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重生之再复仇 >

第183部分

重生之再复仇-第18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再复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以免夜长梦多。

蓬莱殿中,玉妃已经将自己心头的怒火发泄了一通,现在正坐在椅子上喘着气平息着。

屋内,宫婢跪了一地;一个个都是低垂着头,看不到面部的表情。不过有些人的身子在微微颤抖着,出卖了她们此时内心深处的恐惧。

刚才被玉妃打翻的那碗血燕还在地上,凌乱地洒落着;燕窝和汤水给地毯画上了一幅图,一幅愤怒而郁闷的图。

那只盛血燕的碗,已经停止了滚动,正一声不吭地静静躺在地上;刚才被玉妃的衣袖一扫,那碗就顺着这股力量掉到了地上并滴溜溜地滚了些距离,现在已经停止了滚动。

可是没有人敢去收拾屋内的一切,即便是玉妃陪嫁进宫的丫环,此时也只是轻轻地帮玉妃捏着肩、捶着腿,没有其他的动作。

玉妃瘫坐在椅子上,左手轻轻地支着头;太阳穴那儿的经脉有些跳动有些隐隐的痛,可她此时却没有心情去关注。

从昨天晚上开始,自己的心情便是不好,而且是很不好的那种。

昨天晚上发生了那许多的事情,自己还是用了安神香才入睡的;本来今天早晨醒来,倒是觉得心情并没有昨晚那样糟糕了。

可是,才刚用早膳,便知道了皇上今儿去上朝了;上朝便上朝呗,却又只是罢免了季尚书便退朝了。

自己知道了这事,心情便又开始郁闷起来。

倒也不是说这季尚书一定有多重要,只是大家都知道这季尚书相当于就是父亲的一条狗;如今打了这条狗,其实便是相当于打了父亲的脸。想必父亲是不会高兴的,那自己也就不会高兴。

自己这一不高兴,就没有胃口用早膳了,就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由自主地开始揣测皇上的心思。

可是,还没等自己想明白,便又有了新的动静;皇后去飞霜殿求见,皇上竟然还让她进去了!

这下,自己觉得这怒火就像是点在了枯木上一样,蹭蹭蹭地就往上冒。

要知道自从皇上抱恙以来,这飞霜殿就如同宫中的禁地一样,没有哪个妃子可以进去,就连自己都是从来没有进去过的。

可眼下,却让皇后给进去了,而且是这个被皇上冷落多年的女人;那这算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玉妃正自气恼,却有那不长眼的宫婢端着那碗血燕走了进来,讨好地说:“娘娘消消气;您看,这宫中只有您能吃血燕,皇上对您可是好着呢。”

这宫婢,也是素日里入了玉妃眼的,惯能阿谀讨好让玉妃开心;此时看到这样的情况,便觉得是机会来了。正巧小太监来送血燕,便忙忙地接了过来,一进屋便拍起马屁。

可惜,她毕竟是不宋府的家生子,不是跟着玉妃陪嫁进宫的那些人;虽然也算是玉妃跟前的红人,可毕竟还是不知道玉妃的真实脾性。

此时的玉妃本在生气,听了那宫婢的话,又看看她端在手里的这碗血燕,猛然间觉得似乎是莫大的讽刺。

隆宠后宫多年的自己竟然还敌不过被冷落多年的皇后,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又是什么?否则,怎么会自己进不了的飞霜殿,那个该死的皇后却一下子就进去了?

当然此时的她,还不知道皇后进入飞霜殿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

玉妃这一想,怒火便再也控制不住;一下子就扫落了那碗血燕,同时吼道:“来人,将这个贱婢给拉出去杖毙了。”

顿时,屋内其他的宫婢一下子就跪下了,两名太监进来抓了那个端血燕的宫婢就往外拖;可怜这个女子吓得连求饶的话都不会说了,还没明白过来嘴里便被塞了毛巾施行杖刑了。

歇了这会儿时间,玉妃终于觉得自己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些,太阳穴那儿,似乎也没有刚才疼了;正在这时,门口走进一个宫婢,轻声禀告:“娘娘,老爷派人进宫了。”



第291章 事情又有变化

此处的老爷,指的当然是宋丞相;不管是跟随玉妃陪嫁进宫的还是原本就是宫中的,一概称呼宋丞相为老爷。

这宫婢也是跟随玉妃进宫的,原来宋府的家生子;此时其他人不敢上前,便由着她勇挑重担承担起了禀报的职责。

不过她也不怕娘娘会发火,之所以敢上前禀报,当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在宋府时就掌握了自家小姐的脾气。

小姐未出阁之前,有时也会心情不好;甚至有一次发火发得厉害了,也打死过小丫头,命人悄悄地埋了了事。

可是,小姐不管再怎样的不开心再怎样的发火,只要是看到老爷了,这火也就自动熄灭了;这个规律可是大家观察了好久才得出的,而且是屡试不爽。

当然,除了一个老爷,小姐还对着自己的幼妹也是掏心掏肺地好;那份疼惜之情,有时真是连夫人都比不上。

眼下老爷派人进宫,又是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小姐无论如何都不会迁怒于自己的;所以,这个宫婢也就很放心地进屋回禀了。

“老爷?快,快让人进来。”

果然,玉妃听了,只是愣了一愣;等回过神来,便吩咐快让传信的人进屋。

跪了一地的宫婢便自动起身,悄无声息地齐齐退下,暗中都是觉得逃过了一劫,纷纷庆幸;这屋里的情况可以慢慢再收拾,反正是娘娘的娘家来人,才不用遮掩什么的。

果然,那传信的人在宫婢的带领下进了屋,面对着屋内的狼藉,就似乎没看到一样。

刚才那屋外的地上,有着一滩鲜红的血;还有一道逐渐淡去的拖痕,明显就是方才有人受杖刑了。至于是死是活,估计是不容乐观的。

这杖刑所用的杖,是用那大荆条,削去节目制成;长可有三尺五寸,宽可有三分二。用这样的板子打人,可是有着大讲究的。

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但是骨肉不伤;而有些打得轻描淡写看着都没有用上什么力气,只见皮肤有些红肿罢了,内里的脏腑却有可能受伤得极为严重。

还曾流传过一种说法,说是凡是负责行刑的太监,都要先练习基本功,不知是真还是假。

据说练习的时候,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一层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太监对他们行杖。

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

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

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当然如此这般的练习,都是为了在必要时遮人耳目而已;眼下在玉妃娘娘的宫中,由娘娘下令进行的杖刑,是不用遮人耳目的。所以,刚才受刑的那个人的情况不容乐观。

不过,只是一个下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见过娘娘。”那人进了屋,便给玉妃行礼。

“起来吧,我父亲都让你带些什么口信给我?”既然是父亲的人,玉妃对这样一些礼节便不甚在意;而且关心口信的内容,所以一开口便催促着。

“老爷这次让小的带了封信。”来人边说便从衣袖里拿出一张折好的纸,约莫只有一个手掌心的大小,恭敬地递了过去。

玉妃有些儿疑惑,不知这次父亲为何会亲自书写。

要知道,父亲行事一直小心,往往都是派了心腹带了口信的,像这样落下笔迹的事情倒还是不多的。

“老爷说了,看完便毁了。”来人看出了玉妃的疑惑,轻声说到。

玉妃点点头,便打开了手中的纸;纸折成了手掌心大小,完全打开后才发现却是很大的一张。

玉妃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要写在纸上;这么多的字肯定是代表了许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真要让一个人完全地复述清楚,估计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玉妃便仔细地看了起来,神情是越来越专注,秀眉也是越蹙越紧;等完全看完,又亲眼见这张纸条完全烧成灰烬,这才面对着来人说道:“回去告诉我父亲,就说我知道了。”

“是,小的这就回去。”来人恭敬地应到。

“嗯。”玉妃轻轻点了点头,算是知道了,刚想再说一句,“那就去吧。”却见自己的心腹宫婢连通报都没有通报,就直直地闯了进来,然后径直朝自己小跑过来。

“出了什么事?”玉妃心里猛地一阵心慌,不由自主地就升起了一股不详的预兆。

事实上也不能怪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这个婢女服侍了自己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她有这样惊慌失措的神情。

那个来人也很惊诧,因为他也没有看到过娘娘身边的人有过这样的举动;再说了,眼前进来的宫婢和自己一样,都是宋府的老人了,也都是相知相识很多年的。

那心腹宫婢也不答话,也没有和来人点个头打个招呼,一直等跑到玉妃的身边后,才停下来喘了两口气;然后,附在玉妃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

“什么?”玉妃刚听完,就猛地一拍桌子,人也一下子就从椅子上给站了起来;然后,盯着那心腹宫婢的眼睛直直地问道,“你再说一遍,是不是真的?”

“娘娘,奴婢怎么敢骗你啊。”心腹宫婢见玉妃还是将信未信的样子,不由得着急地说着,连音量都变得大了些。

“这,这……”一时之间,玉妃万念俱灰;她只觉得,就像是突然之间,皇上就似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自己再也不认识了。

刚才,宫婢是告诉自己,父亲埋在宫中的暗线经过多方打听,竟然打探到了皇后今天去飞霜殿的真实目的;竟然是和自己的想法完全地不谋而合,是要求娶田尚书的嫡女,而皇上,竟然也答应了。

这,这,现如今,自己该怎么办呢?

玉妃想到这儿,不由地重新瘫倒在座椅上;脸色变得煞白,人也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好多。

“小姐,”心腹宫婢心疼地看着自家小姐,情急之下忘了使用敬语;她想了想,小心翼翼地提醒道,“要不,赶紧把这事告诉给老爷吧。”



第292章 哀莫大于心死

玉妃想想,也似乎确实只有这一个办法。

刚才的信件里,父亲细说了今天在朝廷上发生的一切以及随后在宋府的书房内商议的情况;最后,父亲还告诉自己,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给涵儿送信了,一定要在二皇子回京之前将他截杀了!

自己其实也一直在纳闷,为何涵儿没有在刚刚离开灾区的时候就趁早下手;那地方荒芜,离京城又远,皇上即便怀疑,也不一定能拿到证据。

真要查的话,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查出来的;等拖个两三年的,到那时候说不准已经是涵儿坐了那个位置了,这事自然也就会不了了之的了。

可是,涵儿却一直没有动手,自己也就一直疑惑着;疑惑的同时,却还在犹豫是否要去信询问。

好在父亲在刚才的信里提及了他的猜测,也对涵儿的决定作了赞赏;只是眼下京城中情势有了变化,所以涵儿的决定也不得不发生相应的改变。

当时,自己还对此感到十分欣慰,至少冲淡了皇后进入飞霜殿引来的不快;因为在自己这个角度来看,父亲是自己心目中钦佩的人,能够得到父亲的首肯,说明涵儿确实是长大了。

可是自己早晨郁闷了半晌的心情才刚刚有些儿恢复,此时却又听到了这样一个晴天霹雳;这,这让自己情何以堪哪!

玉妃稳了稳心神,想想目前来看也似乎只有这样的一个办法了;目前只有让父亲早点知道这个消息,然后可以早点想出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