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梦幻泡影 >

第142部分

梦幻泡影-第142部分

小说: 梦幻泡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家里的情况,谢小玉顿时放下心来。

既然找到小妹,那么其他人也都等于找到了。

这个商队在城门口停了一下,补充水和干粮,再喂饱拉车的马匹之后,就上路了。看着商队远去,谢小玉转身回到房间里。

他停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家人,现在终于有了线索,就没必要继续待下去。

不过离开之前,他必须将住过的痕迹全部抹掉。

只见他猛地一跺脚,地面就像活了似的不停蠕动起来,底下的密室迅速坍塌,被四周的泥土填没,直到地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的痕迹,他才停止施法。

离开之前,他还不忘在窗台底下点燃一炷香。

这只是普通的线香,但是上面施了禁制,燃烧得很慢,子夜时完,然后引发大火,将这幢茅屋彻底化为灰烬。

做完这一切,他闪身从后面的窗户飘了出去,瞬间变回自己原来的年纪,不过脸稍微改了个模样。

随手一抖,又将洪伦海藏身的那口丹炉变成一个花布包袱,扛在肩上就朝着商队追了过去。

“你找到家人了?”洪伦海没计较谢小玉的无礼。他已经想通了,变成花布包袱总好过被塞进纳物袋里。

“我找到了小妹,她看起来不错。”谢小玉心里高兴,说话也显得轻松。

“那还等什么?找到人之后表明身分带着人跑路,小心夜长梦多。”洪伦海嚷着。

谢小玉微微皱了皱眉。他自己都一身麻烦,实在不想让家人跟着他一起担惊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着吧,有你倒霉的时候。”洪伦海怒道。他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无视。

谢小玉心中烦乱,干脆埋头赶路。

裕泰行的商队走得并不快,所以很快就赶上了。

商队中间是一辆辆大车,前后左右全都有骑着马的人紧紧跟随。这些人有的是裕泰行的保镖,不过更多的是镖行的趟子手。最前面一匹马上插着一枝旗杆,上面写着“神威”二字。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马骑、有车坐,还有人徒步而行。这些人有的是裕泰行的伙计和镖行的镖师,也有一些是跟着商队前进的散客。

越往北,路上越不太平。别说孤身一人,就是三五成群也没用,沿路不知道有多少抢匪盗贼,所以很多北上的人会等候大商行经过,然后跟着商行一起走。

对于商行来说,只要载的不是太贵重的货物,一般不会拒绝散客同行。一来是结个人缘,二来也是为了人多势众。

谢小玉装成一个散客混入人群中。

他并不急着靠近中间那辆大车,太急的话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这一走就是一天。傍晚时分,车队进了一座小镇停了下来,车上的人纷纷下来。

谢小玉远远地看到小妹也从大车上下来,手里拎着一个小木桶朝着水车走去。

北方的水苦涩,不是常走这条路的人根本就喝不惯,更别说做菜烧饭,所以大商行都会雇几辆水车,在专门的地方装满水,一路上就喝这些水,直到下一个取水点,这还可以防备有人在沿途的水里下毒。

满满一桶水对于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来说显然重了一些,谢小玉看到小妹打完水,拎着桶子吃力地往回走,连忙跑上前接了过来。

“谢谢。”女孩羞涩地回道。她年纪已经不小,换成以前,家里的人肯定早已经替她物色夫家。

“姑娘芳名?”谢小玉如此靠近,越发确信那是他妹妹。

“我叫紫钗。”女孩用异常轻细的声音回道。

这下子谢小玉几乎可以肯定。

他叫小玉,那是小名。大禹州的风俗就是小孩生下来只有小名,没有大名,大名要等到成人之后再取。他妹妹的小名就叫小钗。

“听妳的口音不像是晋元人。”谢小玉旁敲彻击。

这个话题对于小钗来说显然有些敏感,她的身体微微一震,不过她没放在心上。陌生人见面能够说的话不多,这也算一个话题。

“我家原本住北海州。我爹在晋元做生意,所以把我们带到这里来。”小钗说道。

北海州就在大禹州边,两地的口音有些相似,倒含糊得过去。

“妳爹呢?他既然做生意,怎么舍得让妳当丫鬟?”谢小玉问道,这是他嘴关心的问题。

“做生意有赚有亏。我爹原本有点小钱,一开始生意做得不错,没想到后来突然起了变化,铺子一下子倒了。不只我们家,同行其他人家也没有幸免。后来我们才知道是晋北几家商行来抢地盘,所以设了让个局,原本是要对付裕泰、恒隆、振兴三大商行,我们只殃及池鱼。事过之后,恒隆倒了,振兴根本不在乎我们,还是东家心善接下盘子,让我家保住一些本钱,还让我爹和两个哥哥在商行里面做事,我爹现在是管事。”小钗絮絮叨叨地说着。

谢小玉静静听着,大致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显然他爹还是挺明白事理,得知他出事的消息之后,立刻知道自家的处境也不妙,所以扔下田产和房子,卷起金银细软,带着全家人连夜逃跑,一直跑到晋元。

之所以选择晋元落脚,恐怕是因为那里商业发达,做买卖的人多,一群外人突然出现并不会引起怀疑。另一个原因恐怕是金银细软可以兑换成现钱,然后可以做点小买卖,这样就不至于坐吃山空。

两个人一路说、一路走,眼看着快要到车队里,旁边一个趟子手笑嘻嘻地将谢小玉拦了下来。

这是规矩,散客不能太靠近车队。这是怕散客手脚不干净,同样也怕散客里有探子,是沿路土匪来踩盘子的。

小钗拎着水桶回到车上。

那辆大车看起来很挤,里面其实很宽敞,有两个人坐在里面,一个自然是那位小姐,另外一个也是丫鬟,不过她是家养的,地位高些。

那个丫鬟看着小钗笑嘻嘻地说道:“看来妳的红鸾星动,有人看上妳了。”

“才没这回事呢,看那人的样子应该是个读书人,怎么可能看上我?”小钗羞涩地回道。

虽然嘴里这样说,但是她心里却巴望着真是如此。

“不过妳得小心,那人说不定是骗子,别到时人财两失。”那个丫鬟提醒道。

“应该不会。”旁边的小姐摇了摇头,说道:“那个人仪表堂堂,而且走起路来龙行虎步,不像一个普通人物。”

“龙行虎步?难不成会是微服私访的皇子皇孙?紫钗姐,以后我要可能要喊妳娘娘了。”那个丫鬟笑道。

“妳再开我玩笑,我就撕烂妳的嘴,让妳这个小蹄子嫁不出去。”小钗怒了。

“好了,别闹。”小姐轻斥道。

“皇子皇孙怎么可能看得上我?”小钗轻叹一声,她神情黯然。她想起那个出事的哥哥,如果哥哥仍旧是修士,说不定真有这样的可能。

“我倒是很希望真是这样。”小姐也叹息一声。

两个女孩都知道小姐指的是什么。

道次她们北上,并不完全是为了生意,偌大一个裕泰行难道会缺少管事?北面的生意虽然利润丰厚,却不是裕泰行主营的买卖。

这次老爷亲自出马,连小姐也带上,为的是躲一件事,或者说躲一个人。

“那王匡在晋元恶名昭彰,还好老爷明白,没答应这门亲事。”那个丫鬟在一旁说道。小姐嫁过去的话,她身为陪房丫头肯定也会陪嫁过去,到了那个时候就有苦日子了。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父亲大人虽然交游广阔,可那王匡是府尹公子,父亲大人以往结交的朋友没有一个帮得上忙,逼得他只能跑去塞北苦难之地,我这个女儿真是不孝。”那位小姐一脸黯然。

“小姐,妳别自责了。老爷是明白人,别看王府尹现在得势,以他父子的行径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妳如果嫁过去,裕泰行或许可以风光一时,但是到头来肯定会受到牵连。再说,王匡娶妳恐怕也没安好心,他们在意的肯定是裕泰行的产业。

谁不知道那个老的可以做到府尹,全凭不停往上塞银子,所以做了府尹之后拚命捞钱,现在又想往上爬,却不肯拿自家的钱,所以打我们裕泰行的主意。”那个丫鬟说道。这些有的是她自己看出来,一些是听管事们说的。

小姐斜睨丫鬟一眼。这其中的道理她自然明白,否则也不会抵死不从。

队伍的后面,谢小玉倚着一棵矮树在那里侧耳倾听,她们三人说的话全都被他听了去。

他原本还疑惑如此规模的商行难道还少了管事?有必要老板亲自出马去塞北这样的苦寒之地?原来也是为了逃难。

好奇心起,谢小玉偷偷放出神念,朝着那些车马扫了一下。

一扫之下,他顿时明白了。

那些大车表面上放着的是布匹、丝绸,底下却有夹层,里面放着的是药材,还不是普通的药材,而是九红花、金曼草这类用来炼丹的灵药。

就算在天宝州,这几种灵药也颇为珍稀,用它们炼成的丹药大多是道君层次的人服用。裕泰行能够弄到这些灵药倒不容易,怪不得那个胖子毫不在意就放弃原来的基业,原来是早有准备。

第二天清晨,车队继续上路。

越往北,道路就越是难行。中午时分,商队好不容易翻过一片黄土岗,却看到前面有一段路塌了,两侧山上滑落的石头和泥土将数百丈长的一段路面埋在底下。

“真是晦气。”

“这么多石头要搬到什么时候?”

“只能退回去走别的路了。”

车队之中到处都是抱怨声。

谢小玉倒不在意。他此刻想的是,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机会再和妹妹见上一面,或许干脆挑明身分也不错。

突然他的耳朵抖动两下,一阵轻细的脚步声传入。

有一群人正朝着这边而来,全都有功夫在身,脚步轻灵而又稳健。

仔细再听,他又听到金属擦碰的声音,这群人全都带着兵刃。更让他感到不妙的是,他从兵刃碰撞声中感受到一丝杀气,而且那股杀气明显是冲着这边来。

谢小玉转头看去,居然没有一个镖师感觉危险已经临近。

谢小玉不想抛头露面,却也不能眼看着这支车队出事。他运起传音之术,朝着为首那个老镖头轻声喝道:‘如果不想死的话,就让你手下那帮人做好准备。强盗马上就要过来了,有百来人,离此只有一、两里地。’

“谁?”那位老镖头大喝一声。

周围的镖师和趟子手们全都讶异看着他们的镖头。

“师父,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一个四十多岁的镖师关切地问道。

“你们没听到有人说话?”老镖头神情凝重地问道。

“没有。”

“我没听到什么声音。

“我也没有。”

众镖师纷纷回道。

老镖头脸色顿时一变,他随手从马鞍上取下一把铁胎弓,又取下一壶箭,大声喝道:“全都给我抄家伙,马上就有土匪过来了。”

说完这些,老镖头拎着弓、夹着箭,双手微微抱拳朝着四周拱了拱:“不知何方高人驾到,小老儿这厢有礼。阁下报信之德,在下没齿难忘。”

老头这副做派,让镖行的人一个个大惊失色。

“有人传音示警?”那个徒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位高人说了,土匪离这里也就一、两里地,我们快点做好准备。”老镖头喝道。

底下的人顿时动了起来。

那些镖行伙计全都是这方面的熟手,立刻将大车全都赶到了一起,连同牲口一起护住。还有人拿来毛毡罩上大车,然后往毛毡上浇水,这是防备土匪抢不到东西,干脆放上一把火。

换成内地的土匪绝对干不出这种事,但是这里就难说了,出没此处的土匪并非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