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劫炼仙录 >

第139部分

天劫炼仙录-第139部分

小说: 天劫炼仙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师爷接着道:“如果以东翁的出身上任的礼仪不能办得与众不同,恐怕要令官吏和士绅失望,于日后治县大有不便。若不想糜费,可在红谕和牌票上反复交待不得铺张、不得向民摊派,否则严惩不贷。”

“嗯,正合我意。晚生路上贪玩,到这里已经迟了,后天就是吏部给的履任期限,所以日子就定那天,其他的事务请两位夫子帮晚生斟酌,务以简省为要,不要扰民,相关酬唱礼仪你们也得教教。”陶勋顿了顿,又道:“两位夫子既然做了晚生的幕友,有件事就得先说在前头,晚生最见不得贪腐和欺压弱小的勾当,两位要诚心辅佐我造福一方百姓,不可懈怠,更不可贪小利而忘大义,否则不仅宾主义绝,而且还要法办不宥。”

陈、潘两人忙施礼齐道:“自当谨遵,不敢或忘。”

“嗯,勋亦相信两位夫子的人品和能力。这样吧,晚生给两位束修每人纹银三百两一年,年底可视业绩另予酬劳为勤奖。”

“哎呀,令尊大人已经说了我们的岁修由他支付,怎么能再收你的银子呢?”

“家严是家严,我是我,只要你们克勤克谨助我,多花点银钱也值得?”陶勋流露出商人家庭出身的语气,并故意将“值得”两字说得比较重。

两个师爷假意推辞几句后乐颠颠地谢了恩。官场上请师爷的价钱并不太高,一般从五十两到一百两银子不等,刑名和钱谷师爷的价钱高些,少至三、四百,多的有拿到千两的,不过那是极个别的,他们在以前的东家手下只领三百两,到了陶家就成了领两份共六百两银子,如果再算上年底的奖酬,一年收入可能超过七百两,比原先多出一倍多,自然乐得合不拢嘴。

秋垣县衙上午收到新任知县遣人送来的红谕,立即全衙动员起来,虽然衙署早在月前就已经重新粉刷过,但新长官迟迟不来不免沾了灰尘,此时便将衙门里外仔细地重新打扫一遍。

到下午,又一张牌票送了来,牌票上写道:“新任某省某府秋垣县陶勋亭渊,为公务事。照得本县择于八月二十日辰时上任。应用夫马,合先遣牌知会。为此仰役前去,着落兵房各该吏书照依开后夫马、轿、兵各数,一一遵行,毋得违误取究。须至票者。计开:大轿一乘,中轿一乘,小轿两乘,坐马若干匹,棕套若干件。其余铺兵、吹手、伞夫、皂隶、执事各役等项,仍依旧例俱于交界路口伺候,禁烦百姓供输役事及三接扰民。右仰兵房书吏准此。”

于是全衙门的书吏、衙役又在县丞的指挥下动起来,按指示准备好迎接的器具,将新知县上任的消息向本地士绅传达。

八月二十日,衙门的书吏、衙役早早的就在交界路口等待。刚到辰时,陶勋的车轿准时到达,一干迎候的人就齐齐跪倒叩头,由兵房吏呈上“须知册”。陶勋不必下轿,只掀开轿帘说了声:“起去”,吏、役们齐声谢恩起来。一班差役快速过来,扯起一张数丈长、七八尺高的青布幔挡在后面官眷乘坐的马车旁,轿夫抬了一顶中轿进来,陶勋下轿过去扶丁柔换乘。

丁柔今天特意化了淡妆,令本来清丽脱俗的绝世容颜多出一丝妩媚艳丽,旁边准备侍侯的役妇还有偷看的吏役们无不被她的绝世美貌所震惊,一个个看得呆住,有的人不知不觉间口角流下哈喇子。陶勋面露不快,两个师爷肚子里暗暗好笑,他们第一次看见丁柔的时候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昨日就打赌换乘时会出现眼前的状况,结果不出所料。陈师爷剧烈地大声咳嗽,连咳了十数下才将众吏、役悉数惊醒,累得陈师爷面红耳赤、假咳变作真咳。

陶勋在回过神的衙役们侍候下乘坐进大轿,两个师爷坐进了小轿。换乘结束,陶勋跟班传话“起轿”,于是鸣锣夫、鼓夫按着七声锣、一声鼓的节奏,鸣锣开道,一班衙役走在前面老远便高叫回避,吹鼓手吹吹打打,皂隶们排好全副仪仗,浩浩荡荡随同官轿前进。尽管朝廷的法律有严禁,陶勋在牌票里也严词禁绝,但衙门的书吏和衙役仍按惯例在预先在进城的道路上设三批迎接的队伍,这称为“头接”、“二接”、“三接”,邻近各乡、镇士绅、百姓很多都要参加,场面很壮观。陶勋事先得过师爷的指点,知道这是下属取悦上官的方式,心里虽有不快,仍每次下轿跟迎接的人客套一番。

这样走走停停,五十里地走了近两个时辰,快午时才到县城。

大队人马从东门进城,县丞、主簿、典史等首领官率领县衙各杂官、六房典吏、全城生员全者候在城门口,住在县城的缙绅亦大多亲来迎候,陶勋留意了一下,邓宏景只派了个管家来应景。在这样的场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固定的套路,出错了要闹笑话,陶勋在两位师爷的指点下已经将应对仪礼、话语记熟在心,公式化地走完过场、发表简短训谕之后,大队人马由东往西穿城内。

经过衙门的时候,官眷先进入内衙,陶勋则要按惯例先到城隍庙烧香,并在那里斋戒宿庙,当晚独自睡在城隍庙的宰牲房里。

第二天一大早,陶勋早早起来,在属吏人等的陪同下正式祭祀城隍神。祭祀结束后坐上官轿,全副仪仗正式进衙门,特意绕道仍然是尽量走东向西的道路,这叫“紫气东来”。到了衙门口,队伍向南转半圈,这叫“兜青龙”,衙门的六扇大门一起打开,官轿一直抬到大门内落轿,陶勋身着全套公服下轿,朝仪门一跪三叩首;再进仪门,登丹陛,传头梆、二梆、三梆,升暖阁,向北三跪九叩首,朝拜公座,“叩谢圣恩”。起身后又朝早已搁在专制印架上的官印叩四个头“拜印”。这些程序在进行时,每一步都有一个县官学的礼生在旁边高声唱赞。拜完了印,陶勋将礼生送到月台由西阶下去,随后传令击点“升”,皂隶赶紧擂响三通“升堂鼓”。陶勋踱到公案后坐下,满院的皂隶、民壮齐声高喊,一齐挥舞水火棍,几次三番,这叫做“排衙”,算是赶走了一切祟气。

按例,首次升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画卯”点名,陶勋手拿朱笔将县丞、主簿、典史、经书、照磨、六房典吏一一点名,应答一个就在卯册上判一个“日”字。

第二件事是接受官吏的拜贺。先由县丞、主簿、典史、经书、照磨等人上前叩头,陶勋须起立拱手答礼;以下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一房房上来叩头,这时就可安坐受礼了不必起身;最后由衙役们远远的在丹陛下集体叩头。至此点完名、受完礼,上任仪式就算结束了,书吏、衙役们退出。

陶勋在二堂摆席,拿刚才祭祀城隍的酒肉招待佐杂同僚。酒过三巡,佐杂官员等识相地告辞退出,陶勋进到内衙,上任的排场总算摆完。

【第八卷 工欲善其事】

第一章 升堂理案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县衙的众官员、书吏、衙役等对陶勋这位新官的底细不了解,对他怎样烧这三把火心里没底,所以侍候得格外小心。

当班的衙役起个大早,日出时衙宅门内打点七下,其含意是“为君难为臣不易”,听到这个信号,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衙役就依次敲一通梆子,这叫“传头梆”。头梆是衙门开始准备工作的信号,守大门的衙役请内衙用转桶发出大门钥匙,打开大门,当班的书吏、衙役要来衙门报到。

到了早上,内衙宅门内又打点五下,其含意是“臣事君以忠”,或是“仁义礼智信”,或是“恭宽信敏俭”。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衙役听了这一信号赶紧依次敲梆,这叫传“二梆”。这套信号表示知县已起床梳洗,准备到签押房办公。书吏们必须全部到位点卯上班,整理出应该今日处理的公文汇集送签押房,并收取前一日已批下的各类公文分发各房执行。

陶勋前一天已经知会,定第一天坐堂为“放告日”,故大门上的衙役早早举出“放告牌”站到照壁前。

陶勋起床稍晚一点,有差役进来侍候他梳洗完毕、用完早餐,内衙击点三声,这是喻义“清慎勤”,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依次传“三梆”,这套信号就是表示知县要出内衙宅门,各部门书吏、衙役都要肃立。

随着三梆声,陶勋走出宅门,前往大堂。内衙击点一声,喻义“升”,大堂衙役擂响堂鼓,排列大堂两侧的皂隶拉长了调子齐声高喊“升~~堂~~哦~~”,陶勋在这气势的烘托下,慢慢踱进大堂,进暖阁,在公座上入座,堂鼓和喊叫声这才停止。

今天是陶勋上任第一天,等了一会无人来打官司,他索性闭目坐在椅上打起了瞌睡,下面的三班衙役也不敢上来打扰。

一般早堂一个时辰结束,时辰一到陶勋似乎瞌睡也醒了,起身宣布退堂,这时衙役擂响堂鼓四通,叫做“叩谢皇恩”,陶勋在鼓声中回到内衙,衙门开始午休,上午的公事就算完了。

内衙里,陈子轩、潘达飞都已经在那里等候。

陶勋走进来伸了个懒腰,对两人道:“晚生本欲昨晚向两位夫子请教公务事宜,想到二位昨天劳累一天,不忍相劳,遂作罢,二位夫子昨夜可休息得好?”

陈、潘两人一齐躬身道:“承东翁体恤,学生等十分感激。”

“陈夫子,晚生第一天坐早堂,什么事也没有,昨天乏了,睡得又晚,不觉在堂上打了个瞌睡,这不会有损官仪吧?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晚生应当从哪里入手呢?”

“呵呵,早堂打个瞌睡倒不妨事。昨晚学生就想向东翁进言,见东翁太乏所以不敢打扰,没想到东翁第一天便起大早坐堂,勤政之心可鉴,亦知东翁有心开辟一番新气象。此情传出去,既让本县的士绅百姓知道东翁确实是个清官,更主要的是对本衙门的佐杂官员、书吏衙役昭示东翁强龙硬压地头蛇的样子。”

“呵呵呵,陈夫子说得风趣。晚生什么都不懂,这官场上的事两位夫子都精熟于胸,希望二位夫子多多指点迷津,千万不要藏技自珍哟。”

“岂敢。”潘达飞拱手道:“依学生看,东翁履任只带了两个长随,衙门左右、前后、大小一应人等俱是本县之人,惟东翁是外人,他个个都要瞒你欺你,私底下问人讨钱,这便是地头蛇。东翁对一应人役俱要防范,决不听他言语,误了正事。宇昂兄所言‘强龙硬压地头蛇’并非全是玩笑,乃是东翁须做的紧要事。

胥吏奸滑,若东翁不能挟新上任的威风一举压服他们,则异日必受其欺辱,所以东翁目前马上要做的事便是‘立初规’。须立一严规矩,使人不犯,就是门面矣,此规矩不必复杂,简单即可,但须是人不大注意的事情,则书吏衙役等不经意间便易违反。东翁抓住违反的书吏衙役须就是一顿打,要十下、五下打人,事方易完,人心知警。”

陈子轩解释道:“青云兄说得极是,打人的时候只是十下、二十下,重打足矣,不可多打。亦要平平做去,不可作声色。须要持重,慢慢行去,不可轻躁猛急,如此一副高人姿态,方可在气势上压服衙门里的书吏衙役。”

潘达飞补充道:“树立官威单靠打人还不够,东翁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深谙州县事务、不容易被蒙蔽。可于后日亲自巡夜,带上靠得住的家人及更夫,执掌灯烛,检查衙门内各处门户锁钥的封条是否完整、墙壁闸板等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第二天上堂就对当该书吏、衙役一一予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