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封神归真录 >

第61部分

封神归真录-第61部分

小说: 封神归真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来寻水洗澡解暑,正听得那老猴高叫:“是哪一个敢钻进去又出来的,我等愿拜他为王!”石猴听了,满心欢喜,他就跳将出来,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众猴回头看时,见一只金猴,精神抖擞,跳跃不止,都让开道路,石猴跳跳舞舞,赶到潭边,对众猴道:“我若进去出来,果真拜我为王?”那老猴道:“果真!果真!”众猴也轰然齐声:“一定,一定。”石猴越发欢喜:“既如此,我去也!”潭中山岩错落,那石猴纵跃而来,直到瀑布前一块大石上。看那瀑布时,离得近了,越发声势轰然,水声震耳,也是他福至心灵,看了竟不惧怕,瞑目蹲身,涌身一跳,就往瀑布中投来。
  众猴在潭边看着,见那猴跳上前去,一道金光,没入瀑流不见,良久不见再出。胆大的兀自观看,胆小的已是闭了眼睛,心中都道:这猴儿为挣个风头,今番将性命丢了也,恁地不值!不值!
  且说石猴将眼一闭,跳入瀑布,忽觉脚下一顿,足踏实地,石猴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乃石梁一派,贯通东西山崖,石猴且走且看,心道:怪哉!此地我从未来过,怎地竟大有似曾相识之感?且不管他,往里边走走去来。遂过桥左右观看,猛抬眼看时,正见当中一方石碣,有数十丈高,石上两行十个大字,字字有七尺见方,朱砂作底,藤萝萦绕,极是醒目,石猴见了,脑海中如有一抹电光掠过,顿时打了一个激灵。可煞奇怪,他不过山中一猿猴,又非人类,原不识字,此时却明明白白认得这十个字乃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见了这方石碣,呆呆而立,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醒过神来,又往里走,见洞内十分宽阔,虽无日月,却不觉阴暗,洞内有松有竹,有花有树,又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样样齐全,锅灶下火迹尚存,几案上肴渣犹见。石猴越看越有相识之感,他自出世,猴性跳脱顽劣,从不知悲伤何物,此时在洞中慢慢看来,却只觉一股莫名哀痛直塞胸臆,眼中忍不住便要流泪。
  看罢多时,石猴收拾心神,回身往外便走,众猴在潭边等候多时,不见石猴出来,以为必已无幸,都在叹惋,忽听得水声哗然一响,瀑布分开,一道金光蹿将出来,立在潭中石上。群猴看时,正是适才那猴儿,不由得又惊又喜,齐喝一声彩。那石猴立在石上,连连招手:“快进来,快进来!造化,造化!”众猴在岸边,一个个探头伸脑,跳上跳下,高声问道:“怎见得造化?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石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里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洞。洞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纵过山岩,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刚说得这一句话,自己悚然一惊:我却怎么会得这句话儿?当下压下心中疑惑,续道:“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众猴住在花果山中,数百年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又到秋深时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人间世界,都要登高赏菊,遍插茱萸。
  花果山上,亦是漫山红遍,果实累累。众猴采了不少果子,自家又酿了不少果酒,美猴王聚了臣僚子孙,在水帘洞中开重阳果宴,喝酒吃果,划拳猜枚,都喝得酩酊大醉。几个小猴喝得烂醉,踉踉跄跄,不辨东西,在洞里乱窜乱走,大伙只顾欢饮,也不曾理会它们。
  蓦地里听得几声惊叫,洞中一角绿光一闪,几条猴影被高高抛起,甩在地上,直摔得七荤八素,吱吱哇哇的乱叫不已。
  “唔,几个小猴崽子又搞什么名堂?”离得近的几只大猩猩嘟嚷了几句,放下玉石酒杯,起身离座察看。
  走到跟前,见几只小猴兀自手抚痛处,躺在地上呻吟。
  “怎地啦?莫是喝多了自己摔着玩?”几个大猿带着几分酒意喝问道。
  有一只小猴哼哼唧唧,坐起身来,指着洞角,道:“那边,那边似乎还有一个洞,什么东西把我们扔出来了。”
  “还有个洞?”猴子们在洞里住了三四百年了,数万群猴,又都是好动的,素日里哪里摸不到,这个角是个死角,大家都知道,所以几个大猿都不信:“你几个莫胡说,等我们看来。”
  大猿们故作老成,背着双手,蹩到那角上看时,可煞作怪!那洞角上明明白白,有道门户,门里可不是还有个石室,望去仿佛还十分宽广,只是从里向外,散发着一种绿莹莹的柔和光线。
  怪哉!什么时候多出这么一个洞口,几个大猿甚觉奇怪,便往门前走来,见那道门户中绿光益发明亮,水一般汩汩流动,却仿佛一道天然的水晶琉璃门,大猿们禁不住伸手便往那门上探摸。
  刚一触到那层绿光,便觉手臂猛然一震,一股沛然莫御的大力汹涌袭来,“呵!”众大猿惊呼声中,都被甩将起来,高高抛出数丈之远,摔在地上,浑身骨节散了一般的疼痛,挣不起来。
  它几个却不比那几只小猴,一个个躯体庞大,都有数百斤重,嗓门又大,这番一甩一摔一叫一落地,动静极大,满洞群猴都听见了,纷纷停杯问道:“怎么了?怎么了?”有几只老猴跑上前去,将那几个大猿扶起,先前那几个小猴唧唧喳喳叫道:“那边有个洞,我们都进不去,被弹出来了。”“什么什么?”众猴都看时,见果然角落里有道绿琉璃门户,猴性好奇,都要进去。那几个大猿小猴急忙叫道:“莫进去,莫进去,那里可厉害了。”众猴见几个大猿情状,都知不假,都畏畏缩缩,探头探脑往里看。
  “什么事如此吵闹?”众猴闹嚷嚷说话之间,惊动了美猴王,猴王也下了王座,走将过来,群猴连忙向两边让开,禀道:“大王,这儿有个新洞。”“唔,我看看。”美猴王走上前去,见得那道门户,心里没来由的一动,便也伸手去摸,众猴忙叫道:“大王,莫碰莫碰,这门十分怪异,碰不得,碰不得。”猴王却不管,径自伸出手臂,手臂伸出,如鱼入水,全不见有何动静,猴王垂下手臂,一直走入洞去了。
  噫!先前那几个小猴大猴都觉奇怪,我们都碰不得,怎么大王浑然无事?只见其余群猴都回头看他们,都道:“你们几个却好会装乔扯谎,如何大王进去便没事?”都跟着猴王往里面去了,也都没有事情。
  奇怪了,怎地现在就没事?那几个小猴大猴跟在后面,走到那石室前,伸出一个指头尖儿去碰那门户,全不见丝毫异状。几个猴子心中疑惑,跟着群猴一起,进了石室。
  众猴进得洞内,四处探看,见里面约莫百余丈宽阔,北面一处石台上摆了一个蒲团,显已年代久远,拿起来看时,却不见有腐坏痕迹,也不知是何材料制成。
  石台边上,有一方青岩,岩上长了一根碧绿的藤条儿,藤条上结了一个淡绿的葫芦儿,七寸长短,嫩嫩的似乎能掐出水儿来,众猴不由伸手去摸。只见绿光暴涨,猴影连闪,周围十丈十余丈内数十群猴都往后飞跌出去,痛呼声响成一片。
  金光一道,猴王纵身跳来,“什么事?”众猴都指着那葫芦儿,猴王探掌便抓那葫芦,却又奇怪,众猴稍一碰触,即被绿光弹出,猴王伸手捞住,那葫芦静悄悄的,一身绿光时明时暗,倒仿佛通灵的一般。
  大王果然是大王,天生神异,非我辈能及也。一众猴儿见了这幕情景,惊讶之余,对美猴王更是加倍敬畏了。
  猴王握着那葫芦儿,只觉手心忽凉忽热,微微震颤,猴王闭上眼睛,目中不知何时滑下两行清泪。
  “大王,大王,你怎么哭了?”众猴跳舞大叫,猴王吃了一惊,睁开眼来,方才脑海中无数景象蓦然搅乱模糊,像夏夜的梦境一般散去无踪,猴王怔怔而立,伸出毛茸茸的手掌,浑不知自己为何落泪,又伸手扯了扯那葫芦,想要摘将下来,那葫芦却仿佛生了根似的,半分儿也撼不动。
  “大王,大王,这边石壁上有字!”又有一群猴子在石室东厢大叫。众猴拥着猴王,走上前看时,可不是,那边青苔石壁之上,一片朱砂篆字,疏疏密密,怕不有几百几千字。
  猴王命众猴抹去青苔,仔细辨认:“……太上大道玉晨君……散化五形变万神……琴心三叠……亦以却老……”那些字儿,自己似乎认得,又似乎不认得,似乎极为熟悉,却又极为陌生,石猴出神观看,众猴儿都看,却哪里认识?只是干瞪眼罢了。唯有一个通臂老猿猴,年岁最长,在山中吞吐烟霞,有些道行,昔年也曾去过人间,有几分见识。看了一会,忽然高声叫道:“大王,这个似乎是长生之妙道,却不知何人刻在此处也。”猴王喜道:“老叔,你认得这些字儿?什么叫做长生之道?”通臂猿猴摇头道:“老猴昔年游历人间,也曾偶尔学得几个字儿,这壁上的字,我却大半都不认识。不过这长生之道,我早年曾经听人说起,知道一些词儿,瞧着仿佛与石壁上的这些字儿有几分相似。”猴王道:“老叔果然是有见地的,就请详细解说,解说。”通臂猿猴道:“老猴不才,却卖弄了。”猴王道:“不妨不妨,老叔请讲。”通臂猿猴清了清嗓子,说道:“大王,你可知道,自开天地以来,世间生灵万类,无以数计,莫不有死。其寿长者,譬如上古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其寿短者,譬如水面蜉蝣,存亡不过旦暮之间。然而无论寿长寿短,既有其生,便有其死,大限到时,自然气血衰败,身体朽坏,便即死去,重入轮回,如此循环生灭不已,此乃宇宙大化迁流之理,如我们猿猴一类,虽然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寿享数百年,死期一至,冥王拘押,不免身亡,诚可忧虑。”众猴听了,也不以为意,心想我等山中禽兽,生生死死,事属平常,且逍遥过活数百年,死便死了,又有什么可忧?
  猴王听了,却大受震动,说道:“老叔,这长生之道,想必就是讲的跳出轮回,长生久视之法了。”通臂猿猴道:“正是,如今蠃鳞毛羽昆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冥王老子所管。”猴王道:“是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