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阐教第一妖 >

第70部分

阐教第一妖-第70部分

小说: 阐教第一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嚓”地用石头打磨武器或者生活用具。

虽说人族的生活并不富足,但却很是充实!

“老人家,老人家……”火大叔烤好了喷香浓郁的兔子,撕下了两只肥美的后腿递给老者。老者回过神来满含歉意的对火大叔笑了笑,接过了兔子后腿,慢条斯理的嚼了起来。

三小却不管那么多,一人一只兔子腿,吃得满嘴流油。

这时冉济和玄都开始巡视人族,当走到火大叔这里时,看到很是陌生的老者四人,颇为惊讶。后来听过了火大叔的解释,眼含悲伤的对老者道:“老人家,两天未归。想必您的儿子已经出了意外,不过您放心,明天我会派族中的汉子们外出寻找,不管怎么说!每一位外出打猎的汉子,都是整个部族的英雄!我决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

老者有些安然的点点头,向冉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随后的时间里,冉济就坐在火大叔这里,与老者聊一些人族的发展状况。从冉济的话语间,并不难听出他想要人族,生活得更好的迫切愿望。

这一天,老者感觉,这一天是他有生以来生活的最充实的一天。

第二日,冉济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入了森林,寻找老者的两个儿子,去俄始终未曾搜寻到他们的踪迹。

傍晚时分,冉济满含悲切的告诉了老者这个消息,老者脸色淡然,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而这一晚,老者与冉济在此畅聊一宿,未曾合眼。

当骄阳初升,冉济握着老者的手,恭敬地说道:“老人家,您真是当世智者!您一定要为了我人族的发展,出谋划策!您的儿子没有了,我来奉养你,我来抚养三个孩子!只要我人族强大了,您要我做什么我都原意!”

老者看了看冉济,道:“你觉得元青他们做错了吗?”

冉济一愣,明显没有想到老者为何有此一问。思索半晌,冉济道:“老人家,原本已我的策略是壮大族群,缓慢向内陆迁徙!毕竟巫妖两族强悍无比,我人族在他们面前手无缚鸡之力。可圣父曾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人族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走出东海。可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元青有些过了!”

老者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巫妖两族固然强大,可是我人族不是同样可以通过修炼,来变得强大吗?”

冉济苦涩的摇摇头,道:“老人家有所不知!并不是没有修道者来我人族族地,我人族甚至有八位人祖大人已然修道有成!可不知为何人祖大人和外面的修道者,从不肯向人族泄露下半分修炼之道。如今我人族每日所练的,仅仅是圣父留下的几个战技罢了!若想靠着这战技去硬拼巫妖,那岂不是必死的结果吗?”

老者愕然,它可从来没有听过还有此等事!老者喟然一叹,轻轻呼出口气道:“圣父所留战技,可否给老朽一观?”

不明所以的冉济,还以为老者仅仅是好奇,便带着老者和吵闹的三小,来到了李清明驻守人族时闭关用的山洞,共二九一十八幅石板尽皆拓印于山洞两侧。

看着石刻,老者眼眸微动,示意冉济先下去,便仔细观瞧了起来。

突然,三小中身着豹子皮的小孩,老气横秋的开口道:“师伯,您看弟子这几幅图刻如何啊?”

老者斜眼瞥了豹皮孩童一眼,道:“还算有些意境!”

满身虎皮的小孩,亦是哈哈大笑着,道:“哈哈哈,清明子!师叔看这些人所施的技能,怎么像是那帮战斗狂巫族的战技?”

豹皮小孩不懈的撇撇嘴,道:“通天师叔,巫族的战技还是我教的呢!”

中间始终沉默的狐皮小孩突兀的开口道:“好了,都安生些!”

两人这才恨恨的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原来,眼前这四人便是乔装入的人族的三清以及离清明,用老子的话说,只有融入人族的生活才能更好的感悟天道至理!

第七十章 老子成圣(下)

老子(也就是那名老者)观察了半晌,扭头对李清明道:“清明子,还别说。你这套战技不仅能够大大的改善人族的体制,练到极致甚至可以破碎虚空,直达天仙!而且整套战技运使起来颇为流畅,满含道韵。就算到了准圣之期,都可以时常拿来耍一耍!”

李清明得意的笑了起来,“师伯,您有所不知!我足足在巫族泡了百多年,整日里除了与这帮没脑子的夯货打架,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这套战技乃是经过十三人百年的磨合,才创造出来的顶级战技!焉有不妥之礼?嘿嘿……”

“只是,你为何不教人族修炼之法?”老子话锋一转,突兀的问道。

李清明眼神闪烁,看了看三清,道:“您觉得人族如何?”

老子屡屡颔下长须,道:“人族嘛,作为女娲师妹所造的后天种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寿命可至三百余岁,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繁衍能力,可以在这凶蛮野兽遍布的东海之滨,存活两千余年,这先天道体果然不凡!”

“若是悉心教化,可得长生否?”李清明紧接着问道。

老子看了李清明一眼,道:“虽然不可能尽数成仙,却可选其精良者成其道果!”

李清明一拍手掌,哈哈大笑:“这便是了!女娲师叔造人族得成圣果,其功德相当于开天功德的五分之三。固然是女娲师叔为首个造化种族之生灵,然则人族若是无有成为洪荒主角之资质,天道会降下这许多的功德?”

三清闻言,神情大震。就连一向清静无为的老子,都满脸的震惊之色!

过了不知多久,三清终于平静了下来。

老子手扶长须平抚着心情,道:“清明师侄,此言休要多谈!”说罢,还抖动着长眉,眨了两下眼。

李清明会意地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其实想想,三清也就会明白过来。妖族以帝俊等几帝为首,尊的是圣人女娲娘娘;巫族无有元神,只修肉神,且不拜天不敬地,尊的是开天辟地的父神盘古。

若是此二族掌控了洪荒大地,日后他等成圣,如何去教化天下?巫妖两族?笑话!所以唯有两者向先天三族一样,俱都退出洪荒大舞台,人族上位。这几位圣人才有了用武之地。

李清明不动手传道,自然是把机会留给了三位师长。越俎代庖的事情,他可不会去做。

在洞中深谈多时,四人终于想起了还要回归族内,便相视一眼,下得山来。

山脚下,早已经等的望眼欲穿的冉济见四人下山,赶忙迎上前去,道:“老人家,您可算下山了!咱们快回部族吧,外出打猎的族人们也都回来了!”

老子点点头,两大三小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的很长。

时间总是会冲淡一切。

老子四人就在人族安顿了下来,一住就是百年。老子的面容还是那样的苍老,李清明等三人却是渐渐长大。原来的首领冉济已经卸任了首领只为,逐渐体力不支的冉济,最终变成了和老子一样弯腰驼背的老者。新的首领是一位年轻、强壮的小伙子。

上百年的时间,人族又经历了三代的繁衍,随着人族不断的繁衍,人族身体却早已经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强壮。

百年前的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一头残暴的野兽,现在却是需要三四个人合力才能完成猎杀!正因为如此,留守的人族数量并没有在此暴涨,而是很缓慢的增长着。

老子在族中活得了智者的称号,而李清明等人却已然成为了猎队的先锋。

终于又过了百年,冉济终究不是修道之人,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相交两百年的老子,历经了人族繁衍、成长、进步,在看看即将人死灯灭的冉济,忽然全身大震动,植根于元神中的鸿蒙紫气快速翻滚了起来,原本并未悟通的无为之道,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

玄都立于父亲枢纽旁,面色凄凄然。虽有心想要搭救,却是迟迟不肯动手。

就在这时,老子座下突兀的升起一团云床,将老子托扶而起。老子的面色已然大变。原本弯腰驼背,满脸沟壑的模样消失无踪。

此时的老子,鹤发童贯,身材高瘦,一根径直的翠绿玉簪插在发髻,手中拄着一支扁拐,依旧是老叟的模样!但是这老叟浑身气质飘渺出尘。宽大的道袍上镌绣着太极的图刻,颔下长须无风自动。

云床托举着老子破碎了屋顶,直冲向九霄。只见老子祭出了先天至宝太极图,朗声道:“吾乃鸿钧道祖首徒,太清老子!今有人族新生,吾当司教化之职。故,今立人教,以教化洪荒诸人,以先天至宝太极图、先天功德至宝玄黄玲珑宝塔镇压气运!人教,立!”

天际灵气骤然躁动了起来,天空紫霞闪现,五彩霞光迸发,立教功德顿时如瀑布般降下,而老子本身所具有的部分盘古开天功德受到感应,顿时从老子元神深处奔涌而出。两者相合,老子顿时立地成圣!

老子周身光芒大涨,身后巨大的功德金轮凝聚成形。老子继续开口道:“如今吾已悟得大道,自今日起,吾为太清太上老君!号道德天尊!”

言罢,瞬间天空中庆云悬空,彩霞飘飞,鸾啼鹤鸣。依旧才火凤爪尖抓着圣人道果,直奔入其元神识海!同一时间,整个洪荒大陆都匍匐在这无比的威严之下,场面之大,远胜于女娲成圣之场面,万千紫气东来,久久环绕在人族东海之滨。

巨大的圣人威压传遍洪荒大地,洪荒众生似乎又回到了女娲成圣的那一天,俱皆伏地叩首道:“恭喜太清道人证道成圣!太清圣人万寿无疆!”。

三十三天外的娲皇宫中,女娲蓦地睁开双眼,脸色变得铁青。

女娲自语到:“这人族本就为吾所造!人族气运吾当得七成,清明道友和后土妹妹各得一成半。你老子一句话就分润了我两成的气运,当真不为人子!哼,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偿还吾等这诺大的因果!”

其实女娲一直想趁着,老子等人未成圣之前努力提高修为,但怎么也没想到老子成圣如此之快,只给她短短数千年的准备时间,而且还是借助人族成圣。她已经预料到了三清成圣之后,定然会打压巫妖两族,谁让这两族不敬其余圣人呢?

摇了摇头,女娲没有再想这些,再次闭目感悟天道去了!

老子神色淡然的看了一眼拜伏于地的众人族,挥手间洒下千万瑞彩。人们顿时绝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就连之前落下的病根都完全被消除了。冉济苍老的面容也慢慢回复了青春和活力!

太极图如同彩虹般横贯天际,万千的紫气,将整个天际都染成了紫红色。老子整出了如此好大的气势,人族八祖早就行到了人族族地,前来拜见。李清明和原始、通天亦不在掩藏身形,回复了原身恭贺老子,老子微微颔首,不发一言。

只见老子端坐虹桥之上,正正身子,开口讲道,声势之浩大,响彻洪荒大地!

李清明等人飞上天际,盘膝坐于老子身侧。李清明只感觉老子变得似乎越来越沉寂了。其气息晦涩难察若有若无。虽人就在身前,却时而如威风般若有若无,时而如高山般顶天立地!时而凝重,时而如太极圆转,上善若水,缓缓而动!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七十一章 原始通天双圣成

圣人讲道,自然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原本晦涩难懂的《道德经》,在老子此时讲来,却是无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