后本欲悔婚,但祝英台偷偷离家前去照看梁山伯,只能让祝父叹息一声女大不中留。
“宓妃那丫头不是让祝英台每日寻找百滴晨间露水作为药引子吗?她耐得住了?”
“三日前梁山伯病愈,你说呢?”女娲小心翼翼将茶末撇去:“不过这边虽然好办,但是另一个人突然来了江城。”
“谁?跟宓妃有关?”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