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引龙诀 >

第42部分

引龙诀-第42部分

小说: 引龙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幔布罩住一物,向外放射出隐隐的血华。

车厢四壁凹凸不平,而却又似精巧而造,尽将厢壁之上的光线投集在黑幔掩盖的物件上,古天龙飞快地扯开幔布,顿时一片血光将车厢内映得通红。那物件竟然是一柄通体血色的长刀。但见刀身长五尺余,宽约五寸,形状颇为怪异,血色长刀后,乃是与刀身几乎呈一颜色的刀鞘,不知何故,血刀竟未插入鞘中。

古天龙探手欲将血刀取过,陡觉一股奇寒的劲流弹来,忙又将手缩回。玉琳见状奇怪道:“龙弟,怎么啦?”古天龙骇然道:“方才受阻,我以为是车中有高手隐匿,至此才明白是这柄血刀所发出的刀气阻止我们。想不到如此一柄血刀,竟丝毫不逊色于一名绝世高手所拥有的能力!实在是匪夷所思!”

玉琳闻言惊讶万分,诧色道:“怎么可能?若是无人驭用之物,怎会自行施放如此强劲的力量?”古天龙道:“不知这车厢是用何物所造,你看四壁阴寒之气全部聚集并投向刀身,只要有异物迎面侵近,血刀即可感应到异常而自发刀气阻止接近的人,实在是一件宇内罕有的通灵神兵。”玉琳叹息道:“看来这辆血车的主人绝非凡同,且如此宝车,更加是宇内仅见之物,只是从未听过关于此车马的传说,不知其究竟从何而来?”

古天龙道:“此车与马匹尽如血赤,实为至精之选,可见其主人于武林中的地位也非比寻常!”玉琳望了望车厢外电逝而过的景物,缓缓道:“只是想不到它的主人竟如此放心地让它单独外出,依我所见,此血刀确实是宇内罕见的神兵,龙弟何不取而用之,驰骋江湖又多一神器?”古天龙皱眉道:“我何尝不如此想?只是难以接近刀身,如何取用?”

玉琳看了看车厢四壁,微笑道:“此宝刀借助四面聚拢的寒流方能释放威力,若移位而不能再聚气,龙弟何不凌空摄取,待其移位后岂能不到手吗?”古天龙闻言心下大喜,道:“还是琳姐姐提醒了我!”已自运掌提气,迎着血色长刀发出一道螺旋气流。只听噌地一声嘶鸣,血色动如流星,已将血刀摄在手中,并不再觉丝毫抗御。

古天龙喜悦不禁,复取刀鞘在手,但见刀鞘上镌有四个奇形符号,分别形似“狮、虎、龙、豹”四种奇兽,细加辨认,方识得是“血奴神刀”四个字。玉琳见古天龙获得神兵,心中好生欢喜,她猛然间抬头时,顿时惊呼道:“龙弟快看!”古天龙闻声,目光已顺着玉琳手指所指望向车顶,只见车顶上竟用小楷刻着十余行字,凝目细看,却是一柬遗书:“吾血河圣君,嗜天下奇学,始血河一派,嗟乾坤物异,恨授艺不肖,孽徒焦独峰弑师灭祖,吾驾血河车星遁世外,苦无其计漂流三十春秋,待寻有缘人而明悉吾所恨事,血河之术武林卑瀣,神刀之力江湖羡谀,值吾明世间正气及天下大道,然悔之晚矣,但能剿灭血河一派者,世之英雄也,血河圣君苍莫子告诘,孤盼有缘。”

古天龙看罢,心中惊骇万分,若这血河车中所留之书乃是血河圣君苍莫子所遗,那么焦独峰已将百岁之人,却不知在何年月弑师灭祖而夺取血河派掌门之位?而且苍莫子铸书于此更不知已有多少春秋?何故直至今朝,血河车方才出现?想来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正思想间,阵阵波涛激涌声排空传来,车厢外已是晨曦初露,八匹神骏牵引着血河车已来到长江边上。

玉琳同古天龙听见波涛声,齐张望车厢外景象,但见奇峰间险水湍急,血车在峰谷中如电飞驰,八匹神骏猛地一声嘶啸,竟折向往江水中驰去。两人身在车内,还未及明白是怎么会事,江水已灌入车厢内,两人齐齐惊呼一声,忙提气掠出车外,御气飘落江岸。回头再看时,血河车早已消失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古天龙同玉琳见状叹息不止,不知道八匹神骏为何要投江自尽。

凝望江面许久,古天龙才将血奴神刀还入刀鞘,携玉琳望北方漫步而去。一路之上,漫山野草繁茂,百花如锦似簇,看不尽的无限春色,不觉已是艳阳高照,却来到一片明山秀水,眼前一座秀峰耸入宵汉,四面流水潺潺,古木葱郁、青藤缠结,峰脚下一条石径盘旋延伸上云雾掩隐的秀峰深处。遥遥可见峰顶彩虹缭绕,隐现红墙绿瓦、翘角飞檐,好一处世外福地、寰宇洞天。

见此人间圣景,古天龙同玉琳各自心中称赞,略作思忖,即携手望峰中攀行,一路之上奇花绽放、百鸟争鸣,更见山猿游戏在松柏间,彩鹤穿梭于云雾中。两人虽喜于如此美景,却将谨慎之心暗自提高,行走半个时辰,已到达峰腰,一座雄奇的道观在云海中隐约出现,仿佛是到达了瑶池天宫般神秘。

两人走进云雾中,不刻已来到道观前,但见朱漆山门上高悬一匾,上嵌“飞云观”三个铸金大字,山门左右有楹道:“世间方寸地;池外重云天。”古天龙上前轻扣门环,片刻山门呀然而开,迎面站定一位道童,道童头绾两个丫髻,着一身灰衣,脚穿粗布麻鞋,生得明眸皓齿、绿鬓朱颜。

古天龙见道童神态飘逸几有脱俗之感,已先自垂首作礼道:“小仙长,在下有礼了!”道童打量两人一番,稽首道:“本观不受凡间香火,两位若有善举,请往别处施舍吧!”古天龙道:“我二人并非来此施舍,只因迷途山泉中,见此有世外神府,故来叨扰仙家清雅,以望见观主一面,指引我二人归途!”

道童望了望两人手中兵器,似有一丝犹豫,沉吟道:“两位在此稍候,贫道须回禀祖师知晓!”说完径将山门关闭而去。古天龙同玉琳无奈,只好在山门外静静相候。闲说此峰名叫“小巫神”,峰中云雾盘旋缭绕终年不散,风景奇丽而山明水秀,是一处宇内少见的福地洞天。唐时有一位王子,因看破红尘便束发为道云游四海,后偶过此峰,感叹巫神秀美,便在此开光建造飞云观,从此以后修练道家长生之术,号称“飞云大士”,飞云大士拱拜老聃之道,岁月交替、寒来暑往而不知疲倦,及今已岁登三百余,又号天下第一道。飞云大士常游历昆仑,与昆仑比丘纵论佛道两法,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有道之人。再说古天龙同玉琳在观院外等待少时,那道童再次打开山门,迎古天龙稽首道:“二位久候,我家祖师有请!”

古天龙抱拳道:“多承仙童传禀,还请为我二人引路,感激不尽!”道童点头道:“且随贫道而去!”说完转身往观内步入,两人紧随其后而行。这飞云观果然是道家福地洞天,一入山门,即见碧水静湖、荷池假山,满庭奇花异草繁茂,彩阁画廊接壁连厢,三重大殿穿透,分别是“行云殿”、“流云殿”和“御云殿”。片刻已至“隐云殿”,在一间雅阁前驻下脚步。但见雅阁清幽,门楣左右有联云:“静观红尘内众生皆虚渺;独卧紫微中万相俱无常。”

道童至雅阁外迎内中恭声道:“启禀祖师,清风已引得两位有缘人来到,待祖师召见!”里面已传出一个渺渺的声音道:“让他等近来!”话声住时,雅阁室门已应声而开。古天龙同玉琳携手跨入屋中,只见迎面软墩上,坐定一位鹤须银眉、润颜苍发的道君。那道君一派劲骨松姿,正吞吸吐纳,修练道家真气,一片若散若聚的七彩瑞气盘旋在道君天灵之巅,神如太白降世、老君临凡。

古天龙同玉琳看得呆立不动,道君却已缓缓收息敛气,开启神目道:“贫道久居山野,少有客人到访,今日幸会两位少侠,请入座。”两人齐声道谢,各择锦墩而坐,道君又已道:“两位少侠不辞辛劳登峰越岭而来,贫道尚未请教两位少侠尊姓大名!”古天龙道:“仙长多礼,晚辈古天龙,偶过仙山,因见山中瑞气缭绕,深感不凡,故而冒昧前来,搅扰仙长清修,惭愧!”

玉琳继续道:“晚辈萧玉琳,亦师出道家,敢问祖师仙讳?”道君缓缓道:“贫道早将俗名忘却,自奉道修身后,便自谬谓之‘飞云大士’!”古天龙同玉琳齐拱手而拜道:“原来是位得道的仙翁,晚辈等实为失礼!”

飞云大士道:“两位少侠不必拘谨,修道之人但求万物平和,二位天容神貌,料来绝非凡俗之人,贫道也恐独有痴长之岁,实不敢承两位少侠大礼!”玉琳道:“天盖众生、地载万物,皆分尊卑贵贱,祖师早悟天地之道,怎不该受晚辈等一礼?”说完又复再拜。

古天龙却道:“尊卑贵贱乃于俗世眼中而论,人间万相、宇宙苍生,皆不出一个道字所辖,实无尊卑贵贱之分,只有善恶之别。”飞云大士点头道:“少侠所言至理,所谓俗人眼欲嗔,一切皆以表像而论断,故衍生尊卑贵贱,乃难入道之极郅。若非俗缘难以割舍,你将来定可身成绝世道真!”

玉琳道:“祖师言中尽为禅机措辞,晚辈愚钝,望祖师明示,以解晚辈心中迷惑!”

飞云大士道:“禅机乃万生之相、万法之相,如同万相之相,故禅机者不可言也,若欲知解,全凭心中一点道悟!”玉琳称谢道:“多谢祖师教诲,晚辈灵犀一通,唯一这情障难以彻悟,祖师可否训之?”飞云大士道:“情非孽、孽非障,情由心生,孽因欲起,障在不明,你二人存身江湖,当循江湖之道,切不可在此贪恋世外清闲,当去则去,若缘未尽,自有与贫道再见之时。”说完神目紧闭不再言语。

古天龙同玉琳见此情景,齐向飞云大士拜将下去,然后携手离开飞云观。看看峰谷依旧,唯有心境变化,正是那“山中暮色晚、世上风云生”。足下动时,并肩向峰下飞驰而去……

第四集:风暴前奏【二娇初会竞情郎〔上〕】

古天龙同玉琳离开飞云观,眼看暮色将近,一片霞光照耀天之西空,变幻出神秘的色彩。望着峰下那渐渐升腾而起的云雾,古天龙自道:“记得初入江湖时,在潼关外,刘老员外将女儿刘倩倩许配于我,如今一别经年之久,我欲乘此机会往潼关一行,探望老员外以表孝意,不知琳姐姐可愿与我同去?”

玉琳道:“我随龙弟久历江湖,从来不曾分离过,既是龙弟要探望故人,我岂有不随行之理?”

古天龙点头道:“我还以为琳姐姐会因为我前去探望老员外与刘倩倩而生气呢,想不到你却如此大量,不但不生气,还要与我同行,实令我心中感激!”

玉琳闻言娇嗔道:“你想得倒是美,我哪有那么好的心肠,只是害怕你背着我去偷香窃玉,所以随你前去,是要将你看住,不让你有可乘之机!”

古天龙知道玉琳故意撒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罢已展动身形向北方飞驰而去。

玉琳紧随其后,两人一路如流星倾泻,乘暮色趱程。于路无话,夜将初更时,已至刘府外驻定身形。此刻万籁萧寂,而刘府中依旧灯火通明,只是守院庄客都不见了踪迹。古天龙上前扣响门环,少时脚步声响,早有家人将院门推开,那家人乍见古天龙,略加端详后大喜道:“这不是姑爷吗?姑爷稍候,我这就去告诉老爷。”说完匆匆奔入内宅而去。

古天龙也不等候,领着玉琳望院内而去,此刻正值春夏之交,庄园内绿柳黄花、茂木繁荫,说不尽的清雅幽静,未至后院,早见老员外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行来。古天龙忙快步上前,迎老员外俯身便拜。

员外骤见古天龙,已挣开家人的搀扶,握住古天龙的双手,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