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劫炼仙录 >

第464部分

天劫炼仙录-第464部分

小说: 天劫炼仙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勋不温不火地道:“陛下,时至今日你就未曾后悔过么?看看殿外禁军,尽落他人掌控;现在在你身边的这些内侍、宫娥大半是奸臣爪牙,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能自己控制;你空有帝位,连这殿上片瓦都不能挪动半分;你空有帝号,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嫡孙都保护不了。”

皇帝每被问一句脸色就难看一分。

“陛下,你可认真地想过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从何时起以及为何你一步步落到如此田地?”

皇帝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先前好不容易强撑起来的皇帝尊严如同一只已经碎裂的瓷瓶一块接一块地迅速崩溃,只一会儿工夫,他一直挺直的腰板便佝偻下去,落寞的神态使整个人显得苍老许多。

“难道仙师此来除妖之外就只为数落朕么?”

“除掉扰乱天道的妖邪是首务,至于其余则须看陛下如何想、如何做。”

皇帝闻言精神复又一振:“朕欲剪除奸党,仙师可愿助我?”

陶勋摇头道:“剪除奸党又能如何,今日除掉个靖宁侯,明日又会出现个其他什么侯,换了汤却没换药。”

“仙师是在责备朕昏聩?”皇帝惨然笑道:“祖宗之法,历朝历代君权之重未有如本朝者,天下万事悉决于皇帝,人力有时尽,天下之事决非不谙世故、不悉民情之深宫独夫所能决断,朕将政事尽付诸臣难道有错么?”

“以天下奉一人,或以群臣共御天下,其中利弊非我可以揣度。我但知本朝内阁名为权重,然票拟须皇帝批红方可实施,皇帝若能勤政,中外诸臣自能肃然惕守、兢兢业业、各安本分。但似陛下这般耽迷于神仙方术不理朝政,任由亲信内侍代笔批红,便给外廷奸臣、内廷宦寺相互勾结为祸的机会,就算出十个靖宁侯亦不足为奇。陛下到了今日这步田地,仍要将过错推卸干净么?”

“朕问心无愧。”皇帝显得十分倔强。

“好个问心无愧。本朝制度如此,勤政便是皇帝的本份,而陛下玩物丧志,靖宁侯正是利用这一点与妖邪勾结,一步步将势力渗透至皇宫内外、朝堂上下,眼看陛下祖传的江山就要换姓,而陛下却在说问心无愧,难道陛下真的以为天下人尽是白痴、傻子么?列祖列宗泉下有知,陛下可有面目面对他们?”

“朕……朕是因为中了妖人的毒……”

陶勋打断皇帝的话:“倘若陛下不是玩物丧志,妖邪焉有可乘之机?”

“仙师非要朕认错么?朕有何错?朕只不过追求长生之道,想要成仙得道罢了,倘若这世上没有神仙便是朕错了,若世上果没有神仙,玄微、玄彻、玄云他们三个妖道算什么?两位仙师又是什么身份?朕难道追求错了?”

第十章 再历一劫

陶勋看着皇帝,就象看着戏里的丑角,嘲讽地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正陛下之谓也。”

皇帝遭到嘲讽,欲怒却因忌惮着而怒不起来。

“陛下慕神仙之道,贪的是长生,为何要长生,因为身为帝王享尽人间富贵,却又怕一朝身死再不能享受它们。修仙之道逆天而行,固然能活得久,可是要抛却的很多,陛下能抛弃几样?”

这个问题皇帝无法回答,但继续强辩道:“仙师身在福中自然说得轻巧。”

“修炼仙法,一次入定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上百年,入定之时尚不知能否醒转;亦或一朝不慎,坠入魔道,终为它人做了嫁衣裳;历经艰险熬到渡劫之时,要经历天劫殛杀,其中凶险万端难以言表,得飞升者,万不存一。活着的时候享受不到富贵,死后一切皆空,请问陛下,福在何处?”

“习得仙法能随心所欲,就算不能长生不也是享福么?”

“修仙之人若无机缘,连一株凡间茅草也不能折断,修炼上千年,越是功力深厚越是遭天忌,动辄横遭天劫,时刻面临魂飞魄散之祸,哪个时候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心所欲的下场只能死得更快。”

皇帝被陶勋的话吓住,脸色变幻不定,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仙师这是在吓唬朕吧。”

“陛下方才亲眼看到玄微、玄彻、玄云三人的下场,他们三个修炼六百多年终不免一朝飞灰烟灭,固是他们咎由自取,亦未尝不是天道假我之手将其殄灭。他们的神通陛下亲身体验过,看到他们的下场,陛下还认为修仙道便真的能随心所欲么?”

皇帝脸色渐渐惨白,半天作不得声。

“修仙之人不能以仙术干预天道;而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无论向善、向恶,一念、一言、一行举则牵动亿万黎庶之生死、悲喜,此乃驭天道而行,此为修仙者力所不能及也。陛下身膺天命,数十年来所行止者却在违拗天命,逆天不详,由此观之,陛下遭受今天的下场未曾不是上天假手妖邪降下的惩罚。”

“那是妖人狡猾,朕不曾防备才……”

陶勋厉声打断皇帝辩解喝道:“陛下仍执迷不悟,殊无忏悔之意,非要一错再错直到身死国灭,留下千秋骂名、成为万世笑料才肯罢休么?”

皇帝脸色刷地一下变作死白,浑身颤栗不休,过了一会,开始捶胸顿足、号啕大哭起来。

等了许久,皇帝渐渐平静些,站起身很端正地向陶勋、丁柔拜倒:“朕知错了,求二位仙师救我。”

丁柔撇嘴道:“死到临头仍要费我夫君许多口水才肯反悔,也不嫌迟么?”

皇帝又惊又惧,颤声问:“莫非朕大限已近,请教仙师,朕还能活多久?”

丁柔道:“邪教以慢性剧毒控制你,类似的毒药我们去年曾在北地草原的西戎部落可汗身上见到过,你所中的毒药毒性比他的更强、更厉害千倍。别看你每次服药之后精神百倍、飘飘欲仙,实则乃耗损阳寿所得。依我看你最多还能活三个月,若停药只怕活不过一个月。”

皇帝闻言心胆俱裂,惶恐地看向陶勋。

陶勋叹口气道:“内子所言不差,我们身上倒是有解毒之药,可是陛下服食毒丹时日太久,纵然解去毒性,寿数早被消耗几近,三月之寿还是乐观估计。”

皇帝两眼重又泪涌而出,向陶勋、丁柔叩拜哀泣道:“求二位天师大慈大悲延朕寿数。”

丁柔冷笑道:“你寿数已近,天意如此,我们若助你,便是逆天,立遭天劫,尤其你是皇帝,身系天下之运,延你寿数势必使天数有变,如此则上天所降之劫更比寻常酷烈千倍、万倍。你自咎由自取,奈何要我们替你承受灭顶之灾?”

皇帝一愣,呆了呆,泣道:“非朕自私,实因奸党秉政日久,党羽遍布朝野内外,朕被妖道所挟误杀太子,朝中无人能与奸党对抗,朕另一嫡子瑞王远在封地,亦遭奸党党羽凌迫旦夕不保。倘若朕寿促身死,奸党必然择立一傀儡继位,地方诸侯亦必以勤王为名纷纷拥藩王自立。

天下改朝换代事小,只恐因此刀兵四起,又要动荡不安、兵连祸结,只苦了百姓呀。救仙师看在亿万生灵的份上,救朕一救,只要给朕一年时间,定能扫清奸党,使太下不至震荡。”

丁柔讽刺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高居帝位,身负天下重责,更应当克勤克谨、战战兢兢,享受之时未曾想到过后果,落难之时却想让人替你受过,天下间的好事岂能都被你占尽?”

陶勋却是心中大动,面露怆色,变出两颗药丸:“这两枚丹药,一枚是解毒丹,可以使陛下不再受毒药控制,另一枚是吊命丹,能吊一年寿数。”

丁柔大惊,失声道:“你疯啦!天数已定,你延他一岁寿数,上天岂能饶你?”

陶勋淡然一笑:“今天我做下的触动天谴的事多了去,不差这一件。”

“你……”

陶勋打断妻子,传声道:“他说得没错,若果真改朝换代,天下兵连祸结,我们的家人岂能逃脱大难独善其身?纵然是为自家、为父母我也须冒这个险。”

丁柔目光坚毅,抓紧他的手:“这一次生死我都要同你在一起。”

陶勋笑笑,轻轻拍她手背以示安慰。

皇帝已接过丹药,服下后很快臭屁连连,接下来自感身子轻健许多,知晓这两位神仙所赐的果是仙丹,心中感激,再三感激。

陶勋谦辞一番,正色道:“陛下能翻然悔悟,此天下之福。今妖人虽除,奸党未灭,陛下打算如何做?”

皇帝刚刚露出的喜色被此问打消,忧色袭上面容:“朕被奸党、妖邪以毒药控制已达半年有余,朝中重臣、要害部院主事官吏都被裴恺换上他的亲信把持;禁宫侍卫、京畿驻军多半被换上他的人马;之所以还留着朕,是因为他还没有将各省的势力尽揽手中。但今晚之变,裴贼知其势易,定不会束手待毙,若贼尽起手中力量垂死一搏……”

丁柔哂道:“看来你又想求我们出手吧。”

皇帝赧然无语。

陶勋道:“仙术不是用来对凡人施展的,我今日以仙术平乱,异日便会有人以仙术作乱,治国之道岂能不主正而主奇?”

皇帝无奈地道:“朝中忠义之士多遭贬窜,朕苦无可用之人。”

陶勋道:“我们临行之前就知道陛下定然会遭遇此一困境。”

皇帝喜道:“听仙师言下之意,想是早有对策?”

陶勋取出早准备好的文件:“这有份名单,陛下下斟酌使用。还有些诏旨请陛下自行定夺。”

皇帝接过名册、诏旨飞快地浏览一遍,警惕地道:“原来仙师早有准备。朕若是不照准呢?”

“不瞒陛下,邪道妖人暗中布局数十年以图掌控朝局,此时此刻实已到社稷危急存亡之秋,正道修仙多有对邪道妖人不忿者,来之前我已经联络好一批有志之士共赴此难。我和内人入宫解救陛下,其他人分散到京城各要害部位候命,只待陛下圣旨发出,即照令行事。

这些诏旨陛下若觉得可用便用,若不可用自可不用,请陛下另行书旨;若陛下信任我们,所颁圣旨可由我们代为传送以争取时间,若陛下为防微杜渐亦可自行安排亲信捧旨行事;若陛下需要我们帮助,我们的人可临时充任护卫,若陛下不需我们相助,我们便各自回山修仙去也。”

皇帝躬身道:“仙师言重矣。朕观这些名册、诏旨切中要害,都是老成谋国之言,剪除奸党刻不容缓,朕即刻签名、用印,有劳诸位仙师辛苦传送、护送。”

他的戒心只是下意识出现的,性命都是陶勋、丁柔所救,而这些名册、诏旨的确又是合用之物,故而他只略一犹豫即全部照准。

陶勋等皇帝将文书签过用印,当场使动法术,将文件传送到宫外。

皇帝见他仙术神妙,忽想到一事,有些担心地问:“仙师诛除三玄妖道,又诛除京城群邪,与之勾结的裴贼定然知道情况有变,我们已在此说了许久的话,会不会奸贼那边早已从容造乱了?”

陶勋笑道:“陛下勿忧,我进殿后已在殿中使用仙法,殿中半日殿外仅过半刻,我们说话的这会工夫,裴恺那里才只刚刚得到消息。”

皇帝大大松口气:“如此甚好。等平定奸党,朕要敕封诸位天师。”

“陛下奈何才好了伤疤便忘记痛?”陶勋眉头微皱:“封敕神仙之事请陛下以后再也休提。”

皇帝尴尬地道:“仙师之言,朕自谨记。”

陶勋道:“诏旨已发出,我的同伴正带几名重要人物进宫面圣,有这几个人的辅佐,陛下身边自然无忧。”

说到此,陶勋忽然眉头一皱,一个瞬移消失不见。

丁柔意识到不妙,惨然惊叫:“亭渊!”身形一晃硬生生撞破殿墙飞到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